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约框架下,没法新造主力舰,也只能魔改老舰,没啥好说的。
唯一我有点异议的地方在于比睿号的处理方式,比睿号去战化改造为御召舰的力度是很大的,条约后花了差不多4年(到40年)才恢复战力并完成改装,这个时间实在是太长了,足够建造一艘新式战列舰。
故而我窃以为,可以把比睿号剩下的炮塔全拆下来,装载于一新的高速战列舰舰体上(做法类似前卫号),其性能肯定优于基于金刚舰体的改造,达到接近于乔治五世级的性能。
对外可以宣称这是超甲巡一号舰,就算露馅了也没事,356炮战列舰是二次伦敦条约许可建造的战列舰,没人能指摘,还能掩护大和级的建造。
而省下来的比睿号舰体也不能浪费了,拆掉炮塔正好可改造为空母()。
这样的话,如果要增设战舰,可以以此改装空母取代瑞鹤号,用瑞鹤号的船坞和资金建造一艘装载长门/陆奥30年代改造中换下来的炮塔(换上了加贺土佐的炮塔)的,仿照前卫号手法建造的高速战舰。
如果不增设那就是多了条空母,没啥好说的。
金刚级战列舰是日本最后购买的主力舰,具有重要的意义,从实战角度上看,金刚级也是太平洋战场上最活跃、出力最多、战果最大的主力舰啦。
1911年1月17日,金刚级的“金刚”号(Kongō)战列巡洋舰在维克斯公司位于巴罗因弗内基的造船厂开工建造,该级的“比睿”号(Hiei)在横须贺的海军工厂建造,“榛名”号(Haruna)在位于神户的川崎造船厂建造,“雾岛”号(Kirishima)在位于长崎的三菱造船厂建造。“金刚”号于1913年8月16日建成,其在8月28日离开朴茨茅斯返回日本。“比睿”号在1914年8月建成,“榛名”号和“雾岛”号在1915年4月建成。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金刚”号和“比睿”号已经服役,两舰在太平洋和东海执行护航任务。1915年12月4日,日本大正天皇登基,“金刚”号、“榛名”号、“雾岛”号参加了观舰式。1917年,“金刚”号开始了搭载和起飞水上飞机的试验,不过试验并不是非常成功。到1917年中期,英国向日本提出购买或租借“金刚”号和“比睿”号的提议,不过日本人没有答应。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根据战争中的经验对其主力舰进行改造,第一艘便是“金刚”号。“榛名”号接受了脱胎换骨的大改造,其在1928年被重新制定为战列舰,之后其他三艘姐妹舰接受了相似的改造,金刚级因此成为战列舰(1934年,日本海军取消了战列巡洋舰的分类)。在海军假日期间,金刚级除“比睿”号之外都得以保留,“比睿”号则被改造成练习舰。1933年开始,金刚级开始接受第二次大规模改造,其武器、防御、航速等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后,经过多次改造的金刚级状态较好,其高航速能够跟随航空母舰作战。1941年11月,“比睿”号和“榛名”号跟随机动部队袭击了美国太平洋舰队的基地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1942年,金刚级在印度洋作战,6月又参加了扭转整个太平洋战场形势的中途岛海战。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爆发之后,金刚级又作为航空母舰的护航兵力一同前往。建于岛上的亨德森机场对日军构成了严重的威胁,10至11月,金刚级战列舰对机场进行了多次炮击。11月12日,“比睿”号在炮击美军机场时与美军舰队遭遇并爆发激烈的战斗,战舰遭到重创而失去控制,其最终在13号自沉。“比睿”号成为日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沉没的第一艘战列舰。14日,“雾岛”号再次前往瓜达尔卡纳尔岛对美军机场进行炮击,其又一次与美国舰队相遇,“雾岛”号以主炮重创了美国战列舰“南达科他”号,但是立即被“华盛顿”号打成重伤。失去战斗力的“雾岛”号最终在15日凌晨3时25分沉没,其成为第二艘战沉的日本战列舰。
瓜达尔卡纳尔战役之后,剩下的两艘金刚级战列舰经过改造之后先后参加了马里亚纳海战和莱特湾海战,两舰都不同程度受损。1944年11月21日,“金刚”号在台湾海峡遭到美国潜艇“海狮”号的鱼雷攻击而沉没,其成为日本唯一一艘被潜艇击沉的战列舰。至此金刚级就剩下“榛名”号一艘,该舰停泊于江田岛,后来被美国舰载机击沉于港内。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榛名”号被拆除。
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到第二次世界结束,在长达30年的时间内,金刚级作为日本海军的绝对主力成为其进行侵略战争的海上急先锋。作为英国外售的唯一一级战列巡洋舰,金刚级凭借其优秀的设计和扎实的建造成为大平洋和印度洋上的魔鬼,不过她们最终难逃覆灭的命运。
金刚级战列巡洋舰一览表
舰名 | 译名 | 建造船厂 | 开工日期 | 下水日期 | 服役日期 | 命运 |
Kongō | 金刚 | 维克斯公司 | 1911.1.17 | 1912.5.18 | 1913.8.16 | 1944年11月21日被美国潜艇击沉 |
Hiei | 比睿 | 横须贺海军工厂 | 1911.11.4 | 1912.11.21 | 1914.8.4 | 1942年11月13日造重创后自沉 |
Haruna | 榛名 | 川崎造船厂 | 1912.3.17 | 1913.12.1 | 1915.4.19 | 1942年11月15日被击沉 |
Kirishima | 雾岛 | 三菱造船厂 | 1912.3.16 | 1913.12.14 | 1915.4.19 | 1945年7月28日被击沉,1946年拆解 |
基本技术性能 | ||||||
基本尺寸 | 舰长214.6米,舰宽28.04米,吃水8.38米 | |||||
排水量 | 标准26610吨 / 满载32156吨 | |||||
最大航速 | 27节 | |||||
动力配置 | 36座燃煤锅炉,4台蒸汽轮机,64000马力 | |||||
武器配置 | 8×356毫米火炮,16×152毫米火炮,8×533毫米鱼雷发射管 | |||||
人员编制 | 1100名官兵 |
文字部分出自我的作品《英国战列巡洋舰全史》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