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设的萌萌哒场景,会让狂犬病毒被亿万原核生物与非细胞生物围剿而灭绝,以至于根本没人知道地球上有过这么一种搞笑玩意。
“可以感染所有物种”,你不觉得这是个自指命题、将会让狂犬病毒自己感染自己么。
如果你认为病毒不算物种,那情况也没有任何好转。一种病毒“可以感染所有物种”,意味着该病毒需要规模巨大的基因组来编码针对所有物种的受体的蛋白,并搞到一个硕大无朋的蛋白质外壳上。那么狂犬病毒的外壳和基因组都会臃肿无比、极易识别,针对任何病毒的噬病毒体大概都能参与攻击这么个玩意。细菌、古菌的 CRISPR 系统大概也能随便剪这狂犬病毒的核酸。
由于过于臃肿,这么个狂犬病毒其实根本无法进入大部分原核细胞,根本感染不了所有物种。
当然,我们知道好多人日常开除原核生物的生物籍。可是“感染所有真核生物”仍然臃肿无比,还更加缺乏对原核生物的战斗力,死得只会更难看。
“可以感染”对于一次感染需要多少个病毒颗粒、有多大概率压倒免疫系统是没有任何保障的,狂犬病毒在现实中的感染成功率其实并不好看。
“通过所有已知方式传播”意味着这病毒要在口鼻分泌物里大量存在,那触发免疫反应的速度也会比现实中来得快,大抵会降低狂犬病毒的致死能力。
你可以删掉上面那些没用的东西,只谈你想要的“一种感染人的、高度致命的病毒,能控制感染者去传染”。这听起来很美,其实很容易引起极端的防疫措施,例如到处建立正压隔离掩体、强制接种疫苗、肉体消灭感染者、搞灭生性物质隔离带之类玩意。指望地球上的碳基病原体灭绝人类是不可能的。
现实中,狂犬病的发病率与咬伤部位有关。过去数十年间,人们观察到的“被确定患有狂犬病的动物咬伤的、未经治疗的个人”患狂犬病的概率为:
这些观察结果的生物学基础尚不清楚,可能与许多因素有关,包括受感染组织中狂犬病毒受体的密度、不同解剖部位的组织中的神经分布状况、入侵病毒的数量、狂犬病毒不同毒株的特性。
一般认为,在已经侵入神经的情况下,至少需要 10 个狂犬病毒颗粒才能让人发病[1]。在与疑似患有狂犬病的动物接触之后,即使是在没有疫苗的年代,立即用肥皂和水彻底清创也可降低感染率。
狂犬病毒可以被人的免疫系统消灭,狂犬疫苗的作用是让人的免疫系统在狂犬病毒造成广泛破坏之前发动起来遏制病毒。
狂犬病在发病之后是有少数治愈案例的:
这样的治愈案例并不能让人放松警惕。
关于密尔沃基疗法:
密尔沃基疗法的成功率十分低下,许多国家不将其视为有效疗法,但对于已经发病的患者,“死马当做活马医”就是这样的了。
不限于人的话,现在已经有在小鼠感染狂犬病毒且出现前驱期症状后仍能起作用的疫苗,还没试过对人是否安全有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