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现代战争中,军师与计谋这些因素是不是已经不太重要了?

回答
在现代战争的宏大叙事里,“军师”和“计谋”这两个词,乍一听,似乎带着浓厚的历史色彩,与钢铁洪流、信息化作战的现代战场格格不入。人们的脑海里,更多的是无人机掠过的身影,是精确制导导弹划破天际的轨迹,是网络攻击中无形的交锋。那么,在这样一个高度科技化的时代,传统的军师角色和那些层出不穷的计谋,是否真的已经沦为了历史的尘埃,变得无关紧要了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先掰扯清楚“军师”和“计谋”在现代战争中的具体体现和功能。如果把古代的军师理解为那些在案前运筹帷幄,以智谋取胜的谋士,那么现代战场上,类似的角色依然存在,只是他们的外在表现形式和施展舞台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首先,我们来看看“军师”这个角色的现代演变。

古代的军师,通常依靠个人的智慧、对战场规律的深刻理解、对敌我双方心理的洞察,以及对后勤、地形等要素的综合分析来制定战略战术。他们是战争的“智囊团”。在现代战争中,这种“智囊团”的功能并没有消失,反而变得更加庞大、复杂和专业化。

情报分析与决策支持: 现代战争是信息化的战争,情报的获取、处理和分析是至关重要的。由无数具备不同专业知识的专家组成的参谋机构,他们就像现代的“军师团”。他们负责收集来自卫星、侦察机、无人机、网络侦察、信号情报等各种渠道的海量信息,并对其进行甄别、研判,为最高指挥官提供决策依据。他们分析敌人的兵力部署、意图、装备性能、后勤保障,以及对己方兵力的评估。这个过程,其复杂性和专业性远超古代任何一位军师。可以说,现代的参谋机构就是古代军师职能的集体化和科技化。
战略规划与战役筹划: 宏观的战略目标需要分解为具体的战役计划,而战役计划又需要细化为战术行动。这其中的“运筹帷幄”依然需要高度的智慧和经验。现代的指挥官们需要考虑的因素更多:如何利用精确打击武器摧毁敌方关键节点?如何通过电子战扰乱敌方通信和指挥?如何运用网络战打击敌方基础设施?如何协调空、陆、海、天、网等多维作战力量?如何应对敌方的反制措施?这些都需要专业的参谋人员进行周密的规划和精细的推演。即使是自动化指挥系统,也需要人类专家设定参数、制定规则和最终决策。
心理战与认知战: 古代的军师也懂得利用心理战,比如疑兵之计、离间计等。现代战争将心理战和认知战提升到了新的高度。通过媒体、社交网络、信息传播等手段,影响敌方士兵和民众的士气,制造混乱和不信任,削弱其抵抗意志,甚至颠覆其价值观。这需要精通传播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专业团队来策划和执行,其复杂性和影响范围也远超古代。
技术应用与创新: 现代战争中,技术是重要的决定因素。军师的角色也需要紧跟技术发展的步伐。他们需要理解和评估新技术的潜力,并将其融入作战计划。比如,如何有效利用人工智能进行目标识别和战场态势感知?如何通过大数据分析预测敌方动向?如何利用高超音速武器突破敌方防御?这些都需要对技术有深刻理解的“智囊”来推动。

再来看看“计谋”的演变。

古代的计谋,很多是基于对人性和局势的把握,比如声东击西、围魏救赵、欲擒故纵等,具有一定的“艺术性”。现代的计谋,同样存在,但它们更加系统化、科技化,并且往往是多层次、多维度的组合。

信息优势与欺骗: 信息战是现代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干扰敌方情报系统、制造虚假情报、利用网络漏洞等方式,制造信息优势,从而达到欺骗敌人、迷惑敌人的目的。比如,通过大量释放虚假电磁信号,诱使敌方将宝贵的防空火力倾泻到错误的目标上;或者在网络空间植入恶意软件,窃取或破坏敌方关键数据。这些都可以看作是现代版的“疑兵之计”或“反间计”,只是载体和手段发生了革命性变化。
节点打击与瘫痪: 现代战争更注重打击敌方的关键节点,尤其是指挥控制系统、通信网络、后勤枢纽等。一旦这些节点被有效打击,整个敌方体系就可能迅速瓦解。这种“釜底抽薪”式的打击方式,需要对敌方体系的脆弱性有深刻的理解,并精确计算打击的时机和方式,这本身就是一种高明的计谋。
体系对抗与耦合: 现代战争不再是单兵种的对抗,而是体系与体系之间的对抗。将陆海空天网等多种作战力量有机地耦合起来,形成协同优势,才是取胜的关键。如何在作战中实现这种高效的体系耦合,如何打乱敌方的体系运作,使其“失灵”,这本身就需要精巧的计谋来设计。比如,利用无人机集群进行大规模袭扰,消耗敌方的防空资源,为后续的精确打击创造机会。
非对称作战与奇袭: 在实力不对称的情况下,弱势一方常常会采取非对称作战的计谋来弥补差距。这包括利用游击战术、特种作战、以及技术上的突破进行奇袭。例如,利用高科技装备对敌方进行远程精确打击,或者通过隐蔽渗透摧毁敌方关键设施。这些“以弱胜强”的例子,都离不开精巧的计谋设计。
灰色地带作战: 除了直接的军事冲突,现代战争还大量运用“灰色地带”的手段,即介于战争与和平之间的模糊地带。这包括经济制裁、法律战、舆论战、代理人战争等。这些手段的运用,往往需要长远的战略眼光和精密的计谋策划,旨在不战而屈人之兵,或者以最小的代价达成战略目标。

所以,军师与计谋在现代战争中是否不重要了?答案是否定的,而且可以说是愈发重要。

只不过,他们的表现形式已经与古代大相径庭。

“军师”从个体变成了集体和系统: 那个单枪匹马、舌战群儒的传奇军师形象,在现代战场上已经被庞大的情报分析机构、参谋部、政策研究部门、网络战专家团队等所取代。他们的智慧和经验,是通过集体协作、数据分析、模型推演和技术手段来体现的。
“计谋”从经验的艺术变成了科学的计算与创新: 计谋不再仅仅是凭借经验和直觉,而是建立在对海量数据的分析、对复杂系统的建模、对新技术应用的深刻理解之上。计谋的制定,也更加强调风险评估、效能分析和可操作性。同时,现代战争也催生出全新的计谋形式,尤其是在信息、网络和认知领域。

然而,我们也要认识到现代战争的特点,这些特点确实对传统的“计谋”提出了挑战:

技术的绝对优势: 在某些情况下,拥有压倒性技术优势的一方,可以凭借强大的火力优势和精准的打击能力,在短时间内解决战斗,不给对方施展计谋的空间。但即便如此,如何运用这些技术达到最佳效果,以及如何应对敌方可能存在的突破性技术,依然需要计谋。
快速反应与情报透明: 在信息化程度极高的战场,情报的传递速度和范围都大大增加,敌我双方的动向往往暴露在对方的“雷达”之下。这使得一些传统的、依赖于信息不对称和延迟的计谋,其效果可能会打折扣。例如,大规模的欺骗性集结可能很快被对方察觉。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计谋无效,而是对计谋的隐蔽性、复杂性和创新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总结来说:

现代战争并非是“去计谋化”的时代,恰恰相反,随着战争形态的演变,计谋变得更加复杂、更加隐蔽、更加多元。只不过,那个手持羽扇、指挥若定的“军师”形象,已经被庞大、专业化的智库和决策支持系统所取代。那些曾经被我们视为“计谋”的手段,如今已经融入了信息战、网络战、认知战以及多维联合作战的体系之中。

可以说,现代战争的“军师”更加依赖于技术和团队的协同作战,而现代的“计谋”则更加强调对复杂系统的理解、对信息优势的运用以及对人类行为模式的深刻洞察。这两者在现代战争中依然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甚至在某些方面,其重要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突出,只是我们可能需要用新的视角去审视它们的存在和作用。忽略了这些“软实力”和“智慧博弈”,单纯依赖技术装备,往往会在现代战争的复杂博弈中付出沉重的代价。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辽沈战役时林彪多次公开表示他之所以能“百战百胜”,完全是靠东野二局及时破译国民党东北一线军队与南京国防部的电报。

user avatar

蛤?军队不要参谋长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现代战争的宏大叙事里,“军师”和“计谋”这两个词,乍一听,似乎带着浓厚的历史色彩,与钢铁洪流、信息化作战的现代战场格格不入。人们的脑海里,更多的是无人机掠过的身影,是精确制导导弹划破天际的轨迹,是网络攻击中无形的交锋。那么,在这样一个高度科技化的时代,传统的军师角色和那些层出不穷的计谋,是否真的已.............
  • 回答
    在现代战争的硝烟弥漫中,我们常常聚焦于先进的武器装备、精密的战术体系,以及高效的情报侦察网络。然而,在这冰冷的技术外壳之下,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它的重要性从未被削弱,甚至在某些时刻,它才是扭转战局的关键——那就是军人的精神意志。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在无人机精准打击、人工智能辅助决策的今天,个人的精神意志.............
  • 回答
    在现代战争的考量中,这个问题就像是在问“船员和船哪个更重要”。答案是,两者都至关重要,缺一不可,但侧重点会根据具体情境有所不同。如果一定要区分的话,我会说现代化的武器装备是基础和放大器,而军人的血性则是核心和灵魂。现代化的武器装备:现代战争的骨架和肌肉现代战争的形态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冷兵器时.............
  • 回答
    这可真是个让人心头发紧的两难抉择。现代战争,一旦军队折损过半,那真是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一方是血淋淋的现实,另一方是背负的责任和誓言。认输协商,共建新生活这话说起来轻巧,但现实中却是一道无比沉重的门槛。 “认输”的代价: 认输,意味着要接受战败的事实,这意味着国家主权、领土完整、政治制度,甚至国.............
  • 回答
    这真是一个令人脑洞大开的假设!如果二战中的各国军队,连同他们当时的武器装备和技术水平,突然被一股神秘的时空裂缝转移到了现代,并且出现在各自国家的土地上,那场面绝对是史诗级的混乱与震撼。我试着从几个角度来梳理一下可能发生的场景,力求讲得生动一些,就像我亲眼所见一样。一、初期的震撼与混乱:从炮火纷飞到目.............
  • 回答
    美国现代战争的统计确实更侧重于“死亡军人”的数量,而对于“战争期间杀死了多少人”(特指敌方平民和士兵,以及美军造成的总伤亡人数)的公开详细统计则复杂得多,且往往缺乏统一、公开且精确的数字。这背后有多种原因,并且在不同时期、不同战争中情况也有所不同。以下将详细解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以及我们能了解到.............
  • 回答
    现代战争是否“几乎全是”城市作战,这是一个值得商榷的说法,但城市作战在现代军事冲突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其比例确实在显著上升。而中国军队在电视上展示的野战演练,则可以从多个层面来理解。现代战争与城市作战的兴起说现代战争“几乎全是”城市作战,有些绝对。但不可否认的是,随着世界城镇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
  • 回答
    在现代战争中,坦克与反坦克步兵的对抗是一个复杂的战术问题,涉及武器性能、战场环境、战术配合和现代技术等多个因素。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双方的优劣势及可能的胜负结果: 一、武器性能对比1. 坦克的火力与防护 主炮与穿甲能力:现代坦克主炮(如120mm或125mm滑膛炮)射程通常在2,000米.............
  • 回答
    现代战争中超级战士是否有用,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引人入胜的问题。答案并非简单的“是”或“否”,而是取决于我们如何定义“超级战士”,以及他们在何种场景下被运用。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探讨:一、 何为“超级战士”?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超级战士”的概念在现代战争中的含义。这并非科幻小说中那种拥有超能力.............
  • 回答
    当然,我们来聊聊现代战争中坦克的俯仰角,特别是大俯角这个话题。这可不是个虚头巴脑的概念,在实际战场上,它能直接关系到坦克的生死存亡和作战效能。想象一下,你在一个复杂的地形里,比如丘陵地带,或者是城市废墟之中,对方的坦克藏在了一个反斜面后,也就是山坡或者建筑物的后方,只露出了炮塔的一小部分。这个时候,.............
  • 回答
    现代战争中,高地的重要性依然不容忽视,只是其体现方式和作用的侧重点与过去有所不同。我们不能简单地用“是”或“否”来回答,而是需要深入剖析其在现代作战环境下的复杂性。首先,我们得承认,传统意义上,“扼守高地”这个概念深入人心,这背后有着非常实在的军事道理。居高临下,意味着更广阔的视野,能更早地发现敌人.............
  • 回答
    要深入探讨现代战争中台湾对中国的重要性,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多个角度去审视,而不是简单地用几个词来概括。这其中涉及地缘政治、经济、军事以及战略心理等诸多因素。首先,从地缘政治的角度来看,台湾岛是中国大陆东南沿海的关键一环。它横卧在中国大陆与广阔的太平洋之间,扼守着台湾海峡这条重要的海上通道。台湾海峡.............
  • 回答
    现代战争在平原地区的防守,绝非简单地挖几条战壕那么简单。它是一门综合艺术,考验的是指挥官对地形的理解、对敌情的判断以及对资源的调度能力。一个成功的防守阵地,需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地形优势,同时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构建起多层次、多纵深的坚固体系,让敌人望而却步,或者即使进攻,也付出难以承受的代价。一、选址:.............
  • 回答
    想聊聊这个话题,其实挺有意思的。一个现代步枪班,如果不开枪不用机枪,能不能压制住二战的栓动步枪班?我的看法是,很大程度上,是可以做到的。但这里面的“压制”是个挺关键的词,得好好掰扯掰扯。首先,咱们得明白,这两种步枪班,在装备、训练和战术上,那是有天壤之别的。现代步枪班(以一个典型的西方班为例,大概6.............
  • 回答
    现代战争中,人海战术的作用,得看怎么定义“人海战术”以及面对的对手是谁,但总的来说,它已经不再是决定性的优势,而是更多地作为一种“辅助”或“特定情况下的选项”。首先,我们得把老黄历翻出来看看。在过去,特别是二战前和二战初期,人海战术之所以有效,是因为当时的武器装备和战术思想相对简单。 武器的局限.............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现代战争中一些核心的矛盾和现实。你说“很多兵种都可以做到零伤亡”,这个说法其实需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因为即便是最“高科技”的兵种,想要保证绝对零伤亡,在真实的战场环境下,其难度依然是难以想象的。不过,我们可以理解你想表达的意思是,相较于传统意义上的步兵,一些技术兵种在特定.............
  • 回答
    在现代战争的视野里,战斗机和轰炸机的低空突防,以及导弹的低空突防,其价值经历了一个复杂且深刻的演变。它们不再是过去那种“无往不利”的战术,但其战略和战术意义依然存在,只是形式和有效性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 战斗机与轰炸机的低空突防:价值的重塑与挑战曾几何时,低空突防是战术飞机最有效的隐蔽手段。在雷达.............
  • 回答
    城市扩张与自动武器的普及:现代战争中的“闪电战”还能否奏效?二战时期,德国人以“闪电战”(Blitzkrieg)的惊人速度席卷欧洲,其核心在于集结装甲部队和空中支援,以锐不可当的攻势突破敌军防线,直插纵深,扰乱指挥体系,最终瓦解敌人抵抗意志。然而,时至今日,当我们审视现代城市的面貌和战场的技术进步,.............
  • 回答
    在现代战争的背景下,设想通过空降方式直接夺取敌方大型水面舰只(尤其是像航空母舰这样的巨舰)的控制权,这无疑是一个极具挑战性且充满科幻色彩的设想。从现实军事操作的视角来看,其可行性可以说是微乎其微,甚至可以讲接近于零。但我们可以尝试剖析一下其中的难点和可能存在的极端设想,尽力还原一个真实的军事分析。首.............
  • 回答
    在现代战争的棋盘上,当庞大的舰队遭遇坚不可摧的要塞,这从来都不是一个简单的“谁更强”的问题,而是关于战术、科技、战略以及无数细节的复杂博弈。试图给出一个非黑即白的答案,无异于在疾风骤雨中试图抓住一缕阳光。曾几何时,无畏舰的炮管指向海岸,其上百吨的钢铁巨兽能够轰开古老的城墙,战列舰的齐射如同雷霆万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