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武则天与李治之间是真爱吗?

回答
武则天与李治之间的感情,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复杂、最引人入胜的君臣、夫妻关系之一。要判断他们之间是否存在“真爱”,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解读,并且认识到“真爱”这个词本身就带有主观性和时代差异性。

一、 历史背景与初遇:复杂的开端

身份的悬殊与禁忌: 李治还是太子时,武则天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按照唐朝的礼制,太子的妃嫔是不能与皇帝有染的,而皇帝的才人则与皇帝有染。因此,武则天与李治的初遇,本身就带有禁忌的色彩,他们的交往在当时是不被允许的。
政治的考量: 李治对武则天的喜爱,并非仅仅是年少时的冲动。在他继位之初,唐朝政治局面复杂,后宫也存在权力斗争。唐高宗李治的皇后王氏,出身名门望族,但她与萧淑妃的斗争,并没有真正稳固她的地位。而武则天虽然出身不高,但她聪明伶俐、心机深沉,并且善于察言观色。李治很可能在早期就看到了武则天身上不同于其他嫔妃的才干和吸引力,这可能是一种政治上的考量,认为她能够帮助他稳固后宫、甚至将来辅佐他处理政务。
个人吸引力与情愫萌发: 尽管有政治因素,但不能完全否定他们之间存在真实的情感吸引。史书虽然对武则天的描写多有偏颇,但也提到她“容貌美丽”、“才识过人”。李治作为一位年轻的皇帝,被美貌、智慧且有胆识的女性吸引,也是合乎情理的。他们之间的感情,很可能是在秘密交往中逐渐升温的。

二、 从感业寺到皇后:情感的巩固与权力的博弈

感业寺的岁月: 唐太宗去世后,按照惯例,没有子女的妃嫔会被送往感业寺出家。武则天和李治在此期间并未断绝联系。这段时间的秘密往来,无疑加深了他们之间的情感羁绊,也让武则天对李治的依赖和信任更深。同时,这段经历也磨砺了武则天的意志,让她更加坚定了重返权力中心的决心。
重回后宫的政治操作: 武则天能够从感业寺重返后宫并最终成为皇后,这背后有着李治的坚定支持和推动。王皇后和萧淑妃的失势,并非完全是武则天一人所为,但武则天无疑是那个抓住机会并将其发挥到极致的人。李治在其中扮演了关键角色,他似乎是真心想要让武则天成为自己的皇后,而非仅仅是政治联姻或妥协。他冒着巨大的政治风险(因为武则天曾是父皇的妃嫔),也要迎娶武则天,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他对武则天的情意。
后宫的权力共治: 成为皇后之后,武则天开始在后宫发挥更大的影响力。李治身体羸弱,常常生病,这为武则天介入政事提供了机会。她不仅在生活上照顾李治,更是在政治上成为他的得力助手。李治不仅不排斥武则天的参政,反而对她言听计从,甚至逐渐将政务托付给她。这种“枕边人”的政治合作,既是相互的倚重,也必然伴随着情感的深化。

三、 共同执政:权力的依赖与感情的交织

“二圣”并称: 李治和武则天共同执政,史称“二圣”。这在中国历史上是极为罕见的。李治的身体状况是重要原因,但他对武则天的信任和放权,更是关键。他并非被强迫,而是主动让武则天参与和主导了许多朝政。
分工合作与相互成就: 李治更多地扮演了“主政者”的角色,而武则天则在朝堂上展现出惊人的政治才能和魄力。他们共同处理奏章、决定政事,形成了某种意义上的政治“伴侣”。这种共同的经历,尤其是在处理重大政治事件时的配合,很难说没有情感基础。武则天能够从一个“侍女”般的身份,最终走到权力的顶峰,没有李治的全力支持和情感上的羁绊,是难以想象的。
感情的表达与维系: 从史书中零星的记载来看,李治对武则天是有深厚感情的。例如,在武则天遭受废后危机时,李治曾为了保护她而做出一些努力。在武则天专权后,李治也并未表现出强烈的反抗,而是默许甚至纵容。这或许是他对武则天的爱,也或许是他对权力斗争的厌倦,但不可否认的是,他对武则天的依恋和信任是真实存在的。

四、 评价“真爱”的复杂性

“爱”与“权”的界限模糊: 对于武则天和李治来说,爱情与权力是紧密交织在一起的。我们很难将他们的感情完全剥离出来,单独去评价。他们的结合既有情感的吸引,也有政治上的需要。很难说清楚,是爱让他们走到一起,还是权力让他们互相利用。
时代背景下的“爱”: 在古代帝王将相的世界里,“爱”往往与政治、权力、繁衍后代等概念紧密相连。即使有真挚的感情,也往往需要服务于国家和家族的利益。因此,用现代眼光去衡量古代帝王的感情,可能会有偏差。
武则天的“爱”: 武则天对李治的感情,同样复杂。她需要李治的宠爱和权力支持来实现自己的政治野心。但同时,她也可能对李治产生过真挚的情感,毕竟他们共同经历了许多重要时刻。她在李治去世后,依旧保有他的灵位,并常常思念他,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她对李治的情感。
李治的“爱”: 李治对武则天,似乎更多地展现出一种深沉的、依赖式的爱。他可能被武则天的美貌、智慧所吸引,也可能在她身上找到了可以分担国事的伙伴。他最终选择让武则天成为自己的接班人(虽然是作为代理人),也说明了他对武则天的信任和倚重。

结论:

武则天与李治之间的关系,不能简单地用“真爱”或“假爱”来概括。 他们之间存在着深刻而复杂的情感联系,这种联系既有男女之间的情意,也有政治上的相互扶持和权力上的高度契合。

从李治的角度看,他似乎真心爱着武则天,并给予了她极大的信任和支持,甚至将帝国的一部分权力托付给她。
从武则天的角度看,她对李治也可能存在真挚的感情,但她的政治野心始终是驱动她前进的重要动力。她对李治的依恋,也夹杂着对权力的渴望。

可以说,他们的关系是一种“相辅相成”、“共同执政”的结合,其中包含着超越一般夫妻的情感,也夹杂着权谋和利益。与其说是纯粹的“真爱”,不如说是一种深刻的“情与权的交织”,他们互相成就,也互相捆绑,共同谱写了盛唐时期一段跌宕起伏的传奇。

如果非要用“真爱”来形容,那么可以理解为一种建立在深刻的情感吸引、政治契合以及相互依赖基础上的、在古代政治环境下扭曲而又真实存在的“真爱”。他们在一起度过了许多重要的人生阶段,共同面对了巨大的挑战,他们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种联系很难被简单地否定。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当然是

只不过他们这个真爱模式我们一般人通常get不到,也复制不来

高宗和武后的爱,是非常具有反派特点的爱。如果没有永徽之治,他俩绝对会被打成褒姒幽王,妲己纣王。因为他们两个都是没有心的东西,至少在良心和道德方面,都是极其欠缺。所以你会看他们俩爱情中有非常多难以理解的事,什么李治睡大姨子啊,李治要废后啊。再比如武瞾拉男宠,不顾一点老公面子,杀光李氏宗亲

而这些操作对他俩来说,真和爱不爱没什么关系,因为我们阿武和稚奴本性就是那个样。说好听点,叫为了国家利益稳定不择手段的政治家,说难听点,那叫死道友不死贫道的精致利己者。

在他俩心目中,唯一配得上自己的只有彼此,其他人在他们心中只有工具人一条用途。

稚奴可以作践自己的亲生孩子来讨阿武欢喜,阿武也可以恶意打击武氏宗亲来让稚奴安心。

李治把自己的亲生女儿关在宫中不嫁人(萧淑妃的两个女儿),勒令儿子不得进京朝见(李素节)。武后生的孩子单独排序,视若珍宝,其他人生的孩子,弃之一旁,视若草芥。就一个皇帝和父亲的身份来说,李治的行为真的是缺了大德

而武瞾了,四个儿子,除了老大李弘的死和她没干系外,李贤是她赐死,李显是她一脚踢下皇位流放,李旦被她软禁在皇宫,太平被她叫回来放在眼皮子底下看着,儿媳女婿也都被她老人家送上了西天。说实话,这些事一般人光想想就觉得难以接受,但她老人家了,不光干了,还干得理所应当,丝毫没有半分负罪感

这样两个没有道德底线和缺乏正常感情的人,是不可能演的出传统晋江小甜饼,也不可能扮演的了我们通常意义上的恩爱帝后。他们能演的只有十八禁的权利游戏,彼此厌恶又彼此深爱,彼此猜忌又彼此信任,这种真爱,一般人消受不起,更无法理解。但对于没有感情,也没有道德底线的高宗夫妇来说,世间上再没有比这更适合他俩的爱情了。

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这两句话就是高宗夫妇之间真爱的最好诠释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