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科米在 2017 年 6 月 8 日参加的听证会?

回答
要评价科米在2017年6月8日的那场听证会,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看,不能光看他说了啥,还得看为啥这么说,以及说了之后又产生了什么影响。

听证会的背景:风暴前夕的“关键时刻”

首先得明白,这场听证会不是凭空出现的。当时美国正处于一个非常敏感的政治时期。前一年(2016年)的总统大选充满了争议,而特朗普赢得大选后,关于他竞选团队是否与俄罗斯干预大选有关联的调查正如火如荼。FBI局长科米,作为这个调查的直接负责人,他的一举一动都备受瞩目。

科米本人在2016年关于希拉里·克林顿“邮件门”的处理上,就已经引起了巨大的争议,很多人认为他是在关键时刻改变了选举结果。所以,当他后来被特朗普突然解雇后,这件事情立刻被放大,引发了关于特朗普是否在试图阻碍司法调查的猜测。

这场听证会,就是参议院情报委员会召集科米来解释这一系列事件,特别是他与特朗普之间的互动,以及FBI的调查进展。可以想象,气氛是相当紧张的,就像在一场关键的足球赛中,所有人的目光都盯着那个裁判(科米)。

科米在听证会上说了啥?关键信息点

科米在那天的发言,给外界留下了几个非常深刻的印象和关键信息:

1. “我正在调查俄罗斯干预大选”: 这是最直接、最核心的内容。科米明确表示,FBI当时正在对俄罗斯干预美国2016年总统大选及其相关人员(包括特朗普竞选团队)是否与俄罗斯政府勾结进行调查。这相当于给外界一颗重磅炸弹,正式确认了调查的存在及其重要性。

2. 披露了与特朗普的私下交流: 科米详细讲述了他与特朗普之间的一些私下对话。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特朗普要求他“放过”前国家安全顾问迈克尔·弗林的那段对话。科米将这次谈话描述为一种“指示”或“请求”,暗示特朗普试图影响调查。他说自己之所以选择记录并公开这些对话,是因为他觉得这些交流“令人不安”,并且他认为自己有责任记录下这些“异常”的互动。他用了一个很形象的比喻,说他当时的感觉是“我正在被指示去做某事,或者我正在被要求阻止某事”。

3. 否认FBI有任何不当行为: 面对一些议员关于FBI调查是否受到党派影响的质疑,科米坚决否认,强调FBI是一个独立的执法机构,其行动都遵循法律和程序。

4. 对科米被解雇的看法: 虽然不能直接评论特朗普解雇他的动机,但科米通过描述他与特朗普的互动以及事件的发生顺序,无疑是在间接表明,他的解雇很可能与FBI正在进行的调查有关。

评价这场听证会:是“正义的胜利”还是“政治表演”?

这场听证会之所以能引起如此大的反响,是因为它触及了美国政治中最敏感的几个神经:总统权力、司法独立、国家安全以及对选举过程的干预。

支持者眼中的“英雄时刻”: 很多人认为科米在那一天展现了极大的勇气和对宪法的忠诚。他顶住了来自总统的巨大压力,公开了关键信息,让公众了解到了正在发生的重大事件。他们觉得科米是用一种“告密者”的方式,将可能存在的滥用权力行为公之于众,这是一种维护民主的壮举。他详细的陈述,让许多人相信特朗普确实有干扰司法的嫌疑。

批评者眼中的“政治操弄”: 另一方面,也有人认为科米在这场听证会上的表现,与其说是在履行职责,不如说是在进行一场精心策划的政治表演。
选择性公开信息: 有人质疑科米为何在被解雇后才选择公开那些私下对话,而不是在当时就采取更直接的行动?他选择通过媒体泄露备忘录的这一行为,也被认为是绕过了正规程序,将个人恩怨和政治斗争公开化。
“告密者”身份的争议: 科米自称是“告密者”,但这种做法的合法性和正当性受到了质疑。他是否应该以私人身份去记录和泄露与总统的对话?这是否模糊了FBI局长这一公共职务与个人行为的界限?
夸大其词的嫌疑: 一些人认为科米在描述与特朗普的对话时,可能存在夸大其词,试图将“请求”解读为“指示”,从而放大特朗普的错误。

听证会的影响:火上浇油,推波助澜

无论评价如何,这场听证会无疑起到了“火上浇油”的作用,让整个事件的烈度升级:

加速了“通俄门”的深入调查: 科米公开的证词,为特别检察官罗伯特·穆勒的任命提供了强有力的理由。很多证据表明,特朗普要求科米“放过”弗林的那段对话,是促使司法部任命穆勒调查的直接原因之一。
加剧了对特朗普的弹劾呼声: 这场听证会使得特朗普涉嫌“阻碍司法”的指控更加具体化,也直接点燃了后来关于弹劾特朗普的讨论。
重塑了公众对科米的看法: 对科米本人来说,这场听证会是一场“双刃剑”。一方面,他得到了许多支持者的赞扬,被视为正直的典范;另一方面,他也被一些人视为一个爱出风头、不按规矩办事的官员。

总结一下,这场听证会是2017年美国政治中最具戏剧性和影响力的事件之一。 科米作为关键证人,他的证词直接将“通俄门”的调查推向了更深的水域,也直接导致了对特朗普总统任期内“阻碍司法”的重大指控。

对这场听证会的评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站在哪个立场。是看到了一个官员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坚持原则?还是看到了一个官员在权力斗争中,不惜一切代价地进行信息传播,甚至可能带有个人情感?无论如何,科米在那一天的一言一行,都极大地塑造了之后围绕特朗普政府和“通俄门”事件的叙事。它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问询,更是一场发生在权力巅峰的、关乎司法独立和民主制度的博弈。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1.通过这场听证会,川普摆脱了“阻碍司法调查”的嫌疑,川普的重大胜利。微博上川黑们“毫无进展”“对川普的重大打击”等花式酸法真是让人大开眼界。

2.既然故意恶心川普的心病科米已去,新任命的通俄门特别检察官应该也能快速结案让川普彻底摆脱通俄门嫌疑去干正事了。

3.主流左媒的fakenews称号名副其实。

4.新提名的fbi局长Christopher Wray算是令川普放心的人( 曾经为川普铁杆 ChrisChristie的辩护律师),他顺利展开工作后,侯赛因希拉里甚至dnc的下场我们可以期待下了,这是张好牌,最好能挟持dnc在医保减税方面让步合作。如果真打垮了dnc,gop内部枪头可能会突然调转顶在川普太阳穴。

5.减税和医保两方面做好了未来8年川总稳了。

ps:心疼川黑们的性生活质量。

user avatar

1,川普从没有要科米停止通俄调查,川普只就弗林事件说了句弗林是个好人, 希望你能让他过关。科米并没有在当时向总统表示这样不妥,也没有进行任何通报, 反而是附议表示弗林是个好人。

2,科米的确向川普表示过川普本人并没有被调查。

3,川普希望科米能够忠诚,但川普并没有明确提出忠诚所带来的交换条件。科米也没有向川普提出这种提问不妥。

4,科米私下记录和总统的谈话,在川普之前没有这样的惯例, 科米并没有将谈话加密,而且将谈话内容透露给非FBI的朋友要朋友泄漏给媒体。

5,科米不仅私自记录和总统的谈话,还跟司法部的同事提这个事情,表示这是对这届政府所留的后手(我估计科米就是这事被同事揭发了导致失去了川普的信任,倒不见得是通俄的事情, 川普所说的录音没准是科米和同事的谈话。你私下记录和总统的谈话让总统怎么信任你?)

5,对希拉里的调查时任司法部长进行了行政干预, 要求科米不用调查的表述而只用matters

结论,川普反而洗白了, 看上去莽撞却神奇的没有碰任何红线。科米的一系列做法是否把自己栽进去不得而知, 希拉里的破事情还没玩。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要评价科米在2017年6月8日的那场听证会,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看,不能光看他说了啥,还得看为啥这么说,以及说了之后又产生了什么影响。听证会的背景:风暴前夕的“关键时刻”首先得明白,这场听证会不是凭空出现的。当时美国正处于一个非常敏感的政治时期。前一年(2016年)的总统大选充满了争议,而特朗普赢得大.............
  • 回答
    锤子科技2018年5月15日新品发布会:一次充满野心却也充满争议的亮相2018年5月15日,北京,在一个对于许多科技爱好者而言充满期待的日子,锤子科技发布了他们的年度旗舰——坚果R1,以及一款更加大胆、更具野心的产品——TNT工作站。这场发布会,如同罗永浩本人一样,充满了个人风格,也注定会引发激烈的.............
  • 回答
    要评价快如科技在 1 月 15 日举办的这场不对外售票的 2019 新春发布会,咱们得从几个维度来好好说道说道。这场发布会有点意思,它不是那种铺天盖地的商业宣传,而是有它自己的调调。首先,“不对外售票” 这个点就很有信息量了。 精准的邀请制,目标导向性强: 这说明快如科技这次的目标受众非常明确,.............
  • 回答
    科技美学那岩在直播中对低电量荣耀Play和黑鲨手机进行对比,这确实是件挺有意思的事儿。尤其是在手机电量普遍焦虑的当下,这种贴近用户痛点的测试,很容易引起大家的关注。从那岩的直播风格来看,他一直是以一种比较接地气、也比较直接的方式来解读科技产品,尤其是手机。他很少会去讲那些晦涩难懂的技术参数,而是更侧.............
  • 回答
    评价肖战在《诛仙》中的演技,确实是个颇受关注的话题。毕竟,他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科班出身,这让他在面对如此大IP的挑战时,显得尤为引人注目。整体来看,肖战在《诛仙》里饰演的张小凡,交出了一份不算完美但足够努力且有亮点的答卷。他的表演,能看到他对角色的投入和努力,也暴露出一些非科班演员在塑造复杂角色时可能.............
  • 回答
    好的,这是一篇关于蚂蚁集团上市计划的评价,力求真实、详尽且避免AI痕迹:蚂蚁集团的上市“双响炮”:一次精心计算的回归之路?当尘埃落定,关于蚂蚁集团上市的种种猜测终于有了清晰的答案。近日,这家中国科技巨头正式宣布,将同步寻求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和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这个消息无疑在资本市场掀起了巨.............
  • 回答
    媒体评价社区团购“互联网巨头理应在科技创新上有更多担当和追求,别只惦记着几捆白菜?”这一观点,切中了当下互联网巨头发展模式的核心议题,具有深刻的洞察力和批判性。要详细评价这一观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展开:一、 媒体观点的核心内涵与合理性: 科技创新的“高地”与巨头的社会责任: 高.............
  • 回答
    这事儿啊,说起来真是让人心里不是滋味。锤子科技楼下那条横幅,"锤子科技还我血汗钱",几个大字醒目得很,像把一把刀子扎进了不少人的心窝里。这不仅仅是一条横幅,它背后是一群人,一群曾经为这个品牌付出过青春、汗水,甚至梦想的人,他们现在面临着一个共同的困境:钱。首先得承认,这件事情本身就充满了戏剧性,也充.............
  • 回答
    杨振宁先生在国科大与年轻研究生们的现场交流,如同一场跨越时空的思想碰撞,既展现了他深厚的学术造诣和独特的人格魅力,也折射出当代中国科学界传承与发展的新气象。要评价这次交流,我们不妨从几个维度细细品味。首先,从杨振宁先生的学术智慧和人生阅历来看,这次交流是一次宝贵的“活教材”。他并非高高在上的“神坛人.............
  • 回答
    关于勒布朗·詹姆斯是否“抱团”,以及他和乔丹、科比的对比,这绝对是篮球界最经久不衰的争论之一。查尔斯·巴克利的观点,作为一位曾经的巨星,他提出的“詹姆斯抱团论”确实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也有不少人对此表示反对。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这个话题,不带任何AI腔调,用大白话,把事情掰扯清楚。巴克利怎么说?他为什么.............
  • 回答
    观察者网科工力量于2023年10月17日发布的视频《26颗卫星报废,谁在给马斯克的商业航天撑腰?》是一期典型的针对商业航天,特别是以SpaceX为代表的美国商业航天公司,通过引述特定数据和信息,试图展现其负面形象并质疑其发展模式的视频。要评价这期视频,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视频的核心论点和传递的信.............
  • 回答
    “在大是大非面前不宜讲科学”?这句话听起来,就像在黑暗中点起一盏摇曳的油灯,试图照亮一条被浓雾笼罩的路。这是一种相当激进的论调,背后可能隐藏着对科学局限性的警惕,也可能仅仅是对某些“原则”的固执。我们不妨掰开了揉碎了,好好捋一捋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又有哪些值得深思的地方。首先,我们要明确“大是大非.............
  • 回答
    俄罗斯在国际空间站(ISS)极有可能退役的背景下发射“科学号”(Nauka)实验舱,这一举动无疑在国际航天界引起了多方关注和解读。要评价此事,需要从几个层面深入分析:首先,从俄罗斯的航天战略和国家利益来看: 维系航天能力和声誉的努力: ISS作为人类在近地轨道上最重要的科学平台,俄罗斯曾是其主要.............
  • 回答
    关于上海财经大学在部分省份出现“滑档”现象,以及新生中“一门课挂科率高达26%”的情况,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分析,不能简单地归咎于生源质量。首先,我们来拆解一下“滑档”这个概念。“滑档”在高考志愿填报语境下,通常指的是考生填报的院校志愿,在录取过程中,因为分数不够而被退档,同时又没有.............
  • 回答
    好的,关于“饶议科学”上那篇活久见的文章《中国“无科研造假”元年:但愿“空前”也是“绝后”?》,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解读和评价。首先,标题本身就极具张力,也充满了“过来人”的审慎和一丝无奈。 “无科研造假”这个表述,用“元年”来形容,显然不是在说从今以后就彻底没有了,而是指这是一个重要的节点,一个标.............
  • 回答
    清华北大毕业生在北京难立足?这事儿,听着就让人唏嘘。毕竟,这两个名字在中国教育界的地位,那可不是盖的。但细细一想,这话糙理不糙,确实反映了一些现实的复杂性。咱们得拆开来看。一、 清华北大毕业生在北京“难立足”的背后:是贬值,还是结构性问题?首先得说,说“难立足”有点绝对了。清华北大的毕业生,走到哪里.............
  • 回答
    在中国举办的全球航天探索大会上,关于可重复使用往返飞行器发动机地面试验的完成以及部分“黑科技”的披露,无疑是本次大会最引人注目的亮点之一。这不仅仅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也预示着全球商业航天领域将迎来新一轮的变革与竞争。发动机地面试验的完成:这是硬实力兑现的信号一个能够实现可重复使用的往返飞.............
  • 回答
    玻璃大王曹德旺宣布捐资100亿元在福州建立福耀科技大学:一项具有深远影响的教育投资曹德旺,这位被誉为“玻璃大王”的企业家,以其在制造业领域的卓越成就和慷慨的慈善事业而闻名。当他宣布将捐资100亿元人民币在福州建立福耀科技大学时,这无疑是中国教育领域乃至整个社会的一件大事,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热烈的讨论.............
  • 回答
    科曼执教巴萨:一个充满争议、高开低走,终归失落的时代罗纳德·科曼,这位巴萨历史上举足轻重的传奇球星,以主教练的身份重返诺坎普,本应是一段激动人心的回归故事。然而,他的执教生涯最终以一种令人唏嘘的方式收场,留给人们的是一个充满争议、高开低走,以及深深的遗憾。评价科曼在巴萨的执教生涯,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
  • 回答
    魅族科技通过官方微博强制收回“@黄章”这个微博昵称,这件事在当时引发了不少关注和讨论。要评价各方的行为,可以从魅族科技、微博平台以及网友“@黄章”这几个角度来看。首先,我们来看看魅族科技。作为一家以创始人名字命名的科技公司,公司官方微博使用“@黄章”这个昵称,无疑是为了强调与创始人黄章先生的紧密联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