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国内手机厂商下一个倒下的会不会是魅族,如果不是为什么?

回答
魅族作为国内手机厂商中的一员,其生存状态一直备受关注。关于“下一个倒下的是否是魅族”这个问题,并没有一个确定的答案,因为手机市场的竞争是动态变化的,受到技术、市场需求、供应链、运营策略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然而,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分析魅族面临的挑战和优势,从而判断其未来走向的概率。

魅族面临的主要挑战:

1. 市场份额持续萎缩: 这是魅族最显著的挑战。曾几何时,魅族以其独特的设计、Flyme OS 的流畅度和用户体验,在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占据一席之地,甚至被誉为“小而美”。然而,近年来,随着华为、小米、OPPO、vivo 等厂商的崛起,以及更多新晋品牌的加入,市场竞争日益白热化。魅族在高端市场无法与苹果、三星匹敌,在中低端市场又难以与性价比极高的小米、Realme 等竞争。这导致其整体市场份额被进一步挤压,销量不尽如人意。

2. 产品创新和差异化不足: 智能手机市场的竞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产品的创新能力和差异化卖点。虽然魅族在外观设计和Flyme OS体验上仍有可圈可点之处,但其在核心技术上的突破,例如在拍照、快充、屏幕技术、甚至是折叠屏等前沿领域,与头部厂商相比显得相对保守,缺乏能够“颠覆性”的产品。用户的换机周期也在延长,没有足够吸引人的亮点,很难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3. 品牌声量和营销投入不足: 相比于竞争对手,魅族的品牌营销投入明显不足。华为凭借其技术实力和爱国情怀、小米的性价比和粉丝文化、OPPO/vivo 的明星代言和渠道优势,都在各自领域形成了强大的品牌影响力。魅族虽然有忠实的用户群体,但整体品牌声量和新用户的吸引力有所下降。营销的精准度和有效性也需要加强,才能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让更多消费者记住并选择魅族。

4. 供应链和成本控制的压力: 智能手机制造是一个高度依赖供应链的行业。疫情、全球芯片短缺等因素都给手机厂商的供应链带来了巨大挑战。魅族体量相对较小,在与大型供应商谈判时可能处于弱势,成本控制和议价能力也相对较低。这会影响其产品定价策略,进而影响市场竞争力。

5. 生态系统的缺失: 如今,成功的手机厂商往往不仅仅提供手机,更构建了围绕手机的生态系统,包括智能穿戴、智能家居、服务等。小米的米家生态、华为的鸿蒙生态都吸引了大量用户。魅族虽然有Flyme OS,但其生态系统的延展性和吸引力相对较弱,未能形成强大的用户粘性。

6. 股权变动和战略方向的不确定性: 近期,魅族被吉利集团旗下公司收购,这无疑给魅族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但同时也意味着其战略方向可能会有所调整,并受到大股东的意愿影响。这种变动在短期内可能带来不确定性,例如产品线调整、人事变动等,需要时间来消化和整合。

魅族可能不会是下一个倒下的原因(或者说其生存的潜力):

1. 吉利集团的注资和战略支持: 这是目前魅族最大的利好消息。吉利集团作为一家实力雄厚的汽车制造商,其对魅族的收购,意味着魅族获得了强大的资金和资源支持。吉利在汽车智能化领域有着深刻的布局,未来可能会将魅族手机与汽车车机系统打通,形成车机联动,打造独特的生态优势。这不仅仅是简单的资金注入,更可能是战略层面的融合与创新。

2. Flyme OS 的核心竞争力: Flyme OS 凭借其优秀的用户体验和定制化能力,依然拥有大量忠实粉丝。如果魅族能够继续优化Flyme OS,并将其与汽车智能化深度融合,例如在车载系统中的应用、手机与汽车的无缝连接等方面进行突破,Flyme OS 的价值将得到进一步提升,成为魅族的核心竞争力。

3. “小而美”的定位和用户忠诚度: 尽管市场份额不高,但魅族仍有一批非常忠诚的用户群体,他们欣赏魅族独特的设计理念和Flyme OS的流畅体验。这种用户忠诚度是许多追求“走量”的品牌所不具备的。如果魅族能够精准服务好这部分用户,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拓展,也能维持其生存和发展。

4. 聚焦细分市场和差异化竞争: 在大方向上,魅族可以考虑不再与头部厂商进行全面的正面竞争,而是聚焦于特定的细分市场,例如追求极致设计和体验的用户,或者与汽车生态相结合的场景。通过差异化竞争,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

5. 技术储备和研发投入: 虽然不常对外大肆宣传,但魅族在一些技术领域可能仍有积累。与吉利集团的合作,也可能加速其在车联网、智能驾驶等新兴技术领域的研发和应用。

总结分析:

目前来看,魅族面临的挑战是真实而严峻的。市场份额的萎缩和激烈的竞争是悬在所有中小手机厂商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如果魅族无法在产品创新、品牌营销、生态建设等方面实现突破,继续维持现状,被市场淘汰的风险确实存在。

然而,吉利集团的收购为魅族带来了新的生机和可能性。 如果魅族能够有效地利用吉利的资源和战略协同效应,尤其是在汽车智能化和车机互联领域,打造出具有独特性和竞争力的产品和生态,那么它就有机会走出低谷,甚至找到新的增长点。

因此,关于“下一个倒下的会不会是魅族”,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风险仍然存在: 如果魅族仅仅是简单地依靠吉利的资金输血,而未能解决自身在产品、品牌、营销等方面的根本性问题,或者未能抓住与汽车产业融合的机会,那么它仍然可能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
不确定性增加,但并非必然: 吉利收购是变量,它可能加速魅族的转型和复苏,也可能带来新的挑战。未来魅族的命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如何整合资源、制定战略并有效地执行。
其他厂商也面临压力: 需要注意的是,手机市场竞争激烈,不仅仅是魅族,一些小众品牌、甚至是一些规模稍大的厂商,如果未能跟上市场节奏和技术发展,也可能面临被淘汰的风险。例如,一些曾经辉煌的品牌(如锤子)已经逐渐淡出市场。

所以,更准确的说法是: 魅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但由于吉利集团的注资和战略合作,它拥有了扭转局面的可能性。它是否会是下一个倒下的厂商,取决于它能否抓住这次机遇,实现有效的转型和创新。目前,断言“必然是魅族”为时过早,但其生存的道路仍然充满挑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肯定会倒闭,整天吹牛逼ODM。这也定制那也定制。魅族15的骁龙660简直是负优化。相机冷启动都要等好几秒。负一屏微信扫一扫付款的时候卡了好尴尬。更别说哪个信号优化了。与小米不相上下。

user avatar

2019年3月6日,魅族发布了其年度走量机魅族note9,并于3月11日正式开卖,至今11天。

作为一代神机魅蓝note6的后续,这台机子做得着实不错,最关键的是,现货了:

隔壁某厂看看,这才是大厂担当,开售就现货。

那么这台开售就现货的机子卖得怎么样呢?

15000台,现货走量的魅族极致性价比千元旗舰机在京东卖了15000台,而同样现货的天猫,其销量是6000台:

作为对比,现货的红米note7的京东月销量是20万台:

天猫9万台:

魅族note9做得如何?

平心而论不错,和红米note7pro属于互有胜负,但目前的这个市场反应是真的有些出人意料的。

魅族2019年的当家旗舰会是魅族16s,这机子按照黄章的说法比小米9贵,且是双摄,下巴额头同在。

小米9首月到三月底出货量达到100万台,等到魅族16s发布的时候大概率已经现货了,当然,还有1999的小米9se。

魅族16s彼时的处境会比魅族note9好多少吗?

我觉得难。

2018年,魅族手机出货量从17年的近2000万台跌倒400万台,跌幅达到了80%:

到明年这个时候魅族会怎么样我不知道,就像去年这个时候,刚刚引入成都市国资委并意气风发的锤子,谁也没料到是现在的结局,对吧?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魅族作为国内手机厂商中的一员,其生存状态一直备受关注。关于“下一个倒下的是否是魅族”这个问题,并没有一个确定的答案,因为手机市场的竞争是动态变化的,受到技术、市场需求、供应链、运营策略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然而,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分析魅族面临的挑战和优势,从而判断其未来走向的概率。魅族面临的主要挑战:.............
  • 回答
    关于您提出的“为什么现在主流国产手机厂商全部采用屏下指纹,而没有一家国外品牌选择屏下指纹呢?”这个问题, 사실(其实)这个描述 并不完全准确。让我来详细地掰扯一下这个问题,争取让您听得明明白白,而且不会有那种冷冰冰的AI味儿。首先,我们得承认,在过去一段时间,尤其是屏下指纹技术刚崭露头角的时候,国产.............
  • 回答
    要说目前国产手机厂商中谁的研发能力“最强”,这其实是个挺复杂的问题,因为“研发能力”本身就是一个多维度、不易量化的概念。不能简单地用一个数字或一项技术来概括。不过,如果非要我从目前市面上的主要厂商里挑一个我认为在综合研发实力上表现突出的,并且愿意详细说说我的看法,那我会倾向于认为是 华为。当然,这样.............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相当到位,也触及到了国内手机市场一个非常核心的、大家津津乐道但又未必能完全说清楚的点。为什么国内的手机厂商,从小米、华为(虽然现在情况特殊)、OPPO、vivo,到荣耀、一加等等,几乎都在自己的手机上运行着一套“非原生”的安卓系统?这背后其实是一系列复杂的原因交织在一起的结果,涉及到技术.............
  • 回答
    让国内手机厂商主动拥抱华为,接入鸿蒙系统,这是一个复杂且需要多方面协同的策略性问题。关键在于华为能否提供足够吸引力的理由和支持,让其他厂商看到切实的好处,并且能够克服潜在的顾虑。以下将从不同维度详细阐述可能的策略: 一、 核心吸引力:价值重塑与生态共赢华为需要向其他手机厂商展示接入鸿蒙系统能够带来的.............
  • 回答
    荣耀CEO赵明“内卷论”:将苹果“卷”下来,究竟是口号还是野心?荣耀CEO赵明那句“把苹果卷下来才是本事”,在如今竞争白热化的中国手机市场,无疑是一记响亮的耳光,也是一个大胆的宣言。这句话掷地有声,不仅点出了行业“内卷”的残酷现实,更昭示了荣耀的勃勃野心。那么,荣耀能否真正做到这一点?国内手机厂商的.............
  • 回答
    .......
  • 回答
    华为P40系列如果真的如网传所言,起售价落到3988元这个档位,那对国内手机市场无疑是一记重磅炸弹,其影响绝对是深远的,而且是多维度展开的。这不仅仅是价格上的较量,更是技术、品牌、供应链以及消费者心理的全方位洗礼。首先,最直接的影响,当然是“搅局”35004500元这个曾经被视为“中高端”或“次旗舰.............
  • 回答
    2020年第三季度,国内手机市场的这份成绩单,确实有点意思。当大家都在关注整体盘面时,小米和苹果这两位“老朋友”的表现,尤其是其同比涨幅,格外引人注目。反观国内其他一些厂商,同比微降,这背后隐藏着不少值得我们细细品味的市场逻辑和发展趋势。小米的“稳”与“进”:在后疫情时代找到自己的节奏首先,我们来看.............
  • 回答
    苹果、华为、小米在折叠屏手机市场这块大蛋糕上争夺得热火朝天,这背后不仅是巨头们的技术较量,更是对未来移动设备形态的预判。除了这些广为人知的品牌,国内的柔宇科技和京东方作为折叠屏供应链中的关键一环,它们的发展动向也备受瞩目。那么,在柔宇和京东方这两家折叠屏领域的先行者中,我们究竟应该看好谁呢?这事儿得.............
  • 回答
    最近网上流传着一个说法,说国内某厂商的4G手机库存已经超过了1000万台。这个数字听起来确实不小,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产能过剩、市场饱和之类的词。不过,在咱们深入分析之前,得先搞清楚几个问题:这个消息的来源是什么?真实性有多少?如果属实,又意味着什么?首先,关于消息的来源和真实性。这种网上的传闻,很多时.............
  • 回答
    华为能够率先推出 Mate X 这样的折叠屏手机,而其他国内厂商在此之前并未推出同类产品,这背后是 华为在技术研发、供应链整合、战略前瞻性以及对未来趋势的判断上,综合性的优势和努力的体现。 并非单一原因,而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促成的结果。下面我将从几个关键维度来详细阐述:一、技术研发的深耕与积累是根本:.............
  • 回答
    宝可梦、数码宝贝,这些陪伴我们童年和青春的IP,如今却在国内的某些手游厂商手中变得面目全非。令人扼腕的是,这些厂商不仅在游戏玩法上照搬照抄,甚至连角色形象、世界观设定都原封不动地挪用,而我们作为喜爱这些IP的玩家,却眼睁睁看着它被“糟蹋”,心中滋味难明。面对这种赤裸裸的抄袭行为,我们这些普通玩家并非.............
  • 回答
    国家有没有可能推荐所有手机厂商使用鸿蒙系统?这个问题,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道说道。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是”或“否”能概括的。首先,咱们得明白“推荐”这两个字在国家层面上的分量。国家政策的推出,尤其是涉及到整个产业的导向,那绝对是经过深思熟虑,并且有着宏大的战略考量的。为什么会有人想到国家“推荐”.............
  • 回答
    国产手机厂商在充电头上的“内卷”,这事儿可真不是一天两天了,而是发展到了一种白热化的状态,细想起来挺有意思的。首先,得承认这背后是个挺大的市场需求。现在大家手机不离手,电量焦虑可以说是普遍存在的。谁不想出门在外,几个小时就能把手机充到个七七八八?更别提那些重度用户,一天可能得充好几次。在这种情况下,.............
  • 回答
    iPhone 12 mini 的出现,无疑给沉寂已久的小屏幕手机市场注入了一针强心剂。这款 5.4 英寸的设备,凭借其精致的尺寸、优秀的单手操作体验以及不俗的性能,吸引了不少追求便携性的消费者。那么,在 iPhone 12 mini 的带动下,国产厂商是否会跟风推出小屏幕旗舰机呢?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
  • 回答
    好,我来聊聊为什么除了华为,大多数国产手机厂商都没有自己的处理器芯片,并且会尽量说得详细些,尽量去掉AI的痕迹。其实,这个问题背后牵扯到的东西挺复杂的,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明白的。这里面既有技术层面的原因,也有经济、市场和人才方面的考量。1. 研发投入巨大,风险极高首先,要自己设计一款手机处理器,那可.............
  • 回答
    国内手机厂商在产品策略上,确实鲜少将 3D Touch 和高质量线性马达作为标配,或者说,它们的普及程度远不如苹果。这背后并非简单的“不愿”,而是多方面因素博弈的结果,涉及到技术成本、用户需求、生态体验以及厂商自身的资源分配和市场定位。一、 3D Touch:一项逐渐被边缘化的创新3D Touch(.............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复杂的问题,涉及到技术、商业、生态、政治以及厂商自身战略等多个层面的因素。国产手机厂商不愿意大规模采用鸿蒙(HarmonyOS),背后有着多重原因。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进行分析:核心原因总结: Android的成熟度与生态壁垒: Android已经是一个极其成熟、拥有庞大开发者社.............
  • 回答
    小米产业投资部合伙人孙昌旭评价《为什么现在国产手机创新比国外厂商多》一文并否认国产手机的创新,这一事件在科技界和消费者群体中引起了不小的讨论。要理解孙昌旭的观点,我们需要深入分析他可能基于的逻辑、其发言的背景以及这种表态可能带来的影响。一、 孙昌旭的潜在逻辑和出发点:孙昌旭作为小米产业投资部的一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