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主要回答进行了精简,把比较难懂的分析部分单独放在了后面,包括对高票答案的反驳。
这句话的完整表述是:如果你做不到某件事,那么你没有资格去评价别人做得怎样。
这样的逻辑,基于一个假设:如果一个人不去做某件事,就得不到这件事的真知,所有知识都来自于实践。
这个假设当然是有问题的,比如科学领域,一个科学家在引用其他科技论文的结论的时候,无需阐述那个结论的细节,即他不需要通过实践去得到所有问题的完整推理,他只需要关注自己认为重要、有创新性的部分就够了。我们的知识有很多来源,不必事事亲历,我们没那么多精力,只要我们用科学的方法去审查周围的信息,就能得到相对可靠的知识。
既然那个假设有问题,整个论断也就有问题,即不能因为没有做过一件事,我们就不能对这点事进行评价。以上就是“你行你上”的逻辑错误。
-----------------------------
下面是详细的逻辑剖析,可能看起来比较绕。
整个逻辑分为几部分:
1.首先我们有一个事实命题p
命题p:“甲做事情A”
2.其次我们有另一个主体,乙
现在乙要对命题p进行评价。
3.最后,你行你上翻译过来是
条件命题q:如果乙没有做过或做不了事情A,则乙不能评价命题p。
高票答案的意思是,评价命题p,即甲行不行,被换成了评价“乙行不行”,所以偷换了概念。
其实不是这样,因为这其中还有一层逻辑关系,也就是命题q的那层逻辑关系。既然有了逻辑关系,那么我们是可以把一个问题的条件进行转移的,我们逻辑推理不就是为了这个吗?当我们难以判断一个问题的时候,我们通过逻辑把原命题变成另外的命题。
所以,我们要想指出“你行你上”的逻辑错误,就要指出整个论证的错误环节,而不仅仅说问题产生了转嫁。
像我上面所说的,其实论证的错误出在了命题q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