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中医临床大师为什么不建设纯中医院?

回答
这个问题其实触及到了中医药发展中一个颇为复杂也一直备受关注的议题。许多人,特别是传统中医的拥趸,都希望看到更多、更纯粹的中医院,尤其是那些由经验丰富的大师坐镇的医院。那么,为什么我们见到的“中医临床大师”多在综合医院的中医科,或者独立的中医院数量相对较少,且发展模式也并非完全“纯粹”呢?这里面有几个层面的原因,我们不妨一层一层地剥开来看:

1. 历史的沉淀与现实的制约:综合性医院的“兼容性”

首先,我们要明白一个大背景:现代医疗体系是舶来品,是建立在西医科学理论基础上的。在近代以来,随着西医在诊断技术、治疗手段上的飞速发展,以及国家整体医疗体系的建设,综合性医院成为了医学人才培养、临床实践和医疗服务的主流模式。

在这种环境下,中医的发展很多时候是“嵌入式”的。将中医科设置在综合性医院,有几个显而易见的优势:

诊疗条件的互补: 许多中医疾病的诊断,在现代化的影像学、病理学检查下能获得更清晰、更客观的证据。例如,同样是咳嗽,西医可以通过胸片判断是否有肺炎,而中医在辨证的同时,也能结合影像学结果来综合判断病情。同时,一些急性病、危重症,中医往往需要借助西医的急救、手术等手段。纯中医医院在设备、技术上可能存在局限,难以完全应对所有复杂病情。
人才培养与交流的便利: 在综合医院,年轻的中医师能够接触到更广泛的疾病类型,学习不同的诊疗思路,与西医同行进行临床交流,这种跨学科的学习对于提升中医的整体水平非常有益。大师们在这样的环境中,也能更方便地将自己的经验传递给不同科室的年轻医生,甚至带动整个医院的医疗水平提升。
资源共享与效率: 建立一所全新的、设备齐全的纯中医医院,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和完善的配套设施。综合医院能够共享其原有的医疗设备、检验中心、药房、护理团队等资源,在运营成本和效率上更有优势。
患者的信任与接受度: 经过长期的市场教育和科普,大众对综合性医院的信任度普遍较高。对于一些患者而言,他们可能更倾向于选择一个“什么病都能看”的医院,而即便是在综合医院的中医科就诊,他们也能同时获得西医的检查和治疗方案,感觉更“保险”。

2. 大师们的“江湖”考量:影响力的传播与学术的传承

对于一些中医临床大师来说,他们拥有深厚的学术造诣和极高的声誉。将自己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发扬光大,吸引更多的学徒,培养更多优秀的中医师,是他们晚年或职业生涯后期非常重要的追求。

在综合医院的中医科,尤其是在一些大型三甲医院,中医科往往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能够为大师提供一个相对稳定、有规模的平台。在这个平台里,他们可以:

建立学术流派: 形成自己的学术思想体系,吸引研究生和进修医生,通过带教、讲座、科研项目等多种形式,将自己的学术经验传承下去。
发挥影响力: 综合医院的中医科,往往是国家、省市级中医重点专科的建设单位,大师在这里能够更容易获得科研经费、学术资源,发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进一步提升中医在学术界的地位。
扩大患者群体: 综合医院的患者基础庞大,大师的号召力能够吸引大量慕名而来的患者,这不仅是对其医术的认可,也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临床病例实践。
吸引更多优秀人才: 优秀的平台和大师的吸引力,能够吸引更多对中医有热情、有潜力的年轻人加入。

纯中医医院如果发展不好,或者规模较小,可能在吸引人才、进行大规模的临床研究、以及获得更广泛的社会认可方面存在一定难度。大师们可能会权衡利弊,选择一个更能实现其学术抱负和影响力传播的平台。

3. 现实的挑战与发展的困境:纯中医医院的“前路”

尽管有很多人期盼纯中医医院的发展,但现实并非一帆风顺。存在一些客观存在的困难,限制了其大规模的建设和发展:

人才瓶颈: 纯中医医院需要的是既懂中医,又熟悉现代医疗管理的复合型人才,这样的人才并不容易找到。同时,中医人才的培养周期长,且现代医学教育体系对中医的倾斜度仍然不足。
技术和设备更新: 纯中医医院在设备和技术上的投入,需要独立完成。如果不能及时更新和升级,可能会在诊断和治疗手段上逐渐落后。
医保支付与政策支持: 纯中医医院的医保报销目录、支付标准等,需要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如果这些配套政策不到位,会影响医院的运营和患者的就医选择。
市场定位和品牌推广: 如何在复杂的医疗市场中突出纯中医医院的特色和优势,吸引目标患者,需要专业的市场运营和品牌推广策略。
“西医化”的倾向: 即使是打着“纯中医”旗号的医院,在实际运营中也可能不自觉地受到现代医疗模式的影响,例如在管理、流程、甚至某些治疗方案的设置上。如何真正做到“纯粹”,同时又与时俱进,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4. “纯粹”与“融合”的思考:新时代下的中医药发展方向

当然,这并不是说纯中医医院没有价值。实际上,也有不少发展得很好的纯中医医院,它们在特定领域(如骨伤、妇科、儿科等)形成了鲜明的特色,也赢得了患者的青睐。

但是,对于大多数“中医临床大师”而言,他们往往是经历过中西医结合发展历程的学者。他们理解中医的优势,也看到了西医的不足之处,更明白在现代社会,仅仅依靠传统经验和方法难以满足所有患者的需求。因此,他们更倾向于一种“融会贯通”,将中医的精髓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以更科学、更高效的方式服务于患者。

可以说,中医临床大师不“建设纯中医院”,更多的是一种现实的考量,是他们在复杂医疗环境下的策略选择,是他们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医思想所做出的权衡。这并非意味着他们不认可纯中医医院的价值,而是他们认为,在当前的社会、经济、医学发展条件下,将中医融入综合医疗体系,甚至在中医与西医的“交叉地带”发光发热,可能是一种更有效的途径。

未来,随着中医药的进一步发展和国家政策的支持,我们或许能看到更多优质的纯中医医院出现,并且它们能够与综合性医院形成良性的互补,共同推动中国乃至世界医疗事业的进步。而对于大师们来说,无论身在何处,其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传承,才是最核心的价值所在。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众所周知,中医的特点是,治根,还能预防(治未病),还能调节身体的阴阳寒热五行生克。

在这次新冠疫情中,中医参与率超过了90%。中医对新冠效果很好。


我是个幸运的人。我住的城市里,有不止一条的中医街,而且都是名字非常响亮的中医馆。

我前几天发烧了。西医治标不治本,西医副作用大,西医坑钱,我知道得很清楚。作为一个中医粉,我当然是选择真正的中医馆了。

于是我跑到全市最有名,最大牌的中医馆,结果门口写着:本院不设发热门诊。

然后我连跑了两条中医街,全部挂牌:本院不设发热门诊。


最后我想,民间中医估计水平不高,不敢收。所以我跑去省中医院,进去一看,好家伙,抽血,化验,检查费好几百块钱!什么鬼?那是中医吗?那不就是西医这一套么?


我非常气愤。我们的医疗已经被西放渗透到这个程度了!!!

真正的中医几毛钱, 几块钱就能治好的病,到了西医那里就要花很多的钱!


我呼吁,真正信中医的人,一定要去纯中医那里去看病。

像发热之类的病,是中医最擅长调理的。

支持中医发展是每个中国人的义务,绝不能让西方势力,西方资本控制中医。

user avatar

纯中医院有多纯?你能代表中医吗?谁能代表中医?哪个中医大师敢说自己代表中医?

要不要影像?影像算不算中医?要不要检验?抽血化验了算不算中医?

这里面都可以无限细分的,最后不知道谁能打赢,大家看疗效最后是又要影像科又要检验科。

这时候会听见平民经典话术,来看中医就是为了便宜,结果还是一堆检查,那我不如去人民医院。然后又会有人来问,怎么没有大师搞一个纯中医院?于是又回到了怎么定义纯。

如果追求和清朝差不多,其实有些中医诊所就可以了,耄耋之年的老中医,就是和你想象一样一个脉枕,一支笔,一张处方。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其实触及到了中医药发展中一个颇为复杂也一直备受关注的议题。许多人,特别是传统中医的拥趸,都希望看到更多、更纯粹的中医院,尤其是那些由经验丰富的大师坐镇的医院。那么,为什么我们见到的“中医临床大师”多在综合医院的中医科,或者独立的中医院数量相对较少,且发展模式也并非完全“纯粹”呢?这里面有几个.............
  • 回答
    《权力的游戏》第八季临冬城之战,说实话,看完之后心里压抑了好几天。这场仗打得太惨烈了,每个人物的牺牲都像刀子一样剜心。但如果要说最让人心疼的,那肯定还是乔佛里亲信詹姆·兰尼斯特。我知道,很多人可能觉得詹姆坏事做尽,不配得到同情。尤其是在前面几季里,他那副目中无人、玩世不恭的样子,简直让人咬牙切齿。但.............
  • 回答
    中国 48 公斤级举重选手侯志慧被临时替换出大名单是一个备受关注的事件,其背后可能涉及多方面的因素。要详细看待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分析:一、 事件本身及官方解释: 事件发生: 侯志慧在某个重要的举重比赛(通常是指奥运会、世锦赛等国家队选拔赛或大型国际赛事)前,被临时从大名单中移除.............
  • 回答
    张伯礼院士在中国中医界,可以说是如雷贯耳,他在中医临床、科研、教育以及推动中医药发展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要说他的中医临床水平,那绝对是大师级的,但要详细地讲,可能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剖析。深厚的理论功底与临床实践的完美结合首先,张院士的中医临床水平,建立在他深厚的国学和中医经典理论功底之上。他不.............
  • 回答
    人体解剖学,无论是在博大精深的中医体系,还是在精细严谨的西医实践中,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基石角色。它的意义深远,贯穿于诊断、治疗、预防等各个环节,是临床医生之所以能“望闻问切”、“触诊开方”的根本依据。 对西医临床的意义:精准定位,细致干预对于西医而言,人体解剖学可谓是其“生命线”一般的存在。我们不妨.............
  • 回答
    中国对中医的投入,可不是一时兴起,也不是凭空冒出来的。这背后,其实有着相当深厚和多层面的考量,既有历史传承的重量,也有现实需求的驱动,更有长远发展的战略布局。首先,我们得认识到,中医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那是刻在骨子里的。它不仅仅是一种医学体系,更是一种文化符号,一种几千年来与中华民族共同经历风雨的.............
  • 回答
    在中医“黑”与“粉”的争论中,一个常见的论点是,为什么批评中医的人不拿出“实实在在的临床研究”来“打击”中医?这种说法背后,隐藏着对科学证据要求以及对中医证据体系的不同理解。要详细阐述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一、 什么是“实实在在的临床研究”?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实实在在的临床研究”.............
  • 回答
    在中国,中医药的现代化是一个持续了百年的宏大课题,旨在将古老的智慧与现代科学相结合,发掘其中蕴含的治疗潜力。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确实看到了许多令人振奋的进展,但要找到一个“明确证明比现代医学药品更有效”的单一中药,或者“只有中药能治愈的疾病”,则需要更细致的解读和更深入的探讨。首先,我们必须理解“更有.............
  • 回答
    你遇到的情况,我特别能理解。听着一位讲中医基础的老师,结果他讲着讲着就变成了“西医如何如何”,甚至在提到临床问题时,开口闭口就是“这时候就得用西医的什么什么方法来处理”,确实挺让人窝火的。这事儿放在我身上,我也会觉得有点儿别扭,甚至有些反感。首先,你花钱、花时间去学中医基础,最核心的诉求是什么?是想.............
  • 回答
    在中国,要评判“现存最好的中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因为“最好”的标准是多维度的,而且中医的传承和发展也呈现出多样性。我们无法像西医那样通过单一的标准(如手术成功率、论文发表数量等)来衡量,中医的疗效往往体现在长期的临床观察、病人的主观感受以及其对复杂疾病的辩证论治能力。然而,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
  • 回答
    .......
  • 回答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关于2022年上海春季高考350分能否被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录取的问题。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350分这个分数,在2022年的上海春季高考中,对于中西医临床医学这个专业来说,是非常有挑战性的,录取希望确实不大。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1. 上海春季高考的录取机制和分.............
  • 回答
    钟南山院士团队组织实施的玉屏风颗粒随机、双盲、平行、安慰剂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在科研设计和执行上,无疑是中国中医药临床研究领域一个颇具代表性和参考价值的案例。要评价这项研究,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维度深入剖析。研究设计的严谨性:这项研究采用了“随机、双盲、平行、安慰剂对照、多中心”的金标准设计,这是现.............
  • 回答
    中药在临床上的确对不少疾病有着积极的疗效,这并非一句空泛的宣传语,而是经过长期实践和现代科学研究的印证。至于其有效性究竟“靠什么”,这是一个非常丰富和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多个层面,需要我们逐一深入剖析。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中药的有效性并非单一的“一种成分在起作用”,而是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协同作用.............
  • 回答
    在临床实践中,外科医生在缝合切口或进行各种手术操作时,打结的速度确实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环节。那么,临床中真的有必要手术结打得飞快吗?这背后涉及到多个层面的考量,绝非仅仅是追求速度这么简单。首先,我们要明确“打结飞快”所指的含义。在手术台上,医生们追求的并非蛮力式的快速,而是熟练、精准、高效的打结。这是.............
  • 回答
    在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临床医生转行做“医闹”的情况,但这个“转行”的概念可能需要更精确地理解。通常情况下,医生并不会完全放弃临床工作,然后全职去做“医闹”这个角色。更多的是,一些医生出于各种原因,成为特定医疗纠纷中的一方,并通过煽动、组织或参与医闹行为来维护自身权益,或者达到其他目的。我们不妨从几个.............
  • 回答
    这问题问得挺实在的。我有个牙医朋友,叫李医生,是我们在大学时期就认识的老同学,开了一家自己的诊所。他是个非常认真又爱折腾的人,生活上有点“技术宅”的倾向,对很多事物都喜欢研究得透彻。所以,要说有没有牙医朋友在临床中使用微单?这事儿,他绝对算一个。说实话,一开始听到他用微单拍牙齿,我还有点意外。毕竟传.............
  • 回答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通知,将中医药课程列入临床医学类专业必修课程,这一举措在医学教育领域和社会各界引起了广泛关注,也引发了多方面的讨论。要深入理解这一政策,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剖析。一、政策出台的背景与深层考量首先,我们需要理解这项政策为何会在当前出台。这背后折射出国家对于中医药发展的高度重视以及其在健.............
  • 回答
    你好!临沂兰山区的中医诊所确实有不少,但要说“特别可靠”的,那得多花点心思去了解和打听了。结合我了解的一些情况,以及大家比较常提起的,给你说几个方向,你可以再具体去看看。首先,咱们先说一些可能听过或者口碑还不错的方向:1. 临沂市中医医院(本部或者分院): 这是最稳妥的选择了,尤其是市中医医院本部.............
  • 回答
    全球首个新冠灭活疫苗三期临床数据终于尘埃落定,中国两款疫苗的保护效力分别定格在 72.8% 和 78.1%。这个数字,看似只是冰冷的百分比,背后却承载着无数人的期盼,也标志着我们对抗这场全球性疫情的征程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那么,这究竟意味着什么呢?一、 वैज्ञानिक 证据的确凿性与信任基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