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 Find X5 Pro 同时搭载骁龙 8 Gen1 和天玑 9000 ?能真香吗?

回答
Find X5 Pro 双芯策略:是“真香”还是“噱头”?

OPPO Find X5 Pro,这款曾经的旗舰机型,至今依然在不少消费者心中占据着特殊的地位。而它最引人瞩目,也最具争议的一点,莫过于同时搭载了骁龙 8 Gen 1 和天玑 9000 这两款在当时同台竞技,却又各有千秋的旗舰芯片。 这种“双旗舰”的配置,究竟是“真香”的创新,还是“噱头”的炒作? 今天,我们就来一次深度的剖析。

缘何如此? OPPO 的“双芯”战略解读

首先,我们得理解 OPPO 为什么会选择这样一条“非主流”的道路。 在 Find X5 Pro 发布之初,全球正面临着严重的芯片短缺危机,尤其是高端芯片的供应更是捉襟见肘。 骁龙 8 Gen 1 虽然性能强劲,但其供应链的稳定性受到了不少影响。 而另一边,联发科的天玑 9000 则凭借其优秀的制程工艺和不俗的性能表现,成为了市场上的另一股强大力量,且在供应方面相对更为稳定。

OPPO 采取“双芯”策略,可以看作是 对市场不确定性的风险对冲。 它确保了即便其中一款芯片的供应出现问题,产品也能按时上市,满足市场需求。 同时,这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满足不同用户对于芯片品牌的偏好。 毕竟,在当时,骁龙和天玑在消费者心中都有各自的拥趸。

性能PK: 各有千秋,谁主沉浮?

谈到手机,性能永远是绕不开的话题。 骁龙 8 Gen 1 和天玑 9000,作为当时的安卓旗舰标杆,在纸面参数上都展现出了惊人的实力。

骁龙 8 Gen 1: 采用了三星 4nm 工艺,CPU 架构为“1+3+4”,GPU 为 Adreno 730。 在发布初期,它的单核和多核性能都表现出色,尤其是在图形处理方面,Adreno 系列 GPU 一直是行业的佼佼者。 配合高通一贯的优化,在游戏方面尤其受到青睐。
天玑 9000: 则采用了台积电 4nm 工艺,CPU 架构同样为“1+3+4”,GPU 为 MaliG710 MC10。 天玑 9000 的亮点在于其 能效比。 得益于台积电先进的制程工艺,它在同等性能下通常能耗更低,发热也更可控。

实际体验: 谁更“真香”?

理论归理论,实际体验才是王道。 实际测试和用户反馈表明,Find X5 Pro 的“双芯”策略在体验上是 有差异但都很出色 的。

日常使用: 对于绝大多数日常应用,如刷微博、看视频、浏览网页等,两款芯片的表现都 几乎无法察觉差异。 它们都能提供流畅、快速的响应。
游戏表现: 这是区分两款芯片的关键场景。
骁龙 8 Gen 1 版本 在运行大型3D游戏时,尤其是在高帧率模式下,往往能提供更稳定的帧率表现,GPU 性能的优势在此体现。 但也需要承认,部分用户反映其在长时间高负载运行时 发热控制相对不如人意,可能需要适当降频以保证稳定性。
天玑 9000 版本 在游戏表现上同样可圈可点,尤其是在 功耗控制和发热方面 表现更为出色。 在长时间的游戏过程中,它能更长时间地维持较高的性能输出,并且机身温度也相对更为舒适。 这意味着,如果你是那种一玩游戏就是数小时的硬核玩家,天玑 9000 版本可能在“持久战”中更有优势。
影像处理: OPPO Find X5 Pro 的影像能力是一大亮点,其搭载的马里亚纳 X 影像芯片与CPU的配合至关重要。 在这方面,两款芯片的差异并没有特别明显,都能为马里亚纳 X 提供强大的算力支持,最终的成像效果也相当优秀。
能效与续航: 这是天玑 9000 版本最大的优势。 如前所述,得益于台积电的制程,天玑 9000 在能耗比上表现更优。 这也意味着,在同等使用强度下,天玑 9000 版本通常能拥有 更长的续航时间。

“真香”还是“噱头”? 结论来了!

那么,Find X5 Pro 的“双芯”策略,到底能不能“真香”?

我认为,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真香”的,但并非完美无瑕。

“真香”的理由:

1. 提供了选择的自由: 在芯片供应紧张的时期,OPPO 提供了两种优秀的解决方案,让消费者能够根据自己的偏好(例如对骁龙品牌的忠诚度,或者对天玑能效比的看重)来做出选择。
2. 性能依旧顶级: 无论你拿到的是哪个版本,Find X5 Pro 在当时都能提供最顶级的性能体验,满足绝大多数用户的需求。
3. 天玑版本在能效上更具优势: 对于注重续航和发热控制的用户来说,天玑 9000 版本无疑是“真香”的选择。 它在长时间高负载下的表现更稳定,也更省电。

“噱头”的成分:

1. 产品线定位的复杂性: 一款旗舰产品同时搭载两款顶级芯片,可能会给一部分消费者带来选择困难,也让产品线的定位显得有些复杂。
2. 潜在的软件适配差异: 尽管 OPPO 在软件优化上已经做得很好,但理论上,不同芯片组合在某些极端场景下,软件适配的细微差异仍然可能存在,只是很难被普通用户察觉。
3. 对消费者教育的挑战: 这种“双旗舰”的模式,需要 OPPO 对消费者进行更详细的解读和引导,让他们理解不同版本的差异和优势,而不是简单地认为“都是旗舰”。

总结来说,Find X5 Pro 的“双芯”策略,与其说是纯粹的“噱头”,不如说是一种在特殊市场环境下,OPPO 审时度势、化解危机并提供更多选择的“创新”之举。

对于追求极致游戏性能且不介意发热的玩家,骁龙 8 Gen 1 版本依旧是不错的选择;而对于更看重续航、能效和稳定发热表现的普通用户,天玑 9000 版本则显得更为“真香”。

Find X5 Pro 的“双芯”策略,更像是一次对市场规则的巧妙“玩转”,它没有牺牲核心的旗舰体验,反而通过多样化的选择,吸引了更广泛的用户群体。 它是否“真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对“香”的定义,以及你更看重哪方面的体验。 但可以肯定的是,在当时,它绝对是一款值得关注和讨论的旗舰手机。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咋评价呢,吃螃蟹呗。

这两年移动端在处理器方面都在摆烂,记得半年前a15的相关规格泄露时底下声音一片挤牙膏,然而到现在:

A15:没想到吧?爷是最不烂的!

话虽如此,这也反映了目前这个时间点安卓阵营在处理器选择上的无奈与妥协。使用高通这么多年,在影像和性能调教上都形成了路径依赖。这种惯性推动着手机厂商在旗舰机上继续沿用8Gen1,以确保其他部分不会出岔子。毕竟8Gen1提升再小,它也是一颗旗舰处理器,在极限性能下也许不占优势,日常使用不会出很多问题的。

我讲个不太好听的话,好多人一看888、8Gen1就讲火龙,搞得我身边一些不太懂数码的朋友也开始跟风。其实现在普通消费者面对的场景和810那会根本不一样,手机处理器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平台期,日常环境下大部分时候的性能都是过剩的。

骁龙810那会是什么情况,性能根本不够用,有时候日常使用都能飚到单核快4w,不烫手才怪,这才叫火龙。

但是,拉胯确实是客观存在的,这点上我们这些玩家知道,厂商自然也知道。所以怎么办呢?做多版本,找个相对好一些的通用平台。

大部分厂商其实是不愿意这样搞的。多一个不同平台的手机版本意味着研发团队也要分两条线,后续维护、售后等,这些都会增加成本,但没办法,如果想提供更好的体验,并且不错过新机发布的风口,也只能这样搞。

OPPO这次吃了螃蟹,说不定其他厂商的双旗舰也就会慢慢跟着来了。好事情,旗舰市场多点竞争。

另外,这点上我比较期待的,其实是Find X5这次的双平台给了大众一个公平对比的机会。之前网上的测试结果都是量产机对比联发科提供的研发样机,虽然研发样机不一定有特殊的性能调优,但终究有这个可能性。Find X5的双平台可以提供一个最一致的测试环境,公平对比双方的性能。

——然后说不定我们就会发现,三星的4nm是真的拉胯(逃

相较于比较无趣的核心性能,我更对这次马里亚纳的实战表现更在意一些。从之前的一些资料来看,马里亚纳确实可以接触到更原始的影像数据。我平常拍视频多一些,深感手机在夜景拍摄的无力。

现在手机的夜景静态图像还算看的过去大家都是多帧降噪的方式,但在视频拍摄时,由于不能连续拍摄多帧进行后期处理,一个个都原形毕露了。且不说噪点,光是那破防抖配合不正常的快门速度效果实在是太鬼畜了。

夜景视频并非完全没有解决办法。我的A7S3拍夜景都有噪点,有时候难免后期时还要走一遍降噪流程。

不说别的,马里亚纳如果能按照之前透出的风能把视频降噪做好,就是大功一件。顺便搞个视频HDR、再把整体的拍摄流程做的更流畅更顺手一点,就足够了。

user avatar

非约稿,我说几件事,大家可以先记下来,然后看时间线的推进:

  1. 天玑9000和骁龙8G1的量产机性能和能耗比,天玑9000目前至少在两个大厂手里获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在某个半公开的场合,天玑9000的总体性能超过骁龙888 Plus不少,但是功耗接近骁龙870。也就是说,天玑9000真正意义上是一颗适合普罗大众使用的好芯片,不是卢总开玩笑说的8G1那样的破芯片。相对8G1,天玑9000的能耗比优势实在是太明显了,大到就像我们讨论麒麟9000和骁龙8G1哪个更好一样。
  2. 这次FindX5 Pro很逗,天玑9000版本和8G1版本目前都叫Pro(最终发布会还改不改我不知道,但是针对这个事情我们也给了建议),意味着OPPO必须要在宣发和实际店面销售上给消费者明确的建议,我猜,大概是如果你看中续航,发热,能耗比,日常使用,选天玑9000,如果你看中极限性能,以及MarisiliconX的配合打造的无敌4K夜景视频,那么选8G1版。这就像蔚来的销售跟我解释ES6性能版和运动版差距在双电机的类型不一样,你看中大马力更高扭矩你就选性能版,如果你觉得320KW,435ps和625NM够用你就选运动版是一个道理。空气悬架听上去牛逼,但是ES6做的并不好,有的实诚Fellow也会跟你说感知不强省点钱还不如上NOP大包一样。对于绝大多数的人来说,运动版的320KW+弹簧悬架是足够用的,直接省了小10万块。天玑9000和骁龙8G1差不多就是这么个比较方法。
  3. 知道这次OPPO花了多少人力来联调MarisiliconX吗?包括Find团队,一加团队,reno团队,甚至还包括realme团队,几千人来做这一件事,目的不是为了FindX5 Pro这一件产品,而是要把这颗芯片铺到三大品牌所有的产品上。
  4. 我看了一下路书,至少MarisiliconX下放给主流机型是确定的,而且会在高通和联发科平台同时展开。我本来以为下一款MarisiliconX机型一定还是高通新芯片的旗舰机,比如TSMC的8G2,结果不是,是联发科平台的新产品。
  5. 过去几个月的工作证明了一件事:做自研芯片和适配,长路漫漫,上下求索。OPPO和苹果不一样,苹果需要适配的机型非常少,OPPO需要适配的机型非常多,涉及到SOC平台,ISP平台,NPU平台,不同的模组特征,不同的显示屏幕特征,工作量远比封闭式研发复杂,不确定性也非常多。这也就是我说的,你要想降低工作量,不做这种苦力活儿,那就必须主要核心元器件完全自研,主要CMOS和显示系统独占定制,做极致的垂直整合,否则依然很难。

从OPPO这次的整合行动,可以看出作为一家非核心垂直自研厂商的艰难,也要看到他们的决心和勇气。从现在开始,我们还能看到不少搭载独立ISP的产品上市,下个月就有一款新的。这里面的区别是打标ODM、联合研发、完全自研IP的Fabless的区别,OPPO是最难的Fabless自研IP,但一旦做成了,也是垂直整合效果最好的那类。

其实这些事情真的很难,不是说你想怎么样就怎么样,正是如此,苹果才真的值得我们尊敬,值得我们学习和探索。

user avatar

Find X5 Pro这次首发天玑9000处理器,同时也配套骁龙8 Gen 1平台,性能配置可以说拉满了。同时还值得关注的有OPPO马里亚纳造芯计划首款NPU芯片—MariSilicon X。这样一款自主设计流片,并采用了6nm EUV先进工艺的ISP+AI计算单元+片上缓存系统的DSA专属架构芯片标志着着OPPO也进入了自研芯片的玩家行列。

现在这个时间节点,虽然各大手机厂商都在冲击高端市场,但除了领头三家之外,其他的都难言成功,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自研芯片和垂直整合能力。

在手机硬件愈发同质化的今天,旗舰机如何做出差异化,构建起属于自己的护城河就成了关键。而高端市场的三家厂商全部都有自研芯片,这是构筑其产品体验优势,铸就品牌势能高地的核心点。

以拍照为例,强大的影像能力作为旗舰手机的标配已经成为共识,而过去十多年苹果作为高端智能手机市场的绝对引领者,iPhone一直以强大的影像能力著称,在这背后A系列芯片功不可没。

虽然这几年安卓厂商经过研发追赶,在影像领域相对苹果已经形成了从全面落后,到互有领先的态势。尤其是在很多场景中苹果的静态拍照能力已经被安卓厂商超越,但苹果视频拍摄依然一枝独秀,这背后的原因值得思考。

苹果早年在静态拍照的动态范围,色彩还原和相机体验等方面有很大优势,但如今其硬件上CMOS尺寸过小导致暗光能力较差,尤其是超广角和长焦;

同时蓝宝石镜片和镀膜原因导致面对点光源存在严重鬼影;而软件上为了弥补解析力的差距,Deep Fusion算法锐化也越来越严重。

作为对比,安卓厂商经历了从头到尾对影像工程全链路的探索,针对手机镜头、OIS防抖、对焦马达、CMOS传感器,ISP处理,后续算法调试等环节进行了大量研发改进。

得益于更强的硬件素质,包括定制大底CMOS传感器,配合持续迭代的算法,安卓厂商的静态照片拍摄在很多场景已经超过苹果

但在视频拍摄方面,虽然手机镜头、CMOS传感器素质和算法改进对视频拍摄同样重要,但视频毕竟不像单张静态照片那样可以有比较充裕的处理时间,连续实时拍摄产生的高密度数据信息流对手机芯片影像单元的计算和处理能力,以及通信带宽有着很高的要求,而这正是苹果自研A系列芯片的强大之处

苹果A15处理器有新设计的专用编解码器和ISP处理单元,同时神经网络单元算力高达15.8 TOPS,配备32MB 超大规模SLC缓存,这些硬件参数远超安卓通用芯片平台,因此苹果用小底CMOS实现了更好的视频拍摄效果,其视频预览效果、动态范围和HDR能力都显著强于安卓厂商。

这也是安卓厂商很无奈的一件事情,因为苹果的拥有自研处理器,每年都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进行定制和迭代;

而安卓厂商只能买到通用处理器芯片平台,自己后续再做调试,在芯片计算能力原本就与苹果有差距的情况下,又要考虑不用通用芯片平台的适配迁移问题,就造成了更大的劣势。

类似的例子还有MacBook Pro,苹果在换用自家Apple Silicon处理器后,M1 Pro和M1 Max带来了更大的Memory Cache片上缓存和恐怖的带宽,超强算力和高吞吐缓存带宽在运算密集场景极具优势,因此新 MacBook的视频剪辑能力大幅领先于老的Intel处理器版本,同时功耗更低。

所以面对通用处理器无法满足顶级拍照、4K视频尤其是夜景视频需求的现状,安卓厂商就选择在通用处理器的基础上增加自研芯片,增强自身影像处理能力

有的厂商选择了做ISP芯片,而OPPO选择了做NPU,也就是马里亚纳计划中的MariSilicon X。MariSilicon X作为NPU与单独的ISP不同,它是ISP+AI计算单元+片上缓存系统的DSA专属架构,其可以深入RAW域处理信息,同时保持了很高的带宽吞吐,这与很多厂商聚焦于YUV域处理的ISP芯片是不同的。

之前MariSilicon X发布会介绍过,拍照本质上是记录自然界光线的过程,光线经过手机镜头进入,聚焦于CMOS传感器平面,CMOS可以把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经历一系列处理最终变为数字信号,这些数字信息经由ISP单元处理后,就得到了原始RAW格式;

RAW格式经过色彩处理,白平衡矫正等得到RGB图像,然后再通过降噪、锐化等处理输出到YUV域进行格式转化,最终生成屏幕图像。

从RAW到RGB,YUV是一个不断对信息进行处理,同时导致部分损失的过程,因此自研芯片越早介入这个处理过程就能尽可能减少信息量的损失,毕竟部分信息损失后在后续处理过程中很难被弥补。

但挑战也在于此,因为越早介入处理过程,需要处理的信息量就越大,对芯片计算能力要求就越高。传统的通用处理器平台因为算力问题无法很好地处理RAW域海量信息,更多在YUV领域进行操作,这时候很多信息已经固化,想要得到高品质画面就很难。这类似于在做饭过程中,食材已经处理完毕,烹饪也进行了大半,最后通过出锅调料进行调味改善的效果是有限的。

现在MariSilicon X将后端的信息处理过程前置到了RAW域,自研的MariNeuro AI计算单元和MariLumi影像处理单元拥有高达18TOPS(INT8)的算力,这一数字在一定程度上已经高于苹果iPhone 13系列上A15的NPU算力 (15.8TOPS,非严格对比)。

同时由于NPU涉及到与SoC的通信,大带宽也很重要。MariSilicon X内置256MB的片上内存,有8.5GB/s的独立DDR带宽,这使得其最高可以支持20bit位宽的RAW域数据处理。

所以聊到这里,我们可以发现针对苹果A系列处理器强算力,大缓存和高带宽的优势,MariSilicon X的设计思路如出一辙:

通过强算力的AI计算单元和影像处理单元,辅以超大片上缓存和独立DDR带宽,最终实现对视频拍摄这种高密度运算场景的突破

除此之外,A系列处理器每年还采用了最先进的制程工艺,保证其拥有极高的能效比,这对于有续航焦虑的移动设备至关重要。在这一点上,MariSilicon X同样有自己独特优势:

(1) MariSilicon X作为一种DSA专属架构,其MariNeuro AI计算单元的能效比是优于通用单元的,因为特定信息处理从CPU到GPU、ISP、NPU等会越来越高效,最终可以实现11.6TOPS/W的能效比。

(2) MariSilicon X采用台积电6nm EUV工艺,这也是国内厂商自研芯片的一个里程碑。要知道自从半导体工艺制程进入7nm工艺以后,芯片的晶体管密度相比14nm和10nm工艺得到了大幅提高,这不仅带来了芯片性能的提升,还使得功耗大幅下降。

而6nm工艺从是7nm演进而来,晶体管密度相比7nm提高18%,而很多设计规则可以从7nm工艺迁移,同时Process Flow的优化以及更多EUV Layer的引入降低了成本,因而6nm先进工艺会成为一个平衡性能和成本的长效先进工艺节点,高通主力产品骁龙778G和联发科相关主力产品也均采用了6nm工艺。

最终基于MariSilicon X强算力和超高能效比,OPPO才得以实现之前发布会中所讲的4K AI极夜视频:Find X3 Pro运行OPPO自研的AI降噪算法,使用MariSilicon X则可以达到每秒40帧,功耗仅约0.8W;而骁龙888平台计算速度最多每秒2帧,功耗1.7W。

总结来说,这次Find X5 Pro除了通用的天玑和骁龙旗舰平台,自研NPU芯片MariSilicon X的引入在产品体验上让我们对OPPO进一步挑战苹果视频拍摄霸主地位有了新的期待;

而在技术上, 有了MariSilicon X这样一款包含大量自研IP,完成度极高,并采用了6nm EUV先进工艺流片的NPU,Find X5 Pro将会构建起属于自己的技术护城河。

同时 6nm平台跑通意味着OPPO造芯已经具备了先进工艺制程芯片的研发与量产商用能力,后续可以基于这一先进工艺平台展开系列产品设计与布局,跻身行业前沿。

user avatar

香是香,就是该开始犯选择困难症了。

隔壁几家品牌都用实际销量和利润证明了,花力气砸钱自研,摆脱一定程度供应链束缚,让自己有得选,是真正做高端的路子。

OPPO这次,用天玑9000+高通8Gen1做双旗舰,顺带着搭载了自家马里亚纳X,也是差异化的体现,就看实际表现了。

OPPO肝旗舰很久了,肝到发现得自己下场做芯片了。

硬件上,传感器从当年的RGBW CIS ——IMX278,到这两年的首款2x2 OCL 传感器IMX689,再到IMX766和全新RGBW传感器IMX709;镜头和模组上,去年也发布了OPPO自家的双重防抖技术。算法上也肝了很多年,毕竟现在各家拍照核心竞争力就是在算法上。


但视频,单靠处理器,实在是有点算不过来了。

拍照还过得去,多帧合成算法虽然也需要点时间,稍微等等就行。

但视频不能等,如果拍摄4k30规格的视频,留给每帧的处理时间只有1/30秒,远低于拍照后处理所需时间。

图像如果不能实时处理,拍摄过程很快就会掉帧、变卡,图像处理性能下降。

OPPO可能也发现,想要得到更优质的影像性能,除了传感器自身性能,图像处理尤其是图像实时处理性能,是这个人人都开始拍摄视频年代最大的短板。


还有一个问题,可能来自CIS本身。

目前主流手机CIS基本都是堆叠式的,感光元件作为模拟层在上面接受光线,ISP在下面处理信号并输出,交给SoC进一步处理;部分传感器甚至会堆叠一层DRAM以进一步提升读取速度。



在下面堆叠的ISP性能,有可能成为整个影像系统的短板。

目前这坨ISP大多采用40nm级别成熟制程制造,拿索尼IMX400为例,上面的CIS层是90nm工艺,中间叠了一层1Gb 30nm工艺DRAM,下面的ISP是40nm工艺。

在Reno 7 Pro中,OPPO已经意识到,成熟工艺ISP对于新拜耳阵列的猜色性能可能不太够了,于是定制的IMX709,下面叠了消费电子量产机型领域第一个22nm ISP

此外,ISP处理过程还可能发热,导致原始信号出现更多热燥,信噪比进一步下降——所以不少安森美家车规级CIS只有传感器,不带ISP。

马里亚纳X「从头开始接管」影像

马里亚纳X的能力,在OPPO Innoday 2021上已经向大家展示了

——从Raw域开始的图像处理。

这也就意味着,OPPO可以开始摆脱一些现有的SoC和CIS的束缚,砸钱,用一颗单独的芯片解决一些绕不过去的问题,提升影像性能。



1、拍照:更快的多帧处理与合成、更深层次的色彩调教


从RAW开始处理,代表着OPPO更深层次探索原始信号,也因此,OPPO可以对不同特性的传感器,进行更优化处理。

比如在RGBW上,从上文可以看到,这颗传感器可以分别输出W(明度信号)和RGB(色彩信号),进而最大化利用其RGBW的特性。马里亚纳X通过直接处理RAW域信号,减少了片上ISP输出造成的损失,进而提升了信噪比,也对色深(明度信号)和色彩,以及图像细节(解马赛克算法)有了更深入的处理。

换句话说,这次前置都有可能有点新花样。

关于这个RGBW传感器阵列的解读,可以参考我之前的回答:

如何看待最近头部厂商接连发力自拍旗舰?OPPO 首发的 IMX709 传感器实力如何?


2、视频:更好的视频HDR与弱光处理、

马里亚纳X的图像拍摄性能在去年OPPO Innoday发布会上就展示过。

以Find X3 Pro作为试验样机,搭载马里亚纳X的那台在5lux光线下,亮度表现、细节纹理、噪点控制、HDR合成等方面性能都远超未搭载的那台。



根据新潮电子徐林:在它上边运行OPPO降噪算法,797mW的功耗下可实现4K@40fps AI处理,即可以录制流畅的4K高清视频,而同样的算法运行在Find X3 Pro上,就只能实现4K@2fps的速率;MariLumi影像处理单元,这是OPPO自研的具备ISP功能的处理器,它是以异构的方式整合在马里亚纳 X之中。它可以为NPU处理提供20bit,120dB超高动态范围的传感器原始信号,比起现在Find X3 Pro所能提供的18bit信号动态范围提升了4倍


视频HDR通常有DOL、BME、SME三种方式,DOL采用长短帧“准同时”输出方式,视频HDR来自多帧合成,缺点是需要大量算力;BME和SME都采用不同像素长短曝光,缺点是分辨率损失,同样也需要算力合成。

而弱光视频每帧更需要像素的合并、前后帧的参考与计算,才能保证亮度信号足够强。不信,你们拿手机专业模式,设置1/30s拍摄单帧弱光照片,ISO是不是已经起飞了?

——这也就是马里亚纳X高算力高吞吐的用途。

利用DSA架构下的NPU,快速合成视频图像,保证能提供高动态范围、亮度足够的视频信号。

所以,Find X5 Pro的视频拍摄,尤其是弱光视频拍摄,绝对值得期待。


顺便,从RAW域开始处理还带来了另一方面的体验提升

——更多app内,照片和视频拍摄效果变好。

总所周知,不少app的拍照和视频功能,调用的不是手机里相机的全部功能,而很可能是:

打开相机→截图

打开相机→录屏

预览图像经过马里亚纳X的处理,意味着不管app是截图也好,录屏也罢,效果也可能大幅提升。


总结

退一万步讲,马里亚纳X也是香的。

马里亚纳X这颗超强算力的芯片从RAW域开始「接管」影像信号,也因此我们可以期待Find X5 Pro在日常图片拍摄的色彩及过度、前置摄像头的画质,还有,最重要的,各类视频拍摄的HDR和弱光表现。

砸钱干芯片,真的有意思。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Find X5 Pro 双芯策略:是“真香”还是“噱头”? OPPO Find X5 Pro,这款曾经的旗舰机型,至今依然在不少消费者心中占据着特殊的地位。而它最引人瞩目,也最具争议的一点,莫过于同时搭载了骁龙 8 Gen 1 和天玑 9000 这两款在当时同台竞技,却又各有千秋的旗舰芯片。 这种“.............
  • 回答
    OPPO Find X5系列的外观设计,在我看来,是相当值得说道的。它不像一些手机那样追求极致的激进或者玩弄花哨的细节,而是采取了一种更加成熟、内敛,但又不失高级感和辨识度的路线。首先,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是那个“一体化”的镜头模组设计。OPPO把这个曾经被诟病过“浴霸”造型的东西,做成了 Hass.............
  • 回答
    OPPO Find X5 系列,一个在2022年初引发手机圈热议的名字,尤其是在2月24日正式发布之后,更是成为了众多科技爱好者讨论的焦点。作为OPPO的年度旗舰,Find X5系列承载着OPPO在影像、设计、性能等多个维度的野心,而我个人对其的评价,也是一个从期待到深度体验,再到形成一套相对成熟看.............
  • 回答
    OPPO Find X2 Pro 这款手机,单凭三颗摄像头就杀进了 DXOMARK 榜单,并且直接并列第一,拿下了令人咋舌的 124 分,这绝对是摄影界的一次重量级事件,也让很多人对手机摄影有了全新的认识。先说说这 124 分的分量。DXOMARK 的评分向来是业内的“试金石”,它背后是庞大而严谨的.............
  • 回答
    OPPO Find X,这个名字本身就带着一股科技的未来感。回想起它刚发布的时候,那绝对是惊艳了整个手机圈。现在回过头来看看,它依然是一款很有代表性的产品,也确实有很多值得说道的地方。首先,说它“惊艳”绝不是夸张。OPPO Find X最大的亮点,绝对是那个隐藏式的“双规合一”升降结构。当手机屏幕亮.............
  • 回答
    好的,让我们来详细评价一下 3 月 11 日发布的 OPPO Find X3 系列产品。OPPO Find X3 系列可以说是OPPO在2021年上半年的旗舰代表作,集成了OPPO在屏幕、影像、设计等方面的最新技术,目标是冲击高端市场,与苹果、三星等传统旗舰竞争。首先,我们需要明确Find X3系列.............
  • 回答
    好的,咱们就来聊聊3月6号 OPPO Find X2 系列发布会。这次的发布会确实是吊足了大家的胃口,毕竟 Find 系列一直是 OPPO 的“旗舰杀手”,寄予了厚望。整体来看,OPPO Find X2 系列这次的回归,绝对是下了重本,有很多值得称赞的地方,但俗话说得好,人无完人,机无完机,总有一些.............
  • 回答
    好嘞,咱们来聊聊 OPPO 这款在 12 月 15 号发布的首款折叠屏手机——Find N。这玩意儿一出来,确实是搅动了折叠屏手机这个本就挺热闹的市场,OPPO 算是姗姗来迟,但一出手就挺有意思的。咱们先从它的亮点说起,这可是 OPPO 敢于入局的底气所在:1. 折痕控制得真叫一个绝:这绝对是 Fi.............
  • 回答
    《睡前消息》409期作为一档以“睡前”为名的时事评论节目,其内容通常以轻松幽默的风格呈现社会热点、科技动态、文化现象等话题,旨在为观众提供睡前的“信息快餐”。以下是对该期节目可能涉及的分析框架和评价方向,结合其节目特点及社会语境进行详细解读: 1. 节目核心内容与选题分析 选题热点:409期可能聚焦.............
  • 回答
    俄罗斯军队在2022年2月24日入侵乌克兰后,21天内未能占领或包围基辅,这一结果涉及复杂的军事、战略和国际因素。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 1. 初期快速推进的军事目标与战略调整 初期目标的矛盾性: 俄罗斯在入侵初期(2月24日)宣称“特别军事行动”的目标是“去纳粹化”和“去俄化”,但.............
  • 回答
    新华社的《破除美国金融模式迷信,中国金融要走自己的路》一文,是近年来中国在金融领域强调自主性、独立性和战略定力的重要政策表达。该文从历史经验、现实挑战和未来战略三个维度,系统阐述了中国金融发展的路径选择,具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和理论深度。以下从多个角度对这篇文章进行详细分析: 一、文章背景与核心论点1.............
  • 回答
    2022年俄乌战争爆发后,中国互联网上确实出现了一些复杂的现象,既有官方立场的引导,也有民间舆论的分化。以下从多个角度分析这一时期中国互联网的乱象及其背后的原因: 一、官方立场与网络管控1. 官方舆论引导 中国政府明确表态支持乌克兰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同时强调“不干涉内政”的原则。在社交媒体和.............
  • 回答
    陈道明、王志文、陈宝国、张国立、李雪健是中国影视界最具代表性的“老戏骨”之一,他们以深厚的表演功底、多样的角色塑造和持久的行业影响力,成为中国影视艺术的中流砥柱。以下从表演风格、代表作、行业地位及艺术贡献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一、陈道明:历史剧的“帝王”与艺术的“多面手”表演特点: 陈道明以“沉稳.............
  • 回答
    《为战争叫好的都是傻逼》这类文章通常以强烈的反战立场和道德批判为核心,其评价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包括其立场的合理性、论据的逻辑性、社会影响以及可能存在的争议。以下从不同角度展开详细分析: 1. 文章的核心立场与立场合理性 立场:这类文章的核心观点是战争本质上是道德上不可接受的,支持战争的人(尤其.............
  • 回答
    龙云(1882年-1967年)是20世纪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军阀和政治人物,被尊称为“云南王”,其统治时期(1920年代至1940年代)对云南的现代化进程和民族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以下从多个维度对其历史地位和影响进行详细分析: 一、生平与政治背景1. 出身与早期经历 龙云出生于云南昆明,出身于.............
  • 回答
    关于“前三十年的工业化是一堆破铜烂铁”的说法,这一评价需要结合历史背景、经济政策、技术条件以及国际环境等多方面因素进行深入分析。以下从多个角度展开讨论: 一、历史背景与“前三十年”的定义“前三十年”通常指中国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79年改革开放前的30年。这一时期,中国在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
  • 回答
    十元左右的低档快餐店顾客以男性为主的现象,可以从经济、社会文化、消费行为、地理位置等多方面进行分析。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探讨这一现象的原因及可能的背景: 1. 经济因素:价格敏感与消费习惯 性价比优先:十元左右的快餐通常以快速、便宜、标准化为特点,符合低收入群体或日常通勤人群的消费需求。男性在职场中可.............
  • 回答
    阎学通教授对00后大学生以“居高临下”心态看待世界这一批评,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其背后既有学术视角的考量,也涉及代际差异、教育体系、社会环境等复杂因素。以下从观点解析、合理性分析、现实背景、潜在影响及改进方向等方面展开详细探讨: 一、阎学通教授的核心观点与逻辑1. “居高临下”的具体表现 .............
  • 回答
    歼8系列战机是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期间研制的高空高速歼击机,是当时中国航空工业的重要成果之一。该系列战机在冷战时期具有显著的军事意义,但随着技术发展和国际形势变化,其性能和作用逐渐被后续机型取代。以下从历史背景、技术特点、性能分析、发展演变、军事影响及评价等方面进行详细解析: 一、历史背.............
  • 回答
    关于苏翻译和Black枪骑兵对俄乌战争局势的立场差异,需要明确的是,这两位身份可能涉及不同的信息来源和立场背景。以下从多个角度分析他们观点差异的可能原因: 1. 信息来源与立场定位 苏翻译(可能指苏晓康,中国《经济学人》翻译团队成员): 立场:更倾向于国际法、人道主义和多边主义视角。 观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