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检索可以得知,该次事故发生在纽约地铁的42街-时代广场站,受害者在等候R运行线的列车时被人推下站台,不幸身亡:
本文就围绕这座车站展开,探讨现阶段该站安装屏蔽门的可行性。首先,纽约地铁在运营方面存在特殊性,特别地,其广泛运用“跨线运营”、“网运(行线)分离”、“24小时运营”这三种罕有出现于其它地铁系统的运营方式。对这方面不了解的读者可以参阅笔者早前的回答:
R运行线列车在42街-时代广场站停靠的,是B系统BMT百老汇线(复复线)的“缓行线”站台。然而,使用该站台的运行线并非只有R线一条,N运行线、W运行线也日常停靠该站台,此外由于纽约地铁24小时运营,当BMT百老汇线的“急行线”检修或者故障而不能走车时,原经由“急行线”运行的Q运行线也会改经“缓行线”运行。因此,发生此次事故的站台,需要日常服务N、R、W三种运行线的列车,在特殊情况下还要服务Q运行线的列车。
然而,N、R、W、Q四条运行线所使用的列车规格和编组并不统一。R运行线目前仅运用10节编组的R160一种车型,而N运行线和W运行线则使用8节编组的R46和R68两种车型。R46与R68两种车型的尺寸与中国大陆的地铁A型车相当,而R160型的尺寸则与中国大陆的地铁As型车相近。换言之,事故所涉的站台需要兼容“8A”和“10As”两种型号、两种编组,但总长度相近的列车。
中国大陆的城轨基本都设有站台门,但这些线路也只开行一种型号的列车,最多也只是要求兼容不同编组的列车。因此,站台门可以贴近站台边缘布置,车门与站台门也可以一一对齐。
如果要同时兼容车体长度、车门数、车门位置都不同的两种型号列车,这种布置方式显然是不奏效的。一种可行的思路是保持站台门贴近站台边缘布置,但将门体的开闭方式改为“升降式”。但是,“从天而降”的站台门本身就是个安全隐患:
目前虽然有实际运用,但不多。根据纽约地铁近期公开的一份的研究报告[1],“拉绳式”、“升降式”的站台门存在以下的缺陷:
另一种思路则是将站台门布置于站台边缘后方一段距离。这样,即使站台门与车门不对应,乘客也能经站台门和站台边缘就近走入相应的车门。目前中国国铁高速线的站台门基本采用这种布置方式。而这种方式同样存在明显的缺陷:一是它减少了站台的有效面积,对于42街-时代广场站这样一个位于曼哈顿中城核心区域,疫情前早晚高峰日常人满为患的车站来说,如此方案不利于乘客的有序乘降。二是站台门退界之后,站台门与车门之间留出了巨大而且立体的“有害空间”,这可能导致乘客滞留于站台门与车门之间,进而导致次生事故。为此有必要设置间隙探测系统。但是,一方面,中国大陆城轨上普通站台门所采用的基于“红外线对射”等方法的间隙探测系统无法覆盖整个立体的有害空间;另一方面,由于间隙探测系统需接入信号系统,设计上对其有最高的安全完整性等级(SIL 4)的要求,一切玄学、不确定、不具有可解释性的方法(e.g. 摄像机+炼丹)都不允许使用。如何在满足可用性的同时安全、大范围地探测出乘客滞留的情况,是间隙探测系统在设计上面临的很大挑战。
因此,在现阶段,即使不考虑纽约地铁的财务状况等非技术因素,为发生事故的站台安装站台门在技术上就已经存在很大的困难。
1/24更新:
该回答初稿发布过纽约地铁又发生一起类似的事故:
该起事故发生的地点是富尔顿街站,涉及到的站台属于B系统的IND第八大道线,需要日常服务A和C两条运行线,同样有“8A”和“10As”两种型号列车的问题,同样有站台极其狭小,疫情前人满为患的问题:
明眼人应该一眼能看出,这条线路目前正在进行CBTC改造。可见哪怕是到了信号更新改造的时候,仍然没有计划加装安全门。
会问这个说明不了解纽约地铁工会是个什么样的组织。
纽约地铁的无人驾驶列车被工会反对,到现在连司机都有……
你要是装了这个,站台上打信号关门的工会成员不就失业了?
技术上毫无问题,扔给TG,半夜停运时高强度施工,一个站一个站的搞,用不了多长时间。但美帝自有国情在此,技术、环保评估听证就能给你搞10年,然后资金18路神仙个个都要来吃一口,纽约市长一换神仙们也换了,又得被吃一次,中间工会再玩玩罢工,没吃饱的议员们再来扯扯不能用这家的材料不能用那家的设备。最后项目超支10倍,工期延长10倍,屁都没建出来,然后纽约市长表示为了节约纳税人的钱项目取消。帝国晚期基本都是这副德行。
如果都是像国内地铁那样只使用固定的车型,ATS停车,机外停车容忍度低的话那还好解决。
日本某些多线路甚至不同公司的列车直通运行,多型不同列车混跑,手动停车的线路上的车站要搞这个,还得搞些特殊的发明,比如以前看过个新闻,JR西日本搞了一种每个门的位置都可以随时独立运动的半高屏蔽门。像国内长株潭城际铁路各站那种离车门恐怕有一米以上远的屏蔽门,他们那些站台没空间改成那样。
没这种需求的线路,想装早装上了,比如筑波TX线就是这样。JR东日本的山手线能率先上屏蔽门,也是因为车型统一了,也没有客运直通运行的需求,之前多年没装还是因为钱的问题。
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安装地铁屏蔽门,对一些国家很容易,对一些国家很难。
就好像公共场所戴口罩,我们觉得很容易的事情,但到了一些国家就成了天大的难事,还会成为政治事件。
国情不同,不能强求,也不用去替他们操心。
况且安装了屏蔽门也不是就万事大吉了,看看上海地铁安装了屏蔽门,结果还是出了事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