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岗村为啥不能大富。。
不是交通枢纽,旅游胜地,矿都煤都,又没什么人投资。。怎么富起来。。
想要吃饱饭,个人努力制度合理就行了,想要大富大贵,非有天时地利人和不可。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短期内是不可能改变的。
啥叫现代化。不是说,把农村土地一圈,卖给或租给谁谁谁,把农民赶到城市,拖拉机把土一推。
中国现代还没那个经济基础。
实际上,想实现大规模机械化农业生产,至少要有两个条件。
1,大规模机械化生产的收益高于现在。
2,农民来到城市的收入高于农村。
第一条大部分能达到,除了,一些山地丘陵什么的,地形复杂,机器施展不开。
第二条达到了一部分。女性在城市中的收入已经高于农村了,所以很多农村女性来到了城市。男性就难说了。
顺便吐槽一句,要是农民大部分都来城市定居,就不是经济问题了,社会问题,很不安定啊。。
总的来说,改革在一些发达地区建个试点什么的有可能,短期内大改不现实。
说土地私有的,洗洗睡吧。
奥,对了,再补充一下。
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已经很难提高了。。农业税都免了,种的粮食大棚菜都是你的,还怎么提高。另外,个体农户哪有经济实力进行土地的长期投资。。所以说,大规模机械化生产才是出路。
但现在很难达到啊。。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冒进会出大乱子啊。。
以上写于13年光棍节。。。。。。。。。。。。。。。。。。。。。。。。。。。。。。。。。
当天应该是寂寞无聊,刷刷知乎,随手写了个回答,一年半来陆陆续续有人点赞,也有人留言,我都没太在意,因为写这个回答的目的仅仅是光棍节无聊。
终于在今天有人私信了。
我还没反应过来,毕竟是13年的事情了。
很快。。
“警察叔叔,就是他!”我得罪谁了?当时就是这样感觉。。
我知乎上回答问题很少,所以想到了,应该是这个回答惹的祸。。
于是我如下回复了他,也如下回复想骂还没有骂和以后会骂我的人。
以上写于15年6月12日。。。。。。。。。。。。。。。。。。。。。。。。。。。。。。。。。
关于这个回答,请不要私信我了,谢谢。
点赞或是反对,没有帮助,举报,都请您自便,在评论区讨论也随意,但是请不要私信了。
您学会礼貌之前,请不要私信我了,令尊令堂的工作,不敢越俎代庖。
希望我能调整农村政策的,请不要私信我了,我是个打工仔,请您移步人民大会堂。
要求我掌握全国各地各行各业最新信息的,请不要私信我了,您可以去相关信息平台。
希望我给出具体精准数据的,请不要私信我了,我没有,不从事农村研究,也不是民科。
认为我做不到以上几点就不能在知乎说话的,请不要私信我了,我还是会说的,您可以联系知乎管理员封我账号。
总之,请不要私信我了。
毛时代干了三件事,修水利,种子改良,四三项目。这三项直接改变了粮食最重要的基础——水,种子,化肥。尤其是四三项目,中央文革领导小组直接搞得,所以不上历史书。从七二年开始到八十年代中期全部完成,中国化肥产量从几十万吨到了一千几百万吨。
这三件事的特点是投资大,回报期长。所以虽然从五六十年代开始搞,到八十年代才真正开花结果。
小岗村的事就好理解了,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加之那时国家有点家底了,提高了粮食收购价格,自然从贫困温饱。
其实跟分田单干没关系,同时期没分田的也都逐渐脱困了。
反之,恰恰是分田之后,个体农民无力继续投资基础设施。毛时代的水利,种子,化肥,到了九十年代,新世纪以后,逐渐落后。国家投资不能面面俱到,只能挑重点。分散的土地又妨碍机械化作业。整个农业无法继续升级,当然不能从温饱到小康了。
分田单干,相当于把规模作业变成手工作坊,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同时倒退。虽然中国很多地区,地理条件不适合大规模机械作业,但可以通过改变人员组织结构提高生产率。
小岗村当年的成功可以理解为——被树上掉下的苹果砸到了。
和所有制关系不大,到是如今,所有制却很重要。因为需要重新的土地集中,以推动农业升级。所以现在要加快土地流转
这个真是人的问题,不是制度问题了···
你想啊,小岗再差,肯定比大寨自然条件好啊、
结果不管是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这小岗村就是扶不起来啊
从当初到现在,拨了多少钱了??
省财政厅对口扶持的一个村啊···能混成这样也是没话说了
----------------------------------------------------------------------------------下边贴援助
外来援助1:改开20年,也就是1998年,政府投资修路,村外200W+村内友谊路20W
外来援助2:2005年,住房新标准,政府补贴:一家两万,26户一共52W,后面每户补贴1W,120-26=94W.共计146W
外来援助3:2008年。政府投资,这个没法计算花费多少,按照原来的计算220W
外来援助4:改开30年2008年。国家档案馆和省档案局援建档案馆185W,省政府拨款新广场200W
========================
总计971W
2011年6月8日
招商银行合肥分行小学运动场一个!
这个不知道具体大小,也不知道具体金额!
-------------
1998年,无偿的人力以及各家自备的材料,当然不在其中,那是无法统计的。这一项又一项工程,变戏法儿似的出现在小岗人的眼里,对他们而言,简直是天上掉馅饼。直到1998年9月22日,来到了小岗村,小岗村人这才恍然大悟,为什么天上会掉下馅饼来。
外来援助5:1998年,县教委建设学校没算钱(按100W计算)、税务局水塔50W,电信局电话100W,友谊路120W(外来援助1中我以为是20W,计算总量须-20W)。
共计350W,总计971+350=1321W
=======
外来援助6:1993年1300W,至于这个钱与其他钱有没有重叠的,没有详细数据,有了再减去(实际落实661W)
共计661W,总计1321+661=1982W
=====================外来援助7:推土机+农机+20W
外来援助8:客货两运车+福田小货车X4+20W
外来援助9:日本援助1000W日元
外来援助10:7W+10W
外来援助11:9W电费
外来援助12:106台彩电
外来援助13:3000W修水库(这个不仅仅是涉及到小岗村,所以按照1/100计算,算是30W)
共计20+60(1000W日元)+26+30=136W连同其它算成150W
总计1982+150=2132W
=======
外来援助12:沈书记50W
总计2182W=======
外来援助13:纪念馆600W
总计2782W
=======
外来援助14:宁国市援建卫生服务中心100W总计2882W
==========外来援助15:红色旅游修路总计600W,小岗村算150W
总计3032W==========
金小岗农业农林科技产业园是凤阳县引进的现代农业科技企业,2012年落户小岗村,目前已投入1.5亿元
这是投资,不算援建
我就草了,小岗村三千来号人,拿着国家这么多钱,还是现在这半死不活的样子,没救了!
小岗村的“懒”在中国农村可以说是少有的,这种少有的“懒”用一个例子就可以说明。在央视《重访小岗村》的节目中,大包干带头人严宏昌说:“当时牛房四周的牛粪,十几年都没有人挑过一挑子。”哪里的农民都知道,“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牛房的牛粪十几年都没有人挑过一挑子,中国也许再也找不出小岗村这样的懒农民了。这样懒的地方,当然搞不好集体生产,当然会贫穷。
有人会说,严宏昌还说了,“在生产队的时候根本没有人去挑,结果一听说点花生马上就要开始了,地分到户了,整个牛房四圈的牛粪挖得特别深,连墙头的墙土,都被老百姓挑到田里去了。”其实,这只能说明小岗村人特别自私。因为这种特别自私,所以在小岗形成一种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拔一毛利天下而不为的氛围。因为这里特别自私的人比较多,所以上面的人都说他们“难缠”,搞集体生产“难缠”,分了田单干一样“难缠”。在这种私字当头的地方,必然形不成合力,再好的条件也发展不起来。
再就是“贱”。小岗村一些人的贱表现在一是没有志气,二是没有骨气。人均那么多的地,还要向国家要了再到外面去乞讨,哪有一点志气?像严宏昌那样家里有3000多块存款还让老婆去讨饭并且不以为耻就很典型。集体生产不好好干,分了集体一样没有名堂,只想守株待兔不劳而获处处表现出依赖思想,哪有一点骨气?如今是自己组织起来当家做主不干却喜欢卖了土地给人家去打工,这样的稀泥巴哪里能够糊得上墙。
当然了,人家也有小聪明
“从35年前的‘分’,到今天的‘合’,这不是走回头路,而是顺应时代发展的螺旋式上升。”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教授、副院长范和生认为,这是农民最朴素的智慧所在:不管是当年的分,还是如今的合,都是让自己生活更美好的最佳选择,而且这种有益的探索将为未来的制度设计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怎么样!
对小岗村服了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