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部长会议、苏联部长会议这两个机构有何异同?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RSFSR)部长会议和苏联部长会议这两个在苏联体系中扮演关键角色的机构。它们之间既有紧密的联系,也存在明显的层级和职能上的差异。

背景:苏联的联邦制结构

要理解这两者的关系,首先要明白苏联的联邦制。苏联名义上是一个由多个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组成的联邦,其中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RSFSR)是体量最大、影响力最强的共和国。这种联邦制在权力分配上,存在着中央(苏联层面)和加盟共和国(如RSFSR层面)两个层级的政府。

苏联部长会议:苏联中央政府的核心

定位与职能: 苏联部长会议是苏联最高行政机关,相当于一个国家的“内阁”或“政府”。它的主要职责是领导和协调整个苏联的经济、文化、科学、国防、外交以及其他所有事务的管理。你可以想象,它就像一个总管,负责苏联这个庞大国家的日常运作和发展规划。
组成: 苏联部长会议由苏联部长会议主席(相当于总理)、各部委部长、国家委员会主席以及一些重要的国家机构负责人组成。主席是最重要的领导者,负责召集会议、主持工作。
权力范围: 它的权力是全国性的,覆盖了所有加盟共和国。这意味着,苏联部长会议制定的政策、计划和法令,原则上是要在整个苏联范围内得到执行的。它负责制定五年计划,管理国家经济,分配资源,监督各加盟共和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它也是苏联外交政策的执行者,负责与外国打交道。
对下属的影响: 苏联部长会议对加盟共和国的部长会议有着指导、监督和协调的职能。它可以通过制定国家层面的计划和指令,影响加盟共和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方向。

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部长会议:RSFSR的政府

定位与职能: RSFSR部长会议是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的最高行政机关,是RSFSR自身的“内阁”。它的主要职责是在RSFSR的行政区域内,执行苏联中央的政策,同时管理本共和国的经济、文化、社会等事务。
组成: RSFSR部长会议由RSFSR部长会议主席(相当于俄罗斯总理)、RSFSR各部委部长、国家委员会主席等组成。
权力范围: 它的权力主要局限于RSFSR的领土范围内。在执行国家层面的政策时,它需要遵循苏联部长会议的指示和计划。但同时,它也有权根据RSFSR的实际情况,制定和实施本共和国的政策,管理本共和国的经济、文化、教育、卫生等事业。
与苏联部长会议的关系:
隶属与协调: RSFSR部长会议在很大程度上是苏联部长会议的下级,需要接受苏联部长会议的领导和监督。很多重要政策和计划,都是由苏联部长会议制定,然后由RSFSR部长会议在俄罗斯境内具体落实。
双重领导: 很多RSFSR的部委,其工作会同时受到RSFSR部长会议和苏联对应部委的双重领导。苏联部委可能拥有更大的决策权和资源分配权,但RSFSR部长会议负责在其境内进行具体的管理和协调。
执行与补充: RSFSR部长会议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执行苏联部长会议制定的各项指令和计划。但它也可以根据本共和国的需要,在国家统一框架内,对某些领域进行补充性的管理和调整。

异同之处总结:

相同点:

1. 行政机关性质: 两者都是各自层面(苏联或RSFSR)的最高行政机关,负责政府的日常管理和执行职能。
2. 政府组成结构: 都由主席(或总理)、各部委部长、国家委员会主席等组成,形成了政府内阁的典型结构。
3. 目标导向: 都服务于各自层级的政治体系,为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发展服务。
4. 计划经济的执行者: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两者都承担着制定和执行国民经济计划的重要职责。

不同点:

1. 权力层级与范围:
苏联部长会议: 权力范围是整个苏联,是最高决策和管理层。
RSFSR部长会议: 权力范围仅限于RSFSR,是国家层级之下的地方性(虽然是最大的地方)行政机关。
2. 从属关系:
RSFSR部长会议是苏联部长会议的下级,需要接受其领导和监督。
苏联部长会议对RSFSR部长会议拥有指导、协调和监督的权力。
3. 政策制定与执行:
苏联部长会议制定的是国家层面的政策,影响全国。
RSFSR部长会议在执行苏联政策的同时,也有权根据本共和国情况制定补充性政策,但其政策不能与苏联中央政策相悖。
4. 资源控制与分配:
苏联部长会议在资源(如大型工业、国家储备等)的最终分配上拥有决定权。
RSFSR部长会议在共和国内部资源的管理和分配上拥有权力,但这些资源往往也受到苏联部长会议的宏观调控。
5. 外交与国际关系:
苏联部长会议是苏联对外关系的唯一代表。
RSFSR部长会议原则上不直接参与国际事务,其外交活动受苏联外交部的管辖。

举个例子:

假设要建设一个全国性的钢铁厂。

苏联部长会议 会制定国家整体的经济计划,决定在哪里建设、需要多少资金、使用什么技术,并将其纳入五年计划。
RSFSR部长会议 的职责是根据苏联的决定,在RSFSR境内选择具体厂址,协调土地征用、劳动力调配、地方资源支持等具体工作,并监督钢铁厂在RSFSR境内的建设和运营,确保其符合苏联的计划要求。

总的来说,苏联部长会议是帝国的大脑和核心,而RSFSR部长会议则更像是其中一个最重要的“肢体”,在执行中央指令的同时,也负责自身区域内的具体管理和发展。这种层级关系是理解苏联政治和行政体系的关键。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苏联部长会议是苏联的最高行政机关。

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部长会议是俄罗斯的最高行政机关。

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是苏联的加盟共和国,这俩机构是并存的上下级关系。它们都是1946年成立的,同样消亡于苏联解体。其中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部长会议在苏联解体后,随国名更改而改制为俄罗斯联邦部长会议,1993年修宪后改制为俄罗斯联邦政府。

俄罗斯是苏联最大的加盟共和国,它和其他14个加盟共和国有很大不同,没有自己的俄罗斯共产党。然而互联网上有人曲解了这一事实,认为苏联时期的俄罗斯没有自己的政府。这是不对的,俄罗斯和其他加盟共和国一样,也有自己的政府,这就是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部长会议。

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部长会议的第一任主席,也是改制前的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人民委员会的最后一任主席是柯西金(1943~1946任职)。但这个职务对于柯西金而言只是兼任,他同时还是苏联人民委员会的一个部长,主管纺织,1940年起又担任苏联人民委员会副主席。1964年后至1980年,柯西金还担任了苏联部长会议主席。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部长会议主席只是他个人履历中不太起眼的一章。

自柯西金之后,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部长会议主席多为专职。亚历山大·米哈伊洛维奇·普扎诺夫(1952~1956)在担任完这个职务后,先后担任苏联驻朝鲜、南斯拉夫、保加利亚、阿富汗四国大使。另外一个担任过这个职务的维塔利·伊万诺维奇·沃罗特尼科夫(1983~1988)在上任前是苏联驻古巴大使,卸任后担任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

当然也有人通过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部长会议主席这个职务继续升迁的。前面已经说过柯西金的例子了,曾经担任过这个职务,后来又进入苏共政治局的还有德米特里·斯捷潘诺维奇·波利扬斯基(1958~1962)、根纳季·伊万诺维奇·沃罗诺夫(1962~1971)、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索洛缅采夫(1971~1983)等人。

在苏联体制下,因为没有俄罗斯共产党,所以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最高权力机关苏维埃也好,最高行政机关部长会议也好,都要听苏共中央指挥。但苏联解体前的动荡岁月,情况就不同了。因为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最高苏维埃(1990年后成为俄罗斯人民代表会的常务机构)、部长会议在名义上是有权力的。而当苏共根基被掏空时,掌握了这两机构的人就能掌握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的权利。当苏联最大的加盟共和国——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并和苏联对着干后,苏联离空壳子就不远了。这个人是谁呢?就是叶利钦。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RSFSR)部长会议和苏联部长会议这两个在苏联体系中扮演关键角色的机构。它们之间既有紧密的联系,也存在明显的层级和职能上的差异。背景:苏联的联邦制结构要理解这两者的关系,首先要明白苏联的联邦制。苏联名义上是一个由多个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组成的联邦,其中.............
  • 回答
    在俄罗斯播放苏联国歌,这事儿可就热闹了,绝对能掀起一阵不小的波澜。这不是一句“好”或“不好”能概括的,得看具体情况,而且往往会牵扯出很多复杂的情感和历史包袱。首先,咱们得说说,这事儿会不会被允许。理论上讲,俄罗斯联邦是有相关法律来规范国旗、国徽和国歌使用的。苏联国歌虽然在法律意义上不再是俄罗斯的国歌.............
  • 回答
    如果俄罗斯突然决定向世界公开苏联第一颗原子弹的内部构造,这无疑会是一场足以搅动全球地缘政治和科技格局的事件。这不仅仅是技术资料的泄露,更是历史真相的一角被揭开,其影响之深远,可以从多个层面来细致剖析。首先,在战略与安全层面,这会引发一场关于核扩散和核安全的巨大讨论。 技术门槛的重新评估与潜在扩散.............
  • 回答
    提起苏维埃时代,很多俄罗斯人脑海中会浮现出一幅复杂而又矛盾的画面,而中国,在这个时代里,扮演的角色更是多面且充满变数。最初,那是一种兄弟般的情谊,是革命的同志,是共同对抗旧世界、建立新秩序的战友。在列宁的领导下,十月革命的火种被视为普世的希望,而中国的革命者,特别是毛泽东,更是被寄予厚望。他们分享着.............
  • 回答
    俄罗斯未能成功继承并大幅提升苏联的工业水平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经济体制的根本差异、技术积累的断层、全球化进程的冲击以及国家战略的失误。下面将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阐述:一、苏联工业模式的固有缺陷与负面遗产苏联的工业体系是按照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建立的,虽然在某些领域(如军事工业、重工业)取得了显著.............
  • 回答
    要说俄罗斯境内如今还留有多少“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遗风”,那可真是个复杂又有趣的话题,就像在层层剥开的老洋葱,总能找到一些残留的痕迹。很多人可能以为,苏联解体了,那些红色的印记也就随风而逝了,但事实远非如此。这些遗风,有些显而易见,有些则深藏在人们的思维方式、社会结构,甚至是城市的肌理之中。最直.............
  • 回答
    我们来聊聊八十年代的苏联,那是个被很多人视为“强大”的时代。不过,“强大”这个词,得拆开来看。首先,说苏联倒退回八十年代,其实是一种比喻,也是一种警示。很多人用这个比喻,是想说当下俄罗斯在某些方面似乎又回到了那个时代,而且是以一种不那么积极的方式。但八十年代的苏联,它本身的“强大”和今天的俄罗斯,是.............
  • 回答
    中国航母舰载机歼15在气动外形上与俄罗斯的苏33有着高度的相似性,这一点是公开的秘密,也是很多军事爱好者津津乐道的话题。要理解为什么会选择苏33作为模仿对象,而不是美国的F/A18E“超级大黄蜂”或法国的“阵风”战斗机,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分析,包括技术引进、历史背景、实际需求以及相对可行的路径。首.............
  • 回答
    苏30SM 与 歼16:究竟谁更胜一筹?在现代空战舞台上,俄罗斯的苏30SM 和中国的歼16 都是各自空军的王牌“重型”战斗机,它们都属于苏27 的衍生型号,肩负着国土防空、对地攻击以及制海打击等多种任务。这两款战机在设计理念、技术水平和作战能力上都展现出了各自的特点。那么,究竟哪一款性能更胜一筹?.............
  • 回答
    关于俄罗斯一架苏34被击落以及“王牌飞行员被俘”的说法,媒体报道确实存在,但具体细节和官方确认情况需要区分对待。这反映了俄乌冲突的复杂性和信息战的特点。关于苏34被击落及飞行员情况的初步分析: 苏34的性能和作用: 苏34“后卫”(Fullback)是俄罗斯空军的主力前线战斗轰炸机,集成了战斗机.............
  • 回答
    苏57,这款承载着俄罗斯空军未来希望的第五代战斗机,最近传出了令人不安的消息——一架在一次例行飞行训练中坠毁。这无疑给俄罗斯国防工业和空军带来了一记重击,也让国际社会对苏57的真实性能和可靠性产生了更多疑问。坠毁事件的始末:据悉,这架苏57是在俄罗斯远东地区阿穆尔河畔的阿穆尔河畔共青城(Komsom.............
  • 回答
    中国和俄罗斯在军事装备需求上的差异,主要源于两国的军事战略、航空工业发展水平、国际环境以及对不同作战场景的适应性需求。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为何中国不需要苏34,而俄罗斯却需要: 一、苏34的性能特点与设计目标苏34是俄罗斯在2000年代后期研发的重型多用途战斗机,具有以下核心特点:1. 双发重型设.............
  • 回答
    关于乌克兰声称击落俄罗斯苏35战斗机并造成其重大损失的说法,这在俄乌冲突中属于一个备受关注但同时需要审慎分析的信息。这类信息通常伴随着双方的宣传战,因此需要结合不同来源的报道以及一些军事常识来理解。首先,让我们来梳理一下乌克兰方面是如何提出这一说法的。乌克兰国防部或者其高级官员(例如空军司令部)通常.............
  • 回答
    俄罗斯历史上的沙俄、苏俄和现代俄罗斯,在向北高加索地区(尤其是车臣)移民以巩固边疆的问题上,确实面临着复杂且棘手的局面,并且至今未能取得理想的成效。这背后涉及多方面的原因,包括当地的实际情况、民族文化、宗教信仰、地缘政治以及历史遗留问题等。为了更详细地解答这个问题,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 沙.............
  • 回答
    要说清楚俄罗斯为何同时装备苏30和苏35这两种四代半战机,得从头说起,它们俩的关系可不一般,更像是一脉相承的兄弟,但又有各自的侧重点和演进路径。首先,咱们得明白,俄罗斯空天军的装备更新换代,不是一蹴而就的。苏联解体那会儿,家底儿那是相当殷实,但国家也跟着一起“散架”了。在这种背景下,很多新项目要么停.............
  • 回答
    苏维埃革命后,俄国精英的流失或被害情况是极为严重的,其影响深远且复杂。这并非一个简单的数字统计,而是一个涉及政治、军事、科学、文化、艺术等各个领域,并且伴随着巨大的人道主义悲剧的过程。下面将详细讲述这一情况:一、 革命前的俄国精英阶层在沙皇统治的后期,俄国虽然饱受内部矛盾的困扰,但仍然拥有一批相当数.............
  • 回答
    关于俄罗斯是否可能重演“苏俄”的剧本,这确实是一个复杂且引人深思的问题。要理解其可能性,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字面上,而是需要深入挖掘历史的脉络、当下的现实以及未来可能的走向。首先,我们得明确“苏俄”到底意味着什么。 很多人脑海中的“苏俄”是一个单一、集权的政治体制,由共产党领导,实行计划经济,对外奉行.............
  • 回答
    要聊俄罗斯海军航空兵为什么选择用苏30SM替换苏24,而不是苏34,这背后牵扯到几个非常关键的因素,从作战定位、技术特性到后勤保障,都得掰开了揉碎了说。咱们抛开那些生硬的术语,用大白话好好琢磨一下。首先得弄清楚,苏24是个啥玩意儿?你可以把苏24想象成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那种“多面手”,但更多偏向于低空.............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复杂的问题,因为它涉及到将不同时代的军事力量进行对比,而军事技术、战术、战略以及国际环境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果单从“能否抵挡”这个角度来看,现代俄罗斯的军事实力 理论上是足以应对 任何来自特定国家的侵略的,包括假设性的“纳粹德国式”侵略。然而,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历史上的力量对比.............
  • 回答
    您的这个问题非常有深度,它触及了俄国革命史上一个核心的矛盾:为什么一个注定要垮台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战争是革命的催化剂,而一个已经掌权的工兵代表苏维埃(布尔什维克领导下的)坚持内战却未能引发新的革命或政变?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当时俄国的政治、社会和经济背景,以及这两个不同政权在战略、合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