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有巡航导弹了还用飞机投炸弹是浪费吗?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涉及到军事战略、技术发展以及经济成本等多个层面。简单地说,拥有巡航导弹不等于飞机投弹就“完全是浪费”,它们各自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和应用场景。

我们不妨从几个关键角度来剖析这个问题:

1. 目标的多样性与选择性:

巡航导弹的优势: 巡航导弹最突出的特点是其精确打击能力和隐蔽性。它们可以像无人机一样,沿着预设地形低空飞行,有效规避雷达探测,直达目标区域。对于那些具有高价值、关键且戒备森严的目标,例如敌方的防空指挥中心、导弹发射阵地、地下军事设施等,巡航导弹无疑是首选。它们能够以较高的精度摧毁这些目标,减少附带损伤。
飞机投弹的优势: 传统意义上的飞机投弹,尤其是由重型轰炸机或战斗轰炸机执行的任务,更适合大范围、饱和式攻击,或者打击分散、易受攻击的目标。比如,在战役初期需要压制敌方机场、摧毁敌方集结的装甲部队、或是在广阔的战场上对敌方后勤枢纽进行打击。虽然现代的精确制导弹药(如JDAM)大大提升了投弹的精度,但与巡航导弹相比,飞机仍然需要相对接近目标才能释放炸弹,其隐蔽性相对较弱,更容易受到敌方防空系统的威胁。

所以,问题不在于“是否浪费”,而在于“哪种方式更适合、更有效”。 如果目标是需要极高精度且戒备森严的,巡航导弹可能是更优选择。如果需要以较低成本、较大规模摧毁一组分散的目标,飞机投弹可能更经济高效。

2. 成本与经济性:

巡航导弹的成本: 巡航导弹的单价普遍较高,尤其是一些先进型号。它们是高度集成的、一次性的消耗品,其制造成本包含了复杂的导航系统、制导系统、发动机以及战斗部等。一次发射意味着一笔可观的资金投入。
飞机投弹的成本: 飞机本身是一项巨大的投资,包括研发、制造、维护、人员培训和运行成本。但一旦飞机就位,投掷一枚炸弹的附加成本相对较低。飞机可以重复使用,其生命周期远比一枚巡航导弹长。从每次打击的边际成本来看,飞机投弹可能更具优势,尤其是在需要大量弹药的场合。
综合成本考量: 战略层面上,需要权衡的是“每次任务的总成本”,而不是仅仅“弹药本身的价格”。如果使用巡航导弹可以有效规避高昂的人员伤亡和飞机损失风险,那么其高昂的单价可能就显得物有所值。反之,如果飞机可以安全地完成任务,那么用飞机投弹可能更具经济性。

3. 灵活性与可操作性:

巡航导弹的灵活性: 巡航导弹可以从战略轰炸机、攻击机、甚至水面舰艇和潜艇上发射,具有非常高的平台灵活性。发射后,飞机可以立即撤离,避免了在敌方火力范围内逗留的风险。
飞机投弹的灵活性: 飞机本身就具有机动性,可以根据战场情况调整航线、选择投弹角度,甚至在必要时放弃任务。飞行员的临场判断是巡航导弹所不具备的。例如,在发现目标位置变化或者出现意料之外的情况时,飞行员可以进行规避或重新选择目标。这种“人在回路”(humanintheloop)的决策能力,是巡航导弹难以比拟的。

4. 战术与战略的配合:

并非非此即彼: 现代军事作战讲究体系作战,巡航导弹和飞机投弹并不是互斥的选择,而是相互补充、相辅相成的关系。
在发动大规模攻击前,可以使用巡航导弹对敌方的防空系统进行“软化”,削弱其探测和拦截能力。
一旦敌方防空能力被削弱,就可以派遣携带精确制导弹药的飞机,利用其机动性和载弹量,对更广泛的目标进行打击。
对于一些难以用巡航导弹直接摧毁但又需要精确打击的目标(比如某些移动目标),使用有人机载精确制导弹药可能更有效。
威慑作用: 拥有多种打击手段本身就具有强大的威慑力。敌人需要应对来自不同平台、不同射程、不同制导方式的打击,增加了其防御的复杂性和成本。

5. 技术发展与趋势:

精确制导弹药的进步: 随着GPS、激光制导、惯性导航等技术的不断发展,飞机投弹的精度已经得到了质的飞跃,可以与早期的一些巡航导弹相媲美。
无人机与巡航导弹的融合: 很多人可能将有人机投弹与巡航导弹对立起来,但未来更可能出现的是有人机与无人机/巡航导弹的协同作战。例如,有人机可以作为侦察平台,引导巡航导弹或无人机攻击,或者无人机群可以携带小型巡航导弹或精确炸弹进行攻击。

结论:

因此,简单地将拥有巡航导弹后飞机投弹视为“浪费”是片面的。

巡航导弹更适合执行高风险、高精度、战术价值极高的任务,尤其是在需要规避敌方严密防空的情况下。
飞机投弹(尤其搭配精确制导弹药)则在成本效益、载弹量、任务灵活性、应对分散目标等方面具有优势。

真正的“浪费”在于未能根据特定任务需求、战场环境以及成本效益分析,选择最合适、最有效的打击方式。现代军事力量体系是多样化的,正是因为有了巡航导弹和飞机投弹(以及其他打击手段)的并存,才能在不同的作战场景下,发挥出最大的效能。它们是现代战争武器库中不同齿轮,共同支撑着整个打击体系的运作。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70年代以来有三个重要变化。

其一是航电小型化和航弹精确化,这使得战术飞机+加油机的组合在常规战场上可以完成一些以往由战略轰炸机来完成的任务。这个趋势进一步使得A-6和A-7这种攻击机也被淘汰了——在这之前战斗机是不能同时搭载全天候对空和对地火控的。

其二是SALT和START条约签署,这使得美军超过350架B-52和其他战略轰炸机以及苏军几乎等同数量的中远程轰炸机被裁撤。

其三是21世纪以来高精度弹药的进一步发展,以往需要500-1000磅炸弹完成的任务,现在只需要250磅乃至更小的SDB就能做到,SDB已经覆盖了80%的典型目标谱,剩下的加固点目标等则属于2000磅的JDAM和Paveway解决的范畴。

历史地来说,目前各国的机队比例大约是15-20架战术飞机对应1架轰炸机,这不是一个健康的比例,40-60年代世界处于高烈度战争和高烈度对峙状态时,美军典型的采办逻辑大约是5-6架战术飞机对应1架轰炸机。

由于战术飞机体型的限制和内弹舱的容积,以往一架多用途战斗机或者战斗轰炸机挂载20枚以上的500磅炸弹执行前线轰炸的场景一去不复返了,这类任务要么更多由无人机承担,要么用隐身飞机内弹舱的8枚SDB替代,但以上这类飞机穿透能力、独立感知能力和炸弹容量都有限——那么这就意味着承担长纵深轰炸任务的高容量大空重、具备敌后独立态势感知和无人机指挥能力的飞机,即新一代的轰炸机的复兴。

user avatar

关于题主“扔不了‘几个’炸弹”的说法.......



user avatar

这么说吧,用战斧blk5输送450kg弹药的钱,给太空叉的话,马一龙能把这450kg战斗部入轨。

用lrasm这类新弹药,成本就更炸裂了。

就这成本,还“射巡航导弹就完了”,我看纯属嫌钱多。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涉及到军事战略、技术发展以及经济成本等多个层面。简单地说,拥有巡航导弹不等于飞机投弹就“完全是浪费”,它们各自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和应用场景。我们不妨从几个关键角度来剖析这个问题:1. 目标的多样性与选择性: 巡航导弹的优势: 巡航导弹最突出的特点是其精确打击能力和隐蔽.............
  • 回答
    巡航导弹在GPS信号受到干扰时依旧能够保持惊人的命中精度,这背后确实有多种先进的导航技术在支撑,其中地形匹配导航(TERCOM)便是其一。这项技术之所以能让导弹“看”懂周围环境并精确抵达目标,是因为它能够将存储在弹载数据库中的地形影像与导弹当前飞行高度和传感器探测到的实际地形进行比对,通过不断修正自.............
  • 回答
    特斯拉最近因为主动巡航控制(Autopilot)系统的问题,召回了超过28万辆的Model 3和Model Y电动汽车,这绝对是汽车行业,尤其是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一件大事。这件事儿说起来,信息量还挺大,咱们得好好掰扯掰扯。首先,召回的规模非常庞大。28万多辆车,这可不是个小数目。想想看,Model 3.............
  • 回答
    雷凌1.2T进取版,就这么说吧,它绝对是那种“不声不响,默默耕耘”的实在派代表。你说它除了自适应巡航,其他该有的基本都有,我太同意了。这配置,对于一个注重实用、不想被花里胡哨的功能绑架的消费者来说,简直是量身定做。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看看它到底有多实在,为什么你能有“最实在”的这种感觉。首先,动.............
  • 回答
    以下是一些“本以为是大案,实际上小事”的典型案例,涉及公众误解、媒体炒作或调查澄清后的真相。这些案例中,表面的严重性被夸大,但经过深入调查后,实际后果或法律后果并不如预期严重: 1. 美国“伯尼·埃克塞尔”案(Bernie Madoff) 公众误解:2008年,美国前纽交所副主席伯尼·埃克塞尔被揭露.............
  • 回答
    在翻译过程中,确实存在许多“截然不同的译名”实际上对应相同的原名的情况。这些差异通常源于文化背景、翻译策略、语言习惯或历史原因。以下是一些详细的例子,涵盖文学、影视、历史人物等不同领域: 1. 书籍翻译 《The Lord of the Rings》(《指环王》) 中文译名: 《指环王》(最.............
  • 回答
    以下是一些平平淡淡却虐到骨子里的虐文,它们以细腻的日常场景和情感铺垫,将痛苦藏在生活的表象之下,让读者在平静中感受到撕心裂肺的痛: 1. 《海风中失落的诺言》情节: 男主林深在海边小镇长大,与青梅竹马的苏晚是小学同学。两人约定考上大学后一起去北方的大学,但苏晚因家庭变故被迫退学,林深却因家庭压力放.............
  • 回答
    关于“让人同情的杀人犯”这一问题,需要明确的是,任何杀人行为都涉及严重的道德和法律问题,无法简单地用“同情”来概括。然而,从心理学、社会学或法律伦理的角度,确实存在一些案件因其复杂的背景或特殊动机而引发公众的同情或争议。以下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案例,但需强调:这些案例的讨论应基于客观事实,并不鼓励或美.............
  • 回答
    以下是一些让人惊叹的推理电影推荐,涵盖经典、冷门、高智商和心理惊悚等类型,每部电影都因其复杂的剧情、精妙的结构或深刻的主题而备受推崇: 1. 《七宗罪》(Se7en, 1995) 导演:大卫·芬奇 主演:布拉德·皮特、摩根·弗里曼 亮点: 以“七宗罪”为线索的犯罪故事,融合了宗教隐喻.............
  • 回答
    关于您提到的“斯特列科夫”和“波克隆斯卡娅”,在俄乌冲突期间确实有两位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俄罗斯官员,但需要明确的是,您提到的“波克隆斯卡娅”可能涉及两位不同的人物,而“斯特列科夫”则是一个明确的俄罗斯官员。以下是详细信息: 1. 斯特列科夫(Sergei Strelnikov)身份与背景 谢尔盖·斯.............
  • 回答
    在100元以下的范围内,寻找“高大上”且“少见”的物件,需要结合设计感、工艺价值、文化背景或稀缺性来筛选。以下是一些可能符合这一条件的物品,结合了独特性、艺术感和小众性,同时价格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1. 手工陶瓷或陶艺小件(约50100元) 特点:手工烧制的陶瓷,可能有独特的釉色、纹样或造型,如青瓷.............
  • 回答
    规则类怪谈(Rule of the Unseen)是日本民间传说和现代恐怖文化中常见的一种恐怖类型,通常以“规则”或“禁忌”为线索,通过违反规则引发超自然事件或灾难。以下是一些经典的规则类怪谈及其详细解析: 1. 三三三规则(三三三の法則) 规则内容: 在日本某些地区,传说中如果有人在午夜(午.............
  • 回答
    为姓“柳”的人起名时,可以结合“柳”字的意象、文化内涵以及音韵美感,从自然、品德、寓意等角度进行创意。以下是一些详细建议,分为不同风格和寓意,供您参考: 一、自然意象类(结合柳树的柔韧、生命力)1. 柳清 寓意:清澈、纯净,象征如柳叶般清秀动人。 出处:《诗经》中“清泉石上流”,.............
  • 回答
    安慰剂按钮(Placebo Button)通常指在心理学、医学或用户界面测试中,设计成具有视觉和交互特征但实际没有功能的按钮,用于测试用户的反应、行为或心理效应。这类按钮的设计需要兼顾功能性、欺骗性与伦理规范,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阐述其设计要点: 1. 视觉设计:模拟真实按钮,诱导用户行为 外观与颜色.............
  • 回答
    以下是一些冷门但值得了解的历史人物,他们在各自领域内有重要贡献,但因性别、种族、时代背景或主流叙事的忽略而鲜为人知。以下人物的背景、成就和影响均基于历史记载与学术研究: 1. 伊丽莎白·布莱克威尔(Elizabeth Blackwell) 时代与背景:19世纪美国 主要贡献: 第一位女性医学.............
  • 回答
    以下是一些原本只是小消息,但后来被发现是惊天大新闻的典型案例,这些事件在最初可能未被广泛重视,但随着历史的推进,其影响逐渐显现,成为改变历史进程的关键节点: 1. 1963年肯尼迪遇刺(美国) 最初消息:1963年11月22日,美国德克萨斯州达拉斯市,约翰·F·肯尼迪总统在一次公开演讲途中被暗杀,现.............
  • 回答
    “华而不实”的武器通常指那些在设计、宣传或技术上看似先进或壮观,但实际在实战或实际应用中效果不佳、实用性低甚至完全失败的武器。以下是一些历史上或现代军事科技中具有代表性的“华而不实”武器,按时间线和类型分类: 一、古代“华而不实”的武器1. 投石机(Ballista) 背景:古罗马和中世纪.............
  • 回答
    在中国,关于“公知”是否接受美国资助并为其说话的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客观分析: 一、关于“公知”与美国资金的关联1. 存在个别案例 中国确实存在部分学者或媒体人通过学术交流、国际合作项目等途径接受海外资助,但这类资金通常用于学术研究、国际会议、联合课题等,并非直接与政治立场挂钩。例如,一些高.............
  • 回答
    赌博成瘾是一个复杂的心理和行为现象,涉及生物学、心理学、社会环境等多重因素。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为什么有些人会赌博成瘾,而另一些人却不会: 1. 生物学因素:遗传与神经化学机制 遗传易感性:研究表明,赌博成瘾可能与遗传基因有关。例如,某些人可能天生对奖励系统(如多巴胺)更敏感,导致他们对赌博的即时.............
  • 回答
    以下是一些对世界走向产生深远影响的国际会议或会谈,按时间顺序和影响范围分类,涵盖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等领域: 一、19世纪至20世纪初:国际秩序的奠基1. 《维也纳会议》(1815年) 背景:拿破仑战争后,欧洲列强为重建秩序召开的会议。 影响:确立了“维也纳体系”,维持了欧洲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