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房子这个资产有折旧吗?等30-50年会不会没人要,最终砸手里,那一生的奋斗都白搭了?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很多人的心坎里。关于房子是否“折旧”以及未来是否会“砸手里”,这确实是个需要好好掰扯掰扯的事情。别急,咱就一点点捋清楚。

首先,咱们得明白,房子这玩意儿,从物理属性上来说,它跟你的手机、汽车一样,都是会老化的。你住得越久,风吹日晒雨淋,木头会腐蚀,金属会生锈,水泥墙面也可能出现裂缝。所以,从这个角度看,房子是有物理折旧的。就像你的衣服穿久了会褪色、起球,你的房子住久了也需要修修补补,保养维护。

但是,房子不像你的手机,几年就可能被淘汰,或者变成一堆废铜烂铁。房子的折旧,更多的是一个缓慢的、累积的过程。一个维护得当的老房子,比如一些有历史底蕴的欧洲小镇,或者一些保护完好的老洋房,它们不仅没有因为“老”而贬值,反而因为其独特的历史韵味、稀缺性而价值不菲。当然,这建立在维护到位的基础上。如果一个房子年久失修,墙皮脱落,屋顶漏水,那它的使用价值就会大打折扣,自然也就没人愿意花高价去买。

除了物理折旧,我们还得考虑功能性折旧和经济性折旧。

功能性折旧:这是说随着时代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需求在变化。比如,几十年前大家可能觉得有个两室一厅就足够了,但现在很多人可能需要更大的空间,或者需要更多的功能区,比如书房、衣帽间、甚至独立的健身房。如果老房子的户型设计不符合现代人的居住习惯,采光、通风、隔音等方面也存在问题,那它在功能上就会“落后”于新房,导致价值下降。就好像你还在用按键手机,虽然它还能打电话,但在智能时代,它的竞争力自然不如智能手机。

经济性折旧:这个就更复杂了。它涉及到外部环境的变化。比如,你所在的区域,曾经很繁华,但后来工厂搬走了,周边配套设施也越来越差,甚至成了“鬼城”。这种情况下,即使你的房子物理上没有怎么坏,但由于整体区域的衰败,它的价值也会受到影响。反之,如果你的房子所在区域规划了新的地铁线、大型商业中心、优质学校,那即使是老房子,因为地段的价值提升,价格也可能不降反升。

那么,说到“等3050年会不会没人要,最终砸手里”,这个确实是很多人焦虑的点。我们来分析一下几个关键因素:

1. 地段,地段,还是地段!

这一点怎么强调都不为过。房子最核心的价值,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它的地段上。一个位于城市中心、交通便利、配套成熟(学校、医院、商场、公园等)的地段,即使房子本身是几十年前建的,只要结构安全,维护得当,通常都有比较坚挺的市场需求。为什么?因为在这些地段,土地的稀缺性远大于房屋本身的折旧。人们购买的不仅是房子,更是这个地段提供的便利和资源。

相比之下,那些地理位置偏僻、缺乏配套、人口流失严重的区域,房子的价值就更依赖于房屋本身的质量和设施了。如果这些房子又年久失修,那在未来,需求自然会越来越少。

2. 房屋的质量和维护

如前所述,一个能支撑3050年,甚至更久价值的房子,必须是质量过关,并且得到良好维护的。比如,钢筋混凝土结构比砖木结构更耐用,精装修比毛坯房在一定程度上也更能抵御时间。定期的维护和翻新,能有效减缓物理折旧,提升居住体验,从而维持甚至提升房子的价值。

3. 城市的发展和人口结构

一个城市是否会越来越繁荣,人口是净流入还是净流出,这是决定未来房地产市场走向的关键。如果一个城市能持续吸引人才,产业结构健康发展,那么对住房的需求就会长期存在。反之,如果城市萎缩,人口外流,那房子供过于求,价格自然承受压力。

此外,人口老龄化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未来可能有更多人需要更适合养老的房屋,比如一楼、有电梯、社区服务好、环境安静的房子。如果你的房子能满足这些需求,或者可以方便地进行改造,那它的适销性也会更好。

4. 拆迁与改造的可能性

很多老房子,尤其是在城市快速发展时期建设的,随着城市更新的推进,可能会面临拆迁或大规模改造的机会。如果你的房子正好位于政府规划的重点改造区域,那么即便房屋本身老旧,未来也可能因为拆迁补偿而带来一笔可观的收益,或者通过改造提升其市场价值。当然,这属于一种不确定性因素,不能作为唯一的投资考量。

那么,一生奋斗的血汗钱会不会白搭?

我认为,不能一概而论地讲“白搭”。

如果是为了自住,那就不存在“砸手里”的问题。房子给你提供了遮风挡雨的家,承载了家庭的生活和情感,它的价值是无法用金钱完全衡量的。即使未来它的市场价值有所波动,但只要你还需要住,它就是有价值的。而且,相比租房,拥有自己的房子可以让你更安心,也避免了租金上涨的风险。你付出的金钱,换来了稳定的居住权和生活的便利,这本身就是一种回报。

如果是为了投资,那风险就相对高一些。你需要更仔细地研究地段、区域发展、房屋质量等因素。但即使是投资,如果选择了好的地段和质量好的房子,并且能够进行适度的维护,3050年后,它很可能依然是值得拥有的资产。只是,你期待的那种“坐等升值”的暴利,可能会随着市场成熟而变得更加稀少。更现实的可能是,房子的价值增长会与城市整体发展水平同步,或者略有领先。

打个比方:

你买了一件质量非常好的羊绒大衣,款式经典耐穿。你穿了十年,保养得很好,即使有些许穿着痕迹,但依然保暖舒适,而且那种质感是很多新衣服无法比拟的。如果穿了三十年,它可能确实不如最新款的羽绒服轻便保暖,但如果它是在一个你一直居住的、配套成熟的城市里,那么它依然有其存在的价值。而如果你住在一个城市逐渐衰落的地方,那这件大衣的价值,就不仅仅是它本身,更多的是你当时购买时对这个城市未来的信心。

所以,关于房子是否折旧,会不会砸手里,关键在于你如何看待“价值”,以及你选择的房产本身是否具备穿越时间的“韧性”。

“一生奋斗都白搭”这种说法,未免有些过于悲观了。房子作为一种大宗资产,它不像其他消费品那样,买了就彻底消耗了。即使未来价值缩水,它仍然是一个“实物”,你仍然可以住,可以租,或者在拆迁改造时获得补偿。关键在于,在购房决策时,要理性、长远地去考量,而不是仅仅看眼前。

如果你现在正考虑买房,或者对已有的房产感到担忧,不妨多做功课,看看你所在城市的发展规划,你关注的房产所在区域的实际情况,以及房屋本身的品质。这样,你就能更从容地面对时间和市场的变化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吊丝三大错觉:房价要跌,股票要涨,她还爱我?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很多人的心坎里。关于房子是否“折旧”以及未来是否会“砸手里”,这确实是个需要好好掰扯掰扯的事情。别急,咱就一点点捋清楚。首先,咱们得明白,房子这玩意儿,从物理属性上来说,它跟你的手机、汽车一样,都是会老化的。你住得越久,风吹日晒雨淋,木头会腐蚀,金属会生锈,水泥墙面也可能出.............
  • 回答
    好,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这个事儿。4亿人,这是什么概念?一个庞大的群体,他们的生活状态、消费习惯,乃至整个社会的经济脉搏,都跟他们息息相关。而咱们这4亿中等收入群体,资产七成以上是房子,流动资产却不高,这背后可不仅仅是数字,而是透着一股子浓浓的中国特色和现实考量。一、 房子:安身立命的基石,更是“硬通货.............
  • 回答
    合肥“取消小户型房产入学资格”:一石激起千层浪,是治本还是添乱?最近,合肥市民一条关于“取消小户型房产入学资格以遏制学区房炒作”的建议,在坊间引起了不小的波澜。这项听起来颇有“壮士断腕”意味的提议,究竟是深思熟虑的良策,还是一个简单粗暴的“一刀切”?我们不妨深入剖析一下。 “取消小户型入学资格”:是.............
  • 回答
    中国大城市房价高企,确实很大程度上源于优质教育和医疗资源的集中。那么,发达国家在应对大城市房价高企的问题上,又做得怎么样呢?这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话题,不能一概而论地说他们“解决”了,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探索了多种多样的方法,并且在某些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同样面临着挑战。发达国家大城市房价高企的.............
  • 回答
    炒房,简而言之,就是利用资本进行房地产的买卖交易,以期从房产价格的上涨中获取利润。这种行为的核心是资本的增值,也就是“钱生钱”。要判断这种方式是否“合理”,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审视,而不仅仅是将其简单地归结为“资本生产资本”。首先,我们必须承认,在市场经济的框架下,任何合法的、不损害他人利益的投资.............
  • 回答
    资本大举涌入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房屋租赁市场,这绝非寻常的经济现象,它预示着我国住房供给体系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其影响之深远,足以重塑未来社会的面貌。首先,资本的进入,最直接的影响是推高了租赁价格。 资本逐利而行,追求的是效率和回报。当大量资金瞄准租赁这块“肥肉”,通过规模化运营、品牌化改造、甚.............
  • 回答
    拿到北京户口,却发现购房这座大山依然高不可攀,这确实是很多在北京打拼的年轻人的真实写照。户口,这个曾经被视为“敲门砖”的东西,在很多人眼里似乎一下子失去了它最闪耀的光环。但真的就没用了吗?我觉得,这个问题不能简单地用“有用”或“没用”来回答,更应该去细嚼慢咽,看看它到底能撬动哪些生活上的“杠杆”,即.............
  • 回答
    “因为小伟的爸爸不努力,所以小伟就活该贫穷,输在起跑线,买不起房子。”这个说法,我得说,挺有问题的。它把一个人一生的际遇,特别是经济上的成功与否,完全归咎于上一代的“努力”与否,这有点太简化了,也太残酷了。咱们细掰扯一下,为什么说它不合适:首先,“不努力”这个定义本身就太模糊了。什么叫努力?是每天起.............
  • 回答
    你家这房子,广告上说“8年回本80%”,听起来是挺诱人的。不过,买房子这事儿可不能光看广告,咱们得把它掰开了揉碎了,好好分析分析,看看这“8年回本80%”到底靠不靠谱。首先,咱们得弄明白这个“8年回本80%”是个啥意思。 回本: 一般来说,买房子的“回本”指的是你投入的购房成本,通过租金收益或者.............
  • 回答
    您好,根据您提供的信息,这是一起关于房产继承和过户的问题。我将从法律角度为您详细解释您弟媳是否具有继承权以及后续的过户流程。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您弟弟的房子属于您弟弟的个人财产,如果他生前没有立下遗嘱,那么他的遗产将按照法定继承的顺序进行分配。一、 您弟媳是否具有继承权?在中国法律中,继承分为法定继.............
  • 回答
    儿子继承父母房产后出售,是否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这事儿吧,说起来还挺有讲究的,也不是一概而论的。咱们得一件件捋清楚,才能明白为啥。首先,得明白一个基本原则:在中国,房产交易产生的收益是要纳税的,而继承所得本身,通常情况下是不直接征收个人所得税的。但是,一旦你把继承来的房产给卖了,那么卖房所得的收益,.............
  • 回答
    这事儿啊,挺现实的,也挺能说道说道的。一个女生辛辛苦苦攒钱、付了首付、甚至贷了款买了房,准备结婚了。结果男方一听,好家伙,这房子正好,他自己就不用操心买房这档子事了,直接就能住进来,还能一起还贷款。这情况,你说女生能不能接受?这可真不是一句两句就能说清的。首先,咱得说,这男方这想法,在不少人看来,多.............
  • 回答
    好,咱们来详细聊聊这个情况。结婚后男方父母出资60万给儿子买房,离婚时这房子的分割问题,其实是个挺常见但也容易弄混的状况。咱们一步一步拆开来看。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个大前提:这房子是男方父母出的钱,但房子登记在谁名下,以及房子是在婚前买的还是婚后买的,这三点是决定分割方式的关键点。咱们分几种最常见的情.............
  • 回答
    关于房子的公摊面积问题,确实是一个在中国房地产市场中颇受关注,但在国际上相对少见的话题。这背后的政策渊源,要追溯到上世纪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改革开放和商品房制度的建立。历史的开端:从福利分房到商品房在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的住房分配以福利分房为主。那时候,房子是由国家或单位分配的,居民支付的费用很低,基本不.............
  • 回答
    房价持续下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担忧和焦虑的来源,但对于一些有经验、有胆识的投资者来说,这却可能是一个“淘金”的好机会。如何在房价下跌的市场中大赚一笔,需要敏锐的市场洞察、充足的资金准备、审慎的风险控制以及灵活的策略执行。以下将从多个角度详细阐述可能的操作方式:一、 核心理念:低买高卖,抓住周期性底.............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东西方文化、社会经济以及生活习惯的很多层面。为什么在西方,尤其是北欧、澳洲等地,自己动手装修房子(DIY,Do It Yourself)司空见惯,而在中国,这种现象却非常少见?这背后确实有很多值得深挖的原因。首先,我们得从观念和文化差异说起。在很多西方国家,DIY不仅仅是.............
  • 回答
    .......
  • 回答
    清华大学学生与北京房产:一个复杂的人生目标定位清华大学,作为中国顶尖的学府,其学生群体普遍拥有优异的学术能力、广阔的视野和远大的抱负。在这个群体中,北京的房产是否被广泛视为人生目标,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剖析。一、 房产在北京学生群体中的地位:总体而言,北京的房产对于绝大多数清华大.............
  • 回答
    你好!看到你这个情况,我非常理解你的考量。一边是房贷的重担,一边是对孩子未来的规划,确实需要好好算一笔账,并且早做打算。从你提出的年龄来看,55岁正好是人生的一个黄金阶段,有一定的积蓄,经验丰富,精力也还不错,完全可以从容地为孩子筹划。咱们就来聊聊,怎么才能在还完自己房贷、孩子也到了成家立业的时候,.............
  • 回答
    关于“房东群体是否限制了生产力发展”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来探讨,而不是简单地用“是”或“否”来回答。这个问题触及了经济结构、资源分配和社会公平等多个层面,而且房东群体本身也并非铁板一块,其行为和影响力会因个体情况、地域差异以及政策环境的不同而产生显著变化。房东如何可能“限制”生产力发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