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军目前没有大的变动
空军和陆军则很多,就说最突出的几个:
空军里二战期间的空战准则“高度-速度-高度”在60年代达到顶峰,随后出现了F-15这样的不追求速度高度(相对于当时的其他机型的性能要求)的异端,“高度-速度-高度”理论随后就迅速消失。
陆军的则是“坦克制胜论”,这个东西消失的过程比较缓慢,标志性事件也不明显。由反坦克需求引发的单兵反坦克武器大发展、空地联合战术发展以及冷战最末期的制导技术,联合起来宣告了单一的坦克洪流无法赢得大规模战争。由于这个变化没有在坦克制胜论的最大拥众——苏联陆军上试验过,相信还有不少人拒绝承认这个现实。但在中东战争、海湾战争等大规模局部战争里,坦克面对综合性的打击体系,其效用确实是在明显降低的
严格地说很多二战经验并没有第一时间被抛弃,不少二战武器都是直到60年代才被淘汰的。
先说说陆军:
1. 大口径高射炮
以苏联为例,SA-2取代了KS-30的地位,而SA-4和SA-6算是把大口径防空炮在集团军的位置也抢了。苏联还算导弹化比较晚的,美国的120mm M1和90mm M1/2/3在60年代初就全换成了MIM-3。毕竟火箭推进能带引导头,而且对初速的要求比较低,大口径高射炮的式微是必然的。
2. 栓动步枪
准确地说应该是作为基础步兵武器的栓动步枪。这个趋势在二战中就已经显现出来了,美国人一直在用加兰德,德国人在搞G43和StG44,苏联人一早就有了SVT。总的来说,因为对步枪的远程火力的需求越来越低,再加上步兵机械化,长步枪也不太适合现代战争了。不过治安战长步枪对中间威力弹步枪还是有优势的(手动滑稽)。
3. 重型坦克
重型坦克被淘汰的也比较晚(主要是T-10和M103能续),直到70年代才彻底终结。本来重型坦克是用更强的火力(更粗的管子,更远的射程)来进行突破任务(或者打对方重坦)的,在MBT只用同等级火炮后由于机动的差距已经不再实用,在T-64和M60大规模生产后就销声匿迹了。
4. APCR
被APDS取代算是正常的技术进步。
再说说空军
2. 对空火箭弹
本来就挺少见的,二战后搞了一堆装在截击机上,不过空空导弹出现之后彻底死球了(被用来对地也算是死而不僵吧2333)
3. 俯冲轰炸机/鱼雷轰炸机
由于地面部队防空火力的迅速膨胀,DB这种搏命式攻击已经不适用了。再加上火箭弹和制导炸弹的发展,俯冲轰炸机在二战后期就已经退出地面CAS的行列了。
理论上海上DB能续很久的,但是对手AD-1(那变态的载弹量一路用到了越战,还扔了个马桶)。在二战后盟国海军天下无敌的背景下,AD-1(哪怕是F4U)比起DB和TB更加实用,因为反正都是舔地用的。等到戈尔什科夫成功Make the Soviet Navy great again的时候反舰导弹已经成熟了,也就死的彻彻底底了。
最后谈谈海军
总的来说就是被动防御没有出路,有那空间装装甲还不如多塞点防空武器。当然海军由于设计-建造周期长,替换比较慢,直到58型和长滩服役,巡洋舰才开始轻装导弹化。至于战列舰......战后除了前卫让巴尔还有哪艘战列舰下水了吗?
2. 廉价的护航航母/护卫舰
像北大西洋反潜战那样拿商船改护航航母+千吨护卫舰就能遏制住潜艇的日子已经过去了。战后潜艇的发展可以说是一日千里,自持、探测和隐蔽能力急速上升,在公海上没有重型反潜机基本是没有可能发现潜艇的(有也没多大几率)。反潜作战已经进化为CVBG的整体作战,猴版CVBG(护航船团)是没有出路的。而护航航母充数也不太现实,毕竟V/STOL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不如航母上的多用途(F-35B论外,而且貌似还有尾焰问题,直接改恐怕不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