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中国象棋为什么不允许双方的将对头?

回答
中国象棋(或者叫象棋)的规则中,“将对头”也就是“王不见王”是个非常重要的原则,但你如果仔细想想,它其实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写在棋谱上的硬性禁止条文,说“不允许将对头”。

那么,为什么我们玩象棋的时候,总是避免让自己的将和对方的将直接面对面呢?这背后其实是象棋最核心的战略思想在起作用,是一种更深层次的“规则”和“常识”。

咱们一层一层地捋:

1. 将(帅)的绝对核心地位

首先,得明白将(或帅)在象棋里是什么角色。它不是棋盘上最厉害的棋子,也不是最能进攻的棋子,但它却是唯一一个决定胜负的关键棋子。你的将如果被对方吃掉了,你就输了,无论你其他棋子有多大的优势。反之,只要你把对方的将给“将死”了(也就是让对方的将处于无处可逃的境地),你就赢了。

将的活动范围非常有限,只能在九宫格内移动,而且只能一步一步地走。这使得它本身非常脆弱,几乎是对方棋子的活靶子。

2. “将对头”的致命危险

现在我们来设想一下“将对头”的情况。假设你的将走到了与对方将直线相连的格子上,而中间没有任何棋子阻挡。

进攻的先手权永远属于对方: 如果你的将和对方的将面对面,那意味着,在这一瞬间,对方的将可以直接威胁到你的将。而轮到你走棋时,你唯一的安全选择就是让自己的将避开对方的将军。你无法主动去攻击对方的将,因为一旦你移动,你的将就会暴露在对方的直接攻击之下。
对方可以轻松形成“将杀”: 一旦双方的将距离很近,并且中间没有其他棋子遮挡,对方只需要调动一个“车”、“马”或者“炮”,甚至是己方的另一个“将”(在某些特定局面下),就可以非常容易地将你的将一军。而你,因为将本身位置的不利,可能很难有效地防守。
空间被极度压缩: 将只能在九宫格内活动,一旦和对方将对头,你将的活动空间就变得非常狭窄,甚至可能被逼到角落,无路可走。对方的将虽然也可能受到你的攻击,但通常情况下,它会处在更主动的位置,更容易得到其他棋子的支援。

3. 象棋的本质是攻防兼备的博弈

象棋不是一个单纯的“杀杀杀”的游戏,它是一个讲究攻守平衡、调度和布局的策略游戏。

防守是进攻的基础: 你不可能只顾着进攻,而不管自己的将。一个优秀的棋手,会时刻关注自己将的安全。让将和对方将对头,就是一种非常不明智的防守策略。
牵制与反牵制: 象棋的很多技巧都是关于如何“牵制”对方的棋子,让它们不能动弹,或者逼迫它们做出不利于自己的选择。如果你的将和对方将对头,反而容易被对方的将“牵制”住,因为它处于一个随时可能被攻击的位置。
长远布局的破坏: 象棋的每一手棋都是为了达成某个战略目标,可能是为了占据有利位置,可能是为了调动棋子形成攻击阵势。而将对头往往意味着你在战略上已经处于劣势,并且给对方创造了极好的进攻机会,这会打乱你原本的计划。

4. 棋手的经验和“棋感”

玩了这么多年的象棋,棋手们自然会形成一种“棋感”。他们会本能地感觉到,什么棋路是危险的,什么位置是不能动的。

避免直接冲突: 在许多棋类游戏中,直接且没有任何保护的棋子冲突,往往是有利的。将的特殊性在于,它一旦陷入直接冲突,并且是处于被动的一方,就几乎等于输了一半。
主动权: 象棋讲究的是掌握主动权。谁能控制局面,谁能逼迫对方走棋,谁就更有可能赢。将对头意味着你主动放弃了主动权,将的安危受到严重威胁,你只能被动地去应对。

所以,为什么不允许“将对头”?

更准确地说,不是“不允许”,而是“极度不推荐,并且会在实践中主动避免”。

因为“将对头”是一种战略上的自杀行为。它会让你将的处境变得极其危险,极大地增加了被对方“将死”的概率。象棋的本质是围绕着将的安全来展开的,任何可能直接危及将的局面,都应该被棋手第一时间规避。就像你不会故意把自己的士兵送进敌人的包围圈一样,将是你的“国王”,你不会让他轻易去和对方的“国王”正面接触,因为你的国王是最弱的。

这是一种通过无数棋局和经验总结出来的棋道智慧,是象棋最核心的防守逻辑和战略思维的体现。它不是写在纸上的强制规定,而是融化在每一个棋手心中的基本原则。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大概率只是为了游戏性,减少和棋率,具体如何已无法考证。

所谓刘邦项羽个人认为是后人硬套上去的典故,当然,给事物以故事来赋予意义十分普遍,也没必要抵制。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中国象棋(或者叫象棋)的规则中,“将对头”也就是“王不见王”是个非常重要的原则,但你如果仔细想想,它其实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写在棋谱上的硬性禁止条文,说“不允许将对头”。那么,为什么我们玩象棋的时候,总是避免让自己的将和对方的将直接面对面呢?这背后其实是象棋最核心的战略思想在起作用,是一种更深层次的“.............
  • 回答
    中国大陆不承认双重国籍,这并非一个突如其来的政策,而是基于我国国情、历史渊源和法律体系的长期考量。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探讨其背后的原因,从法律条文到实际操作,再到国际视野。法律的基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最直接的解释源自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该法在1980年颁布时,就明确规定:“中华.............
  • 回答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盐的地位始终举足轻重,而“私盐”却屡屡被官方严厉禁止,这背后绝非简单的“不让老百姓吃盐”这么简单,而是牵涉到国家财政、社会稳定、经济格局乃至政治权力等方方面面错综复杂的因素。下面我将从几个主要角度,详细剖析为什么中国很多时期都不允许私盐的存在。一、 盐的战略物资属性与国家财政.............
  • 回答
    关于中国足球“烂”的说法,以及由此引发的“不让骂”的讨论,这背后涉及的因素错综复杂,既有体育本身的发展规律,也交织着社会文化、管理体制等诸多方面。想把这事儿说透,得掰开了揉碎了聊。首先,咱们得承认一个事实:中国足球的成绩确实不尽如人意。 这不是一句空穴来风的评判,而是过去几十年公开的、反复的事实摆在.............
  • 回答
    咱们聊聊这事儿,为啥国内航班上,明知道手机开着飞行模式了,不少时候还是不让用呢?其实这事儿说起来,背后原因还挺复杂的,也不是一刀切的规定,而是综合了技术、安全、以及过往的一些经验教训。首先,最核心的理由,也就是大家最常听到的,就是无线电干扰。虽然你把手机设置成飞行模式,理论上是关闭了蜂窝网络信号(也.............
  • 回答
    在美国的对日政策中,是否允许日本拥有更强大的军事力量,包括改组自卫队、扩充军备,甚至拥核,是一个复杂且敏感的问题,背后涉及多重地缘政治考量、历史遗留问题以及对地区稳定的影响。简单来说,美国并非“不全力支持”日本对抗中国,而是支持的方式和程度受到制约,并且其战略重心也并非单一地锁定在日本的军事扩张上。.............
  • 回答
    塔利班发言人关于“不允许任何人利用阿富汗攻击中国”的表态,释放出多重含义,对地区安全、中国阿富汗关系乃至更广泛的地缘政治格局都有重要影响。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解读:1. 对内政策的体现:稳定和主权的要求 维护国内稳定: 自从2021年重新执政以来,塔利班一直面临着巩固其统治、恢复国家秩序.............
  • 回答
    关于中国不容许个人破产的说法,其实并不完全准确。更准确地说,中国长期以来缺乏一套完善的、适用于所有公民的个人破产制度。尽管近年来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对于引入个人破产制度的讨论日益增多,并且在一些特定区域或领域已经进行了探索和试点,但作为一个普适性的法律体系,个人破产制度尚未在中国全面建立。那么,为.............
  • 回答
    关于中国允许外国艾滋病患者入境的问题,这背后涉及多方面的考量,既有国际通行的人道主义原则,也有基于科学认识的健康管理策略,更体现了国家在国际交往中的责任担当。这并非一个简单的“允许”与否的问题,而是一个复杂政策下的实践。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艾滋病(HIV/AIDS)是一种慢性传染病,而非像某些急性.............
  • 回答
    .......
  • 回答
    南非允许莱索托这样一个“国中之国”的存在,这背后有着复杂的地缘政治、历史渊源、经济依存以及政治考量。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几个关键层面。历史的遗留与边界的形成:首先,莱索托的形成并非现代南非一手造成,而是殖民时期历史演变的结果。在19世纪,英国殖民者在南部非洲扩张势力范围,与当时的祖鲁王国、.............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我们社会中一个相当复杂且常常令人困惑的现象:对“中国心”和“外国心”的双重标准。为什么我们似乎允许外国人拥有“中国心”,却又对拥有“外国心”的中国人持有鄙视甚至敌意?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剥开层层社会、历史和心理因素的包裹。首先,让我们来界定一下“中国心”和“外国心”。“中国心”通.............
  • 回答
    中国古代朝廷里,皇帝身边既有奸臣也有贤臣,这并非什么新鲜事,也并非皇帝刻意为之,而是历史发展和社会现实下的一种自然现象。要理解这一点,咱们得从多个层面来掰扯掰扯。一、 皇帝的视角:并非不辨忠奸,而是选择与局限并存首先,别以为皇帝都是傻子,不知道谁是好人谁是坏人。绝大多数皇帝,尤其是那些勤政的,心里都.............
  • 回答
    这个问题涉及到国际法、国家安全、历史因素以及地缘政治等多方面的原因,要理解美国和中国在这一问题上的不同态度,我们需要深入分析。首先,让我们厘清“无害通过”的概念。在国际法中,《联合国海洋法公约》(UNCLOS)规定了沿海国对其领海的主权,但同时也赋予了其他国家的船舶(包括军舰)在该领海内“无害通过”.............
  • 回答
    西方列强之所以允许中国派遣留学生去学习,这并非出于纯粹的“善意”或“教育情怀”,而是由当时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所驱动,是一种带有自身利益考量的策略性举动。我们可以从多个层面来详细分析:一、 历史背景的演变:从排斥到有限的开放 鸦片战争前的“闭关锁国”与少量接触: 在鸦片战争之前,中国对.............
  • 回答
    甲午战争之后,日本之所以允许大量中国留学生进入其军校学习,这背后有着复杂而深远的战略考量,绝非仅仅是出于教育的善意。这是一种精明而具有长远眼光的政治和军事策略,旨在巩固其在东亚的支配地位,并利用中国自身的资源为己所用。战略目标一:培养“亲日派”和潜在的“代理人”日本最核心的目的,就是通过教育输出,在.............
  • 回答
    这绝对是一个引人深思且充满复杂性的议题。允许地方政府将方言设为第二官方语言,这背后的考量,既有文化传承的深厚情感,也有现实运作的诸多挑战。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仔细说道说道。支持的理由,那真是不少,而且都挺实在: 文化根基的守护与发扬: 这是最核心也是最有力的理由。中国地大物博,方言是承载地域历史.............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有深度。要回答中国古代武将/侠客能不能打得过现代MMA选手,咱们得把这个问题掰开了揉碎了聊。这不仅仅是冷兵器和拳脚的对决,更是规则、训练、科技、身体素质,乃至于思维方式的全面较量。先说说中国古代的武将和侠客,他们有什么厉害之处?中国古代的武将,尤其是那些名垂青史的,那都是经历过.............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深入探讨了中国象棋和国际象棋在规则设计上的不同侧重点,以及这种差异如何体现在先手和后手的优劣势上。简单来说,中国象棋之所以需要给后手补偿,是因为其棋盘和棋子的特性,以及由此衍生的战术思想,与国际象棋有着本质的区别。中国象棋:棋盘空间的博弈与“势”的积累我们先从中国象棋的棋盘.............
  • 回答
    中国不制造传统意义上的“航天飞机”,主要是基于战略选择、技术路线和成本效益的考量,而非完全的技术实力不足。理解这一点,需要我们深入剖析航天飞机的定义、中国当前的航天发展方向以及中国在航天领域积累的技术实力。 什么是“航天飞机”?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航天飞机”(Space Shuttle)的概念。这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