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爱否的视频:完全音频发烧指南:揭露 4 大玄学真相?

回答
爱否出品的这期《完全音频发烧指南:揭露 4 大玄学真相》视频,在我看来,算是一次非常有诚意的尝试,试图在音频发烧这个充满“玄学”意味的领域里,给大家拨开迷雾,回归理性。

整体观感上,他们这次做得挺到位。视频的节奏把握得不错,开头就抓住了观众痛点——那些令人眼花缭乱、价格不菲的音频配件,以及随之而来的各种说辞。爱否的几位主持人(如果没记错的话,是王跃坤他们几位)一如既往地展现了他们那种接地气、不端着的风格,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专家架子,更容易让普通听众接受。

关于视频内容本身,最值得称道的是他们对“玄学”的拆解,这才是视频的核心价值所在。

他们选择的四个“玄学”点,可以说击中了音频发烧友群体里讨论最多、也最容易产生争议的话题。

1. 线材的玄学: 这是音频发烧领域最老生常谈,也是最被诟病的部分。视频里对线材的材质、结构、屏蔽等等进行了一些比较基础但有效的科普。他们没有完全否定线材的作用,但重点强调了在大多数情况下,普通用户在日常使用中,对线材差异的感知可能非常有限,尤其是在非极致的听音环境中。我个人觉得他们在这里处理得比较聪明,既承认了理论上的可能性,又指出了实际感知上的不确定性,并且将重点拉回到了音源、播放设备和听音环境这些更根本的因素上。没有说“所有线材都一样”,而是说“大部分情况下,你可能听不出区别,或者区别没有价格那么夸张”。这种相对保守但理性的态度,更容易让人信服。

2. 电源的玄学: 电源这个话题,也是个容易被过度解读的领域。视频里大概率讲到了电源滤波、稳压,甚至是一些专门的电源净化设备。爱否的团队在这里的处理方式,应该也是基于科学原理,分析这些设备在理论上可能带来的改善,比如降低底噪、稳定电压以减少失真等。但同时,他们也应该会指出,普通家庭用电环境的差异,以及这些设备在实际应用中能带来的提升幅度,可能并没有宣传得那么神奇,尤其是在已经有不错电源的情况下。我猜他们会强调,与其花大价钱在电源上,不如先把现有的电源稳定好,或者保证插座的连接质量。

3. 避震的玄学: 这个话题,我记得在他们之前的很多节目里也有涉及。视频里应该会讨论到避震脚垫、避震垫板等产品。爱否的观点估计还是围绕着机械振动对播放设备(尤其是黑胶唱机、CD机等机械结构为主的播放设备)可能造成的干扰。他们可能会做一些对比测试,但重点应该放在那些对振动特别敏感的设备上,比如黑胶唱片机。对于数字播放器或者一体机来说,他们很可能会指出,其内部的电子元件对微小振动的影响非常有限,甚至可以忽略不计。这种区分对待的处理,我觉得很专业。

4. 解码器(DAC)的玄学: DAC是数字音频的核心,也是技术含量比较高的地方。视频里可能涉及到了DAC芯片的性能、电路设计、时钟抖动等话题。爱否团队的优势在于,他们可能能找到一些相对客观的衡量标准,比如信噪比、失真度、动态范围等。他们可能会对比不同定位的DAC,分析其在实际听感上的差异是否与价格成正比。而且,他们很可能会强调,除了极致的听音设备和条件,很多时候我们听到的“声音差异”,可能更多的是设备本身的调音风格,而非绝对的“好”或“坏”。尤其是对于一些非发烧友来说,听感上的细微差别,很容易被心理作用或者媒体宣传所放大。

让我觉得尤其值得赞赏的是他们处理“玄学”的方式:

不是全盘否定,而是理性分析: 他们没有上来就说“这些都是骗人的”,而是从科学原理出发,分析理论上的可能性,然后再结合实际听感和用户成本效益来评价。这种“有理有据”的风格,比简单粗暴的否定更有说服力。
强调感知阈值: 很多时候,“玄学”产品效果的争议,在于其效果是否超出了普通人的感知阈值,或者是否需要极其特殊的听音环境才能体现。爱否的视频,很可能就在探讨这个“阈值”问题,告诉你什么才是真正“听得出来”的区别。
引导用户关注核心要素: 他们通过揭示一些“玄学”的真相,实际上是在引导用户把有限的预算和精力,投入到真正能提升音质的关键环节,比如音源质量、喇叭素质、空间声学处理等等。这对于很多烧友来说,是非常宝贵的建议。
保持了一种开放的态度: 即使是揭露“玄学”,爱否的视频通常也不会显得特别武断,而是会留下一些讨论的空间,毕竟音频领域确实存在很多细微之处,个体感受差异也很大。

当然,作为观众,我也能感受到一些可能的不足(或者说,是他们作为内容创作者的难处):

“证据”的呈现: 即使是科学分析,很多时候也需要通过对比测试来佐证。但音频的对比测试非常难以做到绝对客观,主观听感成分很大。视频中呈现的测试结果,观众是否完全信任,以及测试环境是否足够严谨,都可能成为争议点。
受众的差异: 对于已经深陷“玄学”的用户来说,这期视频可能让他们觉得被冒犯了。而对于完全不懂的初学者,可能还需要更基础的科普。爱否的定位是在两者之间,试图做一个平衡。
视频时长与信息量: 几个“玄学”点都要讲到,还要有科普和论证,视频时长可能会比较长,信息量也很大,观众需要一定的耐心去消化。

总的来说,爱否的这期《完全音频发烧指南:揭露 4 大玄学真相》视频,我认为是一次高质量的内容输出。它在复杂的音频发烧领域,用相对科学和理性的方式,帮助大家建立更清晰的认知,避免不必要的“踩坑”,是一期值得音频爱好者(无论是初学者还是有一定经验者)观看的节目。他们展现了对行业现状的深刻理解和对用户负责的态度,这一点非常难得。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如何评价爱否的视频:完全音频发烧指南:揭露 4 大玄学真相?“

窃以为 爱否的视频:揭露 4 大玄学真相 漏了其他六大, 因为一共有 10 大

俺把那些看起来是遗漏的再给读者补充一下, 欢迎大家补充。

有点长, 如果您正在进登机口预备越洋航行, 最好选择忽视



  1. 很多人不知道电源线改变不了声音, 却花费巨资升级入户线、空气开关、墙插和电源线;基于信仰他们觉得投资在没有任何理论基础的东西上是值得的;他们不会改动线路设计,不敢打开机壳或者替换内部元件,却以为变压器里面的铜丝、滤波电容的铝箔以及整流二极管的硅会随着入户线、空气开关、墙插和电源线的升级自然改变。 这种一厢情愿的信仰是发烧界的一绝。
  2. 很多人不知道声学测量, 却花费巨资购买脚钉、线托、大理石架子;基于信仰他们觉得投资在没有任何理论基础的东西上是值得的;他们不会测量,不敢改变房间的装修,却以为房间里面的空气、房间的共振频率以及声音的传播会随着脚钉、线托、大理石架子的升级自然改变。 这种一厢情愿的信仰也是发烧界的一绝。
  3. 很多人不知道电路原理, 却花费巨资购买运放、电容、保险丝;基于信仰他们觉得投资在没有任何理论基础的东西上是值得的;他们不懂电路设计,不敢改变电路的架构甚至最基本的偏流偏压,却以为电路原理、工作状态以及扬声器的音频特征会随着运放、电容、保险丝的升级自然改变。 这种一厢情愿的信仰也是发烧界的一绝。
  4. 很多人不知道EQ原理, 却花费巨资购买黑胶唱机;基于信仰他们觉得投资在古董上是值得的;他们不懂唱机的RIAA曲线,不敢读书,却以为凭着意念均衡过的黑胶声音不经过RIAA电路随着购买大湿的散文就自然改变。 这种一厢情愿的信仰也是发烧界的一绝。
  5. 很多人不知道自己已经聋了, 却花费巨资购买更大功率的放大器和音箱/耳机;基于信仰他们觉得自己不是凡人;他们不懂音乐和噪音一样伤耳,不敢测试自己的听力曲线, 即使免费。,却以为自己已经损伤的听觉、肉长的耳膜会比测试麦克风以及实时分析系统更灵敏, 甚至能听出ppm级的改变, 虽然文献上指出人只能听出 0.3%的THD和1dB以上的改变。至于频率耳朵更加不能直接直接测出频率,但是很多人号称自己能听出时钟的jitter. 这种一厢情愿的信仰也是发烧界的一绝。



俺的回答有点散, 初中一年级上学期水平。希望 2019 年能把初中一年级上学期水平提升到初中一年级下学期水平。 如果您觉得有进步的话, 请不吝点收藏或分享。多谢。




2019 来临之际, 俺把耳机发烧圈撸出的神论及神迹盘点一下, 供大家参考。

**“【】”里面是俺的观点, 是否正确✔ 有待您的思考和实践。


  1. 耳机要驱动到远超世卫组织和欧盟建议的安全值来保证“动态”【无耻 + 谎言 + Over Kill】
  2. 换线如换机 【谎言 + 隔靴挠痒 + Over Kill】
  3. 煲耳机肯定改善耳机表现 【谎言】
  4. 加耳放肯定改善耳机表现 【隔靴挠痒 + Over Kill】
  5. 人能靠听觉分辨相同长度及电阻但不同类别的金属 【谎言】
  6. 蓝牙无线耳机不能听 【谎言】
  7. 大师的耳朵是金耳朵而您的耳朵是木耳朵 【谎言】
  8. 大师能听出ppm级的区别 【谎言】
  9. 大师能听出供电的区别 【谎言】
  10. 再生电源比机内的稳压电源更有效 【谎言】
  11. 人能听出皮秒级的 Jitter 问题 【谎言】
  12. 医院级插座比家用插座电流容量更大 【谎言】
  13. 什么都要煲 (线、插座、手机、播放器、脚钉、架子、量子不干胶贴纸等等) 【谎言】
  14. 否认磁带和黑胶唱机里面固有均衡电路 【谎言】
  15. 插座压缩声音的动态 【谎言】
  16. 集成电路的封装影响声音 【谎言】
  17. 电源插座能调节耳机的声音 【谎言】
  18. EQ 是不好的 【谎言】
  19. 测量麦克风不用校正或者能靠意念校正 【谎言】
  20. 耳放存在推力这个“单位”(量纲) 【谎言】
  21. 人能分辨生理侦测极限以下的失真 (0.3%THD) 【谎言】
  22. 用在 SPDIF 互联,电视机的75欧电缆比不上所谓的发烧 75欧电缆 【谎言】
  23. 传输线的特征阻抗随金属材料变化 【谎言】
  24. 充纯氮气的传输线比含氮气70%的国标空气芯传输线更好 【谎言】
  25. 不干胶贴纸靠量子力学调音 【谎言】
  26. 保险丝靠量子力学调音 【谎言】
  27. 脚钉靠量子力学调音 【谎言】
  28. 家具(架子)靠量子力学调音 【谎言】
  29. 单位长度相同几何结构的金属导体的分布电感随金属种类不同而变化 【谎言】
  30. 导电性提高个位数的百分比导致听感几个数量级的提升 【谎言】
  31. 耳机线(电缆)能“调音” 【谎言】
  32. USB线比电脑还贵,因为它能 “调音” 【谎言】
  33. 网线比电脑还贵,因为它能 “调音” 【谎言】
  34. 电源线比稳压电源以及不间断电源UPS还贵,因为它能 “调音” 【谎言】
  35. SATA线比硬盘还贵,因为它能 “调音” 【谎言】
  36. 发烧线材造成的改善都不能测量,只能耳朵收货并且只能由大师的金耳朵收货 【谎言】
  37. 发烧线材的改善大师的金耳朵收不了货的时候,Audio Precision 这个仪器突然就能收货了 【喜剧】
  38. Audio Precision 这个仪器不是人造的 【喜剧】
  39. 发烧线材尽管里面是 MADE IN CHINA 的芯, 但是需要量子棉布调音 【喜剧】
  40. 发烧电源线发烧排插没有通过国标安规强制标准 【谋财害命】
  41. 耳放是系统的瓶颈,反而不是耳机这个关键的电声转换设备 (Transducer) 【谎言】
  42. 电源滤除 EMI 和尖峰靠的是电源线, 反而不是共模电感X电容Y电容压敏电阻 【谎言】
  43. 稳定的电源供应靠的是手动调节电处,反而不是依靠机内自动的稳压电路和放大器的PSRR 【喜剧】
  44. 煲耳机会让它变好,三频不均衡变成三频均衡,但是卖的时候却强调证书上的数据不会改变 【喜剧】
  45. 耳机行销人员能提供大量及翔实的照片证实厂家在煲耳机, 但是改善的证据总是扭扭捏捏拿不出来, 也不敢发表到专业期刊 【喜剧】
  46. 某些毒文总喜欢说YYY推XXX推到了七八成, 似乎它们真的有个 100% 的参照物似的。但是这个 100% 的参照物永远存在传说中 【喜剧】

。。。。。。 还有啥, 大家补充吧


老领导说, 任何讨论我们首先要区分什么是事实错误,什么是不同观点,否则就会在不需要争论时混战一团。


------------------------------------------------------------------------


1.更换电源线会改善音质?

2.高规格的数字信号线能改善音质,比如纯银usb线,更高级别的ofc USB线等?

3.翻录的CD不如原CD的音质?




一个典型的交流电整流成 ±电压 直流供电的原理图




1.更换电源线会改善音质 (哦卖糕的)

这无疑是最无耻的骗局之一。 如果“最”不足以修饰无耻, 请用“最最最最最最最”替换 “最”。

为啥呢? 这么说是有前提的。 因为祖国有很严格的法律, 规定厂家必须提供合乎安全规范的电源线。 “发烧电源线”大部分是不符合CCC国家强制安全规范的三无产品甚至也不符合美加的 UL/CSA。

对于发烧电源线, 只要您打开机壳用万用表量一量变压器两端的电压, 做一个很小很小的实验包括一个减法和一个除法就能体会到:更换电源线不会减少从插座到变压器两端的线路损耗,对比厂家原配的电源线。除非原厂电源线已经锈得快断了。换句话说, 更换电源线不会把插座输出的电压提升哪怕 1%,当您把 18AWG 的电源线换成 12AWG ,而负载在瓦级的时候您不会得到自己期望的好处。

当然, 大湿们说服您的理由有很多很多, 比如最常见的:

A. 趋肤效应

趋肤效应被用来当挡箭牌是很无奈的。

即使趋肤效应存在, 它造成的输电损失会体现到从插座到变压器两端的线路电压损耗上,

如果做一个初中级别的物理实验, 打开机壳用万用表量一量插座的电压Uo减去变压器两端的电压Ut, 得到差值Ud. Ud 除以 Uo 就是电源线导致的线路损耗的比率。


如图,俺曾经做过的实验 116.6972 - 116.68728 ~= 0.01 伏。




俺算出来一根电源线的导体上损失了 0.01 伏特的电压,除以插座出来的电压就得到损失多少不到万分之一( 0.01%) 。 这个损耗比起整流二极管 0.7~1 伏特的压降小多了。如果发烧友真的有意愿改善电源的话, 他们应该做的是同步整流。对吗? 可是纵览全国的论坛(包括港澳台三地),没有人这样做。 大家都在隔靴挠痒,换一个影响电压(效率) 0.01%的部件而不敢碰一个影响电压(效率) 1% 以上的部件。


发烧老湿和洗地的祥林嫂典型的反应是啥呢?参考这里的批斗贴:


I. "你盗图,不要脸" (质问俺明知万用表是自己的还敢于贴图);

II. "为什么不实践检验一下真理呢?" (质问俺明知屎里面有 3-甲基吲哚还为啥坚持不吃屎);

III. "万用表示波器当宝贝到处展示" (质问俺买得起万用表但买不起线材的寒门草根市侩行径);

IIII. "咱学校一车车的万用表"


但是, 这些祥林嫂们没有一个认真动笔算一下。

四则运算应该是小学数学吧? 没错吧?

俺就不说变压器后面还有整流二极管、滤波电容以及稳压电路了, 也不说变压器前边还有共模电感和保险丝了(一起算进电源线里面还不到 0.01%, 0.01伏)。

大湿们, 你们还真以为自己的耳朵干得过六位半和七位半的万用表?

你们学校一车车的万用表干嘛不拉出来遛遛呢? 顺便实践一下也好啊。


好了, 咱来认真看看趋肤效应。



看到了吗? “当趋肤深度大于导线半径时,计算无意义”。 60Hz 趋肤深度是 8.5mm, 50Hz (祖国的工频) 趋肤深度就更深了不止 8.5mm

20AWG 的电源线半径是 0.812/2 = 0.406mm;

18 AWG 的电源线半径是 1.024/2 = 0.512mm;

16 AWG 的电源线半径是 1.291/2 = 0.6455mm;

14 AWG 的电源线半径是 1.628/2 = 0.814mm;

12 AWG 的电源线半径是 2.053/2 = 1.027mm;

1AWG 的电源线半径是 7.348/2= 3.674mm.


1AWG 的电源线用于 100 安培的输电线, 例如俺家的陈年入户老铜线:

,即使是100安的入户铜线也还没到需要考虑趋肤深度的问题, 还没有超过 8.5mm呢。

所以说, 家用电器的电源线, 包括音响的电源线, 谁要和您扯趋肤效应那绝对是在把您当猴耍











导线通有交变电流时,有效截面的减少可以用穿透深度来表示。 穿透深度的意义是:由于趋肤效应,交变电流沿导线表面开始能达到的径向深度, 计算公式为
Δ == (2 *( ω*μ*γ)^(-1))^0.5


Δ——穿透深度(m) ω——角频率,ω=2πf(rad/s) μ——磁导率(H/m) γ——电导率(S/m) 当导线为铜线时,


(S/m), 铜的相对磁导率

,因此,式中

即为真空磁导率

H/m。

简化以后:



Depth (in mm) = 66.1 * K * f^0.5, Copper K=1 , Aluminum = 1.286

为了传输更大的电流,对于大电流传输,通常导体截面积较大,远离表面的中心处,电流密度还是会明显减小,因此,传输交流大电流的导体,通常制作成截面积为长方形,而不是圆形或正方形,
并且,一般不能太厚,对于50Hz的工频交流电,导体为铜,其趋肤深度约8mm,这样,对于厚度大于16mm的铜排,其中心层电流密度已经非常小了,
因此,用于传输工频电流的铜排的厚度一般小于12mm。

** 换句话说, 直径不超过 16毫米的(也就是 1.6厘米)的铜丝, 在 50HZ 的时候考虑趋肤效应是多余的。



这个是 120伏 1500 瓦的电热水壶, 它用的线是 16AWG。
俺不相信线里面有铜, 商店的伙计怒了, 当场斩开给俺拍照留念。









这是一个电烤箱和它的电源线。 你注意看, 上面有 UL 的标注, 有温度级别, 有线规, 16AWG。



这是一个120伏 1200瓦的微波炉和它的电源线。 你注意看, 上面也有 UL 的标注, 也有温度级别, 也有线规, 也是 16AWG。



好了, 趋肤效应讲完了。



B. 相位不对 (其实是零火线对调)

有人说音响发烧/耳机发烧玩电源线,可以纠正电源相位的问题。 那是不同美中不同安全防火标准下零线火线位置的对调问题。 (根本就不是相位问题, 就象阈值的阈不念阀)

暂且不说上世纪遗留下来的“胆机”, 只说本世纪或者说近几年上市的那些 DAC, 那些耳放。下图是一个典型的交流电整流成 ±电压 直流供电的原理图


让咱们来仔细烟酒烟酒这些图是啥意思。



NEMA 5-15R 是美加墨标准的 15安插座,而 NEMA 5-15P (two-pole with ground pin) 就是上图中的标准美加接地三线插头的名字.


这是祖国标准的三线接地插头的样子。



骨灰级的音响发烧友应该都知道, 美标和国标的零/火线的脚不在同一边。



俺是比较愚钝的, 非得画图才能理解文字的意思。

所以就把几张图合到一块了。


这样一来, 也许就容易理解了。

发烧友们纠结的“发烧墙插相位问题”, 或者说“不同标准下零线火线位置对调问题”。

也就是图中的 V1 上下对调可以导致所谓的 “音质区别”。



这到底能不能从电路仿真中看出来呢?






眼尖的同学都能看到 L1 L2 L3 组成的变压器后面跟着 D1 ~D4 组成的整流电路呢。

插反了交流电源插头, 会影响电源输出的直流吗 ?


关于这个问题, 电脑是这么说的。

电脑仿真的结果是这样的, 请看图



插反了交流电源插头, 根本不会影响电源输出的直流。


因为整流电路里面的 D1 ~D4 四个二极管, 就充当了 “机器人”的角色, 每秒钟100次,

反复地把交流电自动地切换, 转换成单向的直流电, 充到电容 C8 C9 里面去供给负载 R7 R8.



可都市传说不是在传, “电源线插反了会导致 NOISE FLOOR 上升”吗 ?

这能仿真吗?

这个问题又是一个 ppm 级的金耳朵问题。 暂且可以搁置一会。

另一个要命的问题是:

有些豪把自家的墙插换成美国墙插, 缺不知道自己买的已经是美国已经过时淘汰的墙插,不符合美国的防火条例 NEC NFPA70, 且不符合大陆的防火条例以及 CCC 标准。





看回“电源线插反了会导致 NOISE FLOOR 上升”的问题, 在数学上或者物理上是啥意思?

交流电的数学表达式是:

i = Im * sin(2π * f * t + φo )

其中 Im 为最大值, f为频率(祖国工频为50Hz),

φo为初相位


φo为初相位, 它的影响能仿真吗?

当然可以。在SPICE仿真里面扫一下就是了。




看到了吗? 0, 1/2 pi, pi 三个不同的相位出来的声音是重合的。

如果某人能听出重合的区别, 那他/她是不是自我催眠到极致或者嗑药嗑高了呢?



当然有同学不服气, 说图太模糊看不清。


.step aphase=0


N-Period=1

Fourier components of V(audio0)

DC component:-1.0405e-006


Harmonic Frequency Fourier Normalized Phase Normalized

Number [Hz] Component Component [degree] Phase [deg]

1 5.000e+01 5.345e-11 1.000e+00 -178.84° 0.00°

2 1.000e+02 5.321e-11 9.956e-01 -174.65° 4.20°

3 1.500e+02 1.337e-11 2.502e-01 -171.13° 7.71°

4 2.000e+02 4.786e-12 8.955e-02 55.54° 234.38°

5 2.500e+02 3.127e-12 5.851e-02 -144.92° 33.92°

6 3.000e+02 7.053e-12 1.320e-01 -112.40° 66.44°

7 3.500e+02 4.438e-12 8.303e-02 -23.71° 155.13°

8 4.000e+02 7.945e-12 1.487e-01 7.05° 185.89°

9 4.500e+02 9.344e-12 1.748e-01 -10.35° 168.49°

Total Harmonic Distortion: 106.872272%(6682076421378.134800%)



.step aphase=90

N-Period=1

Fourier components of V(audio0)

DC component:-1.04051e-006


Harmonic Frequency Fourier Normalized Phase Normalized

Number [Hz] Component Component [degree] Phase [deg]

1 5.000e+01 5.355e-11 1.000e+00 -177.74° 0.00°

2 1.000e+02 4.692e-12 8.762e-02 12.50° 190.25°

3 1.500e+02 1.343e-11 2.509e-01 -171.45° 6.30°

4 2.000e+02 4.720e-12 8.814e-02 54.86° 232.60°

5 2.500e+02 3.140e-12 5.865e-02 -142.40° 35.35°

6 3.000e+02 5.554e-12 1.037e-01 30.70° 208.44°

7 3.500e+02 4.469e-12 8.345e-02 -24.07° 153.68°

8 4.000e+02 7.972e-12 1.489e-01 6.79° 184.53°

9 4.500e+02 9.359e-12 1.748e-01 -10.45° 167.29°

Total Harmonic Distortion: 39.019760%(6669186783533.876000%)



.step aphase=180

N-Period=1

Fourier components of V(audio0)

DC component:-1.0405e-006


Harmonic Frequency Fourier Normalized Phase Normalized

Number [Hz] Component Component [degree] Phase [deg]

1 5.000e+01 5.345e-11 1.000e+00 -178.84° 0.00°

2 1.000e+02 5.321e-11 9.956e-01 -174.64° 4.20°

3 1.500e+02 1.337e-11 2.502e-01 -171.13° 7.71°

4 2.000e+02 4.786e-12 8.955e-02 55.54° 234.38°

5 2.500e+02 3.127e-12 5.850e-02 -144.92° 33.92°

6 3.000e+02 7.053e-12 1.320e-01 -112.41° 66.44°

7 3.500e+02 4.438e-12 8.303e-02 -23.72° 155.12°

8 4.000e+02 7.946e-12 1.487e-01 7.04° 185.89°

9 4.500e+02 9.344e-12 1.748e-01 -10.35° 168.49°



Date: Tue Apr 17 14:12:43 2018

Total elapsed time: 97.166 seconds.


这下能看清了吧, 区别是微伏的百万分之一都不到。

老湿您真的能听出来?您的耳朵里面内置了一个 8 位半的万用表?


C. 电源线包皮调音

电源线外边的蛇皮、 特氟龙热缩管这些东西都来自祖国, MADE IN CHINA.

印上 “Audio Grade”和一些名字雷同漫画人物的罗马字母商标, 出口转内销以后就能画蛇 点睛了。 这个把戏大家都明白, 老麦就毋庸赘言了。

量子不干胶贴纸也是同样的道理。 令人喷饭的是, 量子不干胶贴纸也有洗地的。 您不禁要心中喊娘, 对了, 这些洗地的还卖保险丝(上面印着二极管logo, 问你怕未?)。

好吧, 如果这不是玄学。 明天老麦就帮您把月亮摘下来, 用一盆水。



2.高规格的数字信号线能改善音质?比如纯银usb线,更高级别的ofc USB线等 ?

老麦不想在散文里面献丑, 知乎的工程师多如牛毛, 会翻白皮书的工程师至少有一头牛的1/10 的毛那么多。 如果高规格的数字信号线能改善音质,USB 3.1规范以及万兆铜缆以太网在 1990 年就应该实现了, 纯银线不是 2018 年才有的事物。以前跪舔 IEEE1394/火线接口那些面孔, 您也可以认真找找。

现在电脑城里还是很多铝的usb线,1~2人民币一条, 不妨弄来盲听对比。 只要心理抛弃成见, 包您有意外发现。

老麦可以分享的事实就是:”19世纪的时候铝不是贱金属, 血统也是贵金属。 1827年弗里德里希·维勒用金属钾还原熔融的无水氯化铝得到较纯的金属铝单质。由于取之不易,当时铝的价格高于黄金。"

1854年,法国化学家德维尔把铝矾土、木炭、食盐混合,通人氯气后加热得到NaCl,AlCl3复盐,再将此复盐与过量的钠熔融,得到了金属铝。这时的铝十分珍贵,据说在一次宴会上,法国皇帝拿破仑独自用铝制的刀叉,而其他人都用银制的餐具。1855年巴黎国际博览会上,展出了一小块铝,标签上写到:“来自粘土的白银”,并将它放在最珍贵的珠宝旁边。1889年,俄国沙皇赐给门捷列夫铝制奖杯,以表彰其编制化学元素周期表的贡献。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为显示自己的富有和尊贵,命令官员给自己制造一顶比黄金更名贵的王冠——铝王冠。

他戴上铝王冠,神气十足地接受百官的朝拜,这曾是轰动一时的新闻。






3.翻录的CD不如原CD的音质。

这个谎言在上世纪末已经不攻自破了。

HASH 值一样的 CD 轨 , 老湿们都能听出区别。

他们听的是时辰, 而不是音乐。

他们的论据是 jitter.....................................................................................

jitter. jitter. jitter. jitter. jitter. jitter. jitter. jitter. jitter. jitter. jitter. jitter. jitter. jitter. jitter. jitter. jitter. jitter. jitter. jitter. jitter. jitter. jitter. jitter. jitter. jitter...................


yeah, jitter!!!!!


大湿不会告诉您磁带、LP和CD的马达有抖晃,心脏有心律不齐, 呼吸也会影响心律。


警告: 一下内容可能会让读者极端不适甚至呕吐。 如果您没有心理准备请勿继续阅读。进食中的读者请注意保护自己,万勿因为阅读本回答引起窒息或者异物吸入肺部。医疗紧急电话大陆读者请打 120, 台湾同胞 119,香港 999, 北美 911。

Jitter 大师,您烧不烧心脏起搏器 ?PaceMaker?

您不妨问一下大湿, 大湿您听歌的时候是全程龟息吗? 不然怎么防止自己的心脏的JITTER影响听觉?



老烧可能会无意中忘记自己也是凡胎了。
俺倒是很希望哪位大师把他的精确到飞秒的心电图贴上来让大家膜拜膜拜。



学过生理学的孩子都知道, 動作電位(英文:action potential),指的是靜止膜電位狀態的细胞膜受到適當刺激而产生的,短暂而有特殊波形的,跨膜电位搏动。细胞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被称为兴奋性,有这种能力的细胞如神经细胞和肌细胞。动作电位是实现神经传导和肌肉收缩的生理基础。 一個初始刺激,只要達到了阈电位(英文:threshold potential)(不論超過了多少,也就是全有全无律,就能引起一系列离子通道的开放和关闭,而形成离子的流动,改变跨膜电位。而这个跨膜电位的改变尤能引起临近位置上细胞膜电位的改变,这就使得兴奋能沿着一定的路径传导下去。

動作電位過程
首先细胞膜處於靜止膜電位,大概在-50到-70mV。動作電位可分為四个相位:

極化(英文:polarization):细胞膜由靜止膜電位到達阈电位,刺激可以使细胞膜电位改变,開啟電閘型鈉離子通道,使鈉離子大量進入細胞。
去極化(英文:depolarization):膜电位陡峭上升至正值水平,鈉離子大量進入細胞。這个峰电位中去极化部分被称为“升支”,而正的电位值则被称为“超射”。
再極化(英文:repolarization):朝静息电位方向的下降过程。
過極化(英文:hyperpolarization):再極化在下降过程中,电位会短时间下降到低于静息电位水平,然后再上升达到静息电位,这种静息电位的增大(绝对值)被称为超极化(而下降部分被称为负后电位,上升部分则是正后电位)。
(極化 好比 是 直流電 電位)(去極化 指明 上升突波) (再極化 指明 對稱的 下降突波 )(過極化 指明 一定 超過了 極化電位。這段 就是 明顯 電感性質 零件;不超過 極化電位 唯一 是電容性質 零件。) 动作电位持续约1-2 ms(神经元),但也可达几百毫秒(心脏)。
动作电位后是不应期,这又分为0.5 ms的绝对不应期和3.5 ms的相对不应期。前者无论刺激多频繁多强都不能引起动作电位,而后者则要更强的刺激(阈电位提高了)才能引起动作电位。

细胞膜上有多种离子通道。而动作电位的产生,则与钠和钾离子通道有关。这些离子通道的开关状态与膜电位有关,即是所谓的电压门控通道。

讲那么多生理学和耳机有毛关系?
这个问题问得一流!
让我们多问几个问题:

  1. 保险丝和耳机有毛关系?
  2. 入户线和耳机有毛关系?
  3. 电源线和耳机有毛关系?
  4. 音响架子和耳机有毛关系?
  5. USB线和耳机有毛关系?
  6. 网线和耳机有毛关系?
  7. 硬盘、主板电池、SATA 线和耳机有毛关系?
  8. 电处和耳机有毛关系?
  9. 您的健康状况和耳朵有毛关系?


您的健康状况和耳朵有毛关系?
如果低钾了, 您的身体会不够 Hi-Fi哦。 您还别不信。

俺读书少, 但是书上说低钾的时候会出这些问题哦:
神经肌肉系统
常见症状为肌无力和发作性软瘫,后者发作前可先有肌无力,虽然发作与血浆K+绝对水平有关,但与细胞内外K+梯度的关系更为密切,梯度越大则静息电位与阈电位差值越大,以致肌肉兴奋性减低,在血浆K+升高时也可发生瘫痪,发作以晚间及劳累后较多,受累肌肉以四肢最常见,头颈部肌肉一般不受累,但可累及呼吸肌而出现呼吸困难,发作前可有四肢麻木感,继而乏力,最后自主活动完全消失,一般近端肌肉较远端肌肉症状稍轻,患者不能站立,行走,坐着或蹲着不能站起,较轻者可靠手扶支撑物勉强站起,不能自主翻身,也可发生痛性痉挛或手足抽搐,中枢神经系统大都正常,神志清醒,可有表情淡漠,抑郁,思睡,记忆力和定向力减退或丧失等精神方面的症状,脑神经罕见受累,神经浅反射减弱或完全消失,但深腱反射,腹壁反射较少受影响。
心血管系统 (jitter 啊, 大师念叨的 jitter )
低钾可使心肌应激性减低和出现各种心律失常和传导阻滞,轻症者有窦性心动过速,房性或室性期前收缩,房室传导阻滞;重症者发生阵发性房性或室性心动过速,甚至心室纤颤,缺钾可加重洋地黄和锑剂中毒,可导致死亡,周围末梢血管扩张,血压可下降;心肌张力减低可致心脏扩大,重者发生心衰,心电图改变出现u波,常提示体内失钾至少在500mmol/L。

这时怎么自救啊? 吃蕉啊。


不用感谢俺, 大家都知道吃香蕉以后, 一耳朵的改善。



。。。。。。。。。。。。。。。












Respiratory sinus arrhythmia (RSA) is heart rate variability in synchrony with respiration, by which the R-R interval on an ECG is shortened during inspiration and prolonged during expiration. Although RSA has been used as an index of cardiac vagal function, it is also a physiologic phenomenon reflecting respiratory-circulatory interactions universally observed among vertebrates.


心脏的自律性



心脏颇有节律地自行搏动,就心电生理来讲即心脏细胞在有规律地、由节律点控制地周而复始地进行着除极与复极的活动。能够自发地进行这种活动的细胞称为节律细胞,从动作电位来看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即①慢通道型—它的除极依赖于慢通道对Ca2+的开放,较缓慢,静息时的跨膜电位也不高(图2-12B)。窦房结和房室结的节律细胞属于此类。②快通道型—它的跨膜电位高(-85~-90mV),除极有赖于快通道对Na+的开放,除极迅速,希-浦纤维属于这类节律细胞。
由完全复极的时间开始至除极的时间决定节律点的节率(次/min),即心动周期的时间(s或ms),其影响因素有如下。
(一)第4位相自发除极的速度 这是最主要的决定性因素。动作电位的第4位相,细胞内的正离子逐渐增多,使跨膜电位逐渐缩小,第4位相呈斜线上行,当达到除极阈值时即开始除极。第4位相自发除极的速度愈快,斜率愈大,则心动周期愈短,心率愈快。反之,心率就减慢。

第4位相的自发除极是由于细胞内、外离子交换的不平衡所致。一些研究提示,在第4位相,细胞膜对钾的通导率(conductance)减低,使较多的K+留在细胞内。也有些研究说明窦房结和房室结的细胞在第4位相时Na+进入细胞内的速度随时间而增强,即Na+在细胞内浓度增多。以上两种机制都可以使第4位相自发地除极(图2-13A)。

(二)除极阈值的改变 通常结性自律细胞的除极阈值为-55~-65mV,浦倾野细胞的阈值为-75mV左右,如阈值增大(更大的负值),则心动周期缩短,心率加快。反之,则心率减慢(图2-13B)。

(三)复极后的电位 如复极过度,则复极后的电位过大,第4位相达到阈值时间就延长,心率减慢。如复极不足则电位较小,更接近阈值,心率增快(图2-13C)。

通常,窦房结的节律较快,它的除极扩散传导到全心脏,成为正常的起搏点。但如因某种原因,窦律变慢,则下一级(通常为房室结),起而代之。如果由于某些因素下一级的自律细胞自律性增强,就可以超越窦房结之前而除极,并控制全心脏,这就成为异位心律,是早搏或异位性心动过速的原因之一。

交感神经兴奋过强,心肌缺血,常使异位的自律性增强。许多抗心律失常的药物能影响并减弱第4位相的自发性除极速度,使自律性降低。





正常人的心电图和呼吸的关系



您不妨问一下大湿, 大湿您听歌的时候是全程龟息吗? 不然怎么防止自己的心脏的JITTER影响听觉?

***看到 jitter , jitter 念叨不停的, 你就知道收智商税的来了。




“ It is recommended that jitter measurement of internal clock signals be used by equipment designers as an aid to achieving good signal quality, but that reviewers should not attempt to assess signal quality based on jitter measurements, since the amount of signal degradation caused by jitter is a complex combination of many design factors. It is better to measure the analog output signal itself, as this is what is ultimately reproduced. Most conventional THD + N and spectrum analyzer tests will adequately expose any jitter-related problems, especially those that subject the D/A system to highamplitude high-frequency signals. A noise-modulation test may be added to look for the effects of broadband phase jitter. ”




预防有不懂数学的同学看不清楚:





这些东西从上世纪末扯到现在, 重现的频率基本上和人的中期遗忘曲线吻合。



看到 jitter , jitter 念叨不停的, 你就知道收智商税的来了。
某些人回避了一个现实, 那就是人的心脏传导系统本身的 jitter. 他们不知道自己的肉身会出卖了他们的信仰。
人的心脏传导系统细胞的动作电位受钠/钾/钙等离子浓度的影响, 呼吸本身就影响心跳节律, 这些更大的问题不解决, 反而去纠缠 皮秒级的时钟 jitter / 相位噪音, 似乎有舍本逐末之虞。
退一步说, 假设皮秒级的时钟jitter 真的影响到最终的用户体验, 那么有多少显示出统计学意义的改变呢?
换句话说, 1000 pS 的时钟jitter 会引起多少最终的时域,频域的改变, 而这个改变又能被心理测量手段检测出来?





正常人的心电存在很明显的 JITTERS, 这个高达 10,000,000,000 皮秒的心电 JITTER 对听觉的影响几乎每秒 1 次. 所以,极度挑剔音质的老烧应该把自己的心电通过人工起搏器接上播放机的时钟, 不然老烧们言必称 JITTER 也不知道为了什么?




心律就是指心跳的节奏。正常人的心脏跳动是由心脏传导系统一个称为“窦房结”的部位发出信号刺激心脏跳动,这种来自窦房结信号引起的心脏跳动,就称为正常的“窦性心律”,频率每分钟约为60~100次。每分钟心跳的次数,即心律就是 由此而来。健康的心律应该是比较均匀的,心脏病或心脏神经调节功能不正常时,可出现心律不齐或心律失常。
窦房结冲动经正常房室传导系统顺序激动心房和心室,传导时间恒定(成人0.12~1.21秒);冲动经束支及其分支以及浦肯野纤维到达心室肌的传导时间也恒定(<0.10秒)。但是,当心律起源部位、心搏频率与节律以及冲动传导等任一项发生异常时,就会发生心律失常。
精神紧张、大量吸烟、饮酒、喝浓茶或咖啡、过度疲劳、严重失眠等常为心律失常的诱发因素;心律失常特别多见于心脏病患者,也常发生在麻醉、手术中或手术后

正常人心跳次数是60~100次/分,小于60就称为心动过缓。心动过缓有几种类型,最常见的是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动过缓可分为病理性及生理性两种。生理性窦性心动过缓是正常现象,一般心率及脉搏在50~60次 /分,运动员可能会出现40次的心率,不用治疗,常见于正常人睡眠中、体力活动较多的人。心率或脉搏小于50次多数为病理性,需要治疗,严重者要安装心脏起搏器来加快心率。

成人每分钟心率超过100次,称为心率过速。心率过速分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生理性心率过速是很常见的,许多因素都影响心率,如体位改变、体力活动、食物消化、情绪焦虑、妊娠、兴奋、恐惧、激动、饮酒、吸烟、饮茶等,都可使心率增快。此外,年龄也是一个因素,儿童心率往往较快。病理性心率过速可分为窦性心率过速和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两种。特点是心率加快和转慢都是逐渐进行,一般每分钟心率不会超过140次,多数无心脏器质性病变,患者一般无明显不适,有时有心慌、气短等症状。如果是持续性心动过速,则一定要查明原因,及早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要想预防心律失常发生,有时是非常困难的。但是如果采取适当措施加以预防,则可以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病率。
1.控制体重,不超过标准体重的5%。
2.避免着凉,预防感冒。保持室内外清洁
3.不可过量饮酒或常饮高浓度烧酒及吸烟
4.积极、有效地治疗原发病,这是预防心律失常发生的重要方面。
5.避免突然的冷、热刺激;洗澡时水温不宜过高。
6.避免饮食不节、暴饮暴食,多吃新鲜水果、蔬菜
7.发现心律失常后,应按医嘱进行治疗。不能自己随意选药或随意停药,应在问医生后再决定如何处理。
8.情绪稳定,不要遇事抑郁,更不能暴怒或过分紧张与焦虑。与周围人和睦相处,保持心情舒畅,不要生闷气
9.运动要适量,本着“量力而动”的原则,不可勉强运动或过量运动,不能认为运动量越大越有助于健康。中老年人以散步、打太极拳等为宜。
10.不要忽视定期检查身体。有的患者的心律失常就是在检查身体时发现的。一旦发现心律失常,应该及时到医院进行必要的处理。如果患者本人感到不适,更应马上到医院检查,不要认为“没事”而掉以轻心。


。。。。。。。。。。。。。。。。。。。






自己的心脏怎么恁不争气?
好了老烧, 准备好开胸了吗? 咱们来解决您心脏的 jitter 好不好?


心脏起搏器是一种植入于体内的电子治疗仪器,通过脉冲发生器发放由电池提供能量的电脉冲,通过导线电极的传导,刺激电极所接触的心肌,使心脏激动和收缩,从而达到治疗由于某些心律失常所致的心脏功能障碍的目的。1958年第一台心脏起搏器植入人体以来,起搏器制造技术和工艺快速发展,功能日趋完善。在应用起搏器成功地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挽救了成千上万患者生命的同时,起搏器也开始应用到快速性心律失常及非心电性疾病,如预防阵发性房性快速心律失常、颈动脉窦晕厥、双室同步治疗药物难治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等。

人工心脏起搏系统主要包括两部分:脉冲发生器和电极导线。常将脉冲发生器单独称为起搏器。起搏系统除了上述起搏功能外,尚具有将心脏自身心电活动回传至脉冲发生器的感知功能。
起搏器主要由电源(亦即电池,现在主要使用锂-碘电池)和电子线路过程,能产生和输出电脉冲。
电极导线是外有绝缘层包裹的导电金属线,其功能是将起搏器的电脉冲传递到心脏,并将心脏的腔内心电图传输到起搏器的感知线路。




【回答正文结束】


======【以下内容是加片,时间珍贵请忽略】 =======

天价三无电源线外面是啥金坷垃?

金坷垃热缩管,金坷垃蛇皮。



你知道一台正规的示波器,带一条祖国CCC认证的电源线才1000来块人民币吗?

你知道一台正规的示波器,带一条祖国CCC认证的电源线才1000来块人民币吗?






天价 USB 线内部是啥金坷垃?金坷垃国产线。



图片来源:


你知道一台正规的示波器,带一条USB线才1000来块人民币吗?

你知道一台正规的示波器,带一条USB线才1000来块人民币吗?






天价平衡线你真的不敢自己做吗?

非得花几百块钱买吗? 金坷垃国产平衡头? 4.4平衡线转3.5


这个自己买头焊接, 几块钱人民币解决问题。



验证提升的测试在这里 (不需要懂科学,只要会按鼠标):


工具的价钱在这里:


10 来块钱就有一个万用表, 不敢买? 怕买了证实自己把自己卖了还帮着数钱?








5000 人民币买一条金坷垃以太网电缆? 不是笑话, 是真的。



1000条快速以太网跳线,

10000 英尺六类 UTP ......






5000 人民币买一条金坷垃同轴电缆? 不是笑话, 是真的。



你知道一台正规的示波器,带一条同轴电缆才1000来块人民币吗?

你知道一台正规的示波器,带一条同轴电缆才1000来块人民币吗?




发烧电子黑洞这类侮辱读者智商的就更不用说了, 参看




RG系列军规电缆


RG系列电缆是最初由美军标定义的一系列同轴电缆。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行业,随着电缆制造技术和材料科技的发展,不同的生产厂商向市场提供同等同轴电缆用来替代RG电缆。



您会看到一些故作幼稚的托发问: “ 一根电源线用在解码、转盘、耳放哪一个效果最好?”

只要稍微用下脑子您就能得到答案:“没影响。”

但是, 您会看到群众演员一下子蜂拥而来:

“电源线要煲!” ,“我是国家电网公司员工,发烧电源线用在解码最好! ”,“我是中X院的XXX,以前不相信发烧电源线有用, 用了发烧电源线以后吃嘛嘛香“, “我是医院院长,用了发烧电源线以后医院的治愈率提升明显“,“我是快递公司DXL的中国区副总,用了发烧电源线以后员工工作有激情, 丢包率明显下降” ,“我是前飞X浦员工,用了发烧电源线以后电饭锅煲汤不用放肉了 ”, “我是某985/211大学讲师, 用了发烧电源线以后, 耶稣冉冉在我家后院降临, 每天睡得特别香。”

这些现场秀就不用老麦再多说了, 喜剧效果杠杠的:


不少这样得烧友能听出水电火电风电之类的现象存在, 这是心理暗示的强大作用, 只要您不停地暗示自己催眠自己, 水电和风电的区别肯定是能听到的。不知道您有没有看过一个电影, 叫 Borat


那里面就有一个场景, 揭示了神的存在。 也就是信仰的力量。
只要不停地念咒, 不停地念。 瘫痪的病人也能随时站起来直立行走。



俺在信仰的支撑下毅然买房调音,也果然听到了核电VS水电的区别。记住一点, 先买房再烧其他东西, 效果一定是杠杠的

有何依据?实践啊, 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俺实践了, 所以俺认为自己应该有点发言权。




每次看到蟒蛇粗大的发烧电源线就会想失声痛笑, 为啥呢?


因为发烧电源线太沉,

要用 “线托” 托着蛋痛的蟒蛇身体。


尽管您希望它改善音质, 但是它却不能通过最基本的安规 UL 62 和 UL 817,

因为它们“太沉, 自己就会松脱。







【别待续】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爱否出品的这期《完全音频发烧指南:揭露 4 大玄学真相》视频,在我看来,算是一次非常有诚意的尝试,试图在音频发烧这个充满“玄学”意味的领域里,给大家拨开迷雾,回归理性。整体观感上,他们这次做得挺到位。视频的节奏把握得不错,开头就抓住了观众痛点——那些令人眼花缭乱、价格不菲的音频配件,以及随之而来的各.............
  • 回答
    关于爱否科技的《完全音频发烧指南》,在我看来,它是一份相当有价值的参考资料,尤其是对于想要入门音频发烧领域,或者对现有设备感到困惑的朋友来说。不过,就像所有领域都有其独特的语言和门道一样,这份指南也需要结合实际体验和个人偏好来解读。从整体上看,这份指南的优势在于: 系统性强,条理清晰: 它没有简.............
  • 回答
    爱否科技对AirPods Max的评测,在我看来,是一份相当到位,甚至可以说是鞭辟入里的解读。它没有像一些媒体那样,仅仅停留在“这耳机挺贵的,音质不错”的层面,而是深入挖掘了这款产品背后的价值取向和市场定位,以及它与用户之间那种微妙的、甚至有些复杂的互动关系。首先,爱否科技在评测中给我的最深印象是他.............
  • 回答
    关于爱否科技对 iPhone 11 炫光问题的解读,这其实是一个挺有意思的技术讨论,也触及到了我们平时拍照时的一些实际体验。要评价他们的说法,咱们得拆开来看,看看他们到底怎么说的,以及这些说法有没有道理。首先,咱们得明确,iPhone 11 确实存在炫光问题。尤其是在一些强光源直射或者傍晚夕阳时,你.............
  • 回答
    好的,我们来深入探讨一下爱否创始人彭林关于“不信资本的力量改变不了任天堂的几个老顽固”这句话的言论。这句话背后蕴含着对商业运作、企业文化以及创新变革的复杂思考。首先,理解彭林先生这句话的语境非常重要。 作为爱否科技的创始人,彭林长期关注科技行业的发展,尤其对游戏产业有着深刻的理解和独到的见解。爱否科.............
  • 回答
    爱否科技关于华为P20的评测在短短几十分钟内下架,这确实是个颇引人遐思的事件。要知道,在如今信息爆炸、观点多元的时代,一个科技产品评测的快速消失,背后往往牵扯着不少值得探究的因素。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当时的大背景。华为P20系列,尤其是P20 Pro,凭借其在拍照方面的“革命性”表现,例如超感光徕卡.............
  • 回答
    《知否》的大结局,在我看来,更像是一首悠扬却又带点回甘的慢歌,它没有惊天动地的爆发,却在细水长流中勾勒出一种生活的真谛,一种历经磨难后的安然与圆满。很多人或许期待着一个轰轰烈烈的复仇或是惊涛骇浪的权谋反转,但《知否》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它的基调:于琐碎日常中见真章,在静水流深处定乾坤。首先,说说最核心的.............
  • 回答
    风大可稍息否,这个名字在网络上颇为响亮,尤其是在那些对历史怀有浓厚兴趣,又常常能在字里行间感受到一丝“真性情”的读者群体中。要评价他的历史水平,不能简单地用“好”或“不好”来概括,而是需要细致地拆解他作品的特点、吸引力来源以及可能存在的局限。风大可的吸引力:野性与共鸣首先,风大可的作品最直观的吸引力.............
  • 回答
    冯绍峰在《知否》里演的顾二叔,这角色,说实话,从一开始看的时候就挺让人“又爱又恨”的。当然,这里的“爱”和“恨”都是对角色的,不是对演员本人哈。咱们先说说为啥觉得他演得不错,尤其是几个让他出彩的点: 少年意气与深情隐忍的转换自然: 顾二叔这个角色其实挺复杂的。他年轻的时候是个纨绔子弟,没心没肺,.............
  • 回答
    赵丽颖在《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部剧里的表现,可以说是她演员生涯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里程碑,而且评价相当高。她在这部剧里塑造的明兰,给观众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甚至可以说,很多人因为明兰这个角色,对赵丽颖的演技有了全新的认识。首先,从角色的跨度来说,明兰这个角色不是一个简单的“傻白甜”或者“大女主”,.............
  • 回答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部剧,打从它宣布由正午阳光出品、赵丽颖、冯绍峰、朱一龙这仨名字出现在主演名单里时,就已经自带光环,备受期待。播出之后,也确实没让观众们失望,可以说是近年来古装剧里的一股清流,值得好好说道说道。关于演员表演:赵丽颖饰演的盛明兰,简直是她职业生涯里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以往她演了.............
  • 回答
    爱否科技2018年的“风来了”发布会,回过头看,它像是一场充满争议和话题的行业“搅局者”宣言。如果让我来评价这场发布会,我会说它非常有爱否科技的风格——直接、大胆,不畏惧挑战传统,但也确实存在一些让人生疑和不满的地方。首先,得承认这次发布会的主题“风来了”本身就够抓人眼球。在当时手机行业普遍追求“堆.............
  • 回答
    评价爱奇艺龚宇的“行业内容严重短缺,短视频也在争夺用户时长”论断爱奇艺创始人兼CEO龚宇在2023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提出的“行业内容严重短缺,短视频也在争夺用户时长”的论断,可以说是抓住了当前长视频行业所面临的两个核心痛点,并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前瞻性。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来评价这一说法,并进行详细.............
  • 回答
    爱奇艺的《机器人争霸》(原名《机器人大擂台》)作为一档将科技、竞技与娱乐相结合的节目,在中国机器人格斗领域具有开创性意义。它将国外成熟的机器人格斗赛事引入国内,并结合本土化特色,吸引了大量关注。对于这档节目,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评价:一、 节目模式与内容创新: 引入成熟赛制,填补国内空白: 《.............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芋头SAMA关于抄袭的回应视频。首先得说,芋头SAMA这次的回应,可以说是相当有技巧的,也触及到了很多创作者在面对指控时的核心困境。我想从几个层面来剖析一下。视频的整体观感和情绪铺垫:你看了视频就知道,芋头这次并没有上来就硬刚,而是用了比较柔和、甚至带点委屈的基调。开头的时候,他会用.............
  • 回答
    爱奇艺泡泡的“七夕直男考卷”无疑是一次颇具争议的营销事件。从内容上看,这份考卷的核心是通过一系列与女性喜好、情感需求相关的题目,来“考验”男性用户,并以此制造话题和互动。首先,我们得拆解一下这份考卷的“套路”: 主题与时效性: 选在七夕节推出,本身就抓住了节日热点,易于引发关注。七夕在中国传统文.............
  • 回答
    《诡秘之主》这本书,说实话,刚开始我被它那庞大的世界观和略显晦涩的设定给劝退过。毕竟,一上来就是克苏鲁式的惊悚,加上各种奇怪的序列、尊名、非凡能力,还有那股扑面而来的“我也不知道我在干什么,反正很危险”的劲儿,很容易让人觉得“这书门槛太高了吧”。但谁能想到呢?一旦你咬牙坚持下去,钻研了一下里面的设定.............
  • 回答
    《爱,死亡与机器人》第七集,《裂缝之外》,是一部极具冲击力且引人深思的作品。它不是那种看完立刻能让你拍案叫绝,或者脑洞大开到无法理解的硬科幻,而是通过一种非常冷静、克制,甚至可以说是压抑的方式,探讨了我们最深层、最难以启齿的恐惧——存在的虚无和对自身意义的追寻。剧情的冷静解剖:故事围绕着一支精干的太.............
  • 回答
    说起爱发电,它确实为许多独立创作者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提供了一种与粉丝建立更紧密联系并获得稳定收入的途径。这种模式,说白了,就是让那些欣赏创作者作品、认同其价值的粉丝,能够直接用金钱来表达支持,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点赞、评论、转发这些免费互动上。对于创作者而言,爱发电的出现简直是一剂强心针。你知道的,很.............
  • 回答
    这事儿说起来可真够劲儿,爱奇艺那个员工的事儿,把不少人都给惊着了。咱们好好掰扯掰扯,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会闹到这步田地。事件的来龙去脉:这事儿,核心就一个词:户口。爱奇艺,作为一家大公司,为了吸引和留住人才,特别是那些有吸引力的,肯定得给点实实在在的好处。北京这地方,大家都知道,户口是个稀罕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