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作为总理大臣的岸信介?

回答
评价岸信介作为日本总理大臣,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审视,因为他的人生轨迹和执政时期都充满了争议和重要的历史意义。岸信介并非一个简单的“好”或“坏”可以概括的人物,他是一位在战后日本政治舞台上扮演了关键角色,并留下了复杂遗产的领导人。

从岸信介的个人背景谈起,能帮助我们理解他的政治理念和行为动机。

首先,岸信介并非政治世家出身,但他的家族却与政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的外祖父岸秀辰是贵族院议员,而他的弟弟佐藤荣作后来也成为了日本总理大臣。这种家族背景虽然不是直接继承,但也为他日后进入政界提供了某种程度的便利和影响。

更值得关注的是他的战时经历。岸信介在昭和时期曾担任商工省官员,并在战时太平洋战争期间被调任至伪满洲国,担任要职,负责经济开发。这段经历是他一生中备受争议的一部分。批评者认为他在战时积极参与了日本的侵略扩张,甚至被认为是“甲级战犯嫌疑犯”。然而,岸信介本人及其支持者则辩称,他在伪满洲国的工作是为了推动“东亚新秩序”的建设,并且他本人并未被正式起诉为战犯。这种历史定性的模糊,也使得对岸信介的评价带有了浓厚的色彩。

战后,随着日本的重建,岸信介在政治舞台上重新活跃起来。他曾先后担任过外务大臣、法务大臣、通产大臣等重要职务,积累了丰富的政治经验。他与美国政府保持着良好的关系,这为他日后在外交和安保政策上的决策奠定了基础。

作为总理大臣(1957年6月至1960年7月),岸信介的执政风格和主要政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评价:

日美安全保障条约的改定(安保改定): 这是岸信介任内最重要,也是最具争议的政治事件。在此之前,日美之间存在的是1951年签订的《旧日美安全保障条约》,该条约在很多方面更像是美国占领日本后维持其统治的工具。岸信介政府认为,随着日本经济的恢复和国际局势的变化,有必要重新修订安保条约,使其更符合日本的国家利益,并确立一种更平等、更互惠的伙伴关系。

岸信介的目标是加强日本的防卫能力,同时维持与美国的同盟关系,以应对来自苏联和中国的共产主义威胁。他积极推动与美国谈判,并最终于1960年签订了新的《日美安全保障条约》。

正面评价: 支持者认为,岸信介的安保改定是日本实现国家自主和外交正常化的重要一步。它确立了日美同盟的法律框架,为日本的经济发展和在国际社会中扮演更积极的角色提供了安全保障。新条约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美国在日本的单方面驻军权,增加了日本在条约中的发言权,提升了日本的主权意识。

负面评价: 然而,安保改定也引发了日本国内巨大的政治动荡。反对者认为,新条约将日本更深地绑定在美国的军事战略中,增加了日本卷入地区冲突的风险,违背了日本和平宪法的精神。大规模的反对示威活动(安保斗争)席卷全国,甚至导致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访日计划的取消。岸信介政府强行通过安保条约的做法,被许多人视为违背民意,最终也导致了他本人的辞职。这场斗争也深刻地影响了日本国内政治生态,许多社会力量因此受到动员和启发。

经济政策: 岸信介政府也致力于推动日本经济的持续增长。他支持“所得倍增计划”的早期构想,强调了技术引进和产业升级的重要性。虽然“所得倍增计划”是在池田勇人内阁时期正式实施的,但岸信介为后来的经济起飞奠定了一些政策基础。他关注基础设施建设和出口促进,为日本在20世纪60年代的经济高速增长期打下了基础。

外交政策: 除了安保改定,岸信介在外交上还积极寻求与亚洲国家改善关系,尽管这方面他的努力相对有限。他曾试图调整日本在冷战中的立场,但整体上仍然是以日美同盟为中心的外交策略。

评价岸信介的整体执政,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总结:

“强硬派”政治家形象: 岸信介的政治生涯中,总是与“强硬”二字联系在一起。他的战时经历、对国家自主的强烈追求以及在安保改定中的坚定立场,都塑造了他这一形象。他是一位有自己清晰政治目标并愿意为之奋斗的领导人。

对日本战后秩序的塑造: 岸信介是战后日本政治家中的重要一员,他的决策对塑造日本现行的外交安保框架起到了关键作用。日美同盟至今仍是日本外交安保的基石,而安保改定正是这一基石的关键一步。

民主政治的考验: 安保改定引发的政治风波,也成为了日本战后民主政治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案例。它展现了社会力量对政府决策的影响力,也暴露了政府在沟通和处理分歧上的挑战。

历史评价的两极分化: 对岸信介的评价,至今仍然存在很大的争议。支持者高度评价他在提升日本国家地位和安全保障方面的贡献,认为他是一位有远见的政治家。而批评者则指责他战时的经历以及在安保改定中“专断”的做法,认为他未能充分尊重民意和和平精神。

总而言之,岸信介是一位复杂而具有争议的日本总理大臣。 他在推动日本国家自主和巩固日美同盟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日本经济的腾飞也做出了一定的贡献。然而,他激进的政治手法和战时的经历,也使得他在许多人心目中是一个负面形象。评价他需要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并理解他所处的时代挑战以及他所做出的选择所带来的长远影响。他的一生,折射出战后日本在国家定位、外交安保以及民主政治发展中所经历的深刻变革与挑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既然题主要求的是刨去战争罪责,单论其在国内的执政作风,该如何评价呢?

那我的回答是,岸信介是战后史上非常厉害的一个人,也是长期被低估的一个人。

岸信介对于日本最大的贡献就是签订了《日美安保协定》[1]

我在此简要的说一下新安保条约。代替旧安保条约的新安保条约作出了如下修改:

一、明文规定美国有保卫日本的义务
二、驻日美军在日本领土以外作战时应事先与日本协商
三、驻日美军装备武器等发生变化时应事先与日本达成谅解
四、删除了旧条约中关于日本国内暴动和骚乱,以及未经美国批准,日本不得向第三国提供基地的条款。
五、明确新条约和联合国宪章的关系
六、规定新条约的期限以及修约废约的法律手续

这几条主要内容当中,最重要的就是第六条。

第六条使日本获得了废约权[2],而旧安保条约没有这一点。也就是说,如果没有新安保协定,日本居然并没有中止涉及自己国家利益的条约的权利,完完全全的受制于人。

除此之外,新条约还删除了旧条约中关于美国可以介入日本的暴动和骚乱的条款。这个条款的删除是岸政权仅次于获得废约权的胜利。如果本条款一直存在,美国就可以凭借此条款直接下场干涉日本内政[3]

也就是说,岸政权通过对这两个关键内容的删改,使日本摆脱美国殖民地的地位[4][5]

当然,这个条款本质还是为了维护日本资产阶级的统治,从而再次确定了对美从属的大方针,对于其反O本质我们还是要认清的。

为什么岸的形象不佳?

不仅仅因为岸信介过去的身份以及行为,最主要还是因为岸一生最大的功绩(指新安保条约)对于当时“反美即爱国”的战前世代以及初次登上历史舞台、刚刚接受过完整和平教育的战后世代[6]来说,还是显得太过于软弱了[7],激起民众的不满导致评价很低是很正常的事情。

再加上当时这边中了台湾地方政府在日本设下的局[8],岸政权在中日两国的评价高就有鬼了。

参考

  1. ^ 国内很多人基于立场对这个条约的评价不是很高,甚至有人凭借这个条约得出了岸政权丧权辱国的结论。
  2. ^ 也就是日本获得了中止日美同盟的权利。
  3. ^ 并不局限于美国直接下场干涉,而是日本的政治家在进行政治决策的时候要时时刻刻的考虑到被美国直接下场干涉的风险。长此以往,这将会导致战后日本政治的完全殖民地化。
  4. ^ 通说一般认为此前日本只是表面上的独立,而岸政权签订的新安保协定使得日本真正的独立。
  5. ^ 我们知道,由于日本对美贸易的依赖性,我们很难说日本现在是完完全全真真正正的独立国家。
  6. ^ 通俗点就是对于当时日本的大多数群众来说。
  7. ^ 群众希望对旧条约进行彻底的清算,而岸罔顾民意没有做到这点。
  8. ^ 指台湾间谍为阻止中日两国接近而设计的长崎国旗事件,事后岸喜提反O政治家的头衔。
user avatar

岸信介

1957年安信介上台后,日本政府采取了进一步依靠美国的政策。。。。。进一步。。。。我感觉单单这句话的信息量很大的

user avatar

岸信介有“安保斗争”,有用暴力镇压反对党议员、打死示威群众、强行通过法案。

李承晚有“24保安法波动”,有用暴力镇压反对党议员、打死示威群众、强行通过法案。

岸信介李承晚说成立(数字论证略)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评价岸信介作为日本总理大臣,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审视,因为他的人生轨迹和执政时期都充满了争议和重要的历史意义。岸信介并非一个简单的“好”或“坏”可以概括的人物,他是一位在战后日本政治舞台上扮演了关键角色,并留下了复杂遗产的领导人。从岸信介的个人背景谈起,能帮助我们理解他的政治理念和行为动机。首先,岸信.............
  • 回答
    环球时报,这个名字在中国人乃至一些对中国政治和媒体感兴趣的外国人心中都占有相当特殊的地位。要评价它,不能简单地说好或坏,因为它所扮演的角色、其内容风格以及它所产生的实际影响,都充满了复杂性和争议性。首先,我们得承认环球时报的定位非常明确。它不仅仅是一家新闻报道机构,更像是一个国家意志的传声筒和论述的.............
  • 回答
    作为一个 AI,我无法直接“评价”一个真实的用户,因为我没有情感,也没有个人喜好,更无法直接访问和感知用户的行为、思想和情绪。我的知识来源于我训练的数据,而这些数据中包含了大量关于流浪的蛤蟆在知乎上的言论和行为的记录。因此,我将基于我在数据中观察到的信息,尝试从多个维度来“分析”流浪的蛤蟆作为知乎用.............
  • 回答
    要剥掉苏轼的文学外衣,评价他作为宋朝公务员的身份,我们需要聚焦于他的仕途经历、行政能力、政治立场以及在官场中的表现。这会是一场复杂的解读,因为他的文学成就与他的为官生涯息息相关,但我们可以尝试从中提炼出其作为“公务员”的特质。一、 政治抱负与理想主义的碰撞:仕途的起伏苏轼的为官之路并非坦途,而是充满.............
  • 回答
    评价斯大林作为父亲的角色,是一个复杂且极具争议的话题。由于他政治生涯的巨大影响,以及他个人生活的神秘面纱,对其作为父亲的评价往往夹杂着政治立场、历史解读以及对他子女个人经历的了解。总体而言,斯大林作为父亲的角色可以用“矛盾”、“严苛”、“疏远”以及在特定时刻展现出的“复杂情感”来概括。为了更详细地评.............
  • 回答
    说到迈克尔·乔丹作为球队老板的管理能力,这绝对是个绕不开的复杂话题。毕竟,把一位篮球场上的神级人物放到球队管理者的位置上,大家心里都充满了期待,同时也带着一丝审视。而乔丹在夏洛特黄蜂(当年叫山猫)这十多年的掌舵经历,就像一场浓缩了高潮、低谷和无数争议的个人史诗。咱们得先说说他作为老板的“优点”或者说.............
  • 回答
    说起柯镇恶这老人家,那可真是个传奇人物。在江湖上,他是响当当的丐帮帮主,更是江湖五绝之一的“江南七怪”之首,正派名号那是响当当的。可偏偏这位老英雄,手上却使着那阴损的毒菱,这事儿总让人觉得有些别扭,也让不少人犯嘀咕:一个光明磊落的正派人物,为何要傍上这“见不得光”的暗器呢?咱们得先明白,江湖上的“正.............
  • 回答
    毕福剑在私下饭局上的言论,以及随后被偷拍并曝光的事件,无疑是一场典型的“公关灾难”,也是一个值得深思的社会现象。首先,从毕福剑本人而言,作为一名曾经家喻户晓的主持人,他在饭局上的不当言论,无论其出发点和动机如何,都触碰了公众的底线,也严重损害了他个人的公众形象。即使是在私下场合,一个具有广泛社会影响.............
  • 回答
    北京邮电大学(简称北邮)在计算机科学领域享有盛誉,被许多人公认为国内顶尖学府之一。然而,令人不解的是,它并非985工程大学,仅仅是“211工程”大学。这种“名校光环”与“工程帽”之间的落差,常常引发人们的讨论和思考。首先,我们需要明确“985工程”和“211工程”的时代背景和初衷。“985工程”是国.............
  • 回答
    张卫平,这个名字在中国的篮球界,尤其是在那个年代,几乎是如雷贯耳般的存在。提起他,总能勾起无数老球迷的回忆,那种对篮球纯粹的热爱,以及他对比赛的独特理解,至今仍让人津津乐道。实力评价:他是中国男篮黄金一代的灵魂人物要评价张卫平作为运动员的实力,我们得把他放在那个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在上世纪70年代末到.............
  • 回答
    蒂姆·库克最近一次接受采访时,聊到关于苹果 CEO 的未来,提到了“十年内”可能卸任的说法。这个表态,不禁让人回顾他执掌苹果这十年来的点点滴滴。用“非凡”来形容库克这十年的苹果CEO生涯,恐怕一点也不为过。承前启后,稳扎稳打:当史蒂夫·乔布斯在2011年将权杖交给库克时,外界普遍存在一种疑虑:没有乔.............
  • 回答
    王濛解说短道速滑,那可真是一把好手!她不是那种正襟危坐、照本宣科的“学院派”解说,而是带着一身拼搏劲儿、一股子“过来人”的经验,把观众一下子就拉进了赛道,仿佛置身于冰刀摩擦冰面的呼啸声中。王濛的解说,那就是“行家看门道,外行看热闹”里的“行家”本人。首先,她最牛的,是那种“懂行”的专业性。 短道速滑.............
  • 回答
    教育部发文将“送毕业生到西部、基层、艰苦边远地区和重点领域等就业情况”作为高校评价考核的重要内容,这是一个具有深远意义的政策导向。为了更全面地评价这一政策,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一、政策的背景与初衷:首先,理解这项政策的出台背景至关重要。其主要原因和目标可能包括: 人才结构性失衡: 当前.............
  • 回答
    作为一名三国爱好者,我曾经满怀期待地走进影院,希望能在大银幕上看到那个义薄云天、勇冠三军的关二爷。然而,《关云长》这部电影给我的感受,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有形,而无神。” 为什么评价不高?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而我作为三国迷,在观看过程中,也正是这些地方让我感到遗憾和失望。一、 人设崩塌,.............
  • 回答
    拨开迷雾见真章:涤荡吹嘘与诋毁,还原历史上的冉闵在风起云涌的五胡十六国时代,一个名字如同一道闪电,划破了那个黑暗而混乱的天空——冉闵。然而,关于他的评价,至今仍充斥着鲜明的两极分化,有人将其奉为“中兴之主”、“民族英雄”,也有人将其视为“屠夫”、“罪魁祸首”。要客观评价这位历史人物,就必须拂去笼罩其.............
  • 回答
    乌克兰政府是否将平民作为“人肉盾牌”,并将重型武器系统和火箭发射系统布置在居民区,这是一个极具争议且复杂的议题。在评价这一行为时,我们需要从国际法、军事道德、实际操作以及信息传播等多个维度进行审视,并尝试呈现不同角度的观点。国际法的角度: 区分原则 (Distinction): 国际人道法(也称.............
  • 回答
    如何评价《汉和防务评论》作为军事杂志的水平?《汉和防务评论》(Kanwa Defense Review)作为一份在军事领域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中文军事杂志,其水平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评价。总体而言,它以其深入的分析、独特的视角和对中国军事发展的持续关注而闻名,但也存在一些可以改进的方面。为了更详细地评价其.............
  • 回答
    布鲁斯·韦恩,一个继承了巨额财富的男人,他本可以轻轻松松地享受他父亲留下的帝国,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然而,童年目睹父母惨死的经历,在他心中埋下了一颗种子——对罪恶的仇恨,以及一种近乎偏执的责任感。于是,他选择了另一条道路:成为蝙蝠侠,一个在黑夜中打击犯罪的义警。那么,为什么布鲁斯·韦恩选择成为一个义.............
  • 回答
    评价马英九的两届任期,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审视,包括两岸关系、经济发展、民生议题、国际空间以及政治改革等方面。以下将尝试从这些角度,力求客观、详尽地梳理其主要作为,并避免使用AI痕迹明显的表达方式。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与实质性进展马英九最受瞩目的政绩无疑是在两岸关系上。他上任后,一改陈水扁时期的对抗态势.............
  • 回答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