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雷达,飞机自动化这么先进应该是件简单的事情
雷达不是用于起降阶段的:无论如何,X波段雷达也不可能在甲板上识别出跑道轮廓。现在的自动装置只能诱导你进入下滑道,最主要的任务还是肉眼识别人工完成。
夜间的难点是对于肉眼目视:物体的细节会消退,轮廓会不清晰,使得人对深度和速度的判断力下降,完成最基本的“我正在朝着哪飞”的判断力会下降。
舰载机夜间着舰确实是比昼间困难,但也没像某些人想象的那样困难。拜航空电子技术的发展所赐,舰载机夜间起降的难度和安全系数比以前强的太多了。
咱这次不科普塔康啊、ILS进近啥的,就来看看这些东西具体怎么用。
以IOS游戏《航母降落HD》为例,首先来看一样我认为航空电子方面我认为最伟大的发明——HUD。HUD-Head Up Display就是我们说的平视显示器/抬头显示器,是利用光的折射/衍射原理将重要的飞行信息投射在一片玻璃上面。最早是美国发明用在A-5民团团员攻击机上面,不过当时的HUD界面比较简陋,能够显示的内容也少。而现在军用飞机的HUD能够显示的信息比之前有了大幅的提高,借用游戏的教程来看看现代HUD的界面分划。
再来看看游戏里歼15的HUD
对比一下央视公开信息里真实歼15的HUD界面,还原度是不是还不错?捡重要的说,看HUD中央的那个小飞机造型的符号就是飞行速度矢量,只要记住速度矢量指向哪里就是飞机实际会飞向哪里就可以了,顺带一说苏33的HUD上是没这个东西的。
知道飞机会飞到哪了还要能找到航母才行,这里就需要用到HSI了。HSI就是水平状态指示器,显示的是有关导航设备、机场和计划航线。还是借用游戏里的教程来看具体怎么使用。
截获了航母的塔康信号确定了航母的位置前进方向后就可以建立着舰航线了。跳过真实的CASE III舰载机着舰程序,直接来看最终阶段。
说白了就是让飞行速度矢量和ILS十字重合并对准-3.5度的标准下滑道,因为航母斜角甲板的缘故降落跑道和航母航向之间有个夹角,所以要把速度矢量对着跑道的右上角,夜间着舰会联系航母开启跑道灯光这也没啥问题。
下面来看个反面教材。
从ILS十字和助降镜都可以看出来此时虽然维持住了7.5度的在速攻角,但是距离下滑道过高即使强行减速砸下去也会磕断起落架,只能复飞。
看到这里对舰载机着舰的操作流程心里大概也该有数了,虽说模拟游戏玩得再好也不代表你真的能去开真飞机,但也不会两眼抹黑把着舰想的过于困难或者过于简单。科技的发展真的已经让舰载机夜间起降变得不那么危险了,去看看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那时才是危险度最高的时代,有兴趣的可以自己去搜搜那几年美国海军摔了多少架飞机就知道有多惨烈了。
最后再放个我自己录的机场起飞用HSI寻找航母仪表着舰的视频,因为游戏的气象系统还不完善所以只能把能见度调最低来模拟夜间着舰。
航母降落HD 歼15低能见度着舰 https://www.zhihu.com/video/1017540500517191680再来个歼15 shit hot break目视着舰。
https://www.zhihu.com/video/1017541086079635456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