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明亮的作品我看过一些。
首先,蔡明亮后期的片子里,最常见的就是各种长镜头及无对白的表演,这已经形成了蔡导非常非常独特的风格。
其次,蔡明亮后期片子其实属于非常小众的人群才愿意去看,并能够看下去的那种,不相信,你随便找几部电影,比如《天桥不见了》、《天边一朵云》之类。
最后,其实个人看法,蔡明亮后来导演的这一系列电影,其实并不是在给观众叙述故事,而是通过镜头传达这个故事里各种人物自身的体验,所以我们会发现,蔡导对长镜头的使用几乎可以认为“没有节制”,只因为体验的需要。
针对《爱情万岁》,你说吧,女主角应该哭多久才合适?有人哭3分钟觉得够了,可是有人可能哭1天都不够,那么怎么办?我是真的相信,如果女主角真的哭上一天,蔡导估计也会毫不吝啬的把这一天的哭戏收入长镜头中,那时节,又如何说呢?
因为,这是每个人 自身的体验,镜头想传达的是 体验,而不是 故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