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有巡航导弹了还用飞机投炸弹是浪费吗?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涉及到军事战略、技术发展以及经济成本等多个层面。简单地说,拥有巡航导弹不等于飞机投弹就“完全是浪费”,它们各自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和应用场景。

我们不妨从几个关键角度来剖析这个问题:

1. 目标的多样性与选择性:

巡航导弹的优势: 巡航导弹最突出的特点是其精确打击能力和隐蔽性。它们可以像无人机一样,沿着预设地形低空飞行,有效规避雷达探测,直达目标区域。对于那些具有高价值、关键且戒备森严的目标,例如敌方的防空指挥中心、导弹发射阵地、地下军事设施等,巡航导弹无疑是首选。它们能够以较高的精度摧毁这些目标,减少附带损伤。
飞机投弹的优势: 传统意义上的飞机投弹,尤其是由重型轰炸机或战斗轰炸机执行的任务,更适合大范围、饱和式攻击,或者打击分散、易受攻击的目标。比如,在战役初期需要压制敌方机场、摧毁敌方集结的装甲部队、或是在广阔的战场上对敌方后勤枢纽进行打击。虽然现代的精确制导弹药(如JDAM)大大提升了投弹的精度,但与巡航导弹相比,飞机仍然需要相对接近目标才能释放炸弹,其隐蔽性相对较弱,更容易受到敌方防空系统的威胁。

所以,问题不在于“是否浪费”,而在于“哪种方式更适合、更有效”。 如果目标是需要极高精度且戒备森严的,巡航导弹可能是更优选择。如果需要以较低成本、较大规模摧毁一组分散的目标,飞机投弹可能更经济高效。

2. 成本与经济性:

巡航导弹的成本: 巡航导弹的单价普遍较高,尤其是一些先进型号。它们是高度集成的、一次性的消耗品,其制造成本包含了复杂的导航系统、制导系统、发动机以及战斗部等。一次发射意味着一笔可观的资金投入。
飞机投弹的成本: 飞机本身是一项巨大的投资,包括研发、制造、维护、人员培训和运行成本。但一旦飞机就位,投掷一枚炸弹的附加成本相对较低。飞机可以重复使用,其生命周期远比一枚巡航导弹长。从每次打击的边际成本来看,飞机投弹可能更具优势,尤其是在需要大量弹药的场合。
综合成本考量: 战略层面上,需要权衡的是“每次任务的总成本”,而不是仅仅“弹药本身的价格”。如果使用巡航导弹可以有效规避高昂的人员伤亡和飞机损失风险,那么其高昂的单价可能就显得物有所值。反之,如果飞机可以安全地完成任务,那么用飞机投弹可能更具经济性。

3. 灵活性与可操作性:

巡航导弹的灵活性: 巡航导弹可以从战略轰炸机、攻击机、甚至水面舰艇和潜艇上发射,具有非常高的平台灵活性。发射后,飞机可以立即撤离,避免了在敌方火力范围内逗留的风险。
飞机投弹的灵活性: 飞机本身就具有机动性,可以根据战场情况调整航线、选择投弹角度,甚至在必要时放弃任务。飞行员的临场判断是巡航导弹所不具备的。例如,在发现目标位置变化或者出现意料之外的情况时,飞行员可以进行规避或重新选择目标。这种“人在回路”(humanintheloop)的决策能力,是巡航导弹难以比拟的。

4. 战术与战略的配合:

并非非此即彼: 现代军事作战讲究体系作战,巡航导弹和飞机投弹并不是互斥的选择,而是相互补充、相辅相成的关系。
在发动大规模攻击前,可以使用巡航导弹对敌方的防空系统进行“软化”,削弱其探测和拦截能力。
一旦敌方防空能力被削弱,就可以派遣携带精确制导弹药的飞机,利用其机动性和载弹量,对更广泛的目标进行打击。
对于一些难以用巡航导弹直接摧毁但又需要精确打击的目标(比如某些移动目标),使用有人机载精确制导弹药可能更有效。
威慑作用: 拥有多种打击手段本身就具有强大的威慑力。敌人需要应对来自不同平台、不同射程、不同制导方式的打击,增加了其防御的复杂性和成本。

5. 技术发展与趋势:

精确制导弹药的进步: 随着GPS、激光制导、惯性导航等技术的不断发展,飞机投弹的精度已经得到了质的飞跃,可以与早期的一些巡航导弹相媲美。
无人机与巡航导弹的融合: 很多人可能将有人机投弹与巡航导弹对立起来,但未来更可能出现的是有人机与无人机/巡航导弹的协同作战。例如,有人机可以作为侦察平台,引导巡航导弹或无人机攻击,或者无人机群可以携带小型巡航导弹或精确炸弹进行攻击。

结论:

因此,简单地将拥有巡航导弹后飞机投弹视为“浪费”是片面的。

巡航导弹更适合执行高风险、高精度、战术价值极高的任务,尤其是在需要规避敌方严密防空的情况下。
飞机投弹(尤其搭配精确制导弹药)则在成本效益、载弹量、任务灵活性、应对分散目标等方面具有优势。

真正的“浪费”在于未能根据特定任务需求、战场环境以及成本效益分析,选择最合适、最有效的打击方式。现代军事力量体系是多样化的,正是因为有了巡航导弹和飞机投弹(以及其他打击手段)的并存,才能在不同的作战场景下,发挥出最大的效能。它们是现代战争武器库中不同齿轮,共同支撑着整个打击体系的运作。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70年代以来有三个重要变化。

其一是航电小型化和航弹精确化,这使得战术飞机+加油机的组合在常规战场上可以完成一些以往由战略轰炸机来完成的任务。这个趋势进一步使得A-6和A-7这种攻击机也被淘汰了——在这之前战斗机是不能同时搭载全天候对空和对地火控的。

其二是SALT和START条约签署,这使得美军超过350架B-52和其他战略轰炸机以及苏军几乎等同数量的中远程轰炸机被裁撤。

其三是21世纪以来高精度弹药的进一步发展,以往需要500-1000磅炸弹完成的任务,现在只需要250磅乃至更小的SDB就能做到,SDB已经覆盖了80%的典型目标谱,剩下的加固点目标等则属于2000磅的JDAM和Paveway解决的范畴。

历史地来说,目前各国的机队比例大约是15-20架战术飞机对应1架轰炸机,这不是一个健康的比例,40-60年代世界处于高烈度战争和高烈度对峙状态时,美军典型的采办逻辑大约是5-6架战术飞机对应1架轰炸机。

由于战术飞机体型的限制和内弹舱的容积,以往一架多用途战斗机或者战斗轰炸机挂载20枚以上的500磅炸弹执行前线轰炸的场景一去不复返了,这类任务要么更多由无人机承担,要么用隐身飞机内弹舱的8枚SDB替代,但以上这类飞机穿透能力、独立感知能力和炸弹容量都有限——那么这就意味着承担长纵深轰炸任务的高容量大空重、具备敌后独立态势感知和无人机指挥能力的飞机,即新一代的轰炸机的复兴。

user avatar

关于题主“扔不了‘几个’炸弹”的说法.......



user avatar

这么说吧,用战斧blk5输送450kg弹药的钱,给太空叉的话,马一龙能把这450kg战斗部入轨。

用lrasm这类新弹药,成本就更炸裂了。

就这成本,还“射巡航导弹就完了”,我看纯属嫌钱多。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