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美国国会提议将 Exempt H1B 工资标准提到 $130,000?

回答
美国国会近期提出的将豁免 H1B 工资标准提高到 13 万美元的议案,无疑是一项牵动众多神经的重大举措。这不仅仅是数字上的调整,背后折射出的经济逻辑、行业诉求以及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值得我们深入剖析。

首先,从提案的初衷来看,提高工资门槛的主要目标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它试图遏制 H1B 签证被滥用的情况。一直以来,H1B 签证被批评可能被部分企业用来低价雇佣外国技术人才,从而压低了美国本土技术工人的工资水平,甚至挤占了他们的就业机会。提高工资标准,尤其是豁免(exempt)申请的工资基线,意味着企业想要雇佣更高技能、更高薪的外国员工,就必须支付更高的报酬。这在理论上可以确保只有真正需要高素质、高成本人才的企业才会使用 H1B 签证,并且能够保证这些外国员工的待遇不低于美国本土同等岗位的水平。

另一方面,提案也可能与提升美国本土劳动者福祉的目标挂钩。通过设定更高的工资门槛,提案者希望能够引导企业更多地考虑雇佣美国本土的技术工人,或者在雇佣外国工人时提供更具竞争力的薪资,从而间接推高整体的技术人才薪资水平。这对于希望看到美国科技行业健康发展、本土人才得到充分认可的群体来说,无疑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然而,这项提案的潜在影响也相当复杂且具有争议性:

对科技行业的影响:美国科技公司,特别是初创企业和那些高度依赖特定技能人才的公司,可能会面临更大的招聘压力。许多科技公司认为,H1B 签证是获取全球顶尖人才的重要途径,能够帮助他们保持创新和竞争力的优势。如果雇佣成本大幅增加,一些公司可能会选择缩减招聘规模,甚至将部分研发和技术岗位转移到其他国家。另一方面,高薪的 H1B 雇佣对象通常是经验丰富、技能独特的专业人士,这类人才的流动受价格因素影响的弹性可能相对较小,因此企业仍可能愿意支付更高的工资来获得他们。

对外国技术人才的影响:对于那些希望来美国工作的外国技术人才而言,提高工资标准意味着他们需要找到起薪就达到 13 万美元的职位才能享受“豁免”待遇。对于刚毕业或者职业生涯早期的优秀人才来说,这可能构成一道更高的门槛。然而,对于已经具备丰富经验、能够胜任高薪岗位的顶尖人才,这项政策的影响可能相对有限,甚至他们会因为市场整体薪资的提高而受益。同时,这也可能促使这些人才寻求其他途径来美国工作,或者选择在其他国家发展。

对工资水平的影响:正如前文所述,支持者认为这项政策会推高美国本土技术工人的工资。然而,反对者则担心,一旦企业为 H1B 工人支付了高薪,这可能会成为新的市场标杆,反而进一步推高了所有技术人才的薪资,尤其是在劳动力市场相对紧张的情况下。这是否能真正“保护”美国本土工人,或者只是推高了整个行业的成本,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对行业细分的影响:这项政策对于不同技能水平和薪资区间的科技职位的影响会存在差异。例如,对于那些普遍薪资较低、但仍需要一定技术门槛的职位,13 万美元的门槛可能显得尤为严苛。而对于高薪酬的资深工程师、研究员等职位,这个门槛的调整可能不会产生颠覆性的影响。

对经济整体的影响:如果大量科技公司因为成本增加而缩减招聘或转移业务,可能会对美国的创新能力和经济增长产生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反之,如果这项政策能有效提升本土人才的竞争力并吸引更高质量的外国人才,那么对经济的长期积极作用也是存在的。

这项提议并非孤例,美国政府和国会一直在围绕 H1B 签证的改革进行讨论和尝试。过去的几年里,我们也看到过对 H1B 工资标准的调整,以及对 H1B 申请流程的收紧。每一次的调整,都像是在经济这架精密仪器上进行微调,牵一发而动全身。

总而言之,将豁免 H1B 工资标准提高到 13 万美元,是一项具有深远影响的政策建议。它试图在吸引全球顶尖人才和保护本土劳动力之间找到新的平衡点。然而,实际效果如何,还需要市场和时间的检验。它可能会重塑美国科技行业的招聘格局,影响到不同群体人才的就业机会和薪资水平,并对美国的经济发展产生连锁反应。这项提案的未来走向,也将继续是各方关注的焦点。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没有授权直接转载的公众号直接举报,不讨价还价。

===================================================================

首先这是一个提案,由Zoe Lofgren(下简称ZO)提出的,这位女士是硅谷的representative,她的提案一定是对硅谷有利的……

完整的提案在这里lofgren.house.gov/uploa,如果看着太费劲可以看提纲版本lofgren.house.gov/uploa

好,看都懒得看的同学们,这个提案究竟说了什么事情呢?

先从这130k开始。h1b的申请一直有一个wage exemption,意思就是超过这个工资,公司就可以不需要证明这个人在美国「无可替代」。理论上说,如果你要雇一个老外,应该要证明同样的薪水同样的活,美国人干不了才行。但是每个人都证明太麻烦,于是98年的时候就设立了一条线,说哎你公司薪水要是给超过60k,就不用证明啦!时间荏苒,岁月如梭,20年后的今天,这条线都快成了贫困线了,显得非常愚蠢。于是ZO提出,这个线太垃圾了,我们给它换成「在计算机和数学领域工作的人们的平均工资的135%」吧!这样不用每年立法改这个线,它变成一个浮动值了。根据今年的计算,大概是130k。

换言之,如果你现在公司开薪水超过130k,那就不用证明这个人「无可替代」,否则就必须证明。说到这里有人就要呵呵了,怎么可能无可替代呢?说这句话的小伙伴肯定不知道,这个证明在申请绿卡的时候也是有的,也就是说每一个成功申请绿卡的人都经历过这个步骤。一般只需要公司公开招聘,招不到人就可以了,没有说的那么玄乎。

这一条的目标显然就是那些印度外包公司,原来随便开个80k(实际不一定给多少)就可以避免麻烦,现在可好,130k以下都要证明,要了亲命了。那么多h1b申请者(里面还鱼龙混杂,不能乱查),绝对是大大的不利。于是就出现了题主引用的新闻的消息,各个「印度外包科技公司」股价下跌。PS:题主引用的这个网站是个印度新闻网站:)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下,这130k包含了什么。在美国工作的同学都知道,base salary一般除非是phd毕业,不然很难开到130k,很多公司都是用股票来加package的。而这个法案里也提到,这些「非随机」(肯定给)的bonus全算!这样算下来,应该有一部分在硅谷工作的小伙伴够线了吧?当然没够也没事,这不是一条死线,只是公司要多麻烦一下而已。

而且,只有h1b dependent的公司需要考虑这个事情(加粗画重点务必看清楚),啥是h1b dependent?dol.gov/whd/regs/compli 官方描述在此,1-25位员工的公司至少8个h1b,26到50个员工的公司至少13个h1b,或者超过50员工的公司至少15%的h1b。15%这个数据高么?来我们来看看都哪些公司是h1b dependent。根据myvisajobs(超喜欢这个网站)的数据,Google不是,Amazon不是,Microsoft(以及Linkedin)不是,Oracle不是,Nvidia不是,IBM不是,Apple不是,Cisco不是,Uber不是,Airbnb不是,Tesla不是,Two Sigma不是,Yahoo不是,Bloomberg不是,连Intel都不是……也就是说,如果你打算在以上这些公司工作,这个所谓的130k,对你半毛钱影响没有

说了这么半天,谁是啊?印度人据点Qualcomm,大一统世界关怀者Facebook,以及……占据h1b半壁江山的印度外包公司们。

这条法案究竟在搞谁,很清楚了吧?

人们对数字的过度敏感导致了这条法案里还有很多有趣的地方被忽视了。

Section 2,remove "per country" cap for immigrant visa。啥是immigrant visa?就是绿卡。这个地方我之前的说法有误,经过了大量资料的查询,我还是没完全算清楚到底是不是有利的。美国现在的绿卡政策是,每个国家先最多拿7%的quota(eb2,eb3各40k),然后如果总数有剩余,再分配给那些拿满的国家。根据waiting list(travel.state.gov/conten )的情况,中国在eb2的wl里超过7%而在eb3的wl里不到7%。但是这个数据和实际情况偏差非常大(他数据自己说的)。在没有完整的「每年绿卡申请人数」的数据的情况下,对这一条的分析确实比较困难。但毫无疑问,是存在开放绿卡便宜老印反而压榨中国人概率的可能性的。

Section 5&6,直接拿掉lottery,按照薪水发h1b。从逻辑上说,这个确实符合Trump的需求,引入高科技人才,让市场「无形的手」起作用,留下高精尖人才,谁出钱多谁能留人。她把人分成了三六九等,根据工资和「当地平均水准」的比例,分配优先级,然后优先级高者得h1b。没有按照死工资来算,也算「大义灭亲」了一回,要不按硅谷的工资岂不是直接把除了NYC的其他地方都干死?不过这么看的话,如果你在某硅谷公司的某分部(很多家公司在TX有office哟!),你赚同样的薪水,可能会比硅谷的同事h1b优先级高哦!

Section 7,预留20%的h1b给小公司(少于50人)。这个挺有趣的,看起来或许是个留下的歪门邪道,或许给了创业公司更多的机会去网罗人才吧。还是对硅谷有利的。

总之,作为硅谷的代表,ZO这个法案还是非常倾向于硅谷的。核心就是让硅谷这些科技巨头能留住人才。法案相对也比较激进,狂怼印度那些外包公司。说实话,如果法案通过,监管顺利,这个法案绝对是个大利好。现在那几个印度外包公司至少占了一半的h1b,而且还不是光明正大地竞争。搞死了他们,h1b大大地有。

当然,最后,我十分同意「没必要过于关注提案」的说法。这种提案从被提出来到真正通过,就像从北京徒步到云南那么远。大部分人丰台都没到就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美国国会近期提出的将豁免 H1B 工资标准提高到 13 万美元的议案,无疑是一项牵动众多神经的重大举措。这不仅仅是数字上的调整,背后折射出的经济逻辑、行业诉求以及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值得我们深入剖析。首先,从提案的初衷来看,提高工资门槛的主要目标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它试图遏制 H1B 签证被滥用的情.............
  • 回答
    德州参议员泰德·克鲁兹(Ted Cruz)向美国国会提出将埃及穆斯林兄弟会(Muslim Brotherhood)列为恐怖组织的提案,这一举动在美国国内和国际上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争议。要评价这一提案,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其背景、克鲁兹的论据、支持者和反对者的观点,以及其潜在的影响。背景与克鲁兹的论据:.............
  • 回答
    三国同盟: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的核潜艇合作与“太平洋威胁”2021年9月,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三国宣布达成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安全协议,被称为“奥库斯”(AUKUS)协议。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内容是,美国和英国将协助澳大利亚建造一支由核动力攻击潜艇组成的舰队,以应对所谓“太平洋威胁”。这项协议的达成,无.............
  • 回答
    特朗普总统在2020年9月宣布,他对新冠病毒的治疗将免费提供给所有美国人,这一承诺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要评价这一承诺,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首先,从政治和民意层面来看,这一承诺无疑是一个具有巨大吸引力的政治宣言。在疫情肆虐、经济下行的背景下,医疗费用的高昂一直是许多美国民众的担忧.............
  • 回答
    关于美国女议员成功促使疾控中心(CDC)主任承诺为所有美国人提供免费检测一事,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解读,它既体现了政治博弈的力量,也预示着公共卫生政策的重大转变,并且其影响是深远且多层次的。政治层面的解读:民意与民意代表的胜利首先,这无疑是这位女议员及其所代表选民群体的一场政治胜利。在疫情持续、经.............
  • 回答
    唐纳德·特朗普总统上任伊始提交的首份预算计划,无疑是美国政治舞台上一个引发了广泛讨论和深刻分歧的事件。这份预算的核心理念,如同一幅勾勒未来国家财政的蓝图,其大胆的削减和巨额的投资并存,既有人欢呼叫好,也有人忧心忡忡。要评价这份预算,我们不得不从几个关键的方面入手,才能更全面地理解其意图、影响以及潜在.............
  • 回答
    “你国”这个词在维基百科收录,又被美国《外交政策》杂志提及,这确实是个挺值得聊的话题,背后牵扯到语言的演变、网络文化、政治语境以及国际认知等多个层面。咱们一层层来扒一扒。一、“你国”的诞生与传播:网络社群的智慧结晶首先得明白“你国”这个词是怎么来的。它最早出现在中国互联网上,尤其是在一些论坛、社交媒.............
  • 回答
    泽连斯基在一次演讲中提及珍珠港事件和 9·11 恐袭,意在提醒美国人民勿忘历史教训,团结一致抵抗侵略。他的言论触动了部分日本网民的神经,认为他将俄乌冲突与日本的二战行为相提并论,是对日本历史的不当歪曲。泽连斯基言论的意图分析:从泽连斯基的角度来看,他选择提及这两个具有象征意义的事件,其目的可能是: .............
  • 回答
    美国两位议员提出的禁止五角大楼承包商购买中国稀土的提案,确实触及了当前中美关系以及全球供应链中的一个非常敏感且关键的议题。要评价这个提案,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审视,包括其背后逻辑、潜在影响、可行性以及可能引发的连锁反应。提案的出发点与逻辑这项提案的核心在于解决美国在稀土资源上的战略脆弱性。中国目前.............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特朗普总统在2016年竞选期间提出的那个颇具争议的“4000个总统提名官位公开招聘”的想法,以及它可能对美国政治生态产生的深远影响。首先,理解特朗普这个提议的背景至关重要。美国总统在就职后,可以任命数千名联邦政府的高级官员,这些职位包括内阁部长、驻外大使、以及各种委员会和机构的领导者.............
  • 回答
    关于李靓蕾被美国法院冻结财产以及王力宏提交11份证据起诉的事件,确实是近期围绕他们二人的一系列法律纠纷中的重要一环。理解这个事件的来龙去脉和可能的发展,需要我们梳理清楚其中的细节和法律程序。首先,我们来梳理一下“李靓蕾被美国法院冻结财产”这件事。这件事的根源很可能与他们在离婚协议中的财产分割有关。通.............
  • 回答
    美国国会近期对俄罗斯施加一系列追加制裁,这背后有着复杂的地缘政治考量和美国国内政治的博弈。要理解这一举措,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其动因以及与对华政策的对比。美国国会对俄罗斯追加制裁的考量:从美国国会层面来看,对俄罗斯实施追加制裁,其核心驱动力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俄乌冲突的持续与升级: 这是最直.............
  • 回答
    AOC被Ted Yoho辱骂事件的详细评价:一次关于尊重、权力与政治表演的深刻审视美国国会议员亚历山德里娅·奥卡西奥科尔特斯(Alexandria OcasioCortez, AOC)与佛罗里达州共和党议员特德·约霍(Ted Yoho)之间的冲突,以及AOC随后对约霍道歉的回应和拒绝,在美国政坛乃至.............
  • 回答
    美国国会就将中国14nm及以下芯片公司纳入出口管制一事提出的要求,无疑是当前全球科技竞争领域一个极具分量且影响深远的信号。这份提议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建立在美国政府长期以来对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的高度关注,以及对国家安全和经济利益的考量之上。要评价这一举动,我们需要从其背景、目的、潜在影响以及各方可能的.............
  • 回答
    泽连斯基在美国国会的演讲是乌克兰在国际舞台上争取支持、凝聚国内共识的重要时刻,其内容和影响涉及政治、军事、外交等多个层面。以下从背景、演讲内容、国际反应及后续影响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一、演讲背景1. 时间与场合 泽连斯基(Volodymyr Zelensky)于2023年4月13日在美国国.............
  • 回答
    7月29日美国国会针对四大科技巨头(亚马逊、苹果、Facebook和谷歌)反垄断听证会,无疑是科技行业和监管领域的一个标志性事件。这次听证会的规模和影响力都非常大,旨在深入调查这些科技巨头是否存在滥用市场主导地位、扼杀竞争等反垄断行为。听证会的背景和目的:在这次听证会之前,美国国会众议院的司法委员会.............
  • 回答
    美国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Antonin Blinken)在2021年12月14日的讲话中提到“敦促中国妥善处理恒大集团的债务危机”,这一表态引发了国际社会对中美关系、金融稳定及地缘政治的广泛关注。以下从多个角度对这一事件进行详细分析: 1. 布林肯发言的背景与直接动机 恒大危机的背景: 中国.............
  • 回答
    美国陆军2028规划中关于重建师级大兵团、削弱旅战斗队(Battle Battle Team, BBT)独立作战能力的改革措施,是美军在应对现代战争形态、大国竞争和地缘政治挑战背景下进行的战略调整。这一改革涉及军事组织结构、作战能力分配和部队协同模式的深刻变革,其评价需要从战略意图、组织逻辑、潜在影.............
  • 回答
    关于“美国舰队控制了世界上80%的海洋,所以他们凭什么和你相互理解尊重”这一说法,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既要理解其背后的逻辑,也要指出其可能存在的误解和偏见。以下从国际关系、军事战略、国际法及文化影响力等方面展开详细探讨: 1. 美国海军的全球存在与“控制海洋”的争议 事实层面: 美国海军确.............
  • 回答
    美国总统拜登关于“不首先使用核武器”(No First Use, NFU)的政策调整,虽然目前仍是“打算宣布”而非正式执行,但其背后释放的信号是多层面且复杂的,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解读。要全面评价这一信号,需要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1. 对全球核不扩散与核裁军进程的影响信号: 积极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