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金刚级战列舰?

回答
金刚级战列舰,作为日本海军在战间期建造的一款革命性舰艇,其历史定位和设计理念都极其引人注目。要评价它,不能仅仅停留在它作为“战列舰”的表面,而需要深入剖析它所处的时代背景、设计上的创新以及最终的命运。

首先,时代背景是理解金刚级战列舰的关键。 当它在20世纪初被提出时,世界海军正经历着一场由无畏舰引发的巨变。英国的“无畏号”彻底颠覆了战列舰的设计理念,强调了“全重炮”和更高的航速。日本海军作为一个刚刚崛起的海洋强国,迫切需要缩小与西方列强的海军差距。当时,日本国内的造船工业尚不具备独立设计和建造这样规模庞大、技术先进的舰艇的能力,因此,引进国外技术、与先进国家合作成为必然选择。金刚级便是这一背景下的产物,它不仅是日本海军力量的象征,也是其向西方学习、掌握先进造舰技术的重要里程碑。

其次,金刚级的设计理念和技术创新非常值得称道。 在设计之初,它就被定位为一款拥有强大火力和相对高航速的“快速战列舰”,这在当时是相当前瞻的。

火力: 安装了8门356毫米(14英寸)的主炮,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大口径舰炮之一。这种配置在同期的战列舰中也属于领先水平,赋予了金刚级强大的对舰打击能力。要知道,在“全重炮”思想尚未完全普及的年代,将如此多的重炮集中于一艘舰上,本身就是一项大胆的尝试。
航速: 金刚级的设计航速达到了惊人的27.5节,甚至高于当时许多吨位更小的巡洋舰。这个速度优势在海战中具有战略意义,它可以让战列舰编队保持速度优势,无论是追击敌人还是摆脱不利局面,都能获得更大的主动权。这种“快”的设计,也为它日后承担驱逐航母编队、执行巡逻任务等提供了可能。
吨位与防护: 与当时的欧洲战列舰相比,金刚级在吨位上并不算特别巨大,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在不牺牲航速的前提下保持火炮的威力。其装甲防护虽然不及后来的超级战列舰厚重,但在那个时代也达到了相当的水平,能够有效抵御同类舰艇的炮击。

然而,金刚级并非完美无瑕,其设计也存在一些被后人诟病之处。

过度追求速度的牺牲: 为了实现高航速,牺牲了一部分装甲的厚度,使得它在面对更先进的战列舰时,防护能力相对显得脆弱。尤其是在太平洋战争后期,随着舰炮口径的增大和炸弹威力的提升,金刚级的生存能力受到了严峻考验。
动力系统: 早期的金刚级采用了燃煤为主、燃油为辅的锅炉系统,这在后勤保障和操作便利性上不如纯燃油舰艇。尽管在后来的改装中有所改进,但其动力系统的复杂性也一度是问题所在。

接着,我们来谈谈金刚级在实际战争中的表现。

从建造伊始,金刚级就扮演了日本海军主力舰的角色。它们参与了从日俄战争后的海军建设,到一战的青岛战役,再到太平洋战争的几乎所有重大战役。

早期表现: 在太平洋战争初期,金刚级凭借其优越的速度和火力,成为日本海军航空母舰编队重要的“盾牌”和“矛”。它们能够伴随航母提供远程炮火支援,并在必要时与敌方战列舰进行炮战。例如,在偷袭珍珠港的行动中,金刚级就部署在南千岛群岛附近,为航母编队提供支援。
后期命运: 随着战争的推进,日本海军的航空优势逐渐丧失,金刚级战列舰的日子也变得艰难。它们频繁地在太平洋的各个战场上进行机动,参与护航、炮击等任务。然而,由于其相对薄弱的防护,在面对美军强大的航空兵力和舰载机攻击时,损失开始增加。
比叡号: 在瓜达尔卡纳尔海战中,作为旗舰的比叡号在一次夜间炮战中表现英勇,但最终因受损过重,在次日被美军飞机击沉。
雾岛号: 在同一场战役中,雾岛号在与美国战列舰华盛顿号的炮战中落败,最终被击沉。
榛名号和金刚号: 榛名号和金刚号则幸存到战争末期。榛名号曾参与莱特湾海战,金刚号则在执行炮击萨马岛的任务后,在返航途中被美军潜艇击沉。榛名号最终在吴港被盟军飞机炸沉,结束了它漫长的服役生涯。

最后,对金刚级战列舰的评价可以从几个层面进行总结:

技术上的里程碑: 它是日本海军实现“八八舰队”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了当时日本造舰技术的最高水平。它为日本海军培养了大量经验丰富的舰员,并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战略上的多面手: “快速战列舰”的定位使得它在海战中具有更大的灵活性,能够适应多种作战任务,尤其是在早期航母时代,其伴随作用至关重要。
历史的见证者: 金刚级战列舰的一生,是日本海军从兴盛走向衰落的缩影。它们参与了日本海军几乎所有重要的海战,见证了战争的残酷与变化。
一个时代的象征: 金刚级不仅是一艘舰艇,更是那个时代海军强国竞争与技术发展的象征。它代表了那个大舰巨炮时代最后的辉煌,也预示着海军发展的下一阶段——航空母舰的崛起。

总而言之,金刚级战列舰是一款极具争议但又不可忽视的舰艇。它既有革命性的设计理念,也有其固有的局限性。它在战争中的表现,既有辉煌的时刻,也有令人扼腕的牺牲。作为日本海军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快速战列舰”,金刚级战列舰至今仍然是海事史学界研究的重要课题,其设计理念和战争命运,都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和反思。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条约框架下,没法新造主力舰,也只能魔改老舰,没啥好说的。

唯一我有点异议的地方在于比睿号的处理方式,比睿号去战化改造为御召舰的力度是很大的,条约后花了差不多4年(到40年)才恢复战力并完成改装,这个时间实在是太长了,足够建造一艘新式战列舰。

故而我窃以为,可以把比睿号剩下的炮塔全拆下来,装载于一新的高速战列舰舰体上(做法类似前卫号),其性能肯定优于基于金刚舰体的改造,达到接近于乔治五世级的性能。

对外可以宣称这是超甲巡一号舰,就算露馅了也没事,356炮战列舰是二次伦敦条约许可建造的战列舰,没人能指摘,还能掩护大和级的建造。

而省下来的比睿号舰体也不能浪费了,拆掉炮塔正好可改造为空母()。

这样的话,如果要增设战舰,可以以此改装空母取代瑞鹤号,用瑞鹤号的船坞和资金建造一艘装载长门/陆奥30年代改造中换下来的炮塔(换上了加贺土佐的炮塔)的,仿照前卫号手法建造的高速战舰。

如果不增设那就是多了条空母,没啥好说的。

user avatar

金刚级战列舰是日本最后购买的主力舰,具有重要的意义,从实战角度上看,金刚级也是太平洋战场上最活跃、出力最多、战果最大的主力舰啦。

1911年1月17日,金刚级的“金刚”号(Kongō)战列巡洋舰在维克斯公司位于巴罗因弗内基的造船厂开工建造,该级的“比睿”号(Hiei)在横须贺的海军工厂建造,“榛名”号(Haruna)在位于神户的川崎造船厂建造,“雾岛”号(Kirishima)在位于长崎的三菱造船厂建造。“金刚”号于1913年8月16日建成,其在8月28日离开朴茨茅斯返回日本。“比睿”号在1914年8月建成,“榛名”号和“雾岛”号在1915年4月建成。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金刚”号和“比睿”号已经服役,两舰在太平洋和东海执行护航任务。1915年12月4日,日本大正天皇登基,“金刚”号、“榛名”号、“雾岛”号参加了观舰式。1917年,“金刚”号开始了搭载和起飞水上飞机的试验,不过试验并不是非常成功。到1917年中期,英国向日本提出购买或租借“金刚”号和“比睿”号的提议,不过日本人没有答应。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根据战争中的经验对其主力舰进行改造,第一艘便是“金刚”号。“榛名”号接受了脱胎换骨的大改造,其在1928年被重新制定为战列舰,之后其他三艘姐妹舰接受了相似的改造,金刚级因此成为战列舰(1934年,日本海军取消了战列巡洋舰的分类)。在海军假日期间,金刚级除“比睿”号之外都得以保留,“比睿”号则被改造成练习舰。1933年开始,金刚级开始接受第二次大规模改造,其武器、防御、航速等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后,经过多次改造的金刚级状态较好,其高航速能够跟随航空母舰作战。1941年11月,“比睿”号和“榛名”号跟随机动部队袭击了美国太平洋舰队的基地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1942年,金刚级在印度洋作战,6月又参加了扭转整个太平洋战场形势的中途岛海战。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爆发之后,金刚级又作为航空母舰的护航兵力一同前往。建于岛上的亨德森机场对日军构成了严重的威胁,10至11月,金刚级战列舰对机场进行了多次炮击。11月12日,“比睿”号在炮击美军机场时与美军舰队遭遇并爆发激烈的战斗,战舰遭到重创而失去控制,其最终在13号自沉。“比睿”号成为日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沉没的第一艘战列舰。14日,“雾岛”号再次前往瓜达尔卡纳尔岛对美军机场进行炮击,其又一次与美国舰队相遇,“雾岛”号以主炮重创了美国战列舰“南达科他”号,但是立即被“华盛顿”号打成重伤。失去战斗力的“雾岛”号最终在15日凌晨3时25分沉没,其成为第二艘战沉的日本战列舰。

瓜达尔卡纳尔战役之后,剩下的两艘金刚级战列舰经过改造之后先后参加了马里亚纳海战和莱特湾海战,两舰都不同程度受损。1944年11月21日,“金刚”号在台湾海峡遭到美国潜艇“海狮”号的鱼雷攻击而沉没,其成为日本唯一一艘被潜艇击沉的战列舰。至此金刚级就剩下“榛名”号一艘,该舰停泊于江田岛,后来被美国舰载机击沉于港内。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榛名”号被拆除。

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到第二次世界结束,在长达30年的时间内,金刚级作为日本海军的绝对主力成为其进行侵略战争的海上急先锋。作为英国外售的唯一一级战列巡洋舰,金刚级凭借其优秀的设计和扎实的建造成为大平洋和印度洋上的魔鬼,不过她们最终难逃覆灭的命运。

金刚级战列巡洋舰一览表

舰名 译名 建造船厂 开工日期 下水日期 服役日期 命运
Kongō 金刚 维克斯公司 1911.1.17 1912.5.18 1913.8.16 1944年11月21日被美国潜艇击沉
Hiei 比睿 横须贺海军工厂 1911.11.4 1912.11.21 1914.8.4 1942年11月13日造重创后自沉
Haruna 榛名 川崎造船厂 1912.3.17 1913.12.1 1915.4.19 1942年11月15日被击沉
Kirishima 雾岛 三菱造船厂 1912.3.16 1913.12.14 1915.4.19 1945年7月28日被击沉,1946年拆解
基本技术性能
基本尺寸 舰长214.6米,舰宽28.04米,吃水8.38米
排水量 标准26610吨 / 满载32156吨
最大航速 27节
动力配置 36座燃煤锅炉,4台蒸汽轮机,64000马力
武器配置 8×356毫米火炮,16×152毫米火炮,8×533毫米鱼雷发射管
人员编制 1100名官兵

文字部分出自我的作品《英国战列巡洋舰全史》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金刚级战列舰,作为日本海军在战间期建造的一款革命性舰艇,其历史定位和设计理念都极其引人注目。要评价它,不能仅仅停留在它作为“战列舰”的表面,而需要深入剖析它所处的时代背景、设计上的创新以及最终的命运。首先,时代背景是理解金刚级战列舰的关键。 当它在20世纪初被提出时,世界海军正经历着一场由无畏舰引发.............
  • 回答
    金刚级战列舰,这名字本身就带着一股东方神秘色彩,但在二战的硝烟中,它更多地代表着日本海军在技术上一次大胆的尝试,以及随后为了适应战场需求而进行的痛苦蜕变。要评价它,得把时间轴拉长,看看它从诞生之初,到最终覆灭的整个历程。诞生时的“野心勃勃”:从巡洋舰到战列舰的跨界打劫金刚级最初的设计,那可是带着一股.............
  • 回答
    好,我们来聊聊“鞍山级”驱逐舰,也就是咱们中国海军早期那几艘宝贝疙瘩——“四大金刚”。这名字一听,就透着一股子霸气和不寻常,它们可不是一般的军舰,在中国海军现代化的征程中,地位那是相当重要的。背景:舶来品与奠基石首先得知道,鞍山级驱逐舰不是咱们自己“从零开始”造的,它们的“娘家”是苏联。在建国初期,.............
  • 回答
    谌利军在2020东京奥运会男子举重67公斤级决赛中的表现,绝对是值得大书特书的一场经典之战,充满了戏剧性与英雄主义色彩。用“逆转封王”来形容丝毫不为过,他展现出的不仅仅是过人的力量,更是强大的心理素质和永不放弃的斗志。首先,我们得从比赛的背景说起。谌利军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选手,带着卫冕冠军的荣誉来到.............
  • 回答
    说起 2020 年东京奥运会女子举重 49 公斤级的比赛,那绝对是令人血脉贲张的一幕,尤其是我们中国选手侯志慧的表现,简直就是教科书般的典范。能把这样一场巅峰对决和金牌的诞生过程讲得透彻,还得从头说起。首先,我们要理解 49 公斤级这个级别,它是女子举重里体重限制最轻的级别之一。在这个级别里,选手的.............
  • 回答
    《金刚川》首映第一天在豆瓣上获得了6.9分的评分,这个分数可以说是一个两极分化且略显平淡的开局。要详细评价这个分数,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一、 从影片自身的角度来看: 优点: 宏大的战争场面和视效制作精良: 作为一部战争片,《金刚川》在还原战争的残酷性和规模上投入巨大。爆炸、空战、.............
  • 回答
    《金刚狼3:殊死一战》(Logan)绝对是《X战警》系列,尤其是金刚狼个人系列中一部 极其出色、饱受赞誉、甚至可以说是里程碑式 的作品。它打破了超级英雄电影的常规模式,以一种更加成熟、黑暗、写实和充满情感的方式,为休·杰克曼饰演的金刚狼罗根画上了了一个令人难忘的句号。要详细评价这部电影,我们可以从以.............
  • 回答
    电影《金刚川》上映后,无疑在观众群体中引发了巨大的讨论和争议。作为一部以抗美援朝战争为背景的影片,它试图从一个相对独特的视角——基层士兵的视角——来展现战争的残酷与英雄主义。要评价这部电影,我觉得需要从几个主要层面来细致地剖析。首先,从故事叙事的角度看,《金刚川》试图通过多线叙事来构建一种全景式的战.............
  • 回答
    《金刚川》的“独白”版预告片,与其说是预告,不如说是片方抛出的一枚引子,试图在观众心中埋下情感的钩子,并传递出影片的核心精神。单从这支预告来看,它是一次非常聪明且具野心的营销尝试,试图以一种更具感染力的方式,直接触达观众的情感共鸣。如何评价这支“独白”版预告?我认为这支预告片的核心在于“以小见大,以.............
  • 回答
    《哥斯拉大战金刚》:一场怪兽盛宴,但故事的深度在哪里?当“怪兽宇宙”系列的第四部作品《哥斯拉大战金刚》在2021年横空出世时,影迷们翘首以盼的不仅仅是一场哥斯拉与金刚的终极对决,更是一场视觉与感官的狂欢。毋庸置疑,这部电影在动作场面和特技效果上交出了令人惊艳的答卷,它成功地将两个影史经典巨兽的对决搬.............
  • 回答
    张译在《金刚川》里的表演,我印象特别深。看完电影,很多人都会聊到他,觉得他把那个“普通人”的形象立住了,特别有说服力。先说说他饰演的连长。这个人不是那种天生的英雄,不是那种时刻都光芒四射的人物。他就是一个基层指挥员,有自己的责任感,也有普通人的情感。张译演得最妙的地方就在于,他把这个连长的“普通”和.............
  • 回答
    近日,中芯国际的一则公告引起了不少关注,那就是其核心技术人员吴金刚博士因个人原因申请辞职。对于这家中国半导体制造的领头羊来说,任何关键技术人才的变动都可能牵动着行业神经,吴金刚博士的离职自然也不例外。要评价这件事,我们得从几个层面来看。首先,吴金刚博士的专业背景和贡献:吴金刚博士是中芯国际在先进工艺.............
  • 回答
    好的,关于《睡前消息》185期对《金刚川》的看法,我们来深入聊聊。首先,要理解《睡前消息》的风格,它一向以一种冷静、甚至有些“毒舌”的视角来解读新闻和文化现象。马前卒(睡前消息的核心人物)的特点是善于从宏观历史、经济、社会结构等角度切入,而且常常会引用大量的数据和史料来支撑他的观点。所以,他对《金刚.............
  • 回答
    关于金灿荣教授为留美博士的儿子和一同留美的儿媳举行婚礼这件事,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评价。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事件的基本情况,然后才能深入分析其背后的含义和可能引发的讨论。事件基本情况: 人物身份: 金灿荣教授是一位知名的国际关系学者,曾任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教授,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国际.............
  • 回答
    《金粉世家》中的冷清秋,是一个集纯真、善良、独立、理想主义于一身的女性形象,同时又带着那个时代女性身上特有的悲剧色彩。她就像一朵在污浊的洪流中努力绽放的白色莲花,最终却被现实的泥淖所吞噬。一、 纯真与善良:理想主义的种子 贫寒出身下的纯净心灵: 冷清秋出身贫寒,生活困苦,但她的心灵却像她的名字一.............
  • 回答
    金庸先生的围棋水平,这是一个在武侠迷和围棋爱好者中都颇为有趣的话题。由于他本人并非职业棋手,我们更多地是从他的作品中,以及一些流传下来的轶事来窥探一二。作品中的围棋意境: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最迷人的地方之一,便是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其中,而围棋,作为一种蕴含着哲学、策略和人生哲理的古老游戏,自然也.............
  • 回答
    金灿荣教授关于大陆对台策略的“四个阶段”论述,自提出以来便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其核心观点是,大陆在处理台湾问题上会循序渐进,采取分阶段的策略,最终实现统一目标。然而,要评价这一论述是否预示着“2021左右收复台湾”,则需要深入分析其论述的逻辑、历史背景以及现实存在的变数。金灿荣教授的“四个阶段”论.............
  • 回答
    金士杰,这个名字在华语表演界,尤其是在话剧舞台上,如同一块久经打磨的玉石,温润却又锋芒内敛。要评价他,不能仅仅停留在他活跃在聚光灯下的那些闪耀瞬间,更要深入到他那几十年如一日的艺术追求,以及他对表演最质朴也最深刻的理解。“剧场”才是他的心脏跳动之地很多人认识金士杰,可能是通过他近年来在一些热门影视剧.............
  • 回答
    金靖,一个在当代中国喜剧界独树一帜、备受瞩目的名字。她以其独特的个人风格、扎实的喜剧功底和对生活细节的敏锐洞察,迅速赢得了观众的喜爱和业内的认可。要评价金靖,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展开:一、 个人风格的鲜明与独特性: “人间真实”的演绎者: 金靖最大的魅力在于她能够将普通人生活中的尴尬、无奈、喜.............
  • 回答
    金庸小说中的爱情观是一个极其丰富、多层次且引人入胜的话题。金庸先生以其超凡的笔力,不仅描绘了波澜壮阔的江湖恩怨,更深入地刻画了各种形态的爱情,它们或炽热如火,或缠绵悱恻,或悲壮凄美,构成了他武侠世界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要评价金庸小说中的爱情观,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一、 理想化的爱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