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观察者网和各路吃这碗饭的媒体眼中,SpaceX的技术是否真的一文不值并不重要,SpaceX是否是NASA的马甲也不重要——把SpaceX说成这样能吸引流量才是最重要的。
毕竟一个能在中国引以为豪的成本方面打败中国的私人航天公司实在是太令人尴尬了,把这样一个公司贬低的一文不值无疑是最能让他们的目标群体爽起来的玩法……
无论SpaceX都么成功——他都必须是失败的。
承认在航天这件事上落后美国一个时代并不丢人。
好在这种星链的主要使用场景是荒山野岭,难以对5G等技术产生威胁,也难以对中国进行降维打击,还可以慢慢追。
这反而说明航天的巨额投入暂时回报率较低,缺乏使用场景。星链满足的是个小众需求,在可见的未来这个需求也不会变得很大。
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不用追了,只是说因为构不成降维打击所以可以稍微往后放放。
芯片制造和航发差不多是中国不能实现第一流的自主制造的最后两个比较大的领域了,非一日之功。
其实我在别的平台的战狼号,最早期的写作手法就是学观察者网的文章写作模式,我觉得你们也别关注错了点.....这背后的变化才是细思极恐的,因为你要明白知乎的键政大V也好,观察者网等媒体也好,最重要的是迎合受众。
2018年初SpaceX重型猎鹰首飞成功,双助推器回收,观察者网与彼时中生代政经键政作者宁南山写了一篇有数据有分析的雄文,大概是SpaceX的模式是不归路,中国人不必羡慕,这公司迟早药丸,是条死路....
能出现这种作品其实说明内容的受众现在连屁股歪、数据片面的中长篇幅的伪客观分析文章和视频也不想看了,必须要这么直接了当的编排内容才能让受众满意,这才是最可怕的~
从我自己战狼号恰饭来看,早期的观察者网写作手法在19年基本就没有市场了,早期的写作手法是:
1.美国貌似有个利好新闻。
2.深度分析结合数据实则不然。
3.看似风光实则矛盾重重、暗流涌动。
4.反倒是低调的中国在该领域有利好未放出,前景光明。
总体来说1-4组合拼凑就可以了就可以了。
现在从创作者后台数据来看,从19年底开始,把美国编排的印度化更有流量,比如说反智化、娱乐化、戏剧化、暴力化等等,我有的时候直接把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白左写的新闻直接洗稿顺带添油加醋、阴阳怪气的编排下就能收获极佳的效果。
附个人给读者的简单科普:
1.什么是星链?
一个最终计划超过一万颗通信卫星的卫星星座,通过KA和KU波段为地面提供互联网服务。
2.星链为谁服务?
41亿人次航空用户/3000万人次海航用户/40亿居住在低质量网络或郊区中TOP5-10%富裕人口/军方/5000万卫星用户/发达国家3亿人次户外旅行探险等。
3.第一批星链有没有实际验证结果?
有,美国空军C12飞机航行中测速网络带宽610Mbps,马斯克本人首次通过星链发表社交动态。目前北美轨道用户公测大概下行40-100mbps。
4.手机可以直连使用星链吗?如何使用星链?
需要一个类似路由器大小的接受装置,把卫星星号转化为WiFi,手机电脑在通过这个WiFi上网。
5.星链会成为大面积的太空垃圾吗?
不会,星链卫星有离子推进器,当寿终正寝的时候可以自主推进进入大气层完全燃烧。除此之外星链卫星由于数量巨大基本都在低轨,因此即使失控或故障也能较快时间自然坠入大气层焚毁。本次SpaceX集中销毁测试星便是主动推进。
6.星链会侵犯他国网络主权吗?
马斯克已经明确表明不会在中国/俄罗斯/朝鲜等国提供服务,事实上提供服务也需要经过该国允许。
7.星链有军事用途吗?
有一个明确用途,有一个潜在用途。明确用途:星链可以为美国空军/海军/陆军在全球提供高质量通信服务,潜在用途:美国空军将领提出利用星链卫星的传感器对弹道导弹进行检测和模拟计算引导拦截。
8.星链是骗局吗?
星链发射到800颗的时候,按照预定计划即可为北美部分地区提供网络服务,因此吃过群众等待的时间不会太久。
9.SpaceX有那么强的发射能力吗?
如果SpaceX研发成功BFR超重型火箭,单次即可发射超过300颗卫星上天。如果SpaceX研发BFR火箭受阻,那么按照重猎(大整流罩)+猎9混合发射每个月大约可以发射250颗卫星上天。但是决定要不要这么做是由第八点中提到的商业模式进展。
10.星链卫星会影响天文观测吗?
会。
11.星链是否是一项有利于人类发展的项目?这是否侵犯了全人类的权益?
人类破坏自然的行为很多,讨论这类问题有一个万能换位法,即:
如果这件事由我的国家来做,我是否会批判他,如果即使是我的国家来完成这个项目我也会批判,那么说明这是一个客观分析中确实不利的事情,如果不会那么说明这更多是一个意识形态差别下的主观批判包含了复杂的情绪。
12.为什么星链需要这么多颗卫星?GPS、北斗不需要这么多?
因为GPS、北斗都是轨道更高的卫星,也包括现在为飞机、航海提供通信的海事卫星。这类卫星有个严重问题是通信时候延迟太高了,通信质量也比较低,如果在低轨部署卫星就能解决这类问题,但是另一个问题就是卫星飞行速度会很快,需要发射大量卫星来完成区域不间断服务。
13.大型卫星星座建设的最大难点是什么?
火箭是否可回收并不是结果而是过程,关键难点是是单位重量发射是否廉价,SpaceX用三四手火箭发射成本大概在2500-3000W美元一次.
14.不要把卫星互联网与蜂窝通信混为一谈
其实评论区已经科普过了,还是有小白童鞋不太了解,希望经过科普不要张口就是4G、5G啥的闹笑话了。
星链和4G、5G、光纤、基站没有任何关系,在拥有光纤和基站的情况下,没人会选择更昂贵的卫星互联网。
但是对于光纤无法建设的地区例如航空飞机、远洋渔船货船游轮、无人区、海岛深山区,目前只能选择天价速度还很慢的海事卫星服务。
同时欧美的运营商是私营,如果一个村落十户人家居住极为偏远或者工作必需(例如农场主),专拉光纤并加装基站的成本是30W,但是十年也无法从这十户人家身上收30W的费用,那么这时候运营商大多会选择提供一个质量很差的网络接入方式甚至干脆不提供服务。
2010年海地发生大地震,美国空军立即接管了海地机场以及临近空域的指挥权。
因为此事,我和观察者网的前身四月网的技术工程师发生了这样的对话:
AC:美国人趁着地震控制海地的机场就是霸权主义!
我:海地政府平时的机场管理能力也不行啊,何况现在是地震,估计海地的空管系统已经瘫痪了。(机场设施已经在地震中遭到破坏,信号指示、空地联系等系统已经失效)
AC:那也是海地自己的内政,美国人无权接管海地的内政。
我:美国跟加勒比那些小国有合作协议的,类似这种灾害情况可以直接出手,不需要走国际程序。而且你认为那些小国在这方面能跟美国比么?
AC:那也是侵略!美国就是帝国主义,所谓的合作协议无非是遮羞布罢了!
我:你总得承认现实吧?海地那个破机场平时降个737都快转不过来了,现在连747都能落下去,就救灾来说,美国人接手海地的机场确实是极大提升了救灾物资的接送效率。
AC:你不谴责美国人的霸权主义,就是支持美国人的霸权主义!
我:?... ...
这种“爱国言论”多了的话,很降低公信力以及自己在宣传系统中的地位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