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5岁孩子将女童留在电梯并使电梯运行至最高层,间接导致两岁女童失足坠亡?

回答
听到这样一个令人痛心的悲剧,我的心里无比沉重。一个年幼的孩子,在生命最美好的年华,就这样永远地离开了我们,这简直是对所有为人父母者、以及社会的一种残酷的提醒。

首先,我们必须承认,这是一个令人扼腕的意外,但同时也是一系列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对于一个五岁的孩子来说,他们的认知和行为能力还非常有限。他们可能对电梯的运作原理知之甚少,更无法理解开关门、楼层选择按钮背后的复杂性。他们或许只是出于好奇、好玩,或者在玩耍中无意触发了某些操作。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他们还没有形成强烈的责任感和危险意识,很多时候的行为是凭借本能和即时感受来驱动的。

然而,我们也不能简单地将所有责任都推给孩子。虽然孩子年幼,但事发时他显然是独自一人(或者说,没有成年人的有效监护)操作着电梯。一个五岁的孩子,独自带着一个两岁的孩子乘坐电梯,这本身就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

让我们试着还原一下当时可能的情景:

诱因可能是什么? 也许是两个孩子在玩耍,其中一个好奇地按下了电梯的按钮。或者,他们原本是跟着大人一起进入电梯,但在某个瞬间,因为大人的疏忽,或者孩子自身的调皮,他们没有及时跟上,导致电梯门关闭。而五岁的孩子,在看到只有自己和更小的孩子时,可能产生了一种莫名的“掌控感”或者惊慌,下意识地去按动按钮。他们可能只是想回到大人身边,或者想去某个他们知道的地方,却完全没有预料到后果。
电梯的运行过程 当电梯门关闭,并且五岁的孩子无意中(或者为了“解决问题”)按下了最高层按钮时,电梯开始运行。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这可能是一次刺激的体验。他们可能看到楼层数字的变化,听到电梯的声音,这都可能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兴趣,或者让他们产生一种混乱感。
悲剧的发生 到了最高层,电梯门打开了。在孩子的世界里,电梯门打开就意味着可以出去了。然而,对于一个两岁的孩子来说,他们的身体协调能力和危险判断能力都非常弱。在五岁孩子的短暂监护下,或者在他们试图让小妹妹出去的时候,两岁的孩子很可能因为站立不稳,或者出于对未知环境的好奇而探出身去,最终不幸失足坠落。五岁的孩子此时可能还在困惑和惊慌中,他可能不知道如何处理这种情况,也无法阻止悲剧的发生。

从更深层次来看,这件事暴露出的问题非常多:

1. 监护责任的缺失: 这是最核心的问题。任何一个五岁的孩子,都不应该独自带着一个两岁的孩子在公共场合,尤其是在容易发生危险的电梯里活动。这反映出当时带孩子的成年人存在着严重的监护疏忽。无论是因为短暂的分心、不以为意,还是其他原因,这样的疏忽都直接导致了这起悲剧。
2. 对儿童安全教育的不足: 即使孩子有监护,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也需要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五岁的孩子需要被教导什么是电梯的危险性,不能随意按按钮,不能在电梯里打闹。而对于两岁的孩子,更是需要时刻的看护和保护。
3. 社会环境和设施安全: 虽然不应过分苛责,但我们也需要反思公共设施的安全性。在一些特殊情况下,电梯是否应该有一些更高级别的安全设置,例如在没有成年人陪同且检测到有幼童独自乘坐时,能够有更智能的预警或限制功能?当然,这更多是长远考虑,眼前的悲剧更直接指向了监护问题。
4. 孩子自身的能力局限: 五岁的孩子虽然有一定的主观能动性,但他们的大脑发育尚未成熟,前额叶皮层负责的决策、冲动控制等能力还非常薄弱。他们无法承担起看护另一个更小的孩子的责任。将责任完全归咎于五岁的孩子,这是不公平的。

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件事?

这不仅仅是一起简单的“熊孩子”事件,而是一个深刻的关于儿童成长、家庭教育、社会责任的警示。

对当事家庭的同情与反思: 失去孩子的痛苦是无法想象的,无论当初的疏忽有多大,我们都应该对失去孩子的家庭给予最大的同情。同时,这也会让他们承受难以言喻的自责和悔恨。
对监护责任的强调: 这件事再次提醒我们,看护孩子是成年人不可推卸的责任。无论在哪里,无论在做什么,孩子的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一时的疏忽,可能就是一辈子的伤痛。
对儿童安全教育的重视: 我们需要从小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让他们了解生活中的危险,知道如何保护自己。但同时也要明白,孩子的认知能力是有限的,成年人的引导和保护是不可或缺的。
对社会的责任感: 这起事件也提醒我们,社会应该为儿童提供更安全的环境。包括加强公共场所的安全管理,以及对家庭教育进行更多的引导和支持。

总而言之,这是一场由多重因素叠加造成的、令人痛彻心扉的悲剧。五岁的孩子是无辜的,两岁的孩子更是无辜的受害者。这起事件的根源在于成年人监护的缺失,以及对儿童安全意识培养的不足。它像一记重锤,敲击着我们每个人的良知,让我们深刻反思如何更好地保护孩子,如何承担起作为成年人的责任。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女童家长该坐牢,没了。

user avatar

当过父母的应该都能理解,放两岁的小孩离开成年人的监管会是什么后果。

user avatar

有人说我心虚匿名,我觉得就是要打这种凡事都把别人往坏处想的人的脸~

我看了网上的评论,吓死了。现在的部分人还有三观吗?部分人还会分善恶吗?

虽然指责熊孩子成了政治正确,但是上升到杀人,反社会,反人性,是不是已经丧失基本逻辑了?都不要说三观了。

说他杀人,反社会,反人性的,请问杀人需要怎么认定?

一,其行为必然或极大可能造成死亡的结果而为之。

小女孩也有可能做出不出电梯到达一楼的举动。

顶楼的情况是特殊情况,如果通常范围内,不会出现坠楼。

二,其有杀人的主观动机

没有证据证明小男孩是知道顶楼的情况,甚至于很多大人去看了也不知道栏杆坏了,断了吧。并且也没有证据证明小男孩了解小女孩的自身特点,能确定她极有可能走出电梯并走到坠楼处的。

应该更没有证据证明小男孩希望小女孩过世。

毕竟当事人才五岁,就连小女孩家长,还有这么多网络上的大人,都没理清这么简单的事情的逻辑,他不可能预见这么多。何况是小女孩刚刚跟上他,而不是他预谋已久的行为。

还有最重要的是,我是一个两岁女孩的妈妈,我去过太多儿童乐园,和很多小男孩接触过,遇到过很多的熊孩子,其中,抢东西的和堵着某一出口不让比自己小的宝宝出去的男孩不在少数。只要家长在孩子身边的,很多家长在当下都会对小孩的不当行为进行批评和教育,而不是对他们的行为置之不理

在我理解就是,做出以上行为的,是因为他们不愿和比自己小的孩子玩,还有家长疏于管教,不太懂礼貌为多,但绝大多数不是以伤害其他小朋友为目的。否则去游乐园看看很多人都成了某些答主口中的杀人犯,反社会的人格了。

但恰巧抱着和游乐园里小朋友一样心态的小男孩,把类似的行为做到了电梯里,小男孩又有机会按了18楼确保小女孩别再跟着自己,再加上没有大人看管,顶楼又是这样的情况,一系列原因和巧合造成了悲剧。

关于谁来承担责任:

在我看来,小男孩和父母,小女孩的监护人,物业三方都有责任。

那些说监护人怎么可能一直看着孩子或者父母才走开一会儿的,而把罪责侧面转移给小男孩的人,第一,孩子才2岁,跟着的孩子也就5岁,小男孩可能和小女孩还不太熟。自己负责不了自己,监护人怎么就能放手。你们想想,出了父母离家,留孩子在家一人坠楼的新闻的时候,你们骂父母了吗?何况,家是自己的空间,大楼是部分人的私人空间,难道不是更要注意,万一被有心人拐走,大楼监控不多,你怎么办?小女孩家长的责任不可推卸。

熊孩子的父母和熊孩子当然也要承担责任,因为这也是熊孩子欠教育而体现出社会问题的一个放大后的极端情况。

但是,如果按某些答主或者网络人士说的,

这件事情如果体现的是人性之恶的话,肯定体现的是那些持有罪推论把人扣上杀人罪名的所谓正义的大人。靠自己的标准,甚至没有逻辑和证据,就审判他人,扣上如此大的罪名,这不就是网络暴力吗?

屁股决定脑袋,如果这个事件仅仅反应出的是部分人对不负责任的家长和他们教育的孩子的厌恶,导致看问题产生了极大的偏见,我觉得可以理解。但是能将偏见升华到这个地步,甚至某个答主说要找13岁的解决小男孩,那我只能说,可怕!披着善意的皮,却践踏最基础的人性,对自己的恶不自知,还有了煽动性和迷惑性,那比赤裸裸地恶意更可怕!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