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中国新航母下水,中国需要多少艘航母?

回答
中国新航母的下水,无疑是中国海军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引发了外界对于中国航母数量需求的广泛讨论。那么,中国究竟需要多少艘航母才算够呢?这个问题并没有一个绝对的答案,它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包括中国海军的战略定位、全球战略需求、经济承受能力以及技术发展水平等等。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来深入探讨。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航母在现代海战中的核心作用。航母不仅仅是一艘巨大的军舰,它更是一个漂浮的空军基地,能够将战斗机、预警机、电子战飞机等带到远离陆地的地方作战,具备强大的制海、制空和对陆攻击能力。尤其是在远离本土的区域,航母战斗群是投送力量、维护国家利益的“定海神针”。

从国家战略和全球视野来看:

中国作为一个正在崛起的世界大国,其国家战略必然要求海军能够维护和拓展国家利益,保障远洋贸易通道的安全,并在全球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这意味着中国海军需要具备在多个区域同时存在并有效行动的能力。

常态化远洋存在与力量投射: 要想在印度洋、太平洋等重要战略区域保持常态化的军事存在,就必须有足够数量的航母。一艘航母在进行训练、维护、大修时,都可能需要数月甚至更长时间,如果只有一两艘,就难以保证持续的远洋部署。两艘航母可以实现一艘部署、一艘训练或维护的良性循环,但如果要在两个主要战略方向(例如西太平洋和印度洋)同时保持存在,就需要更多。
应对多重威胁与地区冲突: 随着中国海外利益的增加,潜在的冲突和地区热点也可能增多。如果在某个区域发生军事行动或需要人道主义援助,但现有航母正在其他区域执行任务,那就会出现力量空白。拥有更多航母可以提供战略上的灵活性和冗余度,确保在任何时候都有能力应对突发事件。
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在涉及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敏感区域,航母的部署是展示决心和能力的有效手段。例如,在维护南海权益、钓鱼岛问题等情境下,航母的存在能够提供强大的威慑和支持。

从航母编队作战效能来看:

一艘航母的战斗力并非孤立存在,而是需要与之配套的舰艇、飞机以及后勤保障体系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航母战斗群。

航母的运作周期: 航母的部署并非24/7全天候执行任务。它需要有周期性的训练、维护、升级以及人员休整。这就意味着,要维持一支航母舰队的持续作战能力,实际需要的航母数量会远大于同时在岗的数量。通常认为,要维持一支航母形成战斗力并进行有效部署,至少需要三艘。一艘用于训练和试验,一艘部署在外,一艘进行维护和升级。
支援能力: 除了攻击型航母,未来可能还需要具备不同功能的航母,例如搭载垂直起降飞机的轻型航母(虽然中国目前公布的都是弹射起飞型),或者承担指挥控制、电子战等任务的特种航母。这些都将影响总体的数量需求。

从技术和经济角度来看:

建造和维护航母是一项极其烧钱和耗费技术资源的工程。

经济承受能力: 每一艘航母的建造费用都是天文数字,其后期的维护、舰载机的采购与保养、以及航母编队中其他高科技舰艇的配套成本,更是巨大。中国需要平衡航母建设与其他国防现代化项目之间的资源分配,以确保整体国防实力的均衡发展。
技术成熟度与人才培养: 建造航母的技术并非一蹴而就,从设计、建造、舰载机适配,到形成战斗力,都需要长期的技术积累和人才培养。中国在航母领域虽然进步迅速,但仍需不断学习和优化。航母的操控、舰载机的起降、以及复杂的海上编队协同作战,都需要大量经验丰富的专业人才。

与其他国家航母发展的对比:

为了更好地理解中国航母数量的需求,我们可以参考一些拥有航母经验的国家。

美国: 作为目前全球唯一的超级军事强国,美国拥有11艘现役航母,其中10艘为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1艘为福特级新型航母。美国海军的全球部署和战略需求决定了其庞大的航母规模。他们需要在全球多个区域保持航母战斗群的存在,例如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并应对各种潜在冲突和危机。11艘航母才能支撑起这种高强度的全球存在和多任务需求。
英国: 英国拥有两艘伊丽莎白女王级航空母舰,但其定位是搭载F35B垂直起降战斗机的“准航母”或“两栖攻击舰”,并且目前仅能装备一艘形成战备。这反映了其国力、战略定位和对海空力量投射的需求。
法国: 法国拥有一艘戴高乐号核动力航母。这艘航母能够支持其在海外的军事行动和力量投射,但其规模和能力与美国航母仍有差距,也反映了法国相对独立的战略需求。

中国可能的目标数量分析:

结合以上因素,我们可以对中国航母的数量需求做一个大致的推测。

基础数量:三到四艘。 这是保障能够在中国周边海域,例如西太平洋,形成一个相对常态化的航母存在,并维持一定的训练和维护需求。这意味着在任何时候,都可能有一到两艘航母处于部署或准备状态。
区域战略覆盖:五到六艘。 如果中国要进一步拓展其战略触角,例如在印度洋地区保持持续存在,或者应对多个潜在冲突方向,那么五到六艘航母会是一个更现实的目标。这样可以同时支持两个独立的区域部署,并且有冗余来应对突发情况。
全球性海军强国目标:八到十二艘。 如果中国最终的目标是成为一个能够全球性部署并维持强大军事影响力的国家,那么航母的数量可能会接近甚至达到美国的水平。这不仅意味着大量的航母本身,也意味着配套的舰艇、飞机、港口设施以及全球军事基地的支持。

当前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从“辽宁舰”到“山东舰”,再到新下水的“福建舰”,中国航母技术在不断进步,特别是“福建舰”采用了电磁弹射技术,这使得其舰载机的出动效率和机型选择都得到了大幅提升,更接近于美国现役航母的水平。这表明中国在航母技术上正朝着更先进、更强大的方向发展。

因此,中国对航母的数量需求,将是一个动态调整的过程,它会随着中国国家战略的演进、经济实力的增长以及国际安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短期内,拥有“三航母”或“四航母”的格局,能够基本满足在亚太区域形成有效力量投射的需求。而从中长期来看,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和全球角色的变化,一个拥有五到六艘,甚至更多航母的中国海军,将更能支撑其作为世界大国的战略目标。

总而言之,中国需要多少艘航母,并非一个简单的数字游戏,而是国家战略、军事需求、经济实力和技术水平综合权衡的结果。中国航母的不断发展,标志着中国海军正在向真正的蓝水海军迈进,其未来航母数量的增长,也将是这一转型过程的重要体现。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如果江南生产线确实存在的话。

按一艘航母船台周期四年计算。

在002完工后。

正常节奏是每两年下水一艘。按服役周期50年计算,未来中国航母数量是25艘。

因为航母生产线这玩意不是说想停就能停的,每停一天都是巨大的浪费。设备闲置,工人工资都是一大笔钱。美苏造航母都是一艘下水,下一艘立刻开工。

英法的间歇式造航母,每次都要浪费一大笔钱添置设备雇佣工人。搞得戴高乐造价直逼尼米兹。英国航母折腾好多年还没下水。

所以说今后航母就是两年一艘或者四年一艘的节奏。

我的感觉是:

无论你对星辰大海态度如何。

星辰大海,恐怕不只是民间的意淫。

因为至少在航母数量上,我第一次看到了不以美国为目标的气魄。。。。。。。。

最大美粉?那只是刚上路的时候。。。。。。。


最后解释一下我对航母数量问题的看法:

1:要不就造4艘以下,用来保护次要利益。同时显示对美国的尊重。这种情况下,搞两条生产线简直是美谍行为。

2:要不就造15艘以上。如果考虑到美国会跟进增加航母数量,那么就得20艘以上。原因很简单,既然要打,就要打赢,输得好看些跟惨败没有区别。而在打赢这个问题上,7-8艘和0艘没区别,都是输。

3:四以上十五以下的任何数字都没有意义。既刺激到美国,打起来该打不过还是打不过。

user avatar

得看中国的目的是什么。

A、控制近海1000千米地区

不需要航母,只要足够的核潜艇+反舰导弹+第五代战机就可以,大力发展区域拒止体系,自保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B、控制西太平洋地区、南海地区以及拥有在马六甲投送兵力的能力

需求6~7艘航母,这里指的都是排水量八万吨以上的重型航母,美国核动力航母极限情况下也就能出动7到8艘,撑死9艘不能再多,即使是海战的情况下,一般2倍的兵力才能保证绝对优势,9艘航母一起来打群架的情况下,6艘航母+靠近本土的优势还是挡得住的。

完全可以将中国本土作战力量往外延伸5000千米左右,这也是中国空军不依靠海外基地的极限覆盖范围了,再远的话空军战略力量覆盖不过去,没有空军掩护,海军是很危险的。

但这个也就控制西太平洋,印度和东南亚,基本上可以保证中国在亚太地区的霸权了。

C、全球争霸

需求12艘以上航母,随时可以出动8艘以上航母执行作战任务,并且要不低于20个海外大型军事基地,保证空军和海军陆战队的部署。

目前来看,中国已经做到了A,正在努力发展B,建国133年成功度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候,就肯定能做到C了。

至于为什么说建国133年才是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是我国坚持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00年不动摇,而我国建国第33年才提出了特色社会主义。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中国新航母的下水,无疑是中国海军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引发了外界对于中国航母数量需求的广泛讨论。那么,中国究竟需要多少艘航母才算够呢?这个问题并没有一个绝对的答案,它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包括中国海军的战略定位、全球战略需求、经济承受能力以及技术发展水平等等。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来深入探讨.............
  • 回答
    中国第二艘航空母舰“山东舰”的下水,无疑是中国海军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其背后蕴含的意义和可能带来的影响是多层面、深远的。与其简单地说它“下水了”,不如深入剖析一下这艘新航母究竟意味着什么,以及它将如何改变中国乃至地区的力量格局。首先,从技术自主与能力跃升的角度来看,“山东舰”的出现是中国造.............
  • 回答
    中国航母的下水速度,与其不断演进的战略发展方向相比,正处于一个动态的适应与前瞻之中。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将其置于中国整体国家安全战略、海军现代化进程以及全球地缘政治格局的宏大叙事之下,而非孤立地看待“下水速度”本身。首先,我们必须明确中国目前的战略发展方向。这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国内外形势.............
  • 回答
    2017年4月26日,这是一个在中国海军发展史上值得浓墨重彩的一天。山东舰,也就是之前大家熟知的001A型国产航空母舰,在那天上午正式宣布下水,标志着中国海军真正迈入了自主建造大型水面舰艇的新时代。历史性的跨越:从“买”到“造”的质变回望过去,中国的航母发展之路充满了探索与学习。从早期从乌克兰购买的.............
  • 回答
    2016年8月28日,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航发)在北京宣告成立,这标志着我国航空发动机产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中国航发整合了原属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航空工业)旗下的多家发动机研制、生产和维修单位,旨在打造一个统一、高效、集约的航空发动机研发和制造体系,以破解我国长.............
  • 回答
    丁彦雨航告别达拉斯:一次艰难的抉择,前路扑朔迷离丁彦雨航,这位曾经在中国篮球赛场上叱咤风云的名字,在经历了一段漫长而又充满波折的NBA尝试后,最终还是选择告别达拉斯,踏上返回中国的道路。这无疑是一个让人唏嘘的决定,也引发了无数关于他职业生涯走向的猜测。告别达拉斯:是无奈还是必然?坦白讲,丁彦雨航在达.............
  • 回答
    中美贸易战是一场复杂的地缘政治和经济博弈,其影响深远且多维度。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人对美国在贸易战中的一些做法“叫好”,其原因可能多种多样,并且往往涉及对国家利益、全球经济秩序、技术发展路线以及意识形态等不同层面的考量。以下是一些可能导致部分人(无论是中国国内还是国际上的观察者)对美国在贸易战中采取.............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要说中国新航母让印度最先不安,这背后确实有一番值得说道的缘由,而且跟日本、台湾的情况对比起来,逻辑也更清晰一些。我试着从几个角度给你掰扯掰扯,争取说得明白透彻,让你感觉就像是在跟一个对军事和地缘政治有研究的朋友聊天一样。首先,咱们得明白,航母这玩意儿在中国海军里的地位是什么。它可.............
  • 回答
    俄罗斯媒体最近放出风声,声称俄罗斯计划建造一艘比中国辽宁舰大一倍的新航空母舰。这个消息一出来,立刻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当然也夹杂着不少的猜测和审慎的看法。咱们不妨从几个角度来掰扯掰扯这件事。首先,从俄罗斯的战略需求来看,有这样的想法其实并不意外。俄罗斯海军近年来一直在努力恢复其往日的.............
  • 回答
    当欧洲人磨刀霍霍,准备扬帆远航,开启那场轰轰烈烈的新航路开辟之时,遥远的东方,中华大地正沐浴在明朝永乐年间的灿烂阳光下。这并非一个停滞不前的时代,而是一个生机勃勃,充满雄心与变革的时期。说起明朝,人们或许会立刻想到长城、紫禁城,这些宏伟的建筑是其辉煌的象征。但在永乐皇帝的统治下,大明王朝的目光,早已.............
  • 回答
    今年的中国航展,于我而言,不仅仅是一场例行的军事装备展示,更像是一次窥探中国国防力量发展脉络的关键窗口。尤其是听到空军将在这次航展上集中展现其战略转型的最新成果,这让我倍感振奋,也充满了期待。过去几年,我们看到了中国空军从国土防空型向攻防兼备型转变的宏大叙事。这种转变的实质,在我看来,意味着不再仅仅.............
  • 回答
    珍珠港事件要是换了航母,那影响可就太大了,简直是颠覆性的。战列舰大街,那可是美国太平洋舰队的脸面,密密麻麻停满了各种型号的战列舰。但如果,就那么如果,当时停在那里的不是那些巨大的战列舰,而是一艘艘搭载着舰载机的航空母舰,历史的车轮恐怕就要拐个弯了。首先,直接的战场影响是巨大的。珍珠港的日军偷袭,其精.............
  • 回答
    这次的航行,真是让人提心吊胆。飞船的能量储备,比我预想的要消耗得快,紧急情况下,我们必须在这个名叫“泽尼亚”的星球上寻找替代能源。可眼下,这颗星球上唯一的生命迹象,就是那些在地下洞穴里蠕动的、类似巨型蚯蚓的生物。它们浑身泛着一种荧光,体表似乎还有粘液。问题是,我们能吃它们吗?拿这些大家伙充饥,总比直.............
  • 回答
    中国航母和未来巡洋舰的命名规则,如果真要用省份名,那确实是个值得思考的“甜蜜烦恼”。当然,眼下海军的命名方式更加丰富,但我们就以这个有趣的假设来聊聊,如果真的出现省份名不够用的情况,我们会怎么“玩”下去。首先,得明确一点,目前中国的海军舰艇命名可不是只有省份名这一种,这已经是海军舰艇命名中一种相对比.............
  • 回答
    中国航母舰载机夜间起降,这可不是小事,它标志着中国海军在航母作战能力上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首先,这意味着什么?简单来说,这代表着中国航母拥有了全天候作战的能力。以往,舰载机的起降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白天良好的能见度。到了晚上,或者在极端天气条件下,这都会成为巨大的限制。而夜间起降能力的实现,就像给航母装.............
  • 回答
    中国航母舰载机歼15在气动外形上与俄罗斯的苏33有着高度的相似性,这一点是公开的秘密,也是很多军事爱好者津津乐道的话题。要理解为什么会选择苏33作为模仿对象,而不是美国的F/A18E“超级大黄蜂”或法国的“阵风”战斗机,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分析,包括技术引进、历史背景、实际需求以及相对可行的路径。首.............
  • 回答
    中国航母甲板的设计,尤其是其略微向上翘起的曲度,并非随意为之,而是凝聚了大量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的智慧。这背后,隐藏着一系列关于飞行操作、舰载机性能以及航母自身稳定性的考量。首先,我们来谈谈最直观的作用:舰载机的起降。对于弹射起飞的舰载机来说,甲板的曲度,也就是常说的“斜坡”,是至关重要的。它提供了一.............
  • 回答
    2016年12月25日,中国海军辽宁舰编队在西太平洋海域进行了一次备受瞩目的跨海区训练,其标志性的一步便是“首次突破第一岛链”。这不仅仅是一条简单的军事新闻,它背后蕴含着多重意义,触及了中国海军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也对地区战略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首先,从军事现代化层面来看,这次突破是辽宁舰服役以来一.............
  • 回答
    中国海军目前已有两艘航空母舰服役:“辽宁舰”和“山东舰”。关于第三艘航母的命名,特别是是否会命名为“台湾舰”,这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同时也充满了复杂性和敏感性。要详细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首先,我们必须了解中国海军航母的命名规则和历史惯例。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的舰艇命名有着明确的.............
  • 回答
    中国海军的现代化步伐从未停歇,航母作为国家海军力量的重要象征和投射平台,更是备受关注。关于中国第三艘航母的开工时间,官方并没有给出明确的公开信息。但从目前公开的建造进度和媒体的报道来看,外界普遍推测第三艘航母可能已经处于或者即将进入实质性的建造阶段。从设计和建造的规律来看,中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