问题

二战结束后,航母葛城为何不赔给中国?

回答
二战结束后,航母“葛城”之所以没有赔付给中国,背后牵扯到一系列复杂的历史、政治和国际法层面的因素。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想不想给”的问题,而是由当时国际格局、战后处理的原则以及中国自身的状况共同决定的。

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葛城”不是一艘简单的军舰,而是一艘被俘获的日本主力舰艇。 战后的处置方式,原则上是按照战胜国的意愿来执行的。

一、战胜国的分配原则与实际操作

二战结束后,盟国对战败国日本的处置,采取了分头进行、各有侧重的策略。主要战胜国,特别是美国、英国和苏联,在战后处理日本的战争赔偿和资产方面,都有自己的考虑和利益诉求。

美国的主导地位: 在整个战后日本的处理过程中,美国扮演了最核心的角色。美国不仅是日本的主要占领国,也是重建日本、塑造其未来政治格局的主要力量。因此,美国对日本的战争赔偿和资产的分配有着最终的决定权。
苏联的立场: 作为与日本在远东战场有过直接交火的战胜国,苏联同样有资格索取战争赔偿。但苏联的重点更多地放在了中国东北(满洲)的日军装备、铁路设备以及日本在朝鲜半岛的权益上。他们当时并未对日本海军的舰艇提出特别明确的索取要求,或者说其索取重点不在此。
英国及其英联邦: 英国作为太平洋战场的重要参战国,也有权获得赔偿。但英国当时的国力已大不如前,并且其关注点更多地集中在欧洲和印度洋的事务上。虽然英国也接收了一些日本的舰艇作为赔偿,但并没有像美国那样拥有主导分配权。
中国当时的处境与诉求: 中国是日本侵略最深重的国家,付出了巨大的牺牲。理论上,中国最有资格获得丰厚的战争赔偿。然而,现实情况是,中国在战时和战后都面临着极其严峻的挑战。

二、中国自身面临的困境与航母的“无用论”

即使我们抛开战胜国的分配原则不谈,单从中国当时的实际情况来看,接收“葛城”这样的航母也并非易事。

军事工业基础薄弱: 抗日战争给中国的工业体系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当时的中国,几乎没有能力自主制造现代化的军舰,更遑论维护和操作一艘大型航母。中国海军的实力非常有限,即使接收了“葛城”,也只是一个巨大的、无法正常运转的“铁疙瘩”。
缺乏技术和人才: 航母的运作需要庞大的专业技术人员和复杂的设备维护体系。中国在当时缺乏操作和维护航母所需的技术人才和完善的培训体系。舰载机、航空兵的训练更是遥不可及。
国家分裂与内战爆发: 二战结束后,中国很快就陷入了国共内战的泥潭。当时的国民政府和共产党政权都在为争夺中国的主导权而进行殊死搏斗。这种内耗严重削弱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和能力,使其难以有效地提出并争取自己的赔偿要求。
赔偿的重点转移: 对于战后的中国而言,更有实际意义的赔偿可能更侧重于经济援助、资源恢复、以及日本在占领期间掠夺的财富和文物归还。军事装备的接收,尤其是像航母这种高成本、高技术的装备,在内战和重建的压力下,优先级并不高。

三、航母的最终命运与国际规则

“葛城”作为日本联合舰队的旗舰之一,在战争后期被美军击伤后,曾被用于遣返日军士兵,最后在1945年10月被美国海军接收。根据盟国的协议,包括日本海军残余舰艇在内的日本资产,主要被分配给了几个主要的战胜国。

解体或作为靶船: 大部分日本海军舰艇,包括一些大型舰只,在战后被盟军分割。有些被分配给了其他国家使用,有些则因为过于老旧或不适合保留而被拆解,甚至被用作靶船击沉。例如,一些日本海军的巡洋舰和驱逐舰就被分配给了中国海军(当时国民政府接收的),但它们也都是一些较小的舰只。
“葛城”的特殊结局: 关于“葛城”的具体处理细节,也存在一些争议。但普遍的说法是,它在战后被美国海军占有,后来被作为核试验的靶船在美国比基尼环礁附近参与了“交叉路行动”的核试验,最终沉没。这一结局也从侧面说明,它并没有被作为完整的作战单位移交给任何国家。

总结来说,“葛城”没有赔给中国,并非因为中国没有资格,而是因为当时复杂的国际政治格局、美国的主导分配权、中国自身在战后的虚弱国力、低下的军事工业水平、缺乏技术人才以及爆发内战等一系列现实因素。 接收和维护这样一艘巨型航母,在当时的中国来说,是一个不切实际的奢望。更重要的是,中国在战后更需要的是能够支撑国家重建和抵御侵略的实际资源和力量,而非一个巨大的军事象征。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拿回来运煤也好啊,做客轮也是可以赚钱的,停在黄浦江卖票也是有的赚的。

user avatar

拉倒吧,别说葛城这样一条几万吨的航母了,国府连几条日本赔来的千多吨的驱逐舰、几百吨的海防舰都没能维护好,甚至有好几条外交官们好不容易争取来的赔偿舰,烂在吴淞口码头上被遗忘了,一直到解放后才被求船若渴的人民海军给整修利用起来。

就是没荒废的少数几条船,以著名的“雪风号”祥瑞舰来说,多好的一条远洋大型驱逐舰啊!赔偿给国府后,改名丹阳舰,可怜雪亲王纵横太平洋几万海里,打满全场身如完璧,交到国府手里就把锅炉给玩坏了,维修后航速大不如前,从海上飞毛腿变成了半瘫子,你和谁说理去?

而且关于这个问题,居然有果粉给洗地,说是日本人使坏,在交舰前把海水灌进锅炉,导致损坏云云,我一度信以为真,后来被有关专家给科普了一下---雪亲王的锅炉,人家设计本来就能应急直接烧海水.....


别垂涎三尺葛城了,二战后日本赔偿给中国的里拉拉杂杂34条赔偿舰,其中像样的只有7条驱逐舰,分别是:

代号 “接1”的祥瑞雪风号,改名丹阳舰,属于阳炎级驱逐舰

代号 “接17”的宵月号,改名汾阳舰,属于秋月级驱逐舰

代号 “接3”的初梅号,改信阳舰、代号 “接9”的茑号,改名华阳舰。都属于橘级驱逐舰

代号“接25”的波风号,改名沈阳舰,属于峰风级驱逐舰

代号“接2”的枫号,改名衡阳舰。代号“接10”的杉号,改名为惠阳舰。都属于松级驱逐舰

其中橘级,峰风级,松级都是二战末期赶造的小型驱逐舰,没啥好多说的。

最值得一提的是改名汾阳舰的秋月级宵月号,秋月级是日本战时所造的最大型驱逐舰,满排近3900吨,比夕张级轻巡洋舰也没差多少了,这条可比雪风号吨位更大多了,然后它的下场是47年交付国军,然后先在青岛码头蹲炕,几年后拖到台湾在基隆码头生锈,最后1962至1963年间报废拆除,愣是一天都没服役过!

其他的橘、峰风、松那5条舰,分别在50年代和60年代报废,其中除了信阳舰经过改装短期服役过外,其他几条在拆除前一直在台湾的码头烂着,国府接手后连装修都没搞过。

这样看,居然雪风号是7大赔偿舰里,唯一长期服役过的一条!

就国府这个自行车都要不了的水平,还要啥葛城啊!多拆几顿废铁卖钱,建设台湾南波湾?

user avatar

月薪2000,还在为房租涨价发愁,白送你一辆劳斯莱斯,停在60块一天的停车场里已经几个月了,你给了停车费就能开回家。


你要吗?


顺便说一句,卖不出去。除了给你车的土豪,其他人全跟你一样。

user avatar

这玩意儿,不是你想要就给你的(当然刮民党也没想要),而是根据英美苏中的协定来划分的。怎么分配说穿了还是实力说话。

美国这时候就基本主导了分配,大家也没啥异议,毕竟太平洋战争几乎就是人家一家打满全场。但是如果刮民党足够强势,那也不是不能要的,毕竟地上你无敌,海上自然也有一些话语权,不然以后分赃,我不下海,你也别上上岸,这多没意思。苏联当年也要过意大利战列舰不是?

如果刮民党真有能耐,哪怕是44年之后打出来TG抗美援朝的气势,那别说葛城这种二流货色,你就是连长门一起要,那也不是不可能,别说这俩货,你真打出来TG那种一夜穿插100公里对对方实行迂回包抄的爆表战斗力,说不准开罗一顿嘴炮还能把欧根亲王弄回来当博物馆。

然而刮民党你给全世界、全国人民交出的答卷是:

就你那球仗打的,给你步枪都是没枪栓的,坦克扔海里都不给你。

要啥航空母舰?

user avatar

还把航母赔给国军?就算给国军了,他们会用么?国军拿到手也撑死了也就当大号运输舰用。坏了还不会修。最大的结局就是放在港口生锈,然后被解放军缴获,就连拆都不会拆。46年给国军一条航母,就好比现在毛子把戈尔什尼科夫号送给叙利亚政府军,美军把小鹰号送给菲律宾,你给他手把手教都没用,不仅用不上,他还养不起。

别说海军舰艇这种大家伙。就是现成的陆军装备,美国佬也没给国军留下什么。国军在关内接收的日军装备还不如八路在关外搞的东西好。 华北驻屯军主力驻扎在秦皇岛和青岛部抗击美军登陆的部队,全向美军投降了,数百辆坦克上千辆汽车以及大口径火炮,被美国佬拆干净了,什么先进点的战机,例如疾风,烈风,钟馗等飞机也被一扫而空。就剩点破烂扔那。战车第三师团的坦克,美国佬都懒得拆的就直接装船沉海里去了。石家庄的日军仓库里,给国军留下了七万条没有枪栓的步枪,所有火炮没有瞄具。

国军接收的一千多架日军飞机,绝大部分都用不了,只有两百多架能飞。例如在华北接收的两百多架日本飞机,修修补补只有十七架能飞。就这些能飞的,因为缺钱配件,没多久也就只能趴窝了。

为啥美国佬不给国军啊?运输大队长这名字不是白叫的,给了国军不就等于资敌么?美国佬才不傻,人家早就看出来了。国军但凡争气一些,能让美国佬看到一点可以完全消灭共产党的希望,别说那些破烂日本货,美国自己那么多剩余舰艇坦克飞机装备给你都成。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