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襄这段内容和后面的主线情节基本无关,对于改编来说也就可有可无,既然这样,出于成本的考虑当然是不拍最好。
很多小说里和主线情节无关的独立章节,在影视改编时都会删掉,反正删了也不影响观看体验。以前的电视剧在长度方面是有要求的,必然要有取舍,电影就更不用说了。
现在的剧集虽然大量注水,但也得在不增加成本的前提下,拍郭襄这段剧情需要另找演员,多花很多不必要的钱,而没读过原著的观众根本不知道有这段,读过的人也很少会计较,毕竟有没有它都不影响主线故事的完整性,何必把钱和精力浪费在这上面?有这工夫多给张无忌赵敏周芷若加点戏不好嘛?
其实金庸为什么要写这一段也很迷,倚天的主要情节都发生在元末背景下,完全可以从第三章开始写起,上一代的事一两句话就能交代过去,没必要特意去写郭襄。
但结合神雕最后一章来看,金庸在这一章引出了张君宝,引出了九阳神功,很显然这些都是打算作为第三部的核心来写的。而从倚天的前两章也不难看出,金庸或许原本是打算像神雕接续射雕那样,让倚天的故事也紧接在神雕后面继续展开,郭襄张君宝都可能是故事里的重要角色。
不过后来大概是金庸觉得这样不太好写,又或是想跳出这个思路写点不一样的东西,所以没有按这个方向继续写下去,在第三章就直接让时间跳到几十年后,于是郭襄上少林这段情节也就彻底沦为了一个过场,在后续的故事里,郭襄完全下线,张三丰也被弱化为一个边缘角色,只剩九阳神功作为一个相对重要的设定保存了下来。
相比于射雕和神雕,倚天屠龙记的主角是登场得最晚的,这也就非常让人怀疑金庸在写作的过程中是否多次否定了起初的想法,不断更换思路,才变成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但倚天的风格与前两部有着明显的不同,就影视改编来说,它可以操作的空间应该是三部曲里最大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