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里面的是土星五号飞行时候的画面,被抛掉的实际上是一二级之间的级间段而不是一级(S-IC)燃料箱,S-IC早在30秒之前就被抛掉了,实际上级间段是一个金属环,负责支撑整个火箭并且把一二级连起来。
此外,土星五号的级间段还有另外一个作用,是给二级(S-II)的燃料沉底,由于S-IC分离之后整个火箭没有动力,二级里的燃料会在惯性作用下会有一点乱飘,有离开储箱底部发动机的燃料进口,如果此时启动发动机可能会导致管路进气从而引发一些问题。为了让燃料重新沉到底部,就在级间段上面设置了4个小固推,一级分离之后这4个小固推工作4秒,把火箭推离一级同时让燃料充分沉底,再启动5台J-2发动机。在J-2启动之后这个级间段就没多大用了,所以在稳定飞行之后被抛掉,就出现了题图里面的场景。
放个视频,里面是猎鹰9号二级的液氧储箱内部的镜头,可以看到二级关机之后里面的燃料瞬间就开始疯狂乱飞,当然满罐的燃料肯定不会这么夸张,但是这种现象肯定还是会存在的~
猎鹰9号二级氧箱内部镜头 https://www.zhihu.com/video/1230643299276128256补充一些别的火箭的级间段,比如说土星1B和CZ-7,跟老长征采用的热分离方式不同,长7直接设置了级间段和分离+沉底用的固推,仔细听发射视频里的口令可以听到一嗓子“级间段分离!”(可惜长7的级间段上东西太多,再加上照片都是从远处拍的有点糊,分不清。。。。)
说起热分离,就再补充一点,现在市面上的火箭不一定都有级间段,有些火箭一二级之间干脆就是用几根管子做成的架子连接起来的,例如R7、质子、长征1234之类的
采用这种构造的火箭,多半是用热分离方式分离一二级的,也就是说一级还没关机,二级就开始点火了,等二级开始工作了正好一级烧光扔了完事,框架式结构方便二级火焰从侧面喷出去。这种分离方式好处就是用不着单独设置固推给二级燃料沉底了,一级还在工作的时候燃料必然是沉在最下面的。比较麻烦的点就是一级最上面得做防热,防止分离前被二级喷出来的火焰烧坏了。
正巧今年东方红一号发射50周年,放一张当年的发射时序吧,注意看二级点火的时候一级还没分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