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明朝到底是个怎样的朝代?

回答
明朝,一个在中国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印记的王朝,它的存在,与其说是简单的朝代更迭,不如说是一段波澜壮阔的史诗。从朱元璋的草根崛起,到洪武之治的奠基,再到永乐盛世的辉煌,直到最终的覆灭,明朝展现了中国封建社会晚期复杂而多面的画卷。

朱元璋,这个来自社会最底层的农民,以其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卓越的军事才能,一步步推翻了腐朽的元朝。他所建立的明朝,与之前的王朝有着显著的不同。他深谙民间疾苦,将民生放在了极高的位置。严惩贪官污吏,制定了相对宽松的赋税政策,鼓励农业生产,这些措施使得饱受战乱之苦的百姓得以休养生息,社会秩序也逐渐恢复。洪武年间,虽然笼罩着肃杀的政治氛围,但却是明朝得以稳固的基石。

永乐皇帝朱棣,则是明朝由盛转衰前的最后一个耀眼的光芒。他迁都北京,巩固了北方的边防,使得都城更贴近中国的腹地,也为后来的京师格局奠定了基础。郑和下西洋,更是中国古代海上力量的巅峰,规模之宏大,影响力之深远,至今仍被津津乐道。这不仅仅是一次航海壮举,更是大明朝自信和实力的体现,让世界看到了东方巨龙的雄姿。此外,编纂《永乐大典》,也是一项浩大的文化工程,凝聚了无数知识分子的心血,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然而,明朝并非一直高歌猛进。到了中后期,王朝的弊病逐渐显露。宦官干政,成为了一股不容忽视的政治力量。他们凭借皇帝的宠信,掌握了朝政大权,使得许多有能力的官员被排挤,政治生态日趋恶劣。党争也愈发激烈,文官集团内部的派系林立,相互倾轧,消耗了大量的政治资源,阻碍了国家正常运转。

与此同时,经济上也出现了问题。虽然江南地区商品经济繁荣,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的迹象,但土地兼并严重,贫富差距拉大,这为社会动荡埋下了隐患。农民的负担日益沉重,他们不得不反抗。

更致命的是,边疆问题。北方一直面临着蒙古的威胁,虽然有长城作为屏障,但边患从未断绝。而东方的日本海盗(倭寇)更是扰乱了沿海地区的秩序。后期的朝廷,在应对这些危机时,常常显得力不从心。

明朝的灭亡,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如同一把熊熊燃烧的烈火,最终烧毁了摇摇欲坠的明朝大厦。而满洲的崛起,则像是一股来自外部的强大力量,趁虚而入,最终取而代之。

总的来说,明朝是一个充满矛盾的朝代。它有着辉煌的成就,也有着深刻的危机。它见证了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的进步,也预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落的必然。明朝的历史,是值得我们深思和借鉴的,它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王朝的兴衰规律,也让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不屈不挠的精神。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人王朝。也是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建设到臻于完善的王朝。这个制度保障皇帝权威同时还有力的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但随后不可避免地走向僵化。与这个制度配套的一些设备(尊程朱、八股取士等)也禁锢了人民的思想。

明朝还可以说是中国帝制时代维持稳定时间最长的一个朝代。为什么这么说呢?中国历史上数得着的国祚长的朝代可以列出这些:

西汉:—202—— 9,国祚211年

东汉:25——220,195年

ps:汉朝分为西汉和东汉,而西汉和东汉并不能像南北宋一样加一块算进一个朝代,不仅因为西汉和东汉之间有个新朝,断掉了十多年,还因为西汉的王公贵族并没有延续到东汉时代,整个统治阶层都换人了。而西晋到东晋、北宋到南宋则没有这种情况。

司马晋:265——420,155年

北魏:386——534,148年

唐朝:618——907,289年(但如果去掉武周的十五年,则只有274年)

宋朝:960——1279,319年

元朝:1271——1402(包括北元),131年

明朝:1368——1662,294年(如果不算南明,则是276年)

清朝:1636——1911,275年(如果按入关时1644年开始算,则是267年)

单比国祚长度,宋朝第一,唐朝算上武周是第二(去掉武周则是明朝第二清朝第三),明朝第三。

那么再来看看维持稳定的时间长度,标准就看首都不陷落的时间维持了多久。

西汉,从刘邦建立汉朝(—202年)到被王莽篡汉(9年),中间首都没有被攻陷过,共211年。

东汉,从光武帝定都洛阳(25年)到董卓入洛阳废帝,天下大乱,后又挟持献帝迁都长安(189年),这中间是164年。

西晋稳定时间明显短,就不用说了

东晋前期祖约苏峻攻入建康,后期桓玄入建康,这中间保持首都不陷落时间也短,不说了。

北魏从建国(386年)到尔朱荣入洛阳(528年),共142年。

唐朝从李渊建国定都长安(618年)到安史叛军攻入长安(756年),共138年。

赵宋从赵匡胤建国定都开封起(960年)到北宋末靖康之变(1127年),共167年。

元朝从忽必烈改国号大元(1271年)到明军攻入大都(1368年),共97年。(如果从铁木真建立大蒙古国(1206年)开始算起,则是162年)

明朝从靖难之役结束(1402年)到李自成攻入北京(1644年),共242年。

清朝从建国(1636)到英法联军攻入北京(1860年),共224年。

由此得出,稳定时间维持最久的是明朝。

user avatar

明朝是什么样朝代?这个问题真的好大好宽泛,有的人觉得繁华,有的觉得腐朽,有的觉得光明,有的觉得黑暗,但不管怎么评价它,明朝的存在是值得每一个中国人自豪的朝代。

说明朝,先说其建立,明朝是中国历史上由农民起义成功并实现从暴乱者到统治者的少数例子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北伐统一全国的王朝,也是当时全世界范围内第一个反抗当时最强大的国家(蒙古帝国)并成功的王朝。毫不逊色的说,明帝国的开创者们是当时那个世界上最杰出的人才集团,没有之一!!而明朝开国军队,也可以是当时地表超强战力!!请记住神机营,一支纯国产,完全自主研发的热兵器部队,最早的特种部队,最早将炮兵作为单一兵种的铁血军团。

在政治上,有封建皇权高度集中(朱元璋超级劳模),有文官集团威震朝野(张居正最牛内阁首辅),还有宦官太监权倾天下(魏忠贤最强太监),形成了皇权-相权-宦权三权相互制衡的政治生态,并且还出现了中国历史前所未有的相权和宦权结盟压制皇权的局面(张居正和冯保)。在这提醒一下,中学历史教科书上说太监乱政现象在明朝最为猖獗,把太监偏低化,其实没有这个必要,历史上太监的作用往往比很多大臣要大得多得多(如郑和,冯保)

郑和的事,上过学的都略知一二,四大发明完全成熟,四大名著除红楼梦全部问世,唐伯虎才高八斗,世俗文学传遍大江南北,徐霞客周游四海,李时珍尝遍百草,计成完成古典园林集大成著作......太多太多了

当然还要提一句,明代第一奇人海瑞先生,那篇让嘉靖皇帝气的发抖的天下第一骂书(感兴趣可以看看)可以看成批判文学史上重大里程碑!!

今天北京为什么是首都,当年永乐大帝一声令下,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如今的北京,依旧留下了这一传统。

关于明朝灭亡,我觉得明朝那些事儿说的很好,气数。确实是气数,小冰河一到,粮食没了,老百姓饿肚子,朝廷要收税赈灾,老百姓没东西交,赈灾会被贪,就造反,造反要镇压,镇压要钱,继续收税,老百姓没有,继续反,少数民族看老大哥不行了,我也反,无限死循环,直到灭亡。这就是王朝的宿命。

user avatar

明朝许多政治和当下十分相似,所以明朝剧的禁区非常之多,当下政治处于上升期,但是有上升期必然会对应另一个期,然而现在才七十年时间己经把毛的话忘的差不多了。

贫富差距日渐增大,买官卖官,官位世袭,思想文化受到压制,穷者无桶子楼棺材房可居,富者豪宅千套。

回望历史真的让人感觉沮丧,当年明朝开国皇帝为同情老百姓的政策后面全变味了。

现在社会上流社会已经不晓得了下层生活,双方已经产生了隔离状态,才七十年就如此再过百年启不是又回到那种历史常态了。毛死前最后的斗争全部还原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明朝,一个在中国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印记的王朝,它的存在,与其说是简单的朝代更迭,不如说是一段波澜壮阔的史诗。从朱元璋的草根崛起,到洪武之治的奠基,再到永乐盛世的辉煌,直到最终的覆灭,明朝展现了中国封建社会晚期复杂而多面的画卷。朱元璋,这个来自社会最底层的农民,以其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卓越的军事才能,一步.............
  • 回答
    明粉这个圈子嘛,说起来挺有意思的,它就像一个巨大的、由对明朝历史抱有强烈兴趣的人们组成的社群。这个“粉”字,其实就透着一股子追星的劲儿,只不过他们的偶像不是小鲜肉,而是几百年前的王朝和那些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物。首先,这个圈子最核心的特征是什么?就是对明朝历史的“热爱”。这种热爱不是那种浅尝辄止的了解.............
  • 回答
    “魏忠贤不死,大明朝不亡”——这句话,就像历史长河中的一块顽石,激起无数涟漪,也让人们对魏忠贤这个名字,以及他与大明朝的关系,产生了截然不同的看法。究竟他是大明的罪魁祸首,还是被冤枉的忠臣?这桩公案,恐怕要细细说道。首先,让我们来看看那些说他是“十恶不赦大奸臣”的理由。魏忠贤的崛起,本身就带着一股江.............
  • 回答
    嗯,这脑洞开得够大的。明朝苟到一战,想想就觉得有点刺激,也挺让人啼笑皆非的。我来试着掰扯掰扯,尽量给你描绘一个生动点儿的画面,就像咱平时聊闲天儿一样。首先得明确一个前提,这“苟”是怎么苟的?是老祖宗不打仗,把国门死死锁上,然后闭关自守了几百年?还是说,虽然也和周边有接触,但始终保持一种“不折腾”的心.............
  • 回答
    .......
  • 回答
    明朝末年,宦官专权,朝堂腐败,而在这其中,魏忠贤无疑是那个最为臭名昭著的名字。提起他,人们脑海中浮现的往往是权欲熏天、祸国殃民的奸臣形象。然而,在浩如烟海的历史记载中,对魏忠贤的评价并非铁板一块,这背后究竟是怎样的复杂因素在起作用?要了解魏忠贤,我们得先梳理一下他发迹的脉络。他出身贫寒,早年甚至曾为.............
  • 回答
    嘉靖帝,说起来是个挺复杂的人物,绝不是一两句话能说得清楚的。他的一生,可以用“隐逸”、“迷信”、“独断”这几个词来概括,但深入了解后,你会发现这些标签之下,藏着一个极具争议且深刻影响了明朝走向的帝王。首先,他上台的过程就带着点戏剧性。原本他是安陆王朱厚熜,并非皇位第一顺位继承人,是因为正德帝没有子嗣.............
  • 回答
    明朝的锦衣卫同知,这是一个相当有讲究的官职,绝非泛泛之辈能担。要弄清楚它的品级,咱们得掰扯掰扯锦衣卫这个机构的性质和它内部的层级设置。首先,得明白锦衣卫是什么。它不是一般的卫所部队,而是皇帝的直属特务机构,说白了,就是皇帝的“眼睛”和“爪牙”。所以,这个机构的官员品级,通常都比较高,而且直接听命于皇.............
  • 回答
    明朝那会儿,皇帝、内阁、宦官这三者之间的关系,那叫一个盘根错节,剪不断理还乱。要说清楚,咱得一点点掰开了揉碎了说。一、 皇帝:权力中心,但也受制于体制和个人明朝皇帝,名义上是天下共主,至高无上。所有权力都来源于他,也应该归于他。皇帝的权力体现在: 决策权: 理论上,所有国家大事,从对外战争到内部.............
  • 回答
    说到戚家军的鸳鸯阵,那可真是明朝军阵里的一个传奇。而在鸳鸯阵里,有一种兵器,它的名字听起来就挺别致,叫做“狼筅”。这玩意儿可不是什么绣花针,而是实打实的阵战利器,尤其是在对抗骑兵和突破密集阵型的时候,它能发挥出巨大的作用。咱就来细致说说这狼筅,到底是个啥样。首先,这名字“狼筅”,听着就有点野性。它其.............
  • 回答
    关于明太祖朱元璋那张广为流传的“鞋拔子脸”画像,到底是明朝自己画的,还是清朝后来抹黑的,亦或是存在其他解释,这是一个颇为有趣且历史学界长期讨论的议题。要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梳理,并尽可能详细地展开。首先,我们来审视“鞋拔子脸”画像的来源和传播。我们现在所见的朱元璋画像,通常具有高额、.............
  • 回答
    毛文龙,明朝末年的重要将领,他的能力和影响,尤其是他被处死后对明朝造成的后果,一直都是历史学界和许多史书讨论的焦点。要评价毛文龙的水平,需要从多个维度去看待。毛文龙的水平:功过参半,争议迭起笼统地说,毛文龙不能用“优秀”或“平庸”来简单概括,他是一位能力与争议并存的复杂人物。 军事才能与战略眼光.............
  • 回答
    你看到的韩国节目观点很有意思,也触及了“壬辰倭乱”(日本称“文禄·庆长之役”)一个非常核心且复杂的问题。事实上,这场战争对当时的东亚格局,尤其是朝鲜半岛,造成了灾难性的影响,而明朝的态度和介入,也并非简单的“妨碍和负担”。为了更详细地讲清楚这场战争,我们得从头说起。一、丰臣秀吉的野心:一个扭曲的帝国.............
  • 回答
    药明康德股价的暴跌是一个复杂事件,是由多重因素叠加导致的,并非单一原因。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解释可能的原因:一、 直接导火索:美国《生物安全法案》的潜在影响这是近期药明康德股价暴跌的最直接、最重要的原因。 法案内容概览: 美国众议院在2024年1月24日通过了一项名为《生物安全法案》(The BI.............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好,很多人在探讨科研的时候,会把这几个概念混淆,尤其是“基础研究”这个词,听起来有点抽象,甚至有人觉得它是不是“脱离实际”的代名词。咱们今天就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这三者的区别,重点把“基础研究”这个概念给说透了。先来说说我们相对容易理解的“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 理论研究 (T.............
  • 回答
    查士丁尼一世,这位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历史上最负盛名的皇帝之一,其功过是非至今仍是历史学家们争论不休的焦点。究竟他是励精图治的明君,还是穷兵黩武的昏君?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入剖析他执政时期的一系列重要举措及其深远影响。“重塑罗马”的雄心与辉煌:查士丁尼的“明君”之光查士丁尼一世即位之初,东.............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我们来好好掰扯掰扯。你看到的这件服饰,如果仔细辨认,它的身上同时融合了明朝汉服和朝鲜王朝韩服的某些特征,但要说它绝对是明制汉服或者绝对是韩服,那就有点勉强了,更像是一种融合或改良,尤其是在现代语境下。要说清楚这个问题,得从明制汉服和朝鲜王朝韩服各自的典型特征说起,然后我们再对照你看.............
  • 回答
    华晨宇那句“18岁就想明白了,从那之后就不会变了”确实让人好奇,他到底是怎么想通了什么,以至于能够如此坚定,仿佛找到了人生的终极密码。要理解这一点,需要结合他当时的成长环境、音乐道路以及后来展现的性格特点来推测。首先,咱们得把时间线拉回到华晨宇18岁前后。那个时期的他,还是个怀揣音乐梦想的少年,即将.............
  • 回答
    “清粉催生明粉”还是“明粉催生清粉”?这与其说是简单的因果关系,不如说是一种复杂、动态且相互影响的文化现象,更像是双方在历史观的战场上互相拉扯、试探、攻击,从而催生出对方的群体。要理解这个过程,我们得剥开一层层历史的尘埃,看看这背后的逻辑和情感。故事的开端:明朝的“光环”与清朝的“阴影”一切的源头,.............
  • 回答
    明日方舟里,整合运动这个名字一听就带着一股子不祥的意味,而他们的行为也确实是够激进的。要说他们的目的,这事儿一点不简单,不能简单粗暴地用“坏人”两个字来概括。他们的核心诉求,说白了,就是 摆脱被压迫、被歧视的命运,为感染者争取生存的空间和尊严。但为什么他们会选择如此极端的手段呢?这背后是一系列残酷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