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武则天与李治之间是真爱吗?

回答
武则天与李治之间的感情,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复杂、最引人入胜的君臣、夫妻关系之一。要判断他们之间是否存在“真爱”,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解读,并且认识到“真爱”这个词本身就带有主观性和时代差异性。

一、 历史背景与初遇:复杂的开端

身份的悬殊与禁忌: 李治还是太子时,武则天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按照唐朝的礼制,太子的妃嫔是不能与皇帝有染的,而皇帝的才人则与皇帝有染。因此,武则天与李治的初遇,本身就带有禁忌的色彩,他们的交往在当时是不被允许的。
政治的考量: 李治对武则天的喜爱,并非仅仅是年少时的冲动。在他继位之初,唐朝政治局面复杂,后宫也存在权力斗争。唐高宗李治的皇后王氏,出身名门望族,但她与萧淑妃的斗争,并没有真正稳固她的地位。而武则天虽然出身不高,但她聪明伶俐、心机深沉,并且善于察言观色。李治很可能在早期就看到了武则天身上不同于其他嫔妃的才干和吸引力,这可能是一种政治上的考量,认为她能够帮助他稳固后宫、甚至将来辅佐他处理政务。
个人吸引力与情愫萌发: 尽管有政治因素,但不能完全否定他们之间存在真实的情感吸引。史书虽然对武则天的描写多有偏颇,但也提到她“容貌美丽”、“才识过人”。李治作为一位年轻的皇帝,被美貌、智慧且有胆识的女性吸引,也是合乎情理的。他们之间的感情,很可能是在秘密交往中逐渐升温的。

二、 从感业寺到皇后:情感的巩固与权力的博弈

感业寺的岁月: 唐太宗去世后,按照惯例,没有子女的妃嫔会被送往感业寺出家。武则天和李治在此期间并未断绝联系。这段时间的秘密往来,无疑加深了他们之间的情感羁绊,也让武则天对李治的依赖和信任更深。同时,这段经历也磨砺了武则天的意志,让她更加坚定了重返权力中心的决心。
重回后宫的政治操作: 武则天能够从感业寺重返后宫并最终成为皇后,这背后有着李治的坚定支持和推动。王皇后和萧淑妃的失势,并非完全是武则天一人所为,但武则天无疑是那个抓住机会并将其发挥到极致的人。李治在其中扮演了关键角色,他似乎是真心想要让武则天成为自己的皇后,而非仅仅是政治联姻或妥协。他冒着巨大的政治风险(因为武则天曾是父皇的妃嫔),也要迎娶武则天,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他对武则天的情意。
后宫的权力共治: 成为皇后之后,武则天开始在后宫发挥更大的影响力。李治身体羸弱,常常生病,这为武则天介入政事提供了机会。她不仅在生活上照顾李治,更是在政治上成为他的得力助手。李治不仅不排斥武则天的参政,反而对她言听计从,甚至逐渐将政务托付给她。这种“枕边人”的政治合作,既是相互的倚重,也必然伴随着情感的深化。

三、 共同执政:权力的依赖与感情的交织

“二圣”并称: 李治和武则天共同执政,史称“二圣”。这在中国历史上是极为罕见的。李治的身体状况是重要原因,但他对武则天的信任和放权,更是关键。他并非被强迫,而是主动让武则天参与和主导了许多朝政。
分工合作与相互成就: 李治更多地扮演了“主政者”的角色,而武则天则在朝堂上展现出惊人的政治才能和魄力。他们共同处理奏章、决定政事,形成了某种意义上的政治“伴侣”。这种共同的经历,尤其是在处理重大政治事件时的配合,很难说没有情感基础。武则天能够从一个“侍女”般的身份,最终走到权力的顶峰,没有李治的全力支持和情感上的羁绊,是难以想象的。
感情的表达与维系: 从史书中零星的记载来看,李治对武则天是有深厚感情的。例如,在武则天遭受废后危机时,李治曾为了保护她而做出一些努力。在武则天专权后,李治也并未表现出强烈的反抗,而是默许甚至纵容。这或许是他对武则天的爱,也或许是他对权力斗争的厌倦,但不可否认的是,他对武则天的依恋和信任是真实存在的。

四、 评价“真爱”的复杂性

“爱”与“权”的界限模糊: 对于武则天和李治来说,爱情与权力是紧密交织在一起的。我们很难将他们的感情完全剥离出来,单独去评价。他们的结合既有情感的吸引,也有政治上的需要。很难说清楚,是爱让他们走到一起,还是权力让他们互相利用。
时代背景下的“爱”: 在古代帝王将相的世界里,“爱”往往与政治、权力、繁衍后代等概念紧密相连。即使有真挚的感情,也往往需要服务于国家和家族的利益。因此,用现代眼光去衡量古代帝王的感情,可能会有偏差。
武则天的“爱”: 武则天对李治的感情,同样复杂。她需要李治的宠爱和权力支持来实现自己的政治野心。但同时,她也可能对李治产生过真挚的情感,毕竟他们共同经历了许多重要时刻。她在李治去世后,依旧保有他的灵位,并常常思念他,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她对李治的情感。
李治的“爱”: 李治对武则天,似乎更多地展现出一种深沉的、依赖式的爱。他可能被武则天的美貌、智慧所吸引,也可能在她身上找到了可以分担国事的伙伴。他最终选择让武则天成为自己的接班人(虽然是作为代理人),也说明了他对武则天的信任和倚重。

结论:

武则天与李治之间的关系,不能简单地用“真爱”或“假爱”来概括。 他们之间存在着深刻而复杂的情感联系,这种联系既有男女之间的情意,也有政治上的相互扶持和权力上的高度契合。

从李治的角度看,他似乎真心爱着武则天,并给予了她极大的信任和支持,甚至将帝国的一部分权力托付给她。
从武则天的角度看,她对李治也可能存在真挚的感情,但她的政治野心始终是驱动她前进的重要动力。她对李治的依恋,也夹杂着对权力的渴望。

可以说,他们的关系是一种“相辅相成”、“共同执政”的结合,其中包含着超越一般夫妻的情感,也夹杂着权谋和利益。与其说是纯粹的“真爱”,不如说是一种深刻的“情与权的交织”,他们互相成就,也互相捆绑,共同谱写了盛唐时期一段跌宕起伏的传奇。

如果非要用“真爱”来形容,那么可以理解为一种建立在深刻的情感吸引、政治契合以及相互依赖基础上的、在古代政治环境下扭曲而又真实存在的“真爱”。他们在一起度过了许多重要的人生阶段,共同面对了巨大的挑战,他们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种联系很难被简单地否定。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当然是

只不过他们这个真爱模式我们一般人通常get不到,也复制不来

高宗和武后的爱,是非常具有反派特点的爱。如果没有永徽之治,他俩绝对会被打成褒姒幽王,妲己纣王。因为他们两个都是没有心的东西,至少在良心和道德方面,都是极其欠缺。所以你会看他们俩爱情中有非常多难以理解的事,什么李治睡大姨子啊,李治要废后啊。再比如武瞾拉男宠,不顾一点老公面子,杀光李氏宗亲

而这些操作对他俩来说,真和爱不爱没什么关系,因为我们阿武和稚奴本性就是那个样。说好听点,叫为了国家利益稳定不择手段的政治家,说难听点,那叫死道友不死贫道的精致利己者。

在他俩心目中,唯一配得上自己的只有彼此,其他人在他们心中只有工具人一条用途。

稚奴可以作践自己的亲生孩子来讨阿武欢喜,阿武也可以恶意打击武氏宗亲来让稚奴安心。

李治把自己的亲生女儿关在宫中不嫁人(萧淑妃的两个女儿),勒令儿子不得进京朝见(李素节)。武后生的孩子单独排序,视若珍宝,其他人生的孩子,弃之一旁,视若草芥。就一个皇帝和父亲的身份来说,李治的行为真的是缺了大德

而武瞾了,四个儿子,除了老大李弘的死和她没干系外,李贤是她赐死,李显是她一脚踢下皇位流放,李旦被她软禁在皇宫,太平被她叫回来放在眼皮子底下看着,儿媳女婿也都被她老人家送上了西天。说实话,这些事一般人光想想就觉得难以接受,但她老人家了,不光干了,还干得理所应当,丝毫没有半分负罪感

这样两个没有道德底线和缺乏正常感情的人,是不可能演的出传统晋江小甜饼,也不可能扮演的了我们通常意义上的恩爱帝后。他们能演的只有十八禁的权利游戏,彼此厌恶又彼此深爱,彼此猜忌又彼此信任,这种真爱,一般人消受不起,更无法理解。但对于没有感情,也没有道德底线的高宗夫妇来说,世间上再没有比这更适合他俩的爱情了。

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这两句话就是高宗夫妇之间真爱的最好诠释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武则天与李治之间的感情,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复杂、最引人入胜的君臣、夫妻关系之一。要判断他们之间是否存在“真爱”,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解读,并且认识到“真爱”这个词本身就带有主观性和时代差异性。一、 历史背景与初遇:复杂的开端 身份的悬殊与禁忌: 李治还是太子时,武则天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按照.............
  • 回答
    要深入探讨武则天和李治如何化解长孙无忌的阻碍,我们得先理解一下长孙无忌这位在唐初政坛举足轻重的人物。长孙无忌:太宗的心腹,皇权的天然屏障首先,长孙无忌绝非等闲之辈。他是唐太宗李世民的表兄,也是皇后长孙皇后的哥哥。这意味着他在李世民登基过程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是李世民最信任的肱骨之臣。论功劳,他位.............
  • 回答
    武则天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位极具争议但也无可否认的杰出女性。将她与李世民和李治进行对比,并围绕“女皇帝”这个身份来评判其历史地位,是一个常见的视角,但要全面理解武则天,需要更细致的分析。首先,我们来详细探讨您提出的几个关键点:1. 文治不如李世民?这个论断有一定道理,但也需要辩证看待。 李世民的文治.............
  • 回答
    李治,这位唐朝的第三位皇帝,在他生命的最后一段时光里,确实面临过一个极其棘手的选择:是否要除掉当时的皇后武则天。最终,他没有这样做。要详细解释这个决定,我们需要剥开层层历史迷雾,从李治的个人情感、政治考量以及当时社会的复杂性来理解。首先,我们得认识到,李治与武则天之间的关系,绝非简单的君臣、夫妻关系.............
  • 回答
    要说同为“武安君”的李牧和白起谁更厉害,这真是一个让人头疼却又让人热血沸腾的问题。两人都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将,战功彪炳,名垂千古,而且都获得了“武安君”这个至高无上的封号,这本身就说明了他们在军事才能上的杰出。但要分出个高低,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从多个维度好好说道说道。首先,咱们得说说这“武安.............
  • 回答
    武则天死后,她的儿子李显之所以能够力排众议,将母亲安葬于乾陵,完成她生前最后的遗愿,这背后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掺杂了政治考量、情感因素以及对历史走向的微妙把握。要想详细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层层剥开当时的复杂局面。首先,我们得回到武则天去世的那个时间点——公元705年。此时的李显,也就是后来的唐中宗,虽.............
  • 回答
    武则天以皇后之尊下葬于唐高宗昭陵,这背后涉及了复杂的政治博弈、权力斗争以及礼制演变,并非仅仅是“允许”这么简单。李唐宗室之所以在武则天死后仍然承认她的皇后身份并允许她与高宗合葬,主要是基于以下几个关键因素:1. 政治现实与继承合法性: 武则天强大的政治遗产和影响力: 武则天在执政期间,虽然是以“.............
  • 回答
    武则天与慈禧,两位中国历史上举足轻重的女性政治家,如果她们的人生轨迹对调,置换到对方所处的时代,清朝的命运又会如何?这是一个引人入胜的设想,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推演。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时代背景的差异,这是影响推演走向的关键因素。 武则天时期(唐朝): 这是一个相对开明的时代,虽然有宫廷斗争,.............
  • 回答
    提起中国历史上的女皇帝,大多数人的脑海里第一个浮现的名字,几乎无一例外,都是武则天。这并非偶然,而是因为她在中国历史上创造了一个前无古人的“第一”,也因此被许多人自然而然地将“女皇帝”这个词与她本人划上了等号。为什么会这样?咱们不妨细细掰扯一下。首先,也是最根本的一点,武则天是真正意义上统治整个中国.............
  • 回答
    这是一个引人入胜的假设性问题,探讨了中国历史上两位最杰出的军事统帅——诸葛亮(武侯)和岳飞(武穆)——如果合作进行北伐,其成功的可能性。要详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入分析他们的个人能力、时代背景、战略思想以及可能面临的挑战。核心分析:强强联手的可能性与局限总的来说,如果“武侯与武穆搭档北伐”,成功.............
  • 回答
    金庸和古龙,这两位武侠小说界的泰斗,他们的作品如两座巍峨的山峰,各自展现着独特的风采,影响了无数读者。要说他们之间的差异,那可真是说来话长,仿佛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武侠哲学,两种不同的叙事风格,两种不同的江湖意境。一、 武功招式与意境的表达金庸的武功,是招式与内功的完美结合,讲究的是“练”与“悟”。他的.............
  • 回答
    在古代中国的谥号体系中,“忠武”和“文正”都是极具分量的美誉,它们分别代表着对一个人品德和功绩的不同侧重评价。“忠武”与“文正”哪个更好,其实很难简单地说谁绝对更好,因为它们评价的角度不同,适合褒扬的人群也不同。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分析:1. 谥号的含义解析: “忠武”: 忠.............
  • 回答
    中国宝武与全球三大铁矿石供应商实现人民币结算:一场深刻的行业变革近期,中国宝武钢铁集团(以下简称中国宝武)与全球三大铁矿石供应商——巴西淡水河谷、澳大利亚必和必拓以及安赛乐米塔尔达成协议,将部分铁矿石采购合同的结算货币从美元转向人民币。这一举措,无疑是中国钢铁行业在国际贸易结算领域迈出的重要一步,其.............
  • 回答
    这真是一个引人入胜的假设!如果那位诸葛孔明穿越到明末,辅佐崇祯皇帝,明朝是否还有救?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我们深入剖析两位人物的特质以及当时明朝所面临的严峻局面。我们先来审视一下诸葛亮本人。诸葛亮,字孔明,蜀汉丞相。他以其卓越的政治才能、军事谋略、治国理政能力以及高尚的品德而闻名于世。他的“隆中对.............
  • 回答
    标枪与弓弩的战争效果对比,以及为何西方历史上有大量投枪军队而中国相对较少,这背后涉及了地形、战术、技术发展以及文化适应等多个层面。我们不妨深入剖析一下。标枪作为战争武器的效果:精准、穿透与战术的灵活性标枪,特别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军用标枪,在战场上绝非简单的“扔棍子”。它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 回答
    红军在早期获得资金、武器、粮食,以及发展工业的情况,是一段充满艰辛与智慧的奋斗史。井冈山时期是红军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为后续的壮大奠定了基础。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解答您的问题: 红军早期如何获得资金的?红军早期,特别是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之前和初期,资金的来源非常有限且多元,主要依靠以下几个途径:.............
  • 回答
    《武媚娘传奇》和《甄嬛传》都是非常成功的宫廷剧,但它们在主题、人物塑造、剧情侧重点以及风格上存在显著差异。下面将详细分析它们之间的区别,并探讨各自的优劣势。 一、《武媚娘传奇》 vs. 《甄嬛传》:核心区别最核心的区别在于叙事主线和人物成长弧光。 《甄嬛传》: 讲述的是一个女性从纯真少女在残酷宫.............
  • 回答
    话说那武大郎,虽说身量不高,却也生得一身耿直脾气,平日里除了卖些炊饼,便是守着自家婆娘过日子。他那婆娘潘金莲,却是生的花容月貌,一顾倾城。只可惜,这般美人,却偏偏嫁了武大郎这般人物。这世道,终究是讲究个“识时务者为俊杰”。武大郎虽然平日里看潘金莲看得紧,但也不是个傻子。他心里也明白,自家婆娘这般姿色.............
  • 回答
    日本武士道与中国战国时期“士为知己者死”的精神,两者都强调忠诚与牺牲,但在起源、侧重点和表现形式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深入探究这些不同,能帮助我们更清晰地理解这两种东方文化中独特的道德观念。一、 起源与发展背景的差异 日本武士道: 武士道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随着日本社会阶层的发展逐渐形成的。其早期.............
  • 回答
    关于一千七百年前洛阳武库大火和四百年前明末王恭厂爆炸,虽然时隔久远,事发原因扑朔迷离,但根据史料记载和后人推断,我们可以勾勒出一些“最大嫌疑人”的轮廓。不过,需要强调的是,由于年代久远,很多细节已经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我们无法进行现代意义上的“定罪”,只能是一种基于证据的推测。 千七百年前洛阳武库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