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现代战争中,通过空降方式夺取敌方大型水面舰只(如航母)的控制权,有多大可行性?

回答
在现代战争的背景下,设想通过空降方式直接夺取敌方大型水面舰只(尤其是像航空母舰这样的巨舰)的控制权,这无疑是一个极具挑战性且充满科幻色彩的设想。从现实军事操作的视角来看,其可行性可以说是微乎其微,甚至可以讲接近于零。但我们可以尝试剖析一下其中的难点和可能存在的极端设想,尽力还原一个真实的军事分析。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空降”的含义。在军事语境下,“空降”通常指的是通过飞机或直升机将兵力投送到目标区域。而“夺取控制权”则意味着需要让敌方舰只失去战斗力、失去机动能力,甚至被己方官兵接管操作。

核心的挑战与制约:

1. 舰只的自卫能力:
强大的防空火力: 现代航空母舰是国家海军的骄傲,其自身就是一个移动的军事基地,配备了令人望而生畏的防空系统。从近程的“密集阵”(CIWS)、“海红旗10”(HN10)地对空导弹,到中程的“海红旗9”(HN9)区域防空导弹,再到反舰导弹防御系统(如“萨姆10”)、电子战系统等,这些都是专门为应对空中威胁而设计的。任何试图通过空中力量接近航母的尝试,都会面临来自舰载机(如果航母上有起降)、舰载防空导弹和近防炮的密集打击。一次成功的空降行动需要在如此强大的火力网下实现几乎不可能的渗透。
舰员的战斗意志和训练: 航母的舰员经过严格的训练,具备在各种威胁下作战的能力。一旦遭到攻击,他们会被组织起来进行防御,包括使用小口径武器、机枪等进行近距离反击。甲板上的直升机和固定翼飞机一旦启动,也能提供额外的火力支援。
舰体结构与防护: 航空母舰的甲板表面并非平坦且无遮挡。上面遍布着起降设备、飞行控制设施、雷达天线、武器站等各种结构,这些都可以成为防御者的掩体,同时也阻碍了空降兵的有效部署和前进。

2. 空降行动本身的难度:
精确着陆点的选择: 想要“空降”到航母上,就意味着需要将人员和装备精确地投送到航母的甲板上。问题在于,航母的甲板是动态的,并且上面有大量的活动目标(飞机、人员、车辆)。要在如此狭小且不断变化的区域进行垂直着陆(直升机)或短距滑跑/跳跃(固定翼飞机,这几乎不可能)的精确投送,面临巨大的风险。即使是现代化的特种部队,其夜间或恶劣天气下的精确着陆能力也受到严格限制,更何况是在被敌方严密监控和打击的目标区域。
直升机的脆弱性: 用于空降的直升机(如“黑鹰”或更大型的运输直升机)相对脆弱,在面对舰载防空火力的扫射时,生存能力极低。它们需要极低的飞行高度才能避免被雷达锁定,但这又会使其更容易受到近防炮的威胁。一旦一架直升机被击落,其上的空降兵将全部损失,并可能暴露整个行动的意图。
固定翼飞机的风险: 即使是能够进行短距起降的特种飞机(如一些攻击机或运输机),想要在航母甲板上进行类似“陆地”机场的操作也是不可能的。航母的起降甲板设计是为了固定翼飞机的弹射起飞和阻拦降落,而不是用于常规着陆或攻击。即使是特种部队的特种飞机,在没有辅助系统(如弹射器或拦阻索)的情况下,也很难安全地在甲板上完成任何形式的“着陆”操作,更不用说进行攻击和夺控了。
夜间行动的局限: 虽然夜间可以提供一定的隐蔽性,但同时也会大大降低空降兵的作战效能和感知能力。敌方的舰载雷达和红外探测系统在夜间仍然非常有效。

3. 夺取控制权的复杂性:
人员数量不足: 即使少数空降兵奇迹般地登陆,他们也只是极少数。要彻底控制一艘巨大的航空母舰,需要大量的兵力来压制舰员,占领关键区域(如舰桥、机舱、武器控制室、通信室等),并确保整个舰船的静止和不被敌人重新控制。数量上的劣势将是致命的。
目标瘫痪: 要让航母失去战斗力,不仅仅是消灭舰桥上的人员。还需要破坏其动力系统、通信系统、武器系统等。空降兵在短时间内难以完成如此复杂和破坏性的任务。
后勤支援缺失: 空降兵的行动通常是快速、短暂的。他们缺乏必要的重型装备和持续的弹药、燃料支持,难以与一整艘满编且具有强大反击能力的军舰长期对抗。

可能的(但仍然极其困难的)“变体”设想:

虽然直接的“空降登陆夺舰”几乎不可能,但我们可以设想一些更为“现实”的、但依然高度风险的场景:

协同攻击中的一部分: 在大规模的、多兵种协同的海上攻击中,空降部队可能扮演一个“扰乱”或“定点清除”的角色。例如,利用高度隐蔽的直升机,在舰队被其他攻击(如反舰导弹饱和攻击)压制得无暇顾及时,尝试投送一小队特种兵,目标是瘫痪航母的特定关键设施(如雷达天线、导弹发射装置),但这种行动仍然需要面对航母的近防系统,并且其成功率依然非常低。
“特洛伊木马”式的渗透: 如果有机会(例如,通过某种间谍活动或事先的准备工作),将特种部队“秘密”地携带上舰(但这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空降)。一旦时机成熟,在内部制造混乱并伺机夺取控制权。但这已经超出了纯粹的“空降夺舰”范畴。
以“战术空投”配合压制: 在敌方航母战斗群已经被其他力量(如潜艇、空军、海军陆战队等)严重削弱,防空能力大幅下降的情况下,空降特种部队可能被用于快速投送,以便在敌舰即将沉没或失去控制前的短暂窗口期,尝试回收有价值的情报,或者进行某种程度的破坏。但这并不是“夺取控制权”。

总结:

从军事战略和技术角度来看,通过空降方式直接夺取一艘现代航空母舰的控制权,在可预见的未来,其可行性基本上可以判定为“零”。航母自身强大的自卫能力、现代防空体系的严密覆盖、以及空降行动本身固有的脆弱性,都构成了几乎无法逾越的障碍。

这种设想更多地存在于文学、影视作品或者战略推演的理论层面,用以探讨极端情况下的作战可能性。在真实的战场上,任何试图以如此方式直接对抗一艘功能完整的航空母舰的尝试,都将是灾难性的。军事行动需要基于现实的可能性和战术经济性,而非基于科幻式的想象。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你都能空投人员下去了。很好奇轰杀航母卫队的海空军是怎么完美避开航母这么大的目标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现代战争的背景下,设想通过空降方式直接夺取敌方大型水面舰只(尤其是像航空母舰这样的巨舰)的控制权,这无疑是一个极具挑战性且充满科幻色彩的设想。从现实军事操作的视角来看,其可行性可以说是微乎其微,甚至可以讲接近于零。但我们可以尝试剖析一下其中的难点和可能存在的极端设想,尽力还原一个真实的军事分析。首.............
  • 回答
    在现代战争中,坦克与反坦克步兵的对抗是一个复杂的战术问题,涉及武器性能、战场环境、战术配合和现代技术等多个因素。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双方的优劣势及可能的胜负结果: 一、武器性能对比1. 坦克的火力与防护 主炮与穿甲能力:现代坦克主炮(如120mm或125mm滑膛炮)射程通常在2,000米.............
  • 回答
    在现代战争的宏大叙事里,“军师”和“计谋”这两个词,乍一听,似乎带着浓厚的历史色彩,与钢铁洪流、信息化作战的现代战场格格不入。人们的脑海里,更多的是无人机掠过的身影,是精确制导导弹划破天际的轨迹,是网络攻击中无形的交锋。那么,在这样一个高度科技化的时代,传统的军师角色和那些层出不穷的计谋,是否真的已.............
  • 回答
    现代战争中超级战士是否有用,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引人入胜的问题。答案并非简单的“是”或“否”,而是取决于我们如何定义“超级战士”,以及他们在何种场景下被运用。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探讨:一、 何为“超级战士”?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超级战士”的概念在现代战争中的含义。这并非科幻小说中那种拥有超能力.............
  • 回答
    当然,我们来聊聊现代战争中坦克的俯仰角,特别是大俯角这个话题。这可不是个虚头巴脑的概念,在实际战场上,它能直接关系到坦克的生死存亡和作战效能。想象一下,你在一个复杂的地形里,比如丘陵地带,或者是城市废墟之中,对方的坦克藏在了一个反斜面后,也就是山坡或者建筑物的后方,只露出了炮塔的一小部分。这个时候,.............
  • 回答
    在现代战争的硝烟弥漫中,我们常常聚焦于先进的武器装备、精密的战术体系,以及高效的情报侦察网络。然而,在这冰冷的技术外壳之下,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它的重要性从未被削弱,甚至在某些时刻,它才是扭转战局的关键——那就是军人的精神意志。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在无人机精准打击、人工智能辅助决策的今天,个人的精神意志.............
  • 回答
    现代战争中,高地的重要性依然不容忽视,只是其体现方式和作用的侧重点与过去有所不同。我们不能简单地用“是”或“否”来回答,而是需要深入剖析其在现代作战环境下的复杂性。首先,我们得承认,传统意义上,“扼守高地”这个概念深入人心,这背后有着非常实在的军事道理。居高临下,意味着更广阔的视野,能更早地发现敌人.............
  • 回答
    要深入探讨现代战争中台湾对中国的重要性,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多个角度去审视,而不是简单地用几个词来概括。这其中涉及地缘政治、经济、军事以及战略心理等诸多因素。首先,从地缘政治的角度来看,台湾岛是中国大陆东南沿海的关键一环。它横卧在中国大陆与广阔的太平洋之间,扼守着台湾海峡这条重要的海上通道。台湾海峡.............
  • 回答
    现代战争在平原地区的防守,绝非简单地挖几条战壕那么简单。它是一门综合艺术,考验的是指挥官对地形的理解、对敌情的判断以及对资源的调度能力。一个成功的防守阵地,需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地形优势,同时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构建起多层次、多纵深的坚固体系,让敌人望而却步,或者即使进攻,也付出难以承受的代价。一、选址:.............
  • 回答
    想聊聊这个话题,其实挺有意思的。一个现代步枪班,如果不开枪不用机枪,能不能压制住二战的栓动步枪班?我的看法是,很大程度上,是可以做到的。但这里面的“压制”是个挺关键的词,得好好掰扯掰扯。首先,咱们得明白,这两种步枪班,在装备、训练和战术上,那是有天壤之别的。现代步枪班(以一个典型的西方班为例,大概6.............
  • 回答
    现代战争中,人海战术的作用,得看怎么定义“人海战术”以及面对的对手是谁,但总的来说,它已经不再是决定性的优势,而是更多地作为一种“辅助”或“特定情况下的选项”。首先,我们得把老黄历翻出来看看。在过去,特别是二战前和二战初期,人海战术之所以有效,是因为当时的武器装备和战术思想相对简单。 武器的局限.............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现代战争中一些核心的矛盾和现实。你说“很多兵种都可以做到零伤亡”,这个说法其实需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因为即便是最“高科技”的兵种,想要保证绝对零伤亡,在真实的战场环境下,其难度依然是难以想象的。不过,我们可以理解你想表达的意思是,相较于传统意义上的步兵,一些技术兵种在特定.............
  • 回答
    在现代战争的视野里,战斗机和轰炸机的低空突防,以及导弹的低空突防,其价值经历了一个复杂且深刻的演变。它们不再是过去那种“无往不利”的战术,但其战略和战术意义依然存在,只是形式和有效性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 战斗机与轰炸机的低空突防:价值的重塑与挑战曾几何时,低空突防是战术飞机最有效的隐蔽手段。在雷达.............
  • 回答
    城市扩张与自动武器的普及:现代战争中的“闪电战”还能否奏效?二战时期,德国人以“闪电战”(Blitzkrieg)的惊人速度席卷欧洲,其核心在于集结装甲部队和空中支援,以锐不可当的攻势突破敌军防线,直插纵深,扰乱指挥体系,最终瓦解敌人抵抗意志。然而,时至今日,当我们审视现代城市的面貌和战场的技术进步,.............
  • 回答
    在现代战争的棋盘上,当庞大的舰队遭遇坚不可摧的要塞,这从来都不是一个简单的“谁更强”的问题,而是关于战术、科技、战略以及无数细节的复杂博弈。试图给出一个非黑即白的答案,无异于在疾风骤雨中试图抓住一缕阳光。曾几何时,无畏舰的炮管指向海岸,其上百吨的钢铁巨兽能够轰开古老的城墙,战列舰的齐射如同雷霆万钧,.............
  • 回答
    现代战争中,同代等价的单发中型战斗机(例如F16、J10C)与双发重型战斗机(例如F15E、Su35、J16)的机队对抗,胜负并非简单的“谁更强”就能定论,而是要看一系列复杂因素的综合作用。单纯从纸面参数上看,双发重型战斗机往往在航程、载弹量、传感器集成度、生存能力以及潜在的超音速性能上占有优势,但.............
  • 回答
    要说现代战争中弓箭是否还有用武之地,这事儿说起来可就得掰开了揉碎了聊了。咱们得承认,在火力强大的现代战场上,弓箭这玩意儿就像是那个骑着马冲锋的古代将军,显得格格不入。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它就完全消失了,还是有一些角落里,它依然能发光发热,当然,是以一种非常非常特别的方式。首先,咱们得明确一点,就是你指.............
  • 回答
    现代战场上的狙击手,其能力早已不是影视剧里那种孤胆英雄般的形象。他们是高度专业化、技术装备精良、战术素养极强的战场多面手,其作用和影响力在现代冲突中被前所未有地放大。一、 致命的精确打击与目标压制这是狙击手最直接也是最广为人知的作用。在现代战争中,由于精确制导武器的普及,单兵的价值大大提升,也因此成.............
  • 回答
    这可真是个让人心头发紧的两难抉择。现代战争,一旦军队折损过半,那真是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一方是血淋淋的现实,另一方是背负的责任和誓言。认输协商,共建新生活这话说起来轻巧,但现实中却是一道无比沉重的门槛。 “认输”的代价: 认输,意味着要接受战败的事实,这意味着国家主权、领土完整、政治制度,甚至国.............
  • 回答
    在现代战争中,将敌人投掷过来的手榴弹扔回去,听起来像是电影里的情节,但实际上,这并非完全不可能,只是在真实战场上,其可行性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并且风险极高。我们不妨深入探讨一下,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以及以何种方式,才能实现这一近乎不可能的任务。首先,我们要明白现代手榴弹的设计。它们通常都是一种引信延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