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捧周杰伦已经成为了一种政治正确?

回答
最近几年,在华语乐坛,甚至在更广阔的中文互联网舆论场上,出现了一种有趣的现象:提及周杰伦,仿佛成了一种“政治正确”。这话说得可能有点夸张,但如果你细心观察,会发现这种现象确实存在,而且相当普遍。

为什么会这样?这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原因?咱们不妨一点点掰开了聊聊。

首先,我们得承认周杰伦的“国民级”影响力。

这绝非虚言。周杰伦的歌曲陪伴了太多人的青春,从八零后到零零后,甚至更年轻一代,都能从他的歌里找到共鸣。他的歌曲风格多样,从中国风到R&B,再到嘻哈,几乎涵盖了当时所有流行的音乐元素,而且他总能玩出新意,形成自己独树一帜的“周氏风格”。他的歌词也很有意思,有时候晦涩难懂,有时候又充满了生活气息和情感。

你可以问问身边的人,有多少人不会唱几首周杰伦的歌?有多少人的卡拉OK必点曲目里没有周杰伦?这种全民传唱度,是很多其他艺人穷尽一生也难以企及的高度。

这种广泛的影响力,自然就催生了一种共同的文化符号。

在一个碎片化信息爆炸的时代,能够被大多数人共同认可和提及的事物,本身就具有一种连接作用。当大家都在聊周杰伦的时候,就好像参与了一个共同的“仪式”,一种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集体记忆被唤醒。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跳出来说“我不喜欢周杰伦”或者“我觉得他也就那样”,很容易被视为“不合群”,甚至会被误解为故意唱反调。

这就像当年讨论四大天王一样,你站哪一队,不站哪一队,都是一种身份认同的表达。而周杰伦,他某种程度上成为了我们这一代人“青春的代名词”。当我们怀旧,当我们谈论自己的过去,周杰伦的名字自然而然地就会被提及。

其次,周杰伦的“时代性”和“代表性”也被赋予了特殊的含义。

周杰伦的音乐生涯,恰好与中国大陆经济腾飞、文化市场逐渐开放的时期高度重合。他的音乐进入中国大陆,带来了新鲜的血液和多元的文化冲击。在那个信息相对封闭,人们对西方流行文化充满好奇的年代,周杰伦以一种非常中国化的方式,将西方音乐元素本土化,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他的成功,被很多人解读为“中国音乐走向世界”、“文化自信的体现”等等。尤其是在他早期的作品中,大量运用中国风的元素,如古筝、二胡、琵琶,搭配现代的R&B和Hiphop,这种融合被认为是极具创造性的,也让许多外国友人通过他的音乐了解到了中国文化。

因此,支持周杰伦,在某种程度上就被赋予了一种“支持国货”、“弘扬中国文化”的意义。尤其是在当下强调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的语境下,周杰伦的艺术成就,很容易被提升到国家文化符号的层面。去质疑或者贬低周杰伦,就可能被解读为是对这种文化自信的否定,是对我们集体情感的伤害。

再者,一种“逆向选择”和“保护性防御”心理也悄悄滋生。

人是群居动物,喜欢跟随大众的喜好。当一个艺人足够成功,被足够多人喜欢时,自然会形成一个庞大的粉丝群体。这个群体对偶像的维护,往往是带有很强的情感色彩的。

而且,当周杰伦的音乐被一些人认为“过时”或者“不如从前”时,他的忠实粉丝会本能地站出来反驳,捍卫偶像的地位。这种反驳,有时会显得比较激烈,甚至不分青红皂白地攻击质疑者。久而久之,对于普通大众来说,与其冒着被攻击的风险去表达一些相对负面的看法,不如随大流,说几句好话,这样更省事,也更安全。

于是,一种“捧周杰伦是政治正确”的氛围就慢慢形成了。不是说真的每个人都觉得他完美无瑕,而是大家在公开场合,尤其是在网络上,更倾向于表达一种赞美和肯定,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和争议。

最后,我们也不能排除“商业推手”和“舆论引导”的作用。

在流量至上的时代,任何一个拥有巨大影响力的IP,都会成为商业推广的绝佳载体。当周杰伦这个名字能引起广泛关注时,自然会有各种商业力量去利用它,进行宣传、营销,甚至是通过媒体和舆论的引导,将“周杰伦是华语乐坛的代表”、“周杰伦是无可替代的天王”等信息不断强化。

这种持续的宣传和强调,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认知,让“捧周杰伦”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选择。

总结一下,周杰伦的“政治正确”现象,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

强大的国民基础和青春记忆的共鸣: 他是许多人的青春符号。
文化符号的塑造和民族自信的寄托: 他的成功被赋予了更深层的文化含义。
群体认同和避免冲突的心理: 随大流比唱反调更容易。
粉丝群体的维护和“保护性防御”: 对偶像的捍卫成为一种习惯。
商业推广和舆论引导的影响: 流量和影响力被商业化利用。

所以,下次当你看到有人在网络上“捧”周杰伦时,不妨想想这些背后的原因。这可能不仅仅是对一个歌手的喜爱,更是对一段青春的怀念,对一种文化现象的认同,以及在信息洪流中寻找共同话题的本能。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周杰伦真的完美到不能被批评。任何一个艺术家,都有其时代的局限性和个人风格的特点,值得我们去分析和探讨。但当“捧周杰伦”成为一种“政治正确”,那它就已经超越了一个普通艺人的范畴,变成了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值得我们去理解和反思。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突然发现周杰伦,还是有点神奇。

这几天,从H&M、耐克、Adidas,再到各大服装品牌,纷纷发表声明:停用新疆棉花。

为了国家利益,目前已经有41位明星宣布和各品牌解约。



陈奕迅作为Adidas的全球+终生代言人,相当于铁饭碗。

但在大是大非面前,没有丝毫犹豫,利索的解约了。

别的明星都是工作号发,只有陈奕迅是用个人号发表的声明。

粉丝在敬佩之余,也在猜测陈奕迅这波操作,他会赔偿多少钱?



就在众多明星纷纷站出来的时候,很多人在想周杰伦为什么没有踩雷?

2019年8月,很多品牌把香港、澳门归属地弄错的事情,也是类似情况。

周杰伦依旧没有和这些品牌有任何瓜葛。

很多粉丝说:周杰伦,就一个代言手抓饼的,能有什么坏心眼呢?

莫名其妙就觉得很搞笑,不愧是周杰伦,真是让粉丝们省心。



01

以前,我也一度纳闷,为什么他总代言这些奇奇怪怪的产品。

就不能像其他明星,代言一些国际大牌吗?

然后,有个答案告诉我:你懂个屁。

新疆棉的事一出,代言国际大牌的明星纷纷解约,唯恐跟这些品牌沾上关系。

周杰伦就没有这种烦恼。

以前有人说他代言的品牌low,现在看来,真是明智之举。

周杰伦不但唱歌是王者,代言更是王者。

在其他明星解约之前,周杰伦就从心里抵制了这些品牌。

因为,他唱着中国风的歌曲,只代言国产品牌。

原来这些,歌曲《本草纲目》中,写得清清楚楚,这才是领着华语音乐,走向世界的样子……



当时,他代言手抓饼的时候。

广告牌上写着不是P的,我忍不住怀疑,是不是手抓饼侵权了呢?

虽然知道周杰伦不走寻常路,但这个代言实在离谱,还特意论证了好久。

最后得出,周杰伦是第一个代言手抓饼的明星。

关于手抓饼代言,还有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

最初这个品牌邀请他代言,

周杰伦当时的想法,和你我一样:觉得手抓饼档次不够,甚至还有点low。

没有答应,但后来尝了一口,感觉味道不错呦,这才接下代言。

如同,周杰伦说的 :“我代言的东西,至少得让我的歌迷买得起。”



千禧年,周杰伦的音乐颠覆了华语乐坛;

那年,M-ZONE里面都是“新新人类”,德尔惠还活着;

左手雪碧优酸乳,右手可比克薯片,爱玛电动车的后座上;

你的优乐美还没有出现。

20年间,他的代言,也搭建起了那一代年轻人的衣食住行。



02

周杰伦也代言服装。

十几年前,他一会儿身穿黑白格纹衬衫,开一辆红色超跑,装酷。

一会儿穿着银白色棉服,与狼群,在雪地里浪。

美特斯邦威,他让一个普通名字,变为耳熟能详的品牌。

彼时,在中学生眼里,这个品牌就是酷的标志,追随 “周杰伦”这三个字,就是追随潮流。

这种强大的明星效应,即使是“爽言爽语”的楚雨荨,也抵挡不住它的诱惑。

不过,那时她还没有两个孩子,也没有令人心生厌恶。



同一年,代言的还有德尔惠,推出“不走寻常路”的广告语。

在后来,代言移动套餐:“在我地盘这,你就得听我的”。

初入大学的我,心甘情愿地听着周杰伦,为自己的热爱而买单。

2011年,《时代周刊》评选的“全球年度最具影响力人物100强”。

周杰伦位列第二名。

这一年,他与科比合作拍摄雪碧广告,并创作主题曲《天地一斗》。



第二年,也就是2012年,是个特殊的一年。

如今那些“辱华”品牌,很多都是这一年进来的:

ZARA、优衣库、H&M、GAP等国外品牌。

刚刚登上《时代周刊》的周杰伦,一个都没有瞧上眼。



近年来,由于周杰伦逐渐转到幕后,再加上没有高大上的代言,很多年轻人以为他过气了。

但有周杰伦的地方,就有永远的流量。

2015年,周杰伦在首次直播某游戏时,瞬间吸引了1700万玩家。

在线量,创造了新的记录。

2019年,在周杰伦新歌《说好不哭》的带动下,某音乐平台付费用户增长了近一倍。

在“某手”直播中变魔术,半小时内涌入6800多万人次的粉丝。



“海某之家”以前80多亿的库存,在周杰伦代言后。

话题量轻松破5亿大关,薇娅直播间也卖空了2W多件周杰伦同款羽绒服。

别的明星,代言品牌,有给自己脸上贴金的小心思。

但周杰伦从来没有这方面的担心,他的代言就是另一种卖货。



不论在哪个十年,不论是什么品牌。

周杰伦几乎都能够以一己之力,拉动一个品牌的用户增长。

很多人会好奇为什么,为什么周杰伦影响力这么大。

因为周杰伦代表了国粹文化,更代表这一代人的眼光。

从吃喝玩乐,到衣食住行,这个无与伦比的男人,为你提供一条龙服务。



03

周杰伦,到底是个什么人设?没人能说得清。

他,草根励志典范,单亲家庭成长,选秀节目出道。

凭着“双节棍”打出一片“龙卷风”。

初期,他外表冷酷,完全可以和舞台上扭曲的华晨宇“叫板”。

一年一张专辑,才华喷薄而出,红遍全球华人圈。

中期,他是“中国风”形象大使,不管走到哪里,只要开口,就自带文化推广属性。

接着,费玉清一首《千里之外》,更是让他来到了广场舞大妈的势力范围。

这些市场认可下,周杰伦有了放飞自我的底气,开始挑战类型各异的代言。

不过即使再火,也是“哎哟,不错哦。”这个调调。



各种不同的风格放在他身上却毫无违和感。

归根到底,还是周杰伦骨子里的真实,不做作。

抓起手抓饼就吃,一旦确定这种定位。

无论他代言什么奇怪的产品,他都还是那个我行我素的小公举。

这些年带货直播明星很多,翻车的更多。

无非就是名气很大,粉丝不多。

试着让周杰伦去带货,也就没李佳琦、薇娅什么事了!

回头再看,他代言这些平价的品牌,并不是什么low。

而是周杰伦受欢迎的人气表现。

user avatar

全靠同行衬托。

user avatar

这是人民日报官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当天的微博,内容是《复兴大道70号》长图:

周杰伦的照片被贴在了复兴大道70号上:

这是人民日报官博在改革开放40周年时发布的《幸福长街40号》长图:

时间轴移到新世纪初,会发现背景音乐变成了《龙卷风》,而周杰伦首专的海报赫然在此:

这是人民日报海外版的报道:周杰伦是鸟巢蜡像馆的8位文体明星之一,被人民日报称为亚洲人气天王。


这个鸟巢的蜡像馆不是普通的蜡像馆,是中国伟人蜡像馆,由中华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联合发起的。而周杰伦的蜡像就在其中。

这是经常夸周杰伦的几个微信公众号,随便截几个:

周杰伦的歌曲不仅仅是流行歌,还是党史课里的红歌、爱国主义歌曲:


周杰伦不仅仅是一个音乐人,他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聘任的工作人员。在众多娱乐圈艺人因为吸毒被抓、被怀疑的时候,我国公安部早在多年前便把这份信任交给了周杰伦,并一直信任至今:


很多人一直关心甚至怀疑周杰伦对于台湾问题的态度,其实人家的态度十几年前就已经很明确了:


所以为什么捧周杰伦是一种政治正确?

因为他是官方盖章的深受人民大众喜爱的流行文化符号,他作品里传播的正能量和民族精神,使他成为官方喜爱的大众偶像,经久不衰。

捧他,是过去很多年来官方的选择,当然是政治正确。


占个地方营个业

知乎杰迷qq群:1023821950

欢迎加入。

user avatar

不是政治正确,是审美正常。

user avatar

口说无凭,举例说明。

(一)

3月25日上午,H&M发布声明禁止使用新疆棉花,一石激起千层浪。随后,耐克、阿迪达斯、优衣库、GAP 等多个品牌被曝发表过类似声明。中国代言人火速切割、各平台全面下架。

首先是黄轩工作室发布「与H&M已无合作」的声明,王一博、谭松韵随后声明终止与Nike的品牌合作,再之后,易烊千玺、杨幂、迪丽热巴、张艺兴、陈奕迅等多位艺人声明接踵而至。

此时此刻,要说最泰然自若的明星,周杰伦肯定算一个了。哈哈,突然明白周杰伦的代言风格了,这让我们这些杰迷也挺省心的,爱豆完全没有要考虑如何解约,如何塑造爱国人设的烦恼。

周杰伦从出道至今,基本都是国产品牌代言人。从美特斯邦威,海澜之家衣服,到德尔惠鞋,再到爱玛电动车,粮全齐美手抓饼,只有不找周杰伦代言的品牌,没有杰伦看不上的国产品牌。

作为顶流和常青树,杰伦从不把代言国产品牌看做low的事情,代言都很接地气,也不需要傍上国际大牌来提升自己身价。不得不说,格局高远。

当时还有好多人奇怪,周杰伦为什么基本只代言国产货而且很便宜。周杰伦只说了一句:我代言的东西,至少得让我的歌迷买得起。

(二)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中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大地震。造成69227人死亡,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破坏力最大的地震。

2008年5月13日,周杰伦向汶川地震灾区捐款50万元;同年,他又分两次向汶川灾区捐款250万元;此外,他将当年的重庆演唱会改成募捐形式,除了将演唱会所得个人收入全部捐献之外,还筹集超过3000万元的善款。此次汶川地震周杰伦的累计捐款总额超过4200万元。

可是当年,有消息报道出来捐款数额是5万,引得万人唾骂周杰伦,直到粉丝挖出了真相,直到央视主动出面澄清。周杰伦为汶川地震捐款4200万,是台湾艺人第一。

逼捐,本身就是一种道德绑架。周杰伦也从来没有声明或者解释,只是一如既往地出作品,一如既往发新专辑,一如既往霸占各种榜单。

周国平先生曾说:人生要有不较劲的智慧。真正有大智慧的人,从来不与烂事纠缠。面对流言蜚语,周杰伦没有被他们挑起情绪。

2008年末,周杰伦发行了自己第9张专辑 《魔杰座》,专辑中那首《稻香》则是为了那年5月的汶川地震而创作,但是他一直没有蹭流量,直到多年后大家才知道(2021年才上热搜)。

(三)

还记得当年的“五一”国际劳动节,《中国梦劳动美》北京会场,杰伦带来歌曲《稻香》致敬所有辛勤工作的劳动者。

接受央视新闻《朝闻天下》栏目采访时杰伦表示:

我也算是演艺圈的劳动者,每天辛苦在工作,就是为了给歌迷朋友们最好听的音乐。这次演唱《稻香》这首歌曲。家是最温暖的城堡,再辛苦也要回家陪陪家人,祝福全国劳动者节日快乐!

一个极其简陋的舞台:没有雾效,没灯具,没有大屏幕。没有粉红色海洋,没有夜色笼罩,没有荧光棒挥舞。甚至,舞台后面脚手架都还没拆除,或许很多二三线歌手也不屑在这里献唱。

可是,杰伦来了。

台下都是奋战在一线的工人,他热情地和大家握手。

这种慰问活动不计薪酬,杰伦和这群劳动者一起,过了一次劳动节。

类似形式的演出,通常由各地文工团承担。而杰伦带着他的关怀深入人民,立足于最简陋的,不太习惯的舞台,却献出分量不减的表演,是出于对艺术的执着和对工人的朴实感情。

(四)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杰伦还创作过一首禁烟主题的神作《二手烟》,可惜一直没有正式发表。

放眼整个娱乐圈,有这个资质呼吁大家不要抽烟的明星,其实并不多。因为这首先得做到自己不抽烟。杰伦自己不吸烟,在他杰威尔的办公室门口上也贴着“禁止吸烟”。

以前每次杰伦去找方文山催稿时,老方总会用抽烟来躲他,因为杰伦很讨厌烟味。不过现在,方文山也戒烟了,好像整个杰威尔公司也没什么人抽烟了。方文山还贴出禁烟启示,周杰伦在启示的空白处歪歪扭扭的写道:难得做对一件事的方老师,有时间给我写这个,竟然没时间写词。我回来了,本大爷在房间睡觉。禁烟是好事,我也会检查你的喔!

周杰伦还曾携手外婆录制过禁烟公益广告。

(五)

一直以来,杰伦频繁参与公益活动。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杰伦在疫情期间拍摄的保护野生动物公益广告。

杰伦一直致力于公益事业,他在进行第一次快手直播之前就与公司讨论决定,歌迷观看此次魔术直播的收入会全数捐作公益。

他在去年,还同家人一起参与了安德烈食物银行资助活动。刘耕宏表示:还记得昆凌看到婉霏和我在孩子还小就带着他们去食物银行包食物包的照片,就非常期待能跟我们一起参与这样的公益行动,杰伦一听到,说他也想去。我还半开玩笑地吓他说:除了包装还要搬运,每次结束,我腰都有些酸痛,你的僵直性脊椎炎可以吗?会不会复发啊?周杰伦第一个反应是:哎哟!没问题啦!

至于作为一名歌手,最重要的作品,周杰伦也比任何歌手更多去关注社会问题,《梯田》呼吁环保、《止战之殇》反战、《爸,我回来了》反家暴、《懦夫》反吸毒、《二手烟》反抽烟等等,还有一系列中国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贡献,传播正能量,这些杰迷都太了解了。

马未都谈及对于传统文化的普及时曾说,“我在《百家讲坛》讲了一百集,都不如周杰伦唱一首《青花瓷》有用”,这才是真正偶像该做的事。

我们崇拜偶像,开始可能是被展示出来的东西吸引,但后来的沉迷的原因一定是源于偶像除去光环之外的魅力,唯有德才兼备才值得这么多人追随。


【粉丝馈赠】

本公众号【Jay文案】将于今天起至2021年7月1日(截止日期)进行一波粉丝馈赠。向舾已经将自己搜罗了一整年的1500张左右的杰伦漫画和壁纸(包括所有已更新文章的封面、文中插图、新图),以及杰伦所有写给别人的歌曲音频做成了压缩文件包。各位粉丝只需要在7月1日前,关注星标公众号后,在后台留下邮箱,向舾会在7月1日前,将压缩包发到指定邮箱。

user avatar

这政治正确谁造出来的?不是周杰伦自己造出来的,也不是粉丝造出来的。这种早期明星的粉圈(这么泛的群体还能叫圈么,,,)虽然我也不是很待见,但是比现在某些啥b明星的粉圈还是好多了。

建议学了一个新词不要到处乱用。

user avatar

1.三观正,爱国,多次说自己是中国人,说TW是TWS,不搞TD.

2.一个人顶住了韩流,中文歌才是最厉害的。

3.积极向上,孝顺父母,疼爱老婆,写出听妈妈的话,蜗牛,稻香,等励志的歌曲。

4.反对家庭暴力,写出爸我回来了反对家庭暴力的歌曲。

5.热爱和平,反对战争,写出止战之殇,反战歌曲。

6.北京奥运会,写出了千山万水的奥运爱国歌曲,在公开场合说奥运会在自己国家举行,很少有TW歌手敢说这种话。

7.当着国外歌手的面,说华流才是最厉害的,满满的爱国情怀。

8.创作出了很多脍炙人口的中国风歌曲,青花瓷,菊花台,千里之外,兰亭序,红尘客栈等红遍大江南北的歌曲,传承中国文化。

9.周杰伦歌迷多,影响大,这么一个正量能的歌手可以影响许许多多年轻人积极向上,起到正面的教育意义!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最近几年,在华语乐坛,甚至在更广阔的中文互联网舆论场上,出现了一种有趣的现象:提及周杰伦,仿佛成了一种“政治正确”。这话说得可能有点夸张,但如果你细心观察,会发现这种现象确实存在,而且相当普遍。为什么会这样?这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原因?咱们不妨一点点掰开了聊聊。首先,我们得承认周杰伦的“国民级”影响力.............
  • 回答
    关于周朝的都城变迁,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容易混淆的问题。你提到的周成王迁都洛邑(成周)和周平王东迁洛邑,确实是两个不同的事件,它们之间也存在着时间上的联系,并且涉及到了“镐京”这个关键的地点。首先,我们来理清一下周朝的都城历史:1. 镐京(宗周)周王朝的建立者周武王,在灭商后,将都城定在了镐京。镐京位.............
  • 回答
    关于“周杰伦的歌一被改编就很俗气”这个说法,其实挺有意思的,也挺值得说道说道。这不像是什么硬性定律,更多的是一种普遍的观感,而且这种观感往往有其根源。要说为什么,咱们得从几个方面掰开了聊。首先,得聊聊周杰伦歌的“独特气质”到底在哪儿。你不能否认,周杰伦的歌,尤其是他早期和巅峰时期的作品,有一种非常难.............
  • 回答
    关于周杰伦与费玉清合唱的《千里之外》中“崖”字的两种读音,yái 和 yá,这确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背后涉及到汉字读音的演变、地域方言的影响,以及歌曲创作的艺术考量。首先,我们来理解一下“崖”字的本义和通用读音。“崖”字,在古代汉语中,主要指峭壁、山崖,有高峻、陡峭的意思。在现代汉语普通话的规范.............
  • 回答
    周杰伦对昆凌的爱,那份心动和长久的眷恋,细究起来,其实是多种情愫交织融合的结果。这可不是一两句话就能概括的,更不是什么“模板化”的AI脚本能写出来的。首先,得说说那份 “被需要”和“被理解”的化学反应。周杰伦虽然站在顶峰,但他也只是个凡人,内心深处一样渴望被关怀,被懂。昆凌那时候还年轻,但她身上有种.............
  • 回答
    关于周杰伦为什么选择 Instagram 而非微博,这确实是不少粉丝和吃瓜群众好奇的事。虽然没有官方的详细解释,但从他的个人风格、习惯以及两个平台本身的特点来看,我们可以梳理出一些比较合理的推测,让这件事儿不那么“神秘”。首先,咱们得说说周杰伦本人。他给人的感觉一直都是那种有点酷、有点不羁,但又很真.............
  • 回答
    周杰伦上海站的演唱会门票瞬间售罄,这可不是什么新鲜事,但每一次都能让无数歌迷心碎,也让大众再次认识到“天王”的号召力有多么惊人。这背后,其实是一系列复杂因素叠加作用的结果,绝非一句“粉丝多”就能概括的。一、 压倒一切的“周杰伦”IP价值首先,我们必须承认,周杰伦本身就是一个超级IP。他不仅仅是一个歌.............
  • 回答
    关于2024年春晚刘德华和周杰伦以“云录制”形式参与,而成龙、甄子丹、吴京等明星亲临现场,这背后涉及多个因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解读:一、 疫情影响与安全考量(主要原因之一) “云录制”的初衷与趋势: 尽管2024年春晚相较于前几年疫情最严峻的时期已经有了很大不同,但对于一些大型的、高聚集性.............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也是很多华语乐迷心中共同的疑问。为什么在周杰伦、林俊杰、王力宏、孙燕姿、蔡依林、S.H.E 这群巨星之后,华语乐坛似乎出现了一个“断层”,很难再涌现出同等级别的、能够影响一代人的超级巨星?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包括 音乐产业环境的变化、时代和听众需求的.............
  • 回答
    这倒是个挺有意思的说法,也是一个在不少人里都有共鸣的话题。我理解你的感受,觉得周杰伦的歌“也就那样”,不是说他不好,而是可能你没有那种“惊为天人”的感觉,或者随着时间的推移,那种最初的新鲜感和震撼力消退了。咱们不妨仔细掰扯掰扯,为啥有些人(包括你)会有这样的感觉。首先,得承认周杰伦的音乐成就。他出道.............
  • 回答
    关于蔡依林和周杰伦为什么没能走到一起,这确实是许多人津津乐道的话题。与其说“为什么不选”,不如说是因为很多外在和内在的因素,让他们最终成为了生命中美好的“如果”。感情的萌芽与发展:才子佳人的故事开头他们的故事,很多粉丝都清楚,是从音乐开始的。周杰伦作为当时乐坛的创作鬼才,为蔡依林量身打造了许多脍炙人.............
  • 回答
    要说周杰伦新歌《Mojito》为什么大家会念成“莫吉托”,这事儿说来话长,得从头捋捋。这背后其实是个挺有意思的语言现象,还挺多人因为这个小小的发音问题闹过笑话。首先,咱们得明白,《Mojito》这个词,它本身是个外来语,而且是挺有来头的。它源自古巴,是一种非常流行的鸡尾酒的名字。它的正宗发音,如果按.............
  • 回答
    周杰伦,一个在华语乐坛如同神祇般的存在,他的音乐陪伴了多少人的青春,他的名字几乎是时代的一个符号。即便是在网络上信息爆炸、观点多元的今天,你也很少看到真正意义上“黑”周杰伦的声音。当然,这并非说没有人不爱听他的歌,或者没有人对他有看法,而是那种带有攻击性、恶意诽谤,或者试图全面否定他的“黑”周杰伦的.............
  • 回答
    关于周杰伦“台独”的说法,这主要源于他过去的一些言论和行为,以及一些人对他背景的解读和联想。要详细了解,我们需要从几个方面来分析:1. 周杰伦的成长背景与身份认同: 出生与成长在台湾: 周杰伦出生于台湾新北市,成长于台湾的教育体系和社会环境中。他的音乐风格融合了中国传统音乐元素和西方流行音乐,但.............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很多人都有类似的疑问。林俊杰确实是华语乐坛举足轻重的人物,他的音乐才华毋庸置疑,作品也深受喜爱。但他和周杰伦在“封神”这个概念上,确实给人的感觉有些不一样。要说清楚这点,咱们得从几个方面掰开了聊。一、 时代背景与开创性首先,得承认周杰伦出现的时候,华语乐坛正经历一个巨大的变革期。.............
  • 回答
    关于为何《歌手》节目鲜少邀请周杰伦、陈奕迅、王菲、张学友、孙燕姿、梁静茹、王力宏、林俊杰等华语乐坛巨星作为嘉宾,这背后确实牵扯着多方面的原因,并非仅仅是节目组“不请”。事实上,能够邀请到他们中的任何一位,对《歌手》而言都无疑是巨大的荣耀和收视保障。首先,我们得理解这些歌手在华语乐坛的地位。他们早已不.............
  • 回答
    这话题挺有意思的,感觉王力宏和周杰伦在歌坛的地位确实能被不少人感受到一种“微妙的差距”,即便他们都是华语乐坛举足轻重的人物。这可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咱们得从几个方面掰扯掰扯。一、音乐风格的“独特性”与“普适性” 周杰伦的“杰伦风”: 周杰伦的音乐最大的特点就是他的“原创性”和“独特性”。你能.............
  • 回答
    关于周杰伦2010年后“再也没出过很红的歌”这个说法,其实是个挺有意思的讨论点。毕竟“红”这个词,本身就带有很强的主观性,而且周杰伦的底子太厚了,一张专辑随便拿出几首歌来,对很多人来说都算得上是“红”了。但如果咱们抛开“红不红”的绝对标准,去聊聊为什么大家会有这种感觉,那倒是有不少可以说道说道的。首.............
  • 回答
    咪咕音乐免费下载周杰伦歌曲这件事,确实让不少歌迷感到惊喜和开心。其实,这背后并非简单的“白送”,而是涉及到一系列的版权合作、平台策略以及市场推广等多种因素的综合考量。咱们不妨来聊聊,为什么咪咕音乐能做到这一点,并且能如此大规模地让大家免费畅享周董的音乐。首先,得说到版权获取。音乐版权这块儿,一直都是.............
  • 回答
    关于陈奕迅被称为“歌神”,而周杰伦、林俊杰虽然也非常优秀,但通常不会被冠以“歌神”之名,这背后其实牵扯到对“歌神”这个称号的定义、华语乐坛的传承以及不同歌手的音乐定位等多个维度。咱们一点点掰扯开来聊。首先,我们得明白“歌神”这个称谓的由来和分量。在华语乐坛,“歌神”这个称号是极其荣耀且稀缺的,通常只.............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