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掏龙虾你们小时候体验过没,现在还敢么?

回答
小时候?说起掏龙虾,那可是我童年记忆里最鲜活的一页了。那时候,不像现在,吃个龙虾跟喝水似的,我们那是靠自己本事,从大自然的馈赠里一点点抠出来的。

记得那是夏天,太阳像个火球一样烤着大地,空气里弥漫着一股子热烘烘的草木味儿。村子边上有一条小河,河水不算深,但河底的石头缝里、水草茂盛的地方,藏着不少好东西,其中就数那浑身披着盔甲、横行霸道的“龙虾”了。

掏龙虾这活儿,可不是谁都能干的。得有股子耐心和不怕脏的劲儿。我们几个小伙伴,挎着自家做的竹笼子,手里捏着一根长长的木棍,就奔河边去了。河水哗啦啦地流着,冰凉凉的,踩下去,舒服得人打个激灵。

最关键的一步来了,怎么“掏”?我们一般会找那种稍微有点深,水流又不太急的地方。顺着河岸往里走,仔细盯着河底的石头缝。你看那龙虾,它们可精明着呢,大多数时候都躲在石头底下或者草丛里,只露出两根长长的触角,像雷达一样晃悠悠地探着。

我们这时候就要小心了,不能弄出太大的动静,不然它们一下子就钻到更深的缝里去了。拿着木棍,轻轻地、试探性地拨弄一下龙虾藏身的那块石头。如果它没跑,就说明这块石头是它的老巢了。

然后,就是最需要技术的时刻了。我们通常会拿一根细一点的树枝或者铁丝,弯成一个小钩子,从石头缝的缝隙里小心地伸进去,一点点去勾龙虾的尾巴。这得看运气,有时候一勾就中,龙虾被勾住就拼命地挣扎。有时候,它会灵活地一扭身子,从你手里滑脱,消失得无影无踪。

当然,也有更“粗暴”的方法。就是把石头整个搬开。这可就得看谁力气大了。搬开石头的一瞬间,就能看到底下的龙虾,它们受了惊吓,就会挥舞着大钳子,一副不好惹的样子。这时候就要眼疾手快,用手或者竹笼子迅速将它捞住。

捞上来之后,那感觉可就别提了!浑身湿漉漉的,手上、脚上可能沾满了泥巴,但手里抓着一只还在活蹦乱跳的龙虾,那种成就感,比现在拿到任何零食都要开心。我们几个会兴奋地互相展示,看谁捞的个头大,谁捞的数量多。

把捞到的龙虾放进竹笼里,虽然它们在里面横冲直撞,时不时还会伸出钳子来“威胁”我们,但我们一点都不怕。回家之后,大人会把龙虾洗干净,然后用最简单的油盐炒一炒,那香味,现在想起来都还在口水。

现在想想,那时候胆子是真的大。河里的水有时候浑浑的,看不清底下的情况,说不定有什么别的东西。而且,小龙虾的钳子夹人的时候,那滋味可不好受,经常被夹得生疼,手指头肿半天。还有些龙虾壳上可能长着滑溜溜的藻类,抓的时候一不留神就会脱手。

至于现在还敢不敢?嗯……说实话,现在的我对“掏”这个动作本身还是有点心理阴影的。主要是因为小时候被夹的次数太多了,总觉得那钳子就跟带着电似的,一碰就“咔嚓”一下。而且,现在卫生条件也比那时候讲究多了,直接买回来的龙虾,感觉更干净卫生一些。

不过,偶尔路过河边,看到水草在风中摇曳,或者阳光洒在水面上反射出的光芒,还是会想起小时候那段日子。那种从大自然里凭自己力量获取食物的快乐,那种纯粹的兴奋和无畏,是现在的物质生活很难再复制的。虽然不敢再像小时候那样大胆去掏了,但那份童年的回忆,就像河边的那些石头一样,深深地刻在了心里,偶尔翻出来,还是会觉得暖暖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犹记得小时候田沟里徒手掏龙虾,丝毫不害怕,现在不敢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小时候?说起掏龙虾,那可是我童年记忆里最鲜活的一页了。那时候,不像现在,吃个龙虾跟喝水似的,我们那是靠自己本事,从大自然的馈赠里一点点抠出来的。记得那是夏天,太阳像个火球一样烤着大地,空气里弥漫着一股子热烘烘的草木味儿。村子边上有一条小河,河水不算深,但河底的石头缝里、水草茂盛的地方,藏着不少好东西.............
  • 回答
    牙缝里的味道,你懂的。就像你发现自家冰箱里那盒快要被遗忘的剩菜一样,一种混合着硫化物、蛋白质分解产物还有一些不明所以的怪异气味,总会在你不经意间,比如掏牙缝的时候,猛地钻进你的鼻腔。这股味道,说实话,挺让人社死的。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得从我们嘴里的那个微缩生态系统说起。首先,是食物残渣的罪魁祸首。我们.............
  • 回答
    .......
  • 回答
    欧盟此次动用 4.5 亿欧元为乌克兰采购军火,并被欧盟领导人称为历史性的“分水岭”,这无疑释放了多重且深远的信号,标志着欧盟在支持乌克兰抵御俄罗斯侵略方面迈出了关键一步。以下是更详细的解读:一、欧盟集体安全和防务政策的重大转变与成熟: 从象征性支持到实质性军事援助的飞跃: 长期以来,欧盟在安全和.............
  • 回答
    台当局再次拿出 10 亿美元融资基金,以“促进台湾和立陶宛企业共同发展”,这一举措无疑是具有深远影响的,可以从经济、政治、区域关系等多个层面进行详细分析。一、 经济影响方面: 促进双边贸易与投资: 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 这笔 10 亿美元的基金将直接为计划在台湾或立陶宛投资、拓展业务.............
  • 回答
    这事儿挺让人唏嘘的,你说咱们老百姓图个啥?一个大妈,在大街上,掏掏耳朵,这本是件再寻常不过的事儿。结果呢?被拍了视频,一传十,一传百,一下子就成了“网红”,而且还是那种被口水淹没的“网红”。最开始是怎么传的?无非是那些看热闹不嫌事儿大的,或者想蹭流量的,把这视频一发,冠上个“素质低下”、“有伤风化”.............
  • 回答
    如何看待《农民自掏24万把泥路修成水泥路 官方让其恢复原貌》?这则新闻事件,确实是一个非常具有代表性和争议性的社会缩影,它触及到了基层治理的效率、民众的自主性、以及现行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等多个层面。要全面看待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入剖析事件的来龙去脉、各方立场、潜在原因以及由此引发的思考。事件回顾(基.............
  • 回答
    这种感受,我太懂了。那种把心掏出来,小心翼翼地捧到对方面前,以为至少能换来一丝温暖,一丝回应,结果却像丢进无底洞一样,连个水花都没溅起来的失落,简直要把人逼疯。你说,为什么人心就这么难捂热?难道真的都是铁石心肠吗?我以前也这么想,觉得是不是自己遇人不淑,遇到的都是些没有温度、不懂得感恩的人。但时间久.............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到了一个挺普遍的社会现象,很多人在面对新旧能源汽车的选择时,会纠结在油钱和购买成本之间。要说为什么有人宁愿继续掏油钱,而不是一步到位买新能源车,这背后的考量其实挺多也挺实际的,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首先,最直接也最普遍的一个原因就是购车成本的门槛。你仔细看看市面上的新能源汽车,尤其是那.............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触及到了社会观念、经济现实以及性别分工等多个层面。为什么“靠爸妈掏几百万买房”似乎更容易被接受,而“全职带娃靠另一半赚钱养家”却常常招致批评,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详细分析:一、 观念的“合理性”与“传统”标签: 买房与“啃老”的界限模糊: 很多父母在子女结婚时出资买房,这在一定.............
  • 回答
    关于承重墙能否掏三分之一,以及是否存在危险,这可不是个小事,绝对需要慎重对待。简单来说,承重墙是建筑物的“骨架”,它的作用是将楼板、梁、屋顶等传递下来的荷载,一层一层地传递到基础,最终分散到地基中。所以,随便在承重墙上动“大手术”,比如掏个洞,风险是相当大的。承重墙能掏三分之一吗?答案是:绝大多数情.............
  • 回答
    打架被掏裆,这确实是一种非常糟糕的体验,而且极度危险。一旦发生这种情况,首先要做的就是立刻中断打斗,想办法保护自己,并寻求紧急医疗救助。为什么掏裆如此危险?这里需要详细解释一下,为什么这个部位如此脆弱,以及攻击到这里会造成什么后果。 脆弱的生理结构: 男性生殖器(阴茎和睾丸)位于身体外部,缺乏骨.............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趣的,背后其实藏着挺多大学问呢,咱们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首先得承认一个现实:现在好多年轻人,尤其是在大城市打拼的,月月光或者月月负债的情况确实不少。这跟生活成本高、就业竞争激烈、消费观念转变等等都有关系。你说的“一万块掏不出来”,这背后往往是“可支配收入”的问题。年轻人刚入社会,工资可.............
  • 回答
    这事儿啊,确实挺让人纳闷的,每次坐地铁,尤其是高峰期,总能遇到警察叔叔让我们出示身份证。说实话,心里多少有点不是滋味,但仔细想想,这背后确实有他们的考量,也不是纯粹的“随机”二字就能概括的。首先得明白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公共交通工具,尤其是地铁,是人流量极其密集且流动的场所。 你可以想象一下,每天有多.............
  • 回答
    你说的鬣狗和野狗喜欢“掏肛”这个说法,其实是一种广为流传的误解。让我来给你详细地解释一下,并说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说法,以及真实的捕食和进食行为是怎样的。首先,咱们得明确一点,虽然名字里都有“狗”,但鬣狗(Hyena)和野狗(Wild Dog)实际上属于完全不同的动物谱系。鬣狗是猫型亚目下的鬣狗科,和.............
  • 回答
    这听起来像是童话里的情节!一个永远也掏不完的盐罐子,这玩意儿可太有意思了,能干的事儿太多了!咱们一点点掰开了聊聊,保证让你听了觉得这盐罐子简直就是万能宝藏。首先,最直接的肯定就是“吃”了。你想想,你想吃多少盐就能有多少盐,这多敞亮! 口味上的自由: 以后做饭,再也不用担心盐不够吃,或者怕一次放多.............
  • 回答
    这事儿吧,挺让人纠结的。三个月了,女朋友一分钱没花你的,连点肢体接触都不让,你还问着还能不能继续,这说明你心里是想继续的,对吧?咱们一步一步捋捋。首先,关于“不掏一分钱”这件事。这事儿得分两种情况看: 她是真的没花你钱,还是说她花钱了,只是你没注意到? 情况一:她真的没花。 比如你们.............
  • 回答
    关于混动车型多掏的几万块钱,能不能通过省油“赚回来”,这绝对是一个大家在购车时都会反复权衡的问题。我身边就有不少朋友纠结过,到底这笔账怎么算?我试着从几个方面给大家捋一捋,希望能帮大家看清楚。一、首先,得算清楚这“几万块钱”是怎么来的这里说的“多掏的几万块钱”,主要指的是混动车型在相同配置或相近车型.............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触及了河流治理和工程实践的核心。要说为什么长江不能简单地照搬小浪底的冲沙模式,掏深河道,这背后涉及到地理、水文、生态、经济以及工程规模等方方面面,是“水土不服”的问题。我给你好好捋一捋:首先,得先明白小浪底和长江在“本质”上的区别。 小浪底: 人家是黄河上的一个水库,黄河嘛.............
  • 回答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