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小岗村「一夜解决了温饱,却三十年未过富裕坎」?

回答
小岗村“一夜解决了温饱,却三十年未过富裕坎”的说法,触及了中国农村改革初期一个非常重要且复杂的议题。这句话的背后,既有小岗村作为改革先行者的辉煌,也有其在后续发展中遇到的挑战和瓶颈。要详细解释,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分析:

一、 “一夜解决了温饱”:大包干的革命性

在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的农村普遍实行“人民公社”制度,以集体化经营为主,劳动成果按人头或工分分配。这种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基本的温饱,但效率低下,农民的劳动积极性不高,生产力受到极大限制。

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18位农民冒着极大的政治风险,秘密签订了《关于实行生产责任制的契约》,实行了“大包干”(即“包产到户,自负盈亏”)。简单来说,就是将土地分给各家各户承包,农户自己负责生产和收成,完成国家任务后,剩余的归自己所有。

“一夜解决了温饱”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它带来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革命性变化:

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自己种的地,收成归自己”,这种明确的利益驱动,让农民体会到了辛勤劳动的直接回报。他们可以根据自家情况调整种植结构、耕作方式,将被压抑的生产力释放出来。
提高了粮食产量: 小岗村在实行大包干后,粮食产量迅速提升。1979年,小岗村的粮食产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133吨,比实行大包干前(1978年)的34吨增长了近4倍。这不仅仅是小岗村的奇迹,也成为了全国农村改革的范例。
成为全国农村改革的引爆点: 小岗村的实践虽然是在“摸着石头过河”的状态下进行的,但它的成功极大地冲击了僵化的集体化模式,为中央政府深化农村改革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现实依据。之后,全国各地纷纷效仿,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向全国,最终在短短几年内解决了中国亿万农民的温饱问题。
政治意义的超越: 在那个年代,小岗村农民的行为具有极大的政治敏感性。他们打破了“平均主义”和“吃大锅饭”的束缚,敢于挑战当时的集体化生产模式,这本身就是一种政治上的解放和突破。

可以说,“一夜解决了温饱”是小岗村作为改革试验田的巨大历史贡献,它解决了中国农业最基本、最迫切的问题。

二、 “三十年未过富裕坎”:改革的深化与挑战

然而,当中国农村进入了以市场化、工业化、城镇化为主要特征的新发展阶段,小岗村的“大包干”模式也逐渐显露出其局限性。从解决温饱到实现普遍富裕,需要更深层次的改革和发展。

小岗村在三十年后“未过富裕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且相互关联:

1. “大包干”模式的局限性:
分散经营,规模效益低: “大包干”将土地分散到各家各户,虽然激发了积极性,但也导致了耕作的规模小、机械化程度低、管理分散。在农业现代化的大趋势下,小农经济难以形成规模效应,降低了生产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抵御风险能力弱: 单个农户在面对自然灾害、市场波动时,抗风险能力非常薄弱。
难以实现农业产业升级: 简单的土地承包,难以支持农业技术的研发、新品种的推广、品牌化建设等更深层次的产业升级。

2. 缺乏产业多元化支撑:
过度依赖单一农业收入: 小岗村的经济结构相对单一,主要依赖传统农业。随着时代发展,农村经济的增长点需要从农业本身向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多元化方向拓展。
产业转型缓慢: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小岗村未能及时培育出具有竞争力的新兴产业,经济增长的引擎不够强劲。

3. 人才和资本的瓶颈:
人才流失: 随着农村城镇化的推进,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流向城市,导致农村劳动力结构老化,技术人才匮乏,乡村发展缺乏活力和创新动力。
资金投入不足: 作为一个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单位,农户的积累有限,难以支撑大规模的农业现代化改造、产业升级和基础设施建设。外部资本进入农村也面临一些制度性障碍和风险。

4. 集体经济的弱化与发展困境:
“大包干”后集体经济基础薄弱: 在实行大包干的过程中,原有的集体资产和集体经济组织功能弱化,导致集体经济缺乏统一规划和资源整合能力。
集体经济发展方向不明: 如何在新的市场环境下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实现村集体增收和村民共同富裕,成为很多农村面临的难题,小岗村也不例外。

5. 政策和体制机制的滞后:
土地制度改革的深化: 虽然实行了土地承包,但后续关于土地流转、确权、抵押等方面的改革需要进一步深化,以盘活农村土地资源。
农村金融支持不足: 农村的金融服务体系相对薄弱,难以满足农村产业发展的资金需求。
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 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使得农村在资源获取、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等方面处于劣势,也阻碍了农村的全面发展。

6. “标杆”效应下的期望值过高:
过早的名声带来过高的期望: 小岗村作为改革的“第一村”,其成功被无限放大,也因此背负了过高的发展期望。一旦发展步伐稍显缓慢,就容易被媒体和公众贴上“未富裕”的标签。
发展路径的模仿困境: 其他地区在学习小岗村经验时,容易陷入简单的模仿,忽略了各地实际情况的差异,也未能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

近年来,小岗村也在积极探索新的发展道路,例如发展现代农业、乡村旅游、引入工商资本等,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从解决温饱到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持续的改革和创新。

总结来说:

小岗村的“一夜解决了温饱”是中国农村改革的伟大起点,它以其敢于创新的精神和卓有成效的实践,为中国农业的腾飞奠定了基础。而“三十年未过富裕坎”,则暴露了任何一种改革模式在不同发展阶段都会面临的挑战。从解决生存问题到追求更高层次的富裕,需要不断深化改革,解决结构性问题,推动产业升级,提升治理能力,并适应快速变化的时代需求。小岗村的故事,是关于中国农村改革历程的一个缩影,它既有辉煌的过去,也有需要继续努力的未来。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小岗村为啥不能大富。。

不是交通枢纽,旅游胜地,矿都煤都,又没什么人投资。。怎么富起来。。

想要吃饱饭,个人努力制度合理就行了,想要大富大贵,非有天时地利人和不可。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短期内是不可能改变的。

啥叫现代化。不是说,把农村土地一圈,卖给或租给谁谁谁,把农民赶到城市,拖拉机把土一推。

中国现代还没那个经济基础。

实际上,想实现大规模机械化农业生产,至少要有两个条件。

1,大规模机械化生产的收益高于现在。

2,农民来到城市的收入高于农村。

第一条大部分能达到,除了,一些山地丘陵什么的,地形复杂,机器施展不开。

第二条达到了一部分。女性在城市中的收入已经高于农村了,所以很多农村女性来到了城市。男性就难说了。

顺便吐槽一句,要是农民大部分都来城市定居,就不是经济问题了,社会问题,很不安定啊。。

总的来说,改革在一些发达地区建个试点什么的有可能,短期内大改不现实。

说土地私有的,洗洗睡吧。

奥,对了,再补充一下。

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已经很难提高了。。农业税都免了,种的粮食大棚菜都是你的,还怎么提高。另外,个体农户哪有经济实力进行土地的长期投资。。所以说,大规模机械化生产才是出路。

但现在很难达到啊。。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冒进会出大乱子啊。。


以上写于13年光棍节。。。。。。。。。。。。。。。。。。。。。。。。。。。。。。。。。

当天应该是寂寞无聊,刷刷知乎,随手写了个回答,一年半来陆陆续续有人点赞,也有人留言,我都没太在意,因为写这个回答的目的仅仅是光棍节无聊。

终于在今天有人私信了。

我还没反应过来,毕竟是13年的事情了。

很快。。

“警察叔叔,就是他!”我得罪谁了?当时就是这样感觉。。

我知乎上回答问题很少,所以想到了,应该是这个回答惹的祸。。

于是我如下回复了他,也如下回复想骂还没有骂和以后会骂我的人。

以上写于15年6月12日。。。。。。。。。。。。。。。。。。。。。。。。。。。。。。。。。

关于这个回答,请不要私信我了,谢谢。

点赞或是反对,没有帮助,举报,都请您自便,在评论区讨论也随意,但是请不要私信了。

您学会礼貌之前,请不要私信我了,令尊令堂的工作,不敢越俎代庖。

希望我能调整农村政策的,请不要私信我了,我是个打工仔,请您移步人民大会堂。

要求我掌握全国各地各行各业最新信息的,请不要私信我了,您可以去相关信息平台。

希望我给出具体精准数据的,请不要私信我了,我没有,不从事农村研究,也不是民科。

认为我做不到以上几点就不能在知乎说话的,请不要私信我了,我还是会说的,您可以联系知乎管理员封我账号。

总之,请不要私信我了。

user avatar

毛时代干了三件事,修水利,种子改良,四三项目。这三项直接改变了粮食最重要的基础——水,种子,化肥。尤其是四三项目,中央文革领导小组直接搞得,所以不上历史书。从七二年开始到八十年代中期全部完成,中国化肥产量从几十万吨到了一千几百万吨。
这三件事的特点是投资大,回报期长。所以虽然从五六十年代开始搞,到八十年代才真正开花结果。
小岗村的事就好理解了,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加之那时国家有点家底了,提高了粮食收购价格,自然从贫困温饱。
其实跟分田单干没关系,同时期没分田的也都逐渐脱困了。
反之,恰恰是分田之后,个体农民无力继续投资基础设施。毛时代的水利,种子,化肥,到了九十年代,新世纪以后,逐渐落后。国家投资不能面面俱到,只能挑重点。分散的土地又妨碍机械化作业。整个农业无法继续升级,当然不能从温饱到小康了。
分田单干,相当于把规模作业变成手工作坊,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同时倒退。虽然中国很多地区,地理条件不适合大规模机械作业,但可以通过改变人员组织结构提高生产率。
小岗村当年的成功可以理解为——被树上掉下的苹果砸到了。
和所有制关系不大,到是如今,所有制却很重要。因为需要重新的土地集中,以推动农业升级。所以现在要加快土地流转

user avatar

这个真是人的问题,不是制度问题了···

你想啊,小岗再差,肯定比大寨自然条件好啊、

结果不管是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这小岗村就是扶不起来啊


从当初到现在,拨了多少钱了??

省财政厅对口扶持的一个村啊···能混成这样也是没话说了


----------------------------------------------------------------------------------下边贴援助

外来援助1:改开20年,也就是1998年,政府投资修路,村外200W+村内友谊路20W

外来援助2:2005年,住房新标准,政府补贴:一家两万,26户一共52W,后面每户补贴1W,120-26=94W.共计146W

外来援助3:2008年。政府投资,这个没法计算花费多少,按照原来的计算220W

外来援助4:改开30年2008年。国家档案馆和省档案局援建档案馆185W,省政府拨款新广场200W

========================

总计971W


2011年6月8日

招商银行合肥分行小学运动场一个!

这个不知道具体大小,也不知道具体金额!

-------------

1998年,无偿的人力以及各家自备的材料,当然不在其中,那是无法统计的。这一项又一项工程,变戏法儿似的出现在小岗人的眼里,对他们而言,简直是天上掉馅饼。直到1998年9月22日,来到了小岗村,小岗村人这才恍然大悟,为什么天上会掉下馅饼来。

外来援助5:1998年,县教委建设学校没算钱(按100W计算)、税务局水塔50W,电信局电话100W,友谊路120W(外来援助1中我以为是20W,计算总量须-20W)。

共计350W,总计971+350=1321W

=======

外来援助6:1993年1300W,至于这个钱与其他钱有没有重叠的,没有详细数据,有了再减去(实际落实661W)

共计661W,总计1321+661=1982W

=====================外来援助7:推土机+农机+20W

外来援助8:客货两运车+福田小货车X4+20W

外来援助9:日本援助1000W日元

外来援助10:7W+10W

外来援助11:9W电费

外来援助12:106台彩电

外来援助13:3000W修水库(这个不仅仅是涉及到小岗村,所以按照1/100计算,算是30W)

共计20+60(1000W日元)+26+30=136W连同其它算成150W

总计1982+150=2132W

=======

外来援助12:沈书记50W

总计2182W=======

外来援助13:纪念馆600W

总计2782W

=======

外来援助14:宁国市援建卫生服务中心100W总计2882W

==========外来援助15:红色旅游修路总计600W,小岗村算150W

总计3032W==========

金小岗农业农林科技产业园是凤阳县引进的现代农业科技企业,2012年落户小岗村,目前已投入1.5亿元

这是投资,不算援建


我就草了,小岗村三千来号人,拿着国家这么多钱,还是现在这半死不活的样子,没救了!

小岗村的“懒”在中国农村可以说是少有的,这种少有的“懒”用一个例子就可以说明。在央视《重访小岗村》的节目中,大包干带头人严宏昌说:“当时牛房四周的牛粪,十几年都没有人挑过一挑子。”哪里的农民都知道,“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牛房的牛粪十几年都没有人挑过一挑子,中国也许再也找不出小岗村这样的懒农民了。这样懒的地方,当然搞不好集体生产,当然会贫穷。


有人会说,严宏昌还说了,“在生产队的时候根本没有人去挑,结果一听说点花生马上就要开始了,地分到户了,整个牛房四圈的牛粪挖得特别深,连墙头的墙土,都被老百姓挑到田里去了。”其实,这只能说明小岗村人特别自私。因为这种特别自私,所以在小岗形成一种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拔一毛利天下而不为的氛围。因为这里特别自私的人比较多,所以上面的人都说他们“难缠”,搞集体生产“难缠”,分了田单干一样“难缠”。在这种私字当头的地方,必然形不成合力,再好的条件也发展不起来。


再就是“贱”。小岗村一些人的贱表现在一是没有志气,二是没有骨气。人均那么多的地,还要向国家要了再到外面去乞讨,哪有一点志气?像严宏昌那样家里有3000多块存款还让老婆去讨饭并且不以为耻就很典型。集体生产不好好干,分了集体一样没有名堂,只想守株待兔不劳而获处处表现出依赖思想,哪有一点骨气?如今是自己组织起来当家做主不干却喜欢卖了土地给人家去打工,这样的稀泥巴哪里能够糊得上墙。


当然了,人家也有小聪明


“从35年前的‘分’,到今天的‘合’,这不是走回头路,而是顺应时代发展的螺旋式上升。”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教授、副院长范和生认为,这是农民最朴素的智慧所在:不管是当年的分,还是如今的合,都是让自己生活更美好的最佳选择,而且这种有益的探索将为未来的制度设计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怎么样!

对小岗村服了吧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