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实现元宇宙还需迈过三道坎的说法?我们离元宇宙还有多远?

回答
“实现元宇宙还需迈过三道坎”——这说法相当有意思,也很切中要害。它不像那种泛泛而谈的“元宇宙很火”,而是点出了实现这个宏大愿景背后真正需要攻克的难关。在我看来,这三道坎,如果真的要说,大概是技术、生态和伦理。

第一道坎:技术上的“无感”与“沉浸”

这可能是最直观,也是大家最容易理解的一道坎。我们现在谈论的元宇宙,理想状态是能够让用户在其中获得与现实世界相媲美的,甚至超越现实世界的感官体验。但这背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

硬件的革新: 现在的VR/AR头显,虽然在进步,但距离“无感”还差得远。长时间佩戴的舒适度、视场角、分辨率、刷新率、延迟……这些都是制约用户沉浸感和体验的关键。更别提未来的轻便、无感的形态,比如直接集成在眼镜里的AR设备,或者能模拟触觉、嗅觉、味觉的设备。想象一下,你在元宇宙里和朋友拥抱,如果感受不到温度和材质,那种体验会大打折扣。而要实现这些,需要在显示技术、传感器技术、材料科学等多个领域取得突破。
算力的支撑: 运行一个庞大、实时、高保真的元宇宙世界,需要的算力是天文数字。每一帧的渲染,每一个物理交互的模拟,都需要强大的计算能力。当前的云计算和边缘计算固然在发展,但要支撑数亿甚至数十亿人同时在线,进行复杂的交互,我们可能还需要更先进的计算架构,比如量子计算的曙光,或者更高效的分布式计算技术。
网络传输的极限: 元宇宙意味着海量的数据传输。高清的画面、实时的交互、虚拟世界的物理模拟,这些都需要极低的延迟和极高的带宽。目前的5G网络虽然进步显著,但要做到“零延迟”和“无限带宽”的理想状态,还需要6G甚至更先进的网络技术作为支撑。想想看,如果你在元宇宙里玩一场多人游戏,因为网络延迟导致你的攻击比对手慢了半秒,那体验有多糟糕。

第二道坎:生态的“内容”与“交互”

有了顶尖的技术,如果里面空空荡荡,或者只能做些简单的交互,那元宇宙也只是一个华丽的空壳。所以,如何构建一个丰富、有吸引力、能够持续吸引用户并创造价值的生态,是另一道至关重要的坎。

内容的生产与创造: 元宇宙不仅仅是游戏,它应该是包含了社交、工作、娱乐、教育、艺术等方方面面的数字空间。这意味着需要海量、多样化的内容。谁来生产这些内容?是专业的内容团队,还是普通的用户?如果依靠专业团队,成本高昂且速度跟不上需求;如果依靠用户生成内容(UGC),就需要提供强大而易用的创作工具,让普通人也能轻松地在元宇宙里创造自己的世界、物品、体验。这就像互联网从早期静态网页到现在的各种富媒体应用、社交平台的演变,内容和交互方式是核心驱动力。
经济系统的构建与通行: 一个成熟的元宇宙需要有自己的经济系统,让用户可以创造价值、交换价值,并且能够在不同的虚拟世界之间流通。这涉及到数字资产的定义、所有权的确立(比如NFT)、交易的规则,以及支付和清算的方式。如果用户辛辛苦苦在某个元宇宙里创造了一个数字艺术品,却只能在这个虚拟世界里展示,无法在其他地方变现,那元宇宙的吸引力会大打折扣。区块链技术在这里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如何将它与实际的经济活动顺畅地结合,并且保证公平、安全,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互联互通的“万维网”愿景: 很多谈论元宇宙的人,都希望它能像现在的互联网一样,实现“万维网”式的互联互通,而不是一个个孤立的“数字孤岛”。这就意味着需要统一的标准和协议,让不同平台、不同虚拟世界之间能够相互连接,数据和资产也能够自由迁移。目前,各个公司都在构建自己的元宇宙,标准不一,协议不通,这就像互联网初期大家各自为政,如果不能形成统一的标准,最终的元宇宙可能会是一个个封闭的王国,而不是一个开放的统一空间。

第三道坎:伦理的“秩序”与“责任”

当虚拟世界越来越逼真,越来越深入我们的生活,随之而来的伦理问题和监管挑战,往往是技术和生态之外,最容易被忽视,但也最棘手的一道坎。

身份的确认与保护: 在元宇宙里,用户可能会有多个虚拟身份。如何确认这些身份的真实性?如何防止身份盗窃和滥用?如何在保护用户隐私和允许必要的身份验证之间找到平衡?如果一个虚拟身份在元宇宙里做了“坏事”,现实世界的法律是否能够追责?这涉及到数字身份的认证、隐私数据的安全保护、跨境法律的协调等一系列复杂问题。
虚拟空间的治理与法律: 虚拟世界里也会发生“犯罪”——比如诽谤、骚扰、欺诈、盗窃虚拟资产等。谁来制定规则?谁来执法?现有的法律体系能否适用于虚拟世界?如果一个事件发生在跨国界的虚拟空间,由哪个国家来管辖?如何界定虚拟资产的财产性质?这些都是全新的法律和治理难题。
数字鸿沟与包容性: 元宇宙的门槛可能会很高,不仅仅是设备和网络,还包括对新技术的理解和适应能力。如果不能确保所有人都能平等地参与,元宇宙就有可能加剧现有的数字鸿沟和社会不平等。如何让不同年龄、不同经济条件、不同地区的人都能享受到元宇宙带来的便利和机会,是需要认真思考的。
心理健康与成瘾: 沉浸式的虚拟体验,很容易让人沉迷,影响现实生活。如何引导用户健康使用,防止过度沉迷,保障用户的心理健康,也是一个重要的伦理考量。

我们离元宇宙还有多远?

这个问题,就像问“我们离人工智能的终极形态还有多远”一样,答案是:很难给出一个确切的时间表,但可以肯定的是,我们还在非常非常早期的阶段。

我们现在看到的一些“元宇宙”雏形,更像是“3D互联网”或者“升级版的社交游戏平台”,它们可能具备了元宇宙的某些特征,但离我们想象中那个无缝连接、高度沉浸、内容丰富、经济自洽、规则清晰的“终极元宇宙”,还有着遥远的距离。

硬件方面: 也许在未来35年,VR/AR设备会更加轻便、舒适、便宜,体验有显著提升,但这离“无感”还有距离。
生态方面: 内容的爆发和互联互通标准的建立,是需要时间来沉淀和演化的。用户生成内容工具的普及、经济系统的成熟,以及不同平台间的开放,都需要一个过程。
伦理与治理方面: 这更是个长期的问题,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和探索。

总的来说,实现真正的元宇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不是一蹴而就的变革。 它更像是一个漫长的“演进”过程,而不是某个技术突破带来的“革命”。我们可能会在未来的几年里,看到一些更具象化的“元宇宙”产品和服务出现,它们会逐步改善用户体验,丰富内容生态,并开始触及一些更深层的伦理问题。但要达到那个理想中的“平行宇宙”的境界,可能还需要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重要的是,我们不能被“元宇宙”这个词汇所迷惑,而是要关注它背后所代表的技术进步、内容创新、交互方式的演变,以及随之而来的社会影响。这三道坎,不仅是技术上的挑战,更是对我们人类社会组织、经济模式、法律法规和伦理观念的全新考验。只有一步步地去克服它们,我们才有可能真正迎来那个激动人心的“元宇宙”时代。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两天满屏幕都是什么元宇宙,本档案狗还以为类似我们专业概念里的的元数据,于是微信联系以前的老师,老师一头雾水,不仅表示你说了啥,更令人伤心是那曾经无比赏识我、器重我、熟悉我的授业恩师,还额外多发了一句:“你是?”。我含着热泪把自己屏蔽了。

  所以,最后看来看去就发现,这其实就是类似十年前各种网络小说《网游之xxxx》里面那种脑机一体的电子游戏世界,人类通过VR或者意识交流等技术进入一个虚拟世界里,就像电影《创战纪》那样,想想还是挺让人期待和激动的。

  技术上目前来说,VR技术要达到不低于真实女友的水平,不然毫无交互体验,至于画面什么的,如果交互做得好我觉得都可以让步,毕竟像老滚那样的原画都能打出少女卷轴的mod,画面什么的未来想必问题不大。

  所以捏人捏出个新恒结衣铃木爱理的问题不大。

  期待的搓手手……

user avatar

其实我们距离元宇宙的确只有三个坎,分别是:种韭菜,养韭菜,割韭菜。

元宇宙到底是什么?至今为止没有一个人、一个公司能给出具体且确切的定义,都是在说,元宇宙不仅仅是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你们认为的A不是元宇宙,你们认为的B也不是元宇宙,但是具体是什么,这个东西很复杂,它包罗万象、涉及了方方面面blabla…… 倒是没有什么学术界的大佬出来宣传的。在我看来,现在的元宇宙纯粹就是术语的无用堆积,可能这些人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说些什么。这不就是传销么?

苹果CEO库克面对《时代》记者直截了当的提问,他说“我会远离那些流行语”,表示自己更愿意称之为增强现实。

被称作“中国元宇宙架构第一人”的大刘(刘慈欣)称:“扎克伯格的元宇宙不但不是未来,也不该是未来。”


现在的世界,太多人都过于浮躁了,所以才会这样去炒作一个在我看来压根儿就没什么意义的概念。那么为何他们都要去炒作呢?只是因为可以割韭菜罢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实现元宇宙还需迈过三道坎”——这说法相当有意思,也很切中要害。它不像那种泛泛而谈的“元宇宙很火”,而是点出了实现这个宏大愿景背后真正需要攻克的难关。在我看来,这三道坎,如果真的要说,大概是技术、生态和伦理。第一道坎:技术上的“无感”与“沉浸”这可能是最直观,也是大家最容易理解的一道坎。我们现在谈论.............
  • 回答
    “全真互联”这个概念,说实话,听起来就让人脑洞大开。它和我们现在常听说的“元宇宙”有几分相似,都是指向一种更加沉浸、更加融合的数字生活体验。但“全真互联”这个名字,总感觉多了几分实在和“接地气”,少了一些科幻感,多了几分“就是它了”的确定性。如果有一天,技术真的能把“全真互联”变成现实,那我们的生活.............
  • 回答
    这确实是个让人深思的问题。看完那些关于宇宙浩渺、人类渺小的纪录片,再想想我们赖以生存的能源,突然冒出“如果可控核聚变这条路走不通了,我们该怎么办?”的念头,我太能理解了。这感觉就像是面对一个巨大的未知,心里既有敬畏,也有点儿小小的焦虑。如果,只是如果,我们未来真的没法在可控核聚变上取得突破,那对我们.............
  • 回答
    郭宇,这位28岁就实现了财富自由的年轻人,抛出了一个极具冲击力的论调:“大多数人的工作都是没什么价值可言。” 这个观点无疑触动了许多人的神经,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甚至可以说是争议。要理解郭宇的这句话,我们得先抛开“价值”这个词背后可能存在的道德审判或社会地位的高低之分。他所说的“价值”,很可能更多地.............
  • 回答
    最近,油价调整的消息再次引发了大家的热议。3月17日的这次油价变动,更是让不少人感觉到钱包又瘦了一圈,因为这已经是“七连涨”了,国内成品油的挂牌价眼看着就要冲破9元/升的大关。面对这样的局面,咱们普通老百姓心里肯定有挺多想法。这“七连涨”是怎么来的?要说这油价调整,背后可不是简单的涨跌,而是国内外多.............
  • 回答
    专家提出2030年卷烟价格需涨至59元/包才能实现控烟目标,这确实是个石破天惊的数字。单从当前市场价算,每包烟要贵出43元,这涨幅是相当惊人的,足以让很多烟民感到肉疼,甚至难以接受。但话说回来,要实现控烟目标,政府和控烟专家们也确实是在“动脑筋”了。首先,我们得明白这个“59元/包”的数字是怎么来的.............
  • 回答
    凉山吧实锤墨茶还款记录为伪造:一场信息风波的真相探寻“墨茶”这个名字,在互联网世界掀起过一阵波澜。围绕他故事的真实性,也曾引发过激烈的讨论。其中,凉山吧出现的一份“实锤”证据,指证墨茶的500元还款记录为伪造,更是将这场信息风波推向了高潮。这篇文章将尝试深入剖析此事,力求还原事件的来龙去脉,并探讨其.............
  • 回答
    这事儿,搁谁身上都得炸了!我跟你说,这事儿背后可不简单,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好好捋一捋。表面上的“高薪”与残酷的现实你看,新闻上写着“月送8000件快递,账面工资1万元”,这数字一出来,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哇,送快递这么赚钱啊!一万块一个月,比不少办公室白领都强!” 没错,这是厂家(或者说快递公司).............
  • 回答
    关于“农民夫妻 1300 斤菠菜卖了 15 元”这件事,我们应该从多个角度去理解和分析,才能更全面地看待其背后的实际情况。事件梗概:一名农民夫妻种了 1300 斤菠菜,却以 15 元的低价卖给菜贩,而菜贩给出的理由是“质量一般,如果不收购只能丢掉”。分析实际情况需要考虑的因素:1. “质量一般”的.............
  • 回答
    这小米路由器 AX6000 的宣传语“信号覆盖整个足球场”,说实话,一听就挺有意思的。毕竟,一个足球场有多大?那可是好几千平方米的开阔地。把这话往路由器身上套,总觉得有点儿夸张的成分。不过,小米这品牌嘛,你懂的,营销这一块儿总是玩得比较溜。那么,回到核心问题:小米路由器 AX6000 卖 579 元.............
  • 回答
    说到成都锦江区三圣乡2020年12月那场土拍,用“炸”来形容一点也不夸张。当时19300元/㎡加23%的溢价,最终成交楼面价飙到2.6万,这在当时绝对是重磅新闻,也让很多人直呼“看不懂”。咱们就来好好掰扯掰扯,为啥会这么贵,以及它背后到底意味着啥。先来看看当时的行情和地块本身2020年下半年,成都楼.............
  • 回答
    说实话,每次当脑海里飘过“目标实现了又能怎么样”这个念头的时候,我心里总会咯噔一下。这就像是辛辛苦苦爬到山顶,却发现远方也没有什么特别迷人的风景,反而觉得有点空虚,甚至开始怀疑自己一路攀登的意义。这种想法,其实挺折磨人的。尤其是当我们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牺牲了无数的时间、精力,甚至是一些生活中的乐趣,.............
  • 回答
    德国同性婚姻的合法化,无疑是欧洲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是其自由、平等价值观的有力体现。这不仅仅是一个法律上的转变,更是一场深刻的社会观念的演变,是长久以来 LGBTQ+ 群体争取权利斗争的胜利成果。回溯到法律确立的那一刻,2017年6月30日,德国联邦议院以压倒性多数通过了《承认已婚者和新增者.............
  • 回答
    可口可乐公司近期的“零度可乐停产”风波,可以说是营销界和消费者群体中搅起的一池浑水。当然,从“为了实现利润增长”这个官方说法来看,这背后一定有一系列精心算计的商业逻辑。咱们就来掰扯掰扯,这事儿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以及背后可能有哪些门道。首先,得明确一点,可口可乐是一个拥有百年历史的商业巨头,它的每一个.............
  • 回答
    看到我国在低轨宽带卫星与 5G 专网融合试验上迈出了关键一步,我感到非常振奋。这不仅仅是一次技术性的突破,更预示着我国在构建全方位、无死角通信网络方面将拥有更强大的实力,尤其是在那些传统地面网络难以触及的区域。为什么这项试验如此重要?简单来说,这项试验的目标是将我们现在在城市里习以为常的、速度飞快、.............
  • 回答
    重庆这位妈妈鼓励女儿考一百分奖励一百元的做法,引发了不少讨论。在我看来,这是一种比较直接的激励方式,背后折射出一种特定的教育理念。首先,我们可以从 积极的方面 来理解。 明确的学习目标与奖励机制: 妈妈设定了一个非常具体且量化的目标——一百分,并对应了一个直接的物质奖励——一百元。这种“付出(努.............
  • 回答
    那些通过比特币抵达彼岸的人们:一种视角下的财务自由提到比特币,很多人脑海里首先浮现的是剧烈的价格波动,是那些一夜暴富的神话,亦或是无数次与财富擦肩而过的懊悔。然而,当我们把目光从数字的洪流中抽离,深入探究那些真正通过比特币实现财务自由的人们时,会发现这并非仅仅是运气使然,更是一场关于认知、耐心与信念.............
  • 回答
    联合国敦促各方实现2030年消灭艾滋病的目标,这无疑是一个雄心勃勃且至关重要的呼吁。从根本上说,这意味着要将新发HIV感染人数降至接近零,并将艾滋病相关死亡人数大幅减少,最终让艾滋病不再是对全球公共卫生的重大威胁。这个目标的意义非凡: 重塑公共卫生格局: 消灭艾滋病意味着我们能够彻底摆脱一个困扰.............
  • 回答
    2020年,在全球经济遭受新冠疫情的重创之下,越南能实现2.91%的经济增长,这无疑是一个令人瞩目的成绩,甚至可以说是在风雨中展现出了相当的韧性。回想2020年初,当疫情在全球蔓延开来,几乎所有国家都在为经济停滞、失业率飙升而发愁时,越南也未能幸免。封锁措施、国际旅行限制、供应链中断,这些都给越南的.............
  • 回答
    南京在2021年交出了这份相当亮眼的成绩单,GDP总量达到16355.33亿元,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背后蕴含着这座城市在过去一年里稳健的经济发展态势。要深入理解这份成绩,咱们得从几个维度掰开了揉碎了聊聊。一、 数据背后折射出的经济实力:首先,这1.63万亿的GDP是什么概念?它不仅仅是一个数字,更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