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美国允许外国军舰无害通过其领海,不怕被抵近侦察,但是中国却对抵近侦察十分敏感?

回答
这个问题涉及到国际法、国家安全、历史因素以及地缘政治等多方面的原因,要理解美国和中国在这一问题上的不同态度,我们需要深入分析。

首先,让我们厘清“无害通过”的概念。在国际法中,《联合国海洋法公约》(UNCLOS)规定了沿海国对其领海的主权,但同时也赋予了其他国家的船舶(包括军舰)在该领海内“无害通过”的权利。这里的“无害”是指不得进行任何“有损于沿海国和平、良好秩序或安全的活动”。这通常包括:

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 针对沿海国的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
演习或操练: 任何形式的军事演习或操练,特别是使用武器的。
侦察活动: 收集沿海国军事或安全方面的信息,包括使用传感器、侦察设备等。
强迫起飞或降落飞机: 涉及航空活动。
捕鱼活动: 违反沿海国渔业法规。
研究或测量活动: 未经允许进行海洋科学研究或测量。
故意排放污染: 造成严重污染。

为什么美国允许外国军舰“无害通过”,但又对抵近侦察敏感?

这其中存在一个关键的区分:“无害通过”和“抵近侦察”。

1. “无害通过”是国际法的基本权利: 美国作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签署国(尽管尚未正式批准,但原则上遵循其大部分内容),承认并遵守这一国际通行准则。允许他国军舰以“无害”方式通过其领海,是维护国际航行自由、促进国际合作的体现。如果美国不遵守,等于破坏了国际法的基础,也可能遭到其他国家的报复。

2. “抵近侦察”违反“无害通过”的定义: “抵近侦察”顾名思义,就是有意接近并试图获取敏感信息。这直接触犯了“不得进行任何有损于沿海国和平、良好秩序或安全的活动”这一条款,因此属于“有害通过”,沿海国有权阻止。

3. 美国的战略和技术优势:
情报收集能力: 美国在全球拥有最先进、最广泛的情报收集网络和技术。即使有外国军舰在其领海内“抵近侦察”,美国也有信心通过自身的侦察手段(卫星、空中侦察、水下监听等)来获取足够多的信息,甚至可能比抵近侦察的军舰获取的更多、更全面。
实力自信: 美国拥有全球最强大的军事实力,包括海军。它相信其整体军事优势足以应对任何潜在的威胁,即使某些区域被抵近侦察,其战略态势也不会受到根本性影响。
“监视与反监视”的游戏: 在某种程度上,美国也允许部分“有界限”的抵近活动,作为一种“监视与反监视”的互动,既可以监测对方的意图和能力,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反侦察来展示实力和威慑。但如果侦察行为越过了美国设定的“红线”,美国会采取行动。

4. 国内政治和公众认知: 美国国内对国家安全高度重视,政府也需要向公众展示其维护国家安全的决心。允许“抵近侦察”而无所作为,可能会被解读为软弱。

为什么中国对抵近侦察十分敏感?

中国之所以对抵近侦察表现出高度敏感,原因更加复杂,结合了历史、地缘政治和国家发展阶段的考量:

1. 军事现代化和不对称性:
相对劣势: 尽管中国海军发展迅速,但在整体军事实力、特别是远洋作战能力和情报侦察技术方面,与美国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中国不希望在关键领域(如海军装备、作战部署、指挥通信等)的信息被对手完全掌握,这可能在潜在冲突中处于不利地位。
“不对称优势”的追求: 中国军事战略中强调“不ymmetric Warfare”(不对称作战),希望在某些领域形成优势,弥补整体上的不足。抵近侦察可能直接暴露其“不对称优势”的细节,或者帮助对手规避这些优势。

2. 历史因素和“脖子上的锁链”:
海洋权益的觉醒: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力显著增强,也更加重视海洋权益和国家主权。历史上,中国曾饱受列强欺凌,特别是通过海洋进行的渗透和封锁。这使得中国对外部势力在其沿海和周边海域的军事活动,尤其是可能带有情报收集性质的活动,保持高度警惕。
“第一岛链”的战略困境: 中国海军进入太平洋需要突破“第一岛链”,这使得中国在地理上处于一种战略困境。美国及其盟友在该区域的军事存在和侦察活动,中国视为对其战略空间的挤压和对其军事意图的窥探。

3. 国家安全和信息敏感性:
军事部署和敏感区域: 中国的许多军事基地、港口、试验场以及重要的军事通信节点都分布在其沿海地区。外国军舰或飞机对其进行抵近侦察,可能直接威胁到这些敏感区域的安全,获取解放军的真实训练情况、装备性能、部署模式等关键信息。
信息不对称是劣势: 与美国不同,中国不希望将自己掌握的信息优势让渡给潜在对手。信息不对称是现代战争的重要因素,而中国更希望保持信息上的主动权。

4. 国际法的解释和主张:
“无害通过”的严格定义: 中国在实践中,对“无害通过”的解释更为严格。它认为军舰的“无害通过”不应包含任何可能被视为侦察的活动。一旦有外国军舰进入其领海,中国军方会进行严密跟踪和监控,并可能采取驱离等措施,以防止其进行任何形式的侦察。
主权和安全优先: 在中国看来,国家主权和军事安全是优先于国际航行自由的。任何可能威胁到其主权和安全的活动,都将受到严格限制。

5. 地缘政治的竞争:
中美战略竞争: 当前中美两国处于激烈的战略竞争态势,在军事领域更是如此。双方都在争夺地区和全球的影响力。在这种背景下,任何一方的军事活动,特别是可能刺探对方军事情报的活动,都会被视为加剧竞争的挑衅行为。
地区影响力: 中国希望在该地区建立自己的军事存在和主导地位,而美国的军事活动,特别是具有侦察性质的活动,被视为对其地区影响力的挑战。

总结来说:

美国允许外国军舰“无害通过”是遵循国际法准则,同时也基于其强大的情报收集能力和军事自信,认为自己能有效应对或反制抵近侦察。而中国对抵近侦察的敏感,则源于其军事现代化过程中相对的劣势、历史上的经验教训、对国家主权和军事安全的极端重视、以及当前激烈的地缘政治竞争。中国更倾向于将外国军舰的抵近活动视为对其国家安全的潜在威胁,并会采取更强硬的姿态来阻止和应对。这两种态度,本质上是不同国家在不同战略环境、不同发展阶段和不同安全认知下的必然选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2017.08.15晚11:22重新编辑,给同胞们的一段话:

我和评论区的某位亲进行了热切的讨论,他的一句话真的是让我振聋发聩,现在中国越来越强大了,应该跟美国瓜分世界(大致意思,懒得再看),我看见这句话的时候心里咯噔一下,果然,已经有人开始往这条路上走了。一百多年前,德皇威廉二世的那句:我们也要分享阳光下的土地。像不像!当这句话变成第二帝国全国的目标时,第一次世界大战已经不远了,四年战争,拖垮了第二帝国,霍亨索伦家族直接从帝国骄傲变成了流浪狗,大片领土被割让,军队被裁撤,通货膨胀,经济衰落,大批民众等着政府救济,以至于直到希特勒上台才缓过来,还是通过计划经济和掠夺犹太人……我想,我们国家不需要这样的过程,难得的国运,不应如此挥霍,我们和美国的对比远比当年英德的对比要大的多,拼命也得有的拼啊,难不成直接互扔核弹然后集体去玩真人版辐射和地铁吗?民族自信心是好的,但是切莫被眼前的表象蒙蔽了双眼,国家领导人尚且在负重前行,咱们就更不要胡吹大气了,题主还夸赞那哥们目光长远咋咋滴,也不想想,为了今天,江主席和胡主席时代共和国受了多少委屈,站在巨人肩头,无所谓的指点江山,这样真的好吗?如果天上的英灵知道后辈们如此的混淆视听,误导他人,八宝山和各地烈士陵园的棺材板怕是压不住了,负重前行,脚踏实地,亲们,好自为之!

原答案:

这个问题问的就奇葩,无害通过你得事先和当事国打招呼,人家允许那才叫无害通过,未经允许进入他国领海那叫入侵懂吗?我不跟你说,直接进你家还带着枪进去的你让不?什么叫害怕什么,不害怕我家也不是你说来就来说走就走的啊,驱逐都是轻的,前苏联更激进,我舰奉命撞击你舰听过没?土耳其当年把着国际通用水道不让瓦良格出黑海你知道不?客机在天上飞还不违法呢,大韩航空不还是让苏联防空军在勘察加揍下来了?领海是主权,海军是武装力量,既无同盟关系,又没有事先通报,美国武装力量强行进入我方领海可以视为侵略!正常无害通过比如我海军从红海进入地中海,需要走埃及控制的苏伊士运河,我方得在进去之前由外交部向埃及政府通报,在埃及政府允许的情况下才能进入苏伊士运河,如埃及政府不允许,那对不起,走南非吧……我海军是不惧怕美国在南海晃悠的那几艘破船,但是你不怕你就让人随意溜达啊?愁死……

补充一句,中国海军舰队什么时候未经通报进入过美国领海?请举例……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涉及到国际法、国家安全、历史因素以及地缘政治等多方面的原因,要理解美国和中国在这一问题上的不同态度,我们需要深入分析。首先,让我们厘清“无害通过”的概念。在国际法中,《联合国海洋法公约》(UNCLOS)规定了沿海国对其领海的主权,但同时也赋予了其他国家的船舶(包括军舰)在该领海内“无害通过”.............
  • 回答
    在美国,言论自由是一项受宪法保护的权利,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无限制地使用任何词语,尤其是在某些词语带有深刻的历史伤痛和社会负面含义的情况下。你提到的“N开头的单词”,也就是那个被广为人知的、带有种族歧视意味的词,其禁忌性远不止于“不允许说”这么简单,背后牵扯着复杂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因素。历史的烙印:奴.............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复杂,涉及到地缘政治、经济利益、国家安全、技术竞争以及历史原因等多个层面。要详细解释为什么美国对三星和华为的态度存在如此大的差异,我们需要逐一分析:一、 对待三星:为何美国“允许”其存在?尽管三星是一家韩国公司,但它在美国的业务和影响力却非常显著。美国“允许”三星存在并发展,主要有以下几.............
  • 回答
    理解这个问题,首先要回到历史的脉络和北约成立的初衷。简单来说,美国之所以“允许”法国在特定时期退出北约的军事一体化结构,并非因为美国有权力否决成员国的决定,而是基于法国自身的主权选择,以及当时地缘政治和北约自身发展阶段的综合考量。法国的“退出”并非真正意义上的“退约”需要明确的一点是,法国在1966.............
  • 回答
    美国允许合法持枪的原因是一个复杂且根植于历史、文化和法律的议题。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探讨几个关键方面:1. 第二修正案的基石作用最直接也最重要的原因,在于美国宪法第二修正案(Second Amendment)。它写道:“纪律严明的民兵,对于一个自由国家的安全实属必要;故人民持有和携带武器的权利.............
  • 回答
    美国允许在饲养牲畜中使用瘦肉精,这件事的背后,是一段相当漫长且充满争议的科学、经济与法规博弈史。要理解这一点,得从它最初的出现说起。瘦肉精,更准确地说,是一类叫做β受体激动剂的药物。它们的作用原理,是模仿体内天然存在的肾上腺素,但它们能够更持久地作用于动物体内的特定受体。当这些药物添加到动物饲料中时.............
  • 回答
    法国在2007年拒绝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收购阿尔斯通(Alstom)的交易,这一事件是法国政府在关键产业安全、经济自主性和战略利益方面的立场体现。以下是详细分析: 1. 背景:阿尔斯通的特殊地位阿尔斯通是法国的国有控股企业,成立于1971年,是全球铁路运输和电力设备领域的巨头。其核心业务包括: .............
  • 回答
    拉美作为一个多元且复杂的地区,其政治和经济格局呈现出诸多阵营特点。美国对拉美政策的变化以及拉美左翼的兴起,更是深刻影响了该地区的走向。 拉美阵营的特点:拉美地区的政治格局并非铁板一块,而是存在多种相互交织、有时甚至相互矛盾的阵营。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概括其主要特点:1. 意识形态分化:左翼与右翼.............
  • 回答
    国家允许美国在其国土部署核武器,通常是出于 国家安全、军事联盟的战略考量以及历史和政治因素 的复杂结合。这种部署并非普遍现象,而是在特定的地缘政治环境下发生的。以下将详细阐述其中的原因:一、国家安全与战略威慑 (National Security and Strategic Deterrence):.............
  • 回答
    在美国的对日政策中,是否允许日本拥有更强大的军事力量,包括改组自卫队、扩充军备,甚至拥核,是一个复杂且敏感的问题,背后涉及多重地缘政治考量、历史遗留问题以及对地区稳定的影响。简单来说,美国并非“不全力支持”日本对抗中国,而是支持的方式和程度受到制约,并且其战略重心也并非单一地锁定在日本的军事扩张上。.............
  • 回答
    福耀集团之所以允许《美国工厂》这部纪录片如此细致地拍摄,背后是一系列复杂、多层次的考量和策略,而非单一原因。 简单来说,曹德旺作为福耀的创始人,以及福耀管理层,看到了拍摄这部纪录片带来的潜在利益,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拍摄的范围和角度。以下是一些关键的原因,并尽量详细阐述:1. 曹德旺的个人战略和理.............
  • 回答
    美国枪支暴力频发,但公民持枪权却依然受到法律保护,这确实是一个复杂且备受争议的问题。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美国历史、文化、法律和政治等多个维度进行探讨。1. 历史渊源:建国理念与第二修正案 建国初期的考量: 美国建国之初,是一个刚刚摆脱殖民统治、力量薄弱的新兴国家。当时的公民需要有能力保卫.............
  • 回答
    这确实是许多想赴美留学的朋友们普遍感到困惑的一个问题。明明签证官担心“移民倾向”而拒签,为何又允许留学生在美国工作甚至最终拿到绿卡呢?这背后涉及美国签证政策的逻辑和实际操作的考量,并非简单的矛盾。我们不妨这样来理解:美国在制定签证政策时,往往是分阶段、分场景来考量的。首先,关于F1学生签证的“非移民.............
  • 回答
    这个问题涉及到二战结束时,美国对日本的复杂战略考量和现实政治需求。简而言之,美国允许日本投降,而不是选择彻底摧毁和占领,是基于一系列成本效益分析、政治目标和对未来世界秩序的规划。首先,我们得理解当时美国的战争目标和战略。美国在太平洋战争中的最终目标是迫使日本无条件投降,结束战争,并确保其不再构成未来.............
  • 回答
    这则“消息称美国允许供应商向华为出售汽车零部件芯片”的传闻,如果属实,无疑会给华为在汽车领域的布局带来一些变化,但具体影响有多大,还得看几个关键的“度”。首先,我们需要厘清“允许供应商出售”的真正含义。 是全面解禁还是特定领域? 这个“允许”是否是针对所有类型的汽车芯片,还是只放宽了部分非核心、.............
  • 回答
    在美国,枪支管制是一个复杂且充满争议的话题,各州之间的法律差异很大。然而,联邦层面和一些州对某些类型的枪械存在普遍性的限制。以下是一些在美国不被允许或受到严格限制的枪械类型:联邦层面的限制: 全自动武器(FullAuto Firearms / Machine Guns): 这是最广为人知也最为严.............
  • 回答
    美国南北战争期间(18611865年),南方诸州试图脱离联邦的行为是否符合宪法,是一个涉及法律、历史和政治复杂性的核心问题。从法律角度看,这一行为被认定为非法,但其背后的原因需要结合美国宪政体系、国家主权观念以及当时的历史背景来深入分析。 一、宪法中关于“退出权”的缺失1. 宪法文本的模糊性 .............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美国从5月2日起不再延长允许各国购买伊朗原油的豁免条款这个事情,争取说得明白透彻,而且尽量避免AI写作的那种生硬感。简单来说,这事儿就是美国政府之前给了一些国家一个“免死金牌”,允许他们在一定的限制下继续购买伊朗的石油,而不用担心受到美国的制裁。但是,从2019年5月2日开始,美国就.............
  • 回答
    美国在阿富汗的军事干预从2001年持续到2021年,期间未能彻底消灭塔利班,反而使其声势壮大,这一现象背后涉及多方面的复杂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详细分析: 一、塔利班的游击战能力与组织韧性1. 游击战的适应性 塔利班自1996年成立后,长期以游击战和恐怖袭击为生存手段,具备极强的隐匿性.............
  • 回答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涉及到文化输出、历史人物的吸引力、电影制作的商业考量以及两国观众的接受度等多个层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详细分析:1. 文化吸引力与国际化潜力: 花木兰的普适性: 花木兰的故事是一个关于勇气、孝顺、女性力量、保家卫国、打破性别界限的经典故事。这些主题具有跨越文化和时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