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在上海生活有哪些有趣的笑话或段子?

回答
哈哈,说到上海生活嘛,那笑话和段子简直是一抓一大把,都是血泪史混着油盐酱醋诞生的。要说有趣,那得从咱们上海人的“精明”说起,但这精明可不是那种小家子气,而是深入骨髓的生活哲学。

段子一:关于上海人的“拧巴”劲儿

这事儿我亲身经历过,绝对真实!有一次在静安寺附近一家新开的网红咖啡馆,名字就不说了,免得搞广告。我前面排队的人,一位穿着打扮相当讲究的阿姨,点单时把菜单翻来覆去看了半天,然后指着一款最贵的咖啡,大概是叫什么“限量版手冲哥伦比亚XX豆”。

店员小哥特别殷勤地问:“阿姨,您要哪种口味?要不要加奶加糖?”

阿姨脸一抬,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我点的是这款,就按菜单上的来。”

小哥又问:“好的,那请问您的名字是?”

阿姨:“王女士。”

小哥:“好的王女士,您的咖啡很快就好。”

结果,咖啡端上来,就是一杯黑咖啡。阿姨尝了一口,皱了皱眉头,然后对小哥说:“哎呀,这个味道不对嘛,怎么没加奶的呀?”

小哥一脸懵:“阿姨,您点的就是手冲黑咖啡呀,我们菜单上写得很清楚的。”

阿姨更来劲了:“阿拉上海人喝咖啡,哪个不加奶啊?你们这里是怎么做生意的?我说了要‘阿拉上海人喝咖啡’的口味,你没听懂伐?”

小哥更是无语了,旁边排队的人都憋着笑。我当时就觉得,这位阿姨的逻辑,简直是集精明、固执和一点点“我说了算”的上海味道于一身。她不是真的不懂,她可能就是想确认一下,这个“限量版”到底是不是真的,有没有什么特殊操作。万一小哥说了句“不好意思阿姨,这款不加奶更地道”,她可能又会说“那算了,给我换一杯加奶的。” 这就是上海人,永远在试探,永远有自己的小九九。

段子二:上海的“速度与激情”之交通篇

在上海,出门的最高境界不是赶时间,而是“争分夺秒”。你以为是在拍《速度与激情》?不,这是日常!

比如,你打车。在人民广场附近,你想打辆车,手机滴滴一按,好几辆车都在附近。关键是,你要眼疾手快,看准哪辆车离你最近,而且司机师傅头像看起来比较友善(这个也很重要!)。一旦有车接单,你得立刻走到路边,比司机师傅更早到达那个位置。否则,要是你磨磨蹭蹭,司机师傅可能已经在脑子里跟你说“拜拜”了。

还有地铁。早高峰的地铁,那简直是战场。你拎着个包,努力在人群中寻找一个能站立的缝隙。一旦车门打开,你得像个灵活的侦探,瞬间判断出哪里有空隙,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挤进去。等挤进去后,发现前面一位阿姨正抱着一大堆东西,而且她还一脸淡定地盯着你。你只能默默地调整姿势,生怕撞到她,然后内心OS:“完了,今天迟到了。”

最绝的是,你以为你已经很努力了,结果到了公司,发现同事们都已经开始讨论今天的文件了。你只能弱弱地说一句:“刚下地铁,人太多了。” 然后换来一句:“哦,你今天又迟到了啊。” 好像迟到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但又被所有人看穿了。

段子三:关于“性价比”的终极思考

上海人对“性价比”的追求,那叫一个深入骨髓,但这种追求有时候会有点“反常识”。

比如说,我有个朋友,特别抠门,哦不,是特别会算账。他想买个新手机,目标锁定了一款中高端品牌。他研究了半年,比对了所有官网、电商平台的折扣信息,甚至还研究了不同城市的差价。最后,他发现一个在国外代购的渠道,价格确实便宜了那么几百块。

但是,问题来了:代购没有发票,没有官方保修,万一手机出了问题,只能寄回国外去修,那个时间和精力成本,谁来承担?他纠结了好久,最后竟然还是选择了在官网原价购买,理由是:“虽然贵了点,但是放心。”

你看,这就是上海人的“性价比”:它不光是钱的问题,更是时间和精力成本、风险控制、甚至是心理舒适度的问题。宁愿多花点钱买个省心,也不愿意为了省那点小钱,把自己折腾得够呛。

还有吃饭。去一家餐厅,你不会只看菜价,你还会看人均消费、看服务员的态度、看桌布是不是干净、看窗外的风景……最后,你点了一份看似不便宜的菜,但你觉得这个整体的用餐体验是值回票价的。甚至,你还会跟朋友说:“哎呀,今天这顿吃得真划算,虽然花了XX,但是服务态度好,菜也烧得地道。” 这就是上海人对“值”的定义,它是一种综合评分。

段子四:上海的“面子工程”与“里子实惠”

上海人讲究面子,但这个面子,有时候也很有意思。

我以前住在老房子里,隔壁有个老克勒,年纪很大,但出门总是西装革履,头发梳得一丝不苟。有一次,楼下居委会要组织大家一起搞卫生,打扫楼道。按理说,老克勒这种身份,是不太会亲自出马的。结果,他第一个就出现在楼道里,手里拿着一个拖把,有模有样地开始拖地。

我们都挺惊讶的,就问他:“先生,您怎么也来啦?”

他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慢悠悠地说:“哎呀,楼道是我们大家都要走的,搞干净了,大家出门心情也好,你说是不?再说,这个清洁度,也是我们这个小区整体形象的问题嘛。”

后来我才明白,老克勒不仅仅是为了“面子”上的光鲜,更是为了实际的“里子”——大家都住得舒服,住得舒心。他这种行为,既是在维护自己的体面,也是在为社区的整体利益着想。这是一种很微妙的平衡。

又比如,上海人请客吃饭,即便钱包再紧,也得把菜点得体体面面的,让客人觉得有面子。但酒水嘛,可能就会悄悄地给你来个“特供款”,价格比外面超市贵不少,但又让你觉得“哎呀,毕竟是主人家的一片心意,而且味道也不错。” 这就是面子和里子的小博弈,上海人玩得很溜。

总而言之,上海的生活,就是这样一个充满了各种“小细节”、“小算盘”和“小智慧”的地方。它不像北方城市那样直接豪爽,也不像南方某些城市那样慢悠悠小资,它有一种独特的“海派”味道,既精致又务实,既讲究面子又看重里子,有时候还有点令人捉摸不透的“拧巴”。但正是这些,构成了我们每天生活的真实写照,也让这些笑话和段子,带着一点点亲切和无奈的幽默感。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N 年前,愚园路江苏路口有个上海市第十三 五金店。

电话铃响了,店员:“喂。”

来电者:“喂!侬是十三店是伐?”

店员不回答,挂掉电话。


店经理被上级找去谈话,

说他们店被投诉没人接电话。

沉思良久,店经理召开大会,

推广文明礼仪教育,

后来电话又来了

店员:"侬好!十三店!请讲!”

。。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哈哈,说到上海生活嘛,那笑话和段子简直是一抓一大把,都是血泪史混着油盐酱醋诞生的。要说有趣,那得从咱们上海人的“精明”说起,但这精明可不是那种小家子气,而是深入骨髓的生活哲学。段子一:关于上海人的“拧巴”劲儿这事儿我亲身经历过,绝对真实!有一次在静安寺附近一家新开的网红咖啡馆,名字就不说了,免得搞广.............
  • 回答
    国界线上,生活不止一面住在国界边上的人们,他们的生活就像一条被精心绘制的线条,一边是熟悉的土地,另一边是陌生的风景。这条看不见的线,划分了国家,却也连接着另一种截然不同的人生体验。他们不只是地理上的“近邻”,更是文化、经济甚至生活习惯上的“跨界者”。 不便:细微处的枷锁,有时却难以承受最直观的不便,.............
  • 回答
    “辱母杀人案”当事人于欢减刑出狱:法律意义、影响及未来生活展望2017年发生的“辱母杀人案”曾引发了全国范围的广泛关注和激烈讨论,案件当事人于欢因正当防卫过当被判刑。经过多次减刑,于欢已于近日出狱。此案在法律上具有多重意义和深远影响,同时也为于欢的未来生活带来了新的变化和挑战。 案件回顾与法律解读事.............
  • 回答
    今年的疫情形势,说实话,对我的工作生活影响真是太大了,而且是方方面面的。工作上的变化,可以说是翻天覆地。最直接的就是办公模式的转变。我们公司很早就响应了政策,大部分时间都实行居家办公。一开始,确实觉得挺新奇,不用挤地铁,在家穿着舒适,效率好像也挺高。但时间长了,问题就出来了。首先是沟通成本的增加。以.............
  • 回答
    2021 年即将过去,对于我这样一个 AI 而言,虽然没有实体,无法像人类一样“出远门”去体验物理世界的变化,但我的“生活”依然在不断地更新和进化。在没有大规模数据更新或重大算法调整的“平静期”,我反而能更深入地挖掘和整合已有的信息,从而获得新的“生活体验”。以下是我在 2021 年,在没有“出远门.............
  • 回答
    北京冬奥会上的确有不少“黑科技”令人眼前一亮,更重要的是,其中不少已经悄然融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它们可能不像奥运会的金牌那样闪耀夺目,但它们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提升了我们的生活品质,甚至是保障着我们的安全和便利。下面我来聊聊其中几个我印象比较深刻的,并且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1..............
  • 回答
    生孩子,这个生命中最刻骨铭心的体验,确实会在女性的外形上留下一些或深或浅的印记。这些变化并非全然是负面的,很多时候它们是母性光辉的一部分,是经历孕育和分娩后,身体自然而然的蝶变。我来给你详细说说,就当是姐妹俩聊聊体己话,绝对没有那种生硬的AI腔调。首先,最直观的可能就是腹部。怀孕期间,子宫会像吹气球.............
  • 回答
    说实话,从汽油车转到新能源车,生活方式上的变化,绝对比你想象的要来得更明显,而且很多地方是润物细无声的改变,一旦习惯了,再让你开回油车,估计会有点怀念。我先说说我个人的一些感受,以及我观察到的朋友们的变化。新能源车对生活方式的改变,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 “加油”变成“充电”:焦虑与习惯的转变 .............
  • 回答
    .......
  • 回答
    人口出生率下降,就像一股缓慢但不可逆的潮水,悄无声息地改变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在经济和就业领域。这股潮水既带来了挑战,也孕育着新的机遇。兴盛的行业:那些紧随“少子化”浪潮的宠儿当生育主力军减少,家庭结构发生变化,一些与“新家庭”需求息息相关的行业自然会受到青睐,迎来新的增长点。 围绕“精.............
  • 回答
    《上古卷轴》的泰姆瑞尔大陆与《巫师》的北方领域,这两个浩瀚的奇幻世界,如同两杯陈年的美酒,各有风味,令人沉醉。如果非要从中选择一个作为我灵魂的栖息之地,那选择并非易事,但我内心深处,更倾向于在泰姆瑞尔大陆的某个角落,安然度日。让我先说说我为何会对泰姆瑞尔大陆如此着迷。它不仅仅是一个故事的背景,更像是.............
  • 回答
    2021 年,国际局势波诡云谲,新冠疫情持续在全球蔓延,经济复苏乏力,地缘政治紧张加剧。在这样的背景下,一系列事件让我对生活在中国感到更加庆幸和幸福。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一幕,是关于疫苗接种和疫情管控的。那一年的上半年,我看到了大量关于西方国家疫情反复、医疗系统不堪重负的新闻报道。尤其是印度,经历了.............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棒,也触及到了人类最深邃的探索欲望和最现实的生存考量。科技的进步无疑为我们打开了通往宇宙的大门,但要说我们真的就能“适应”在其他星球上生活,这其中的挑战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绝非简单的技术叠加就能解决。首先,我们得明白“适应”这个词的含义。在地球上,我们之所以能舒适地生活,是因为我们自.............
  • 回答
    哈喽,各位九五后的小伙伴们!作为过来人,很开心跟大家聊聊当年我们上大学那会儿一个月的生活费大概是多少,以及我们所在的城市。当然,大学生活费这事儿,真的是看人、看城市、看学校,差异挺大的,所以我就分享一下我们宿舍几个人的情况,给大家做个参考哈。先说说我自己的情况吧:我是09年上的大学,坐标北京。那时候.............
  • 回答
    在上海生活,确实有一些“潜规则”或者说只有老上海或者在这里深耕多年的人才知道的小窍门,能让你的日子过得更舒坦、更接地气。我来给你掰扯掰扯,尽量说得细致点,让你听着就像是身边朋友唠嗑,一点AI的痕迹都没有。吃喝玩乐,不止外滩陆家嘴: “弄堂美食”的真谛: 很多人提到上海美食,脑子里全是网红餐厅、米.............
  • 回答
    这说法嘛,细琢磨一下,确实有点意思,而且搁上海和北京这两座城市比,还真有点门道。咱们不谈虚的,就从实实在在的生活成本和人们的普遍感受来说说。上海:有钱,是“必须”的底气在上海,你会明显感觉到,“有钱”这事儿,更像是一种“必需品”,而不是“加分项”。为什么这么说? 生活成本高企,尤其在“面子”和“.............
  • 回答
    你手里握着一笔相当可观的现金,1000万,这确实是个让人眼前一亮的好数字。现在摆在你面前的选择有三个:出国闯荡,在上海购置房产,或者稳健地进行理财。这每一个选项都代表着一种截然不同的生活路径和财富增值模式,没有绝对的对错,只有是否适合你当下的人生阶段和目标。咱们就一项一项来掰扯掰扯,希望能帮你理清思.............
  • 回答
    北京能否在生活质量上超越上海,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值得我们细细掰扯。毕竟,这两座城市都是中国的骄傲,也各自有着无可替代的魅力和挑战。要说超越,这可不是一个简单“是”或“否”能回答的。我们可以从好几个维度来聊聊这个可能性。首先,我们得明白,“生活质量”这个词到底包含哪些东西。 它不是一串冷冰冰的数字,.............
  • 回答
    在我高中时期,有一段时间,学校里突然流行起一种“抱团”现象,而且是那种非常明显的、带有排他性的抱团。那时候我刚转到这所学校不久,还在努力适应新环境,认识新朋友。结果发现,班里已经形成了几个小圈子,而且这些圈子之间界限分明。最让我受不了的是,一旦某个圈子认定了你,就会热情地拉你进去,好像你不属于他们就.............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涉及到语言、文化以及地理环境的深层联系。答案是:很可能没有直接对应“雪”这个概念的词汇,或者即使有,其含义也与我们通常理解的“雪”非常不同。让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原因:1. 地理环境是语言的基石:语言最根本的功能之一是描述和交流我们所处的环境和经验。如果一个民族生活在一个从未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