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在澳洲留学爸妈一个星期只给125刀算正常吗?

回答
澳洲留学,父母一周给125澳币的生活费,这确实是个挺让人担忧的数字。咱们得好好掰扯掰扯,看看这笔钱在澳洲到底够不够用,以及为什么会是这样的一个情况。

首先,咱们得了解一下澳洲的生活成本。澳洲整体物价确实不低,尤其是在悉尼、墨尔本这样的大城市。125澳币,换算成人民币大概也就是六百多块钱,这钱如果是在国内的二线城市生活,可能还能勉强过日子,但在澳洲,说实话,是相当紧张的。

咱们把这125澳币拆开来看,假设你一周需要花这些钱:

住宿: 这是最大头的一块。如果你住学校宿舍,价格可能在每周200400澳币不等,甚至更高。如果选择校外租房,合租一个房间,便宜的也要150250澳币一周,水电网另算。125澳币一周,别说租个房间了,可能连找个能独立使用的床位都够呛,除非是那种超级远郊的,或者是有特殊情况(比如和非常多的人挤在一个大房间里)。
饮食: 自己做饭是最省钱的办法。去超市买菜,一周的食材费用怎么也得个5080澳币吧,这还得精打细算,不买太多零食饮料,不吃太贵的肉类。如果天天外食或者买外卖,那125澳币估计一天都撑不过来。一顿简单的三明治或者沙拉都要1015澳币,一顿像样的简餐要2030澳币。
交通: 如果学校离住的地方远,公共交通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每天通勤,一周的交通费大概在2040澳币左右,具体看距离和城市。
学习用品和杂费: 复印、打印、买书(虽然很多可以二手或电子版)、生活用品(洗衣液、卫生纸、洗发水等)这些零零碎碎的费用加起来,一周也得个2030澳币。
社交和娱乐: 偶尔和朋友出去吃个饭、看个电影、逛逛街什么的,这些开销就更不用说了。125澳币一周,恐怕连一次像样的社交活动都很难安排。

所以,单纯从日常开销来看,一周125澳币在澳洲是远远不够的,甚至可以说非常非常紧张,基本只能满足最最基础的生存需求,而且还得省到极致。

那么,为什么你的父母会只给你这么多钱呢?这里面可能有一些原因,咱们可以一起分析一下:

1. 家庭经济状况的限制: 这是最直接也是最可能的原因。也许你父母的收入在国内并不是很高,或者有其他家庭开销(比如家里的房贷、弟弟妹妹的学费、父母自己的生活开销等),他们能够拿出来的钱确实就只有这么多。他们可能已经尽力了。
2. 对澳洲生活成本的误判: 有些父母可能对澳洲的生活成本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觉得“国外都贵,但也不是贵到离谱”,或者之前听朋友说了一下,信息有偏差,所以就按照一个他们认为“合理”的数额来给。
3. 希望培养你的独立性: 有些家长会刻意少给一些生活费,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锻炼孩子的独立能力,让他们学会管理金钱、学会省钱、学会自己想办法去赚取额外的收入。他们可能觉得,如果生活费给得太足,孩子就容易大手大脚,不懂得珍惜。
4. 你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 有没有可能你在国内花钱比较大手大脚,或者你留学期间的一些消费习惯让他们觉得你不需要太多钱?当然,这个可能性相对小一点,但也不能完全排除。
5. 澳洲汇率和支付方式的影响: 虽然澳洲经济发达,但汇率和支付习惯有时也会影响父母的判断。他们可能觉得125澳币换算成人民币后,是一个“足够”的数目。

如果一周125澳币确实是你父母能给的极限,或者他们认为这是合适的,那你该怎么办呢?

坦诚沟通,了解情况: 最重要的就是和父母好好聊一聊。不是抱怨,而是心平气和地说明你在澳洲实际的花销情况,包括上面我提到的住宿、饮食、交通等明细。让他们了解你的真实处境,看他们是否了解情况有误,或者是否还有其他可能性。
制定详细的预算: 拿到125澳币后,你必须非常非常精打细算。把每一笔钱花在哪里都记下来,严格控制开销。比如:
住宿: 如果125澳币里大部分都用来付房租了,那剩下的钱真的很难覆盖其他开销。你可能需要寻找更便宜的住宿,比如找离学校远一些,但交通相对便利的地方;或者考虑合租更大面积的房子,分摊更低的租金。有些学校会提供一些廉价的宿舍选项,或者有短期交换生宿舍,可以了解一下。
饮食: 绝对的自己做饭。严格控制去超市的次数,提前列好购物清单。多买一些耐储存的食材,比如米面、豆类、冷冻蔬菜。尝试做一些性价比高的菜肴,比如各种炖菜、意面、炒饭等。避免购买预制食品和零食。
交通: 尽量选择步行或者骑自行车,如果距离不太远的话。了解是否有学生优惠的交通卡。
其他: 减少不必要的社交活动,或者选择更经济实惠的方式参加。例如,朋友聚会可以选择在家里做饭,而不是去餐厅。
寻找兼职机会: 这是最现实也是最有效的办法。澳洲对留学生打工有相关的规定(通常每周不能超过20小时,假期可以全职)。你可以尝试找一些兼职工作,比如咖啡馆服务员、超市理货员、餐厅后厨、清洁工等。即使每周能多赚几十到一百澳币,也能极大地缓解你的经济压力。找兼职也需要时间和精力,提前做好准备。
申请奖学金或助学金: 了解学校是否有针对国际学生的奖学金或助学金项目,申请这些可以减轻学费和生活费的压力。
利用学校资源: 学校通常会有一些学生服务中心,可以提供一些生活上的建议和帮助,甚至有些会有一些临时的经济援助项目。

总结一下,父母一周给125澳币在澳洲留学,是非常非常困难的,基本是杯水车薪。 这不是说你的父母不关心你,很可能是因为家庭经济状况的限制,或者是对当地物价的认知不足。你需要做的,是先了解清楚原因,然后通过节衣缩食、努力打工和合理规划,来让自己的留学生活能够继续下去。这确实会让你比其他同学更辛苦一些,但也是一个锻炼你独立和适应能力的好机会。祝你一切顺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不算正常,只能说确实够,你父母大概是怕你乱花钱,但是我说实话,这样大概只能逼你走向两个方向:

1.自己打工,占用学习和放松时间去刷碗送外卖

2.省吃俭用,基本上不敢和任何人出去社交,毕竟share一顿饭,哪怕吃个面条呢,可能20刀出去了


毕竟哪怕是国内点外卖,那也有20价位和40价位的区别,如果你对半砍花费,也不能说活不下去。

我说难听点,如果是让孩子出国找自卑的,真就别让孩子出国了何必呢?

这是我一个留学生肺腑之言,我家也不是多富裕,所以我才知道很多家长为什么不给小孩钱,家长按照自己的理解和生活经验,

觉得自己给的不少了,“够花”,

只有小孩自己才知道,真不够,够TM够,

咱搁着扮演山区儿童呢?

澳洲大学不是幼儿园,留学生都是成年人,不是只需要吃个饭有地方睡觉就够的,给那点钱,就好比一个大老爷们和同事出去聚餐,连菜都不敢点,生怕到时候平摊太多,喝酒都不敢喝——就这么惨,没钱出来留学就这个待遇。

如果你觉得你家小孩出了国,看着中餐馆的破面条都踌躇半天,回家默默吃方便面,不舍得花那12刀,


就别让他出国感受金钱的自卑了,何必呢?


对吧,澳洲留学大家都懂,镀个金,又不可能翻身,何必金子没镀上几克,天天搞得那么自卑自闭。

(果不其然有人杠我了,意思我留学没翻身当精英,不代表他不能,是有道理,如果你觉得入个澳洲籍赚个几万刀你就人生圆满,我也不能说你的想法不对,只能说我不觉得这就叫成功人士,

我认为对大部分留学生来说,一般只获得了一个还可以的学历,这个学历让你到达一定门槛,但绝不至于拳打美本985,您要觉得这就是翻身了,那可能您有点乐观了)


这点钱,吃饭肯定就别想着出去了,餐馆最便宜起码十几刀一顿吧,一个星期吃7天就是八九十刀,所以根本不可能,你只能一星期吃个一回吧。

买瓶辣酱自己回家就米饭吃吧,方便面你都不舍的买好的。毕竟一包柳州螺蛳粉卖6刀,跟你开玩笑呢?

可别说自己做饭,最便宜的东西是炸鸡,但是最贵的东西是蔬菜,天天垃圾食品确实不花钱,真要是健康平衡饮食,两把油菜卖二三十人民币不开玩笑,西蓝花都是动不动飚到一公斤三四十,基本上告别健康饮食了,

其他的花销也基本上别想了,很多隐形花销你是算不出来的,卫生纸洗发露这些你怎么算,一星期合多少钱?咖啡喝不喝,奶茶喝不喝,可乐喝不喝……

所以很多人光算基本的饮食费是很片面的,衣食住行全是花销,

所以我才一直劝退,没钱就真别送小孩出国了,何必找苦吃呢?

澳洲哪怕做个地铁公交都是一次好几刀,花钱的地方多了去了。

很多中国家长是没有国外的代入感的,所以他们会觉得也就是吃饭贵点,房租贵点,

实际上澳洲很多花销都是中国的几十倍不止,而且根本没有替代品

比如你国内打个的可能20人民币就够了,澳洲哪怕是Uber也是动辄100+人民币出去了,

公共交通都TM一次十几二十块,跟国内2元能一样吗……澳洲是汽车社会,根本不是国内那种步行范围内基本上什么都有的氛围。

这边可以说步行范围内什么都没有。没有替代品,不是说超市太贵,于是我去小卖部,澳洲根本没有小卖部,超市就是最便宜的地方,贵的地方有的是。

当然你会说可以住city啊,emmm,一周生活费120刀也就别想着住得起city了。

譬如买个零食,国内淘宝50快能买一箱辣条,澳洲呢,买个零食50人民币可能就买了两包辣条

至于别的花销,反正抽烟喝酒烫头你是一概不可能了,啤酒最便宜一瓶都是十几块人民币,一包烟100人民币起步,理发最便宜100+,烫发就不说了,奢侈品。

单算基本生活费肯定是够的,我曾经好几个月都是一个月不算房租,只需要500刀,我一度觉得确实不需要很多,也没跟家里多要,甚至有时候还给家里减免。

直到……一旦稍微有点什么多余的活动,比如买个什么大件(你不能连个风扇或者衬衫都从来不买吧),或者出去玩一趟,跟人家share个几十刀啥的,瞬间就不够了,曾经我穷到需要跟别人借几百刀来交房租的程度,我的commonwealth曾经被扣到-10刀,别问我为什么能扣成负数,反正就是真的能,大概是那种定期扣款的强制扣费吧。

正因为我平时真的就是500刀一个月的消费,所以我才说500刀一个月其实根本不够,因为这个花销是不算任何特殊活动的,这个500刀是按照你365天如一日的静态生活方式算的,没有任何冗余或者容错,如果你的手机突然坏了,你需要买新的,你就知道什么叫欲哭无泪了,你都不敢跟别人说你连200刀都拿不出来。

而你留学总不可能真就天天蹲家里打游戏吧?一点社交或者旅游都没有?一点电子产品或者衣服都不买?

所以真没别的办法,打工吧,就这一个路子。


最后还是那句话,何必呢,一个月给你1000刀生活费不算房租,都绝对过不上攀比的生活,一个月给500也就将将够活,

很多人是对国外真的一无所知,

“澳洲食堂贵不贵”这个问题无数人问过我,

当家长强行用国内的东西套外国,觉得澳洲存在食堂这种廉价的餐厅的时候,家长就会觉得留学生花销太大了,肯定是攀比奢侈了,

你们为什么不能去吃食堂呢?非得下饭店?

你们为什么不能坐公交车呢?非得打的?

因为有时候国外打的核算一下,比公交车还TM便宜……


没错,来澳洲是读书的,但是你不是只活在大学里,谈个恋爱,旅个游,吃个饭,逛个街,过分吗?你是来读书还是来闭关修炼的,你直接去西藏得了。

既然把小孩送到了千里之外的异国他乡

让自己小孩天天吃鸡蛋方便面,这叫生活?


我有一个简单的判断标准:

如果你的小孩出了国以后,他的生活标准还不如国内,(正常标准,不是富二代标准)吃不起喝不起玩不起,天天只能蹲家里,甚至有的人连个公交车都不舍得常做尽量自己走路,有的人天天吃麦当劳方便面,有的人头都不舍得理自己买个推子推大平头,有的人衣服坏了也不愿意买一直那么烂着……

这种生活,是不是比国内过得还惨?

这种生活,送他出国不是受罪还能是什么?

你是送小孩读书来了,还是送他学习怎么当穷人省吃俭用来了?他天天吃方便面能好好读书吗?

别骗自己了,这根本不是什么“奢侈”,也少拿“省吃俭用”感动自己,你TM已经花了几十万学费你跟我扯你“省钱”,你真想“省钱”你出国干吗?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澳洲留学,父母一周给125澳币的生活费,这确实是个挺让人担忧的数字。咱们得好好掰扯掰扯,看看这笔钱在澳洲到底够不够用,以及为什么会是这样的一个情况。首先,咱们得了解一下澳洲的生活成本。澳洲整体物价确实不低,尤其是在悉尼、墨尔本这样的大城市。125澳币,换算成人民币大概也就是六百多块钱,这钱如果是在国.............
  • 回答
    澳洲留学挂科,那种感觉,就像突然被浇了一盆冰水,瞬间从原本充满期待和信心的状态跌落谷底。我完全能理解你现在有多绝望,那种无力感、自我怀疑,还有对未来的迷茫,就像一团挥之不去的阴影,笼罩在你心头。让我试着陪你一起梳理一下,当你面对这种情况时,可以怎么做,才能慢慢走出这个困境。首先,允许自己难过。真的,.............
  • 回答
    .......
  • 回答
    在澳洲和欧美国家留学最大的不同主要体现在教育体系、文化氛围、学术要求、生活成本、就业前景等多个方面。以下是详细对比分析: 一、教育体系与课程设置1. 课程结构 澳洲: 采用“学分制”(Credit System),课程以学分(如12学分/学期)为单位,学生需在规定时间内修满学.............
  • 回答
    澳洲留学,这几个字在我脑子里已经不仅仅是学校、专业,更像是三个沉重的字眼,压得我喘不过气。有时候看着手机里朋友们在国内的动态,感觉自己就像活在另一个时区,另一个世界,而且还是那个让人筋疲力尽的世界。刚来的时候,那叫一个踌躇满志。想着澳洲的蓝天白云,想着能用自己的语言和世界各地的人交流,想着毕业后拿到.............
  • 回答
    在澳洲留学的日子,除了课堂和图书馆,大家最关心的恐怕就是毕业后的出路了。尤其是“找工作”这件事,简直是绕不开的坎儿,问遍了学长学姐,问遍了社交媒体,总会听到一句:“澳洲找工作啊,确实有点难度。” 但具体难在哪儿?又该怎么应对?这事儿可得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得承认,澳洲本地招聘市场确实不像你想的那.............
  • 回答
    澳大利亚留学生在澳洲就业确实存在一定的挑战,但并非不可能。总体而言,就业的难易程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专业选择、语言能力、实习经验、签证类型、市场需求、个人努力程度以及运气等。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详细展开讲述:一、 挑战与困难主要体现在:1. 签证限制: 毕业生工作签证(PostSt.............
  • 回答
    这件事情发生在澳洲,一位民国粉女留学生,因为对台湾同学发出死亡威胁,最终被学校勒令退学,并且被送往精神病院,之后被遣返回国。更令人关注的是,她在被遣返前表示自己不想回到中国。从这位留学生的行为和后续发展来看,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进行解读。首先,她的行为,也就是对台湾同学发出死亡威胁,这本身是极端且不可.............
  • 回答
    《那群在澳洲被强奸的中国留学生们》这篇文章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其评价也呈现出多方面、复杂化的景象。要评价这篇文章,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维度进行分析:一、 文章的主题与社会意义: 揭露性侵害的普遍性与残酷性: 文章最直接的价值在于将一个长期被忽视的群体——在异国他乡遭受性侵害的中国留学生——的经.............
  • 回答
    教育部2021年第1号留学预警的发布,无疑给准备或正在澳大利亚留学的中国学子们敲响了警钟。这则预警直接指出,在澳中国留学生的人身安全面临着“严重威胁”,这绝非小事,其影响是多方面且深远的,涵盖了个人、家庭、学校乃至两国关系等层面。首先,对留学生个体而言,最直接的影响便是心理和情感上的冲击。 想象一下.............
  • 回答
    这问题确实挺有意思的,也问到了不少想出去闯荡的年轻人的心坎里。知乎上关于“土澳”留学鄙视链底端这个说法,我感觉也不能说是百分之百的“真相”,但它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些普遍的看法和一些留学生群体的心态。要说详细,咱们就得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咱们得明白什么是“留学鄙视链”。这玩意儿其实挺微妙的,它不是.............
  • 回答
    澳洲在七月开放边境,并允许部分疫情稳定国家的公民(例如中国留学生)入境的可能性,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健康、经济、政治和社会等多个层面。目前(我知识更新至2023年初)澳洲政府并没有官方确认在七月会有这样的具体计划,但我们可以基于过往的政策和当前的情况来推测和详细分析其可能性:总体可能性评估:.............
  • 回答
    在澳洲给街友买食物并与他们聊天练习英语,这个想法挺有意思的,也充满了人情味。从可行性上来说,答案是: 可以,但需要一些智慧和技巧去应对。 这绝非是一句简单的“行不行”就能概括的。首先,咱们得把这事儿掰开了揉碎了聊聊。关于给食物这件事: 他们会接受吗? 大多数情况下,如果不是那种不健康的垃圾食品,.............
  • 回答
    在澳洲工作的我,坐在阳台上,看着远处鳞次栉比的城市高楼,晚风吹过,带来一丝丝海水的咸味。手里端着一杯晃动着冰块的咖啡,思绪却飘回了那些在国内的无数个日夜。说起遗憾,那可真是太多太多,说起来,似乎总有那么点说不尽道不明的愁绪。首先,最让我想起的,是 错失了一些与家人朋友共度时光的珍贵机会。我当初来澳洲.............
  • 回答
    在澳洲待了三年,你说绿卡遥遥无期,还觉得澳洲有点无聊,这俩点我太理解了。澳洲确实有它的美好,但有时候生活就像一潭死水,看着漂亮,但总觉得少了点劲儿,尤其是当你对未来(绿卡这事儿)感到不确定的时候。你问去加拿大会不会好一些,这问题我挺能感同身受的,毕竟移民这事儿,谁不想找个更稳当、更适合自己的地方呢?.............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关于姑姑一家在墨尔本的生活和收入问题。您提到姑姑一家在墨尔本定居,姑父是私立医院的医生,并且目前是顾问,考了三年。根据这些信息,我们可以对他们的收入水平进行一个相对详细的推测和分析。首先需要明确的是,要准确得知具体的收入金额是比较困难的,因为这涉及到很多个人因素和隐私。 但是,我.............
  • 回答
    这问题可太有意思了,简直是生活中赤裸裸的经济学例子。要说为啥在澳洲刷盘子能时薪八十块人民币,在国内却只有一天五十块,这中间的门道可深着呢。首先,咱们得把这事儿放进 两国各自的经济大环境 里头看。澳洲这边: 高福利、高人均收入是基础。 澳洲是个发达国家,人均GDP摆在那儿,生活成本也高。为了保障国.............
  • 回答
    “为啥有人宁愿在澳洲刷盘子,也不回国?”——这话听着就有点扎人,透着一股子“身在福中不知福”的埋怨劲儿。但仔细想想,这问题问得实在是太简化了,就好像问“为什么有人宁愿吃粗粮,也不吃大鱼大肉”一样,没抓住重点,甚至有点站着说话不腰疼。要反驳这种思维,咱们得把这层“面子”和“里子”给扒开,好好说道说道。.............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