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环保少女就外媒涉中国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报道评论道:中国应彻底改变路线,如何看待其言论?

回答
近日,环保少女格蕾塔·通贝里(Greta Thunberg)就外媒关于中国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报道发表评论,呼吁中国“彻底改变路线”。这一言论迅速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要理解通贝里的观点,我们需要深入分析其背景、核心诉求,以及在中国乃至全球气候治理语境下的复杂性。

通贝里的核心诉求与立场:

首先,我们必须明确通贝里作为一个全球气候活动家的核心立场。她代表着一种激进和紧迫的气候行动呼声,认为当前全球在减排方面做得远远不够,尤其是在应对气候变化这一人类存亡危机上,她认为需要采取更具颠覆性和根本性的变革。她的每一次发声,都是在传递一种“时间不多了”的紧迫感,呼吁各国政府、企业乃至个人立即采取更强有力的行动。

在这种背景下,她将目光投向中国,其逻辑并非偶然。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虽然也积极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但在整体排放量和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上,其地位举足轻重。因此,通贝里将中国视为能否实现全球气候目标的关键节点,她的“彻底改变路线”的呼吁,本质上是要求中国在减排问题上承担更大的责任,并且要加速转型进程。

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角色与挑战:

理解通贝里的言论,也离不开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特殊地位。中国目前仍处于发展中阶段,经济发展依然是其首要任务。同时,中国也是世界工厂,工业化进程仍在继续,这自然伴随着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尽管中国近年来在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并且制定了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但从绝对排放量上看,其压力依然巨大。

中国在气候问题上的立场一直强调“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这意味着中国认为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碳排放,对当前的气候危机负有更大的历史责任,理应承担更多减排义务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中国自身也在尽力而为,但同时也需要兼顾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这种平衡本身就极具挑战性。

“彻底改变路线”的解读:

那么,通贝里所说的“彻底改变路线”究竟意味着什么?在她的语境下,这可能包含了几个层面:

能源结构转型加速: 她可能希望中国更快地摆脱对煤炭等化石能源的依赖,加速发展和应用可再生能源技术,并更早地实现能源结构的根本性调整。
排放强度大幅降低: 不仅是总量要控制,更重要的是单位GDP的碳排放强度也要迅速下降,体现出更强的效率和可持续性。
国际责任的提升: 在承担自身减排责任的同时,中国也应在国际气候合作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例如在技术转移、资金援助等方面展现出更大的担当。
消费模式的调整: 尽管她可能不会直接点出,但这种“彻底改变”也可能触及到经济发展模式的根本,包括是否过度追求增长,是否需要引导公众形成更可持续的消费习惯。

不同视角下的评价:

对通贝里的言论,我们可以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来审视:

气候行动者的角度: 从她所代表的“气候行动者”群体来看,她的言论是符合其一贯立场和核心诉求的。他们认为,面对气候危机,任何国家都不应有“缓一缓”的空间,必须采取一切可能的最激进措施。因此,她对中国现状的不满,以及要求“彻底改变”的呼吁,是她逻辑链条的必然延伸。
中国政府及民众的角度: 对于中国政府和许多民众而言,通贝里的言论可能会引发复杂的情绪。一方面,他们认识到中国在气候问题上的巨大责任和挑战,并且一直在为此努力。另一方面,中国在减排方面已经做了大量工作,尤其是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这种进展不应被忽视。同时,中国也有自己的发展阶段和现实考量,不能简单地将发达国家过去一个世纪的发展模式套用到中国身上。也许会有人觉得,通贝里似乎忽略了中国为应对气候变化所付出的巨大努力和取得的成就,或者认为她的要求脱离了中国的实际国情。一些评论也可能会指出,发达国家在历史上排放了更多的温室气体,现在却要求发展中国家立即采取与发达国家同等甚至更严厉的措施,这本身就存在“双重标准”。
全球气候治理的视角: 从全球气候治理的宏观角度看,通贝里的声音代表了一种来自公民社会的监督和推动力量。她能够引起公众关注,并对各国政府形成一定的压力,这种作用是不可忽视的。然而,气候治理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经济、技术、政治、社会等多个层面,并非简单的一句“彻底改变路线”就能实现。各国需要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路线图,并且在国际社会形成合作共赢的机制。

结论:

总而言之,环保少女格蕾塔·通贝里关于中国温室气体排放的评论,反映了全球气候行动者对气候危机紧迫性的深刻认知,以及对中国作为最大排放国在减排进程中所承担的巨大责任的期许。她的“彻底改变路线”的呼吁,核心在于希望中国能加速能源结构转型,大幅降低排放强度,并承担更大的国际责任。

然而,如何“彻底改变”却是一个复杂且多维度的问题。中国在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同时,也需要平衡经济发展和民生需求,并且强调“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通贝里的声音是一种重要的提醒和鞭策,但具体的行动方案,需要在中国自身国情和全球气候治理的框架下,通过长期的、渐进式的努力来逐步实现。她的言论,与其说是直接的要求,不如说是对全球共同迈向可持续未来的一个强有力的呼唤,提醒我们必须以更大的决心和更快的速度行动起来。对中国而言,这既是挑战,也是推动自身绿色转型升级的契机。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个人原创,转载随意。

user avatar

谢邀,虽然我不喜欢通贝里,但观网你这个问题问的和bbc一个水准了,断章取义不可取啊

在你的截图后面,通贝里还回了一句话:


所以通贝里这句话全部意思是:

全球气候变暖需要中国做出改变来解决,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历史和人口的排放背景,发达国家必须带头减排。

单就这句话完全没问题啊!我国的确是要改变传统发电方式、进行全面减排、2060年实现碳中和啊!

我们在说bbc/cnn不可取的时候,我们自己也千万不要变成我们讨厌的样子。

user avatar

这里是知乎,即使是批判这位不讨喜的环保少女及其言论,我也试着用知乎式的方式进行。

首先要承认,人类控制二氧化碳排放、减缓全球变暖的必要性是有科学依据的,就不要再说什么“现在的气温不是地球历史最高,不必担心”、“全球变暖是西方国家遏制中国炮制出来的阴谋”这些反智的观点了。

目前全球控制碳排放和气候变暖的国际公约是《巴黎协定》(目标是把全球平均气温升幅控制在工业革命前水平以上低于2℃之内,力争将增幅控制在1.5℃之内),包括中国在内的195个联合国成员国在2015年气候峰会上一致通过这项协定;中国2016年签署了这项协定,2017年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巴黎协定》从国际协定正式成为国内法[1]

中国对国际社会承诺的目标是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年度二氧化碳排放量不再增加),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排碳量和固碳量相互抵消)[2]

2021年两会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要求制定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3]

如果控制碳排放和全球变暖是一个阴谋,你认为全球所有国家的政府,包括我国,都被它忽悠了吗?中国会牺牲经济发展去迎合一个没有科学依据的阴谋吗?

其次,中国的碳排放水平在国际上处于一个什么地位?

先看总排放量,以2019年数据计,中国确实是碳排放量第一大国

以2017年数据计算,中国碳排放量98亿吨,主要的发达国家美国53亿吨+西欧35亿吨+日本12亿吨+韩国6亿吨+澳大利亚4亿吨=110亿吨,两者已比较接近。说中国碳排放量已超过发达国家之和,考虑2020疫情期间主要发达国家经济衰退,碳排放量可能有所下降,被中国超越也是有可能的,未必是外媒捏造:

那么再来看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中国在有数据的约220个国家和地区中排50多位,2018的数据是人均排碳6.98吨:

既然环保少女是瑞典人,那就拿中国和瑞典比比,瑞典2018年的人均碳排放是4.19吨,而且近年来呈下降趋势,看上去似乎比中国低不少:

但要注意到下方小字那句话:二氧化碳排放量是基于生产计算的,而没对隐含在商品贸易中的碳排放进行校正。众所周知,我国是世界第一出口大国,由中国生产的大量商品实际出口了,碳排放算到了中国头上,而实际消费的国家则没产生碳排放却消费了这些商品。

那么经过商品贸易造成的碳排放转移校正后,各国的碳排放会增加或减少多少呢?看下图:

经过贸易进出口额校正,2018年中国的实际净消费造成的碳排放要在前面基于生产得到的数据上减10%,而瑞典则要加69%:

算下来,中国2018年实际净消费的碳排放是6.98 x (1-10%)= 6.28吨,而瑞典是4.19 x (1+69%)=7.08吨,瑞典消费端的排碳量比中国更高

此外,二氧化碳不能只看今天的排放量,还要看历史累计的排放量,因为二氧化碳排入大气后的半衰期(有一半分解或散逸掉的时间)大约是50年,从1751年到2017年各国累计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数据是这样的:

划重点:在这260多年的历史上,美国总排碳量达到3990亿吨,西欧达到3530亿吨,远超中国2000亿吨的累计排放量

环保少女要求中国“急剧转变道路”(drastically change course),那么中国近年来在使用可再生能源及核能方面做的转变够不够快呢?

首先从可再生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来看,中国在2019年达到了13%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比美国和法国都高一些,增长的速度也并不慢:

再看近20年来中国水力发电量:

风力发电量:

太阳能发电量:

核能发电量,中国已经超越了法国,成为世界第二核电大国:

从另一方面看,中国仍有85%的一次能源消费来自化石燃料,不过美国这个比例与中国接近,为83%,瑞典在这方面做得确实不错,只有31%的一次能源来自化石燃料:

从上面这些数据能看出来,中国在节能减排方面已经作出了相当大的努力,在新能源的应用方面虽然起步晚、起点低,但已经成为世界新能源大国,而且已经郑重承诺设定了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当然,要实现这两个目标,还需要两三代人不懈的努力。

环保少女所在的瑞典,从能源的环保程度来看确实超越了全球大部分国家,但她没有意识到这个世界的复杂性,不是所有的国家都有瑞典同样的资源禀赋,所处的发展阶段、产业结构也千差万别。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但愿她会用不一样的眼光看待世界和中国。

P.S. 我就料到本答讲空气污染,就会有人跳出来搞信息污染,果不其然,有一位已经在评论区连篇累牍贴希腊伪史论的民科作品了,我不删,让他留着现世。

参考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 中国政府法制信息网 http://www.moj.gov.cn/news/content/2017-06/20/683_51949.html
  2. ^联合国新闻 https://news.un.org/zh/story/2020/09/1067222
  3.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http://www.gov.cn/premier/2021-03/12/content_5592671.htm
user avatar

只有我觉得这女孩说的对吗?

因为最近几年的事情,比如川普退群,美澳大火,日本排核等,都很明显的论证一个事实-没有强大的外力推动和监督,让西方国家自己放弃站在环保道德高地上搞污染的现状不会改变。

而中国是未来唯一能够推动和监督的力量组织者。所以中国不改变路线,去主动督促监督乃至在联合国授权下处罚这些自私的国家,地球的温室危机就无法根除。

user avatar

关你屁事?

这女孩算什么啊?口才好?得了吧,咱国家只要愿意,随便放几个年轻人出去,能够把这些白皮空谈家从上下五千年到宇宙和平全方位无死角的怼得不要不要的。

别的不说,知乎可能差点,但十个人里面挑三五个人去战一战还是可以的。

要是从贴吧和微博上挑人去一战,那别说,我们一个人可以打十个。

但咱们怎么不培养这么一个人啊?

是我们不重视舆论战场吗?

不完全是。

主要原因是我国政府不断强调的一个原则: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user avatar

你要有这个时间能先把中学读完么?

无内鬼,来点「环保少女」笑话。


1.

卡尔森在河里捉到一条大鱼,高兴的回到家里对老婆说:”看,我们有烤鱼吃了!

“烤鱼烧碳”

“那就炸!”

“炸鱼耗电,发电有碳排放! 那就刀切吃生鱼片。”

“制刀的上游炼钢产业是碳排放大户!”

卡尔森一气之下把鱼扔回了河里。鱼在水里划了一一个半圈,上身出水,举起右鳍激动地高呼:“环保少女万岁!”


2.

环保少女与三名环保主义者乘坐帆船横渡大西洋,船漏水了,载不动4人,开始下沉,联合国派了艘快艇前来救援,但是快艇太小只能坐一个人。

第一名环保主义者:”坐汽油机快艇背叛我的信仰!”,直接跳进了海里。

但船依然在进水,第二名环保主义者高喊:“为了低碳世界!少一个排碳者!”,也跳了下去。

然而船还是在下沉, 环保少女看了一眼,说:“我还要去宣讲环保!"

说着就把第三名环保主义者扔进了大海,跳上快艇跑了。


3.

环保少女零排放横渡大西洋后,在报纸上发了一条公告: 后援团体与我汇合后将发起环保游行,另外,本人不同意他们来此过程中的碳排放行为。


4.

环保少女决心证实人类实现零排放生活是可行的。

在六个月之后,联合国官员要求报告情况。工作人员报告她已经实现了50%的成功。

联合国官员不解:何为50%的成功?

碳排放量降到了0,但是人没了。


5.

环保大会,主持人说:请愿意低碳生活的坐在左边,不愿意低碳生活的坐在右边。

有些人坐往左边,大部分人坐在了右边,只有一位少女坐在中间。

主持人问:你愿不愿意低碳生活呢呢?少女:我在支持低碳生活,但是为了环保我坐飞机四处演讲。

主持人慌忙说:尊敬的桑伯格女士,请您赶紧到主席台上来。


6.

环保主义者陪联合国官员参观“环保的伟大成就”。

环保主义者得意的说:“二十年后,每个美国家庭都可以拥有一架私人飞机!”

联合国官员问:“他们要 飞机干什么呢?”

环保主义者说:“大有用处,每个人都可以马上开着飞机赶去听环保少女的环保演讲。”


7.

中国人,美国人和瑞典人谈论怎么促进环保。

中国人:“少生孩子多种树。”

瑞典人:“你们中国人就是没见过世面,应该把空调从18度调到20度。”

美国人:“资助一名少女坐零排放帆船去联合国,然后让几十个记者坐着喷气式飞机去采访。”


8.

问: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是哪个?

答:当然是瑞典,零碳排放还能把环保少女喂得那么胖。


9.

环保少女发表演讲:我们会因0碳排放而变得更美好!

底下传来一个第三世界国家平民的声音:那我们呢?


10.

一位联合国官员找到一位画家,让他画一幅画《环保少女在联合国演讲》

三天后画家说画好了。

联合国官员来了一看呆住了,画面上是一群黑发黄肤的人在沙漠种树。

联合国官员问:你画的是哪儿?画家:库布其沙漠。

那这群人是谁?联合国官员不解的问。

画家:中国林业队队员

“可是, 环保少女在哪儿?”联合国官员气急败坏的吼道。

答:“环保少女在联合国演讲”


11.

一个人在见到环保少女领头的环保游行时抱怨道:这小混蛋可真恶心人!

结果被一位警察听到而遭到逮捕。

老人辩解说:“我根本没讲是那个人,你怎么可以随便逮捕我呢?”

“你少骗人”警察咆哮道“我们祖孙几代都是纯种瑞典人,哪个小混蛋恶心人我会不知道吗?”


12.

环保少女在联合国讲话。

“我们要不惜一切代价,为我们的主人公提供环保生活”

此时台下一位环保者对另一位环保者说“听啊,环保少女把我们当做主人公”

“不,我们是代价” 另一位环保者说。


13.

一位流浪汉路过联合国大楼,不慎掉进了大楼前的大喷泉里,他拼命挣扎呼救,但是没人理他。

他灵机一动大呼道:我反对环保少女的演讲!!!捍卫发展中国家的碳排放权力!!!

周围的白左们赶忙把他拖上岸,并铐住了他。


14.

约翰在看电视,是环保少女在演讲。

约翰觉得无聊,换了一个还是环保少女在演讲,又换一个还是她。

约翰一连换了几十个台,最后累了,准备关电视。

这时候电视画面变成了一个白人环保主义者,怒气冲冲地叫:“你再敢换?再敢换?再换叫你把这10年呼出的二氧化碳全吸回去!”


15.

阴间有三个来自瑞典的鬼魂在聊天,谈起自己是为什么死的。

第一个人说:“我是因为支持环保少女,不吃肉营养不良死的。”

第二个人说:“我是因为反对环保少女,被白左打死的。”

第三个人说:“我就是环保少女,我去印度宣传环保,为了降低碳排放上了一辆公共汽车”


16.

某日瑞典举行阅兵,沿着大街开来了步兵、炮兵、坦克、自行火炮、战术导弹、战略导弹,破坏力一个比一个大;队列末尾却是一个年轻女孩。

在看台上的瑞典国王惊讶地问:“这个女孩的破坏力比战略导弹还大!她是什么人?”

首相答道:“她是环保少女……”


17.

记者访问环保主义者团体。

记者问环保少女为环保做了哪些贡献。

环保少女回答我今天打算继续宣讲环保;

记者问她身后的政要为环保做出了哪些贡献。

政要回答说我今天要继续支持环保。

记者问他们背后路过的一名工人说你为环保做出了哪些贡献。

工人回答说:“别烦我,我在给这些人的豪车加油。”


18.

地球上有两类人,不宣传环保的和宣传环保的。

不宣传环保的开汽车,烧电,一举一动都是碳排放。

宣传环保的在灯光明亮的大礼堂里把他们批判一番然后各自乘飞机回家。


19.

环保少女零排放横渡大西洋后,在报纸上发了一条公告:“诚招两名船员来此运送帆船,另外,本人不同意他们来此过程中的碳排放行为。”


20.

-你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环保事业能够得到发展吗?

-当然。

过去都是科学工作者在提出意见,而现在是一名罢课的中学生在登台讲话。


21.

联合国会议上将研究两个事项:

解决亚非拉贫困问题和邀请环保少女做环保演讲。

在0碳排放为前提的情况下,直接研究第二个问题。


22.

一个欧洲环保NGO头头在演讲:“中国人吃肉太多造成大量碳排放,这是对全人类的不负责。”

这个时候一个人对他说:“中国人均食肉量比欧美低得多。”

NGO头头没理他,接着说“中国人对碳排放企业持放任态度,这是对人类的犯罪。”

又有人说:“中国人已经不惜放慢经济关了很多工厂,而且绿化增长世界第一。”

“你们不要到处瞎逛”,这个NGO头头严肃地说,“要多看点环保少女的演讲。”


23.

发展中国家的工人上街,看到街上贴着的照片,就说像自己的外甥女。

别人训斥她:“瞎说什么,这是环保少女。”

工人:“她是干什么的?”

那人回答道:“她赶走了燃油车工厂。”

工人急切地问:“那她能不能把环保主义者也赶跑啊?”


24.

在联合国大会门口,一个老太太举着牌子,上面写着:“感谢环保少女在我小时候对环保做出的贡献。”

旁人对老太太说:“你老糊涂了吧,那时候她还没生出来呢。”

老太太回答道,“那正是我感谢她的原因。”


25.

在环保少女勒令各国禁止碳排放后,十年间失去工业的人类社会已然变成了人间地狱。

有一天,四具骷髅在路上相遇了。

A:“好巧啊,你们也是因为信奉素食主义而营养不良殉道的吗?”

B:“才不是呢,药厂因为碳排放关门了,我是得病虚脱而死的。”

C:“我在一场街头斗殴中被打伤了,那群饿疯了的混蛋啃光了了我身上的每一块肉!”

D:“我还活着!”


26.

“在第三世界国家实现零碳排放是可能的吗?”

“当然是可能的。但是那样的话我们把工厂和垃圾都搬到哪里去呢?”


彩蛋:

环保少女找来了联合国官员。

“遥远东方的知乎上,有人在编排我的段子,我觉得这很无礼。”

“为什么?”

“因为我推动了全球环保事业的发展。”

“我觉得你说得对,这个笑话真的太过分了。”

user avatar

所谓“环保少女”刚刚被炮制出台的时候我就说,这人就是个打人的棍子,暂时看不出来打谁,但是用途是非常明确的,不然也用不着费那么大劲炒作打造一个,又是帆船又是联合国演讲什么的。炒作一个人物出来是需要成本的,是要有人买单的,在全世界闹出这么大的动静需要花的钱是海量的。有成本投入就一定要有效益产出,只不过这个周期可能会比较长,投资不能急于收回成本,当天必须收回成本的那是煎饼摊儿,绝大多数投资并不急于几年之内收回成本。到了机会合适的时候一定会把这个棍子搬出来用的,否则那么多投资不就打水漂了吗?多等几天就知道了。

这个“环保少女”就是这么回事。


当然了这根棍子打造得不是特别成功,并没有获得广泛的认可,这个属于是技术问题,不是目的有什么不一样。


看穿这一点的人不在少数,大家对此都心知肚明,所以在这个人刚刚被拿上台的时候就有很多人在解构她,防范她。其实现在回过头看这个人的出台背景一清二楚,就是民主党手里掌握的一张牌,有时候拿来打特朗普,有时候拿来打中国,看情况而定就是了。但是这种防范和解构通常都是基于对这个瑞典女孩本人,我认为没什么必要,也起不到什么作用,归根结底还是要防范她背后掌控她的那些人。




西方人非常善于抓小辫然后拿棍子打人,这已经发生过无数次而且现在就在发生、每天都在发生,否认这一点是没有意义的,人的记忆力没那么短。有时候没有小辫,捏造一个小辫也要抓,比如前些年发生的伊拉克“洗衣粉”事件,前几天发生的新疆棉花事件。子虚乌有的理由和借口那还不多得是,要的就是你百口莫辩。


但是没有棍子就不好办了。


理论上弄个棍子很简单,实际上不是的,武松打老虎就靠他手里那根哨棍那也是不行的,随随便便捡的棍子不好使。这个“环保少女”就不大趁手,所以一直没好意思用,现在不好意思也得好意思了,确实是没办法。


西方现在面临的情况是辫子好抓、棍子不好找


比如前几天的新疆棉花事件,还是那个老套路,随随便便抓个辫子,管你真的假的,假的也能给你做成真的。可惜的是棍子不好使,拿出来的棍子都是什么呢?看到最给力的也就是个棉花认证机构叫BCI的,纠集了几个服装品牌跳出来作死。这要是能够产生什么实际效果那才是咄咄怪事,又不是什么技术水平多高的东西,相当于自己把中国市场让出来呗。


这跟“洗衣粉事件”就不同,抓辫子一样浮皮潦草的,但是那个棍子不一样,那个棍子是美军。




现在西方要集中火力抓中国小辫、打中国棍子了,我们的思路应该是什么呢?


很多人包括一些官方媒体的思路还是“不让他抓到小辫”,这是扯淡的,不要说你不可能没有小辫儿,你就是真的剃个秃头一根头发没有,他要想抓那还不是容易得很?小辫抓不到不知道揪你头皮啊?就为了不被抓小辫你就不吃饭了啊?


这种行为就叫做“剖腹证粉”,别人说你吃了两碗粉只给一碗钱,你就把肚子剖了,你这是傻。

顺便说一下,这个“剖腹证粉”的桥段最早是来自于四川话方言电视剧《哈儿师长》,是四川本地袍哥组织里面流传的一个老段子,说街头地痞流氓混不吝不怕死的。说到底鼓吹这种事迹的目的,是袍哥大佬用来忽悠手下小流氓替他卖命的,欺骗他们“尽忠”,用自己的生命干一些极其没有意义的事情。


所以大家记住了,“剖腹证粉”其实是个地痞无赖才会干的事情。


中国是一个大国,怎么可能去干这种地痞流氓干的事情?


正路还是让他的棍子失效,打不到你、打不赢你、打不疼你。比如这次的新疆棉花事件,你足够强大跳出来的就是HM啊耐克啊什么的,你要是不够强大,跳出来的就是八国联军。新疆棉花事件最终以一种非常戏剧性的结局收场,声势都还没造起来,印度疫情来了,这边就只好草草收场。不草草收场不行啊,那边厢自己后院着火了,不赶紧收场怎么办呢?中国这边一方面自己没有小辫儿,一方面疫情防控得非常好,这就叫“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


毛主席的诗歌还是要多读一读。


像环保一样,中国的环保事业是我们自己说了算的事情,我们自己心里有数,是不会随着你外国人的指挥棒转悠的。他一抓辫子一拿棍子你就慌了算怎么回事?该植树造林的植树造林,该减排治污的减排治污,我们有我们自己的节奏,这种节奏没那么容易乱。


昨天我到峨眉山附近的深山里面探访了两个养蜂的农民,很能说明问题。

注意这是在自然保护区外面,不是强制性的。放蜂箱的位置就是以前的山坡地,是种的玉米和油菜。农业种植也是有碳排放的,种地需要化肥农药,作物秸秆也无法固定碳。但是现在这种效益不好的土地普遍没有人愿意种,劳神费力不赚钱,一般都是重新放荒或者退耕还林还草。经济效益反而要比种地要强,比如这个耕地就是,用来养殖野生蜜蜂,采集野生花蜜,收入反而要比种地高。


为什么呢?中国人的消费能力上去了,消费结构变了,那么随之而来的就是产品生产走向高端。


中国的环保是与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配套的,这是一个体系性的事情,西方的打算无非是让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与环保建设水平不配套,搞出大乱子来。你要是信了他“剖腹证粉”的那一套,把自己的经济与环保搞乱,制订与经济发展水平不配套的、不切实际的环保目标,那就是割开肚子给人看。


咱们不用割开肚子给人看,他算老几啊?凭什么我就要割开我肚子给你看?


对于这种抓小辫、打棍子的无赖行为,就一句话:“有本事你来打我啊!”

user avatar

了解一下中国PERC电池片的产能,TOPCON和HJT的激烈竞争,就知道中国早就彻底改变路线了。

PERC的成本就是被通威等几家大厂,配合捷佳伟创、湖南红太阳等国内设备商强行拉下来的。TOPCON工艺步骤太多,HJT中关键的PVD、RPD做不成几百万一台的管式设备,只能做两三千万一台的板式设备,因此到现在这个路线竞争还没有结果。

user avatar

每次提到这个瑞典环保少女,我脑袋里总是浮现出她那龇牙咧嘴的样子…

这歪瓜裂枣的样子,隔应人啊。

侧面看,有点儿像伏地魔。

尤其是面庞上的弧度,简直了,瑞典版的汤姆.里德尔。

还好这位伏地魔少女没有高喊反对塑料制品的口号。

user avatar

面对日本排放核污水我唯唯诺诺,面对中国温室气体我重拳出击。


环保少女:中国应该改变路线。

中国网民:你怎么看待日本排放核污水?

环保少女:我管气候的,不管水。

中国网民:核污水对环境有害吗?

环保少女:我管气候的,不管水。

中国网民:你觉得核污水对环境有害吗?

环保少女:我管气候的,不管水。

中国网民:你觉得核污水对环境有害吗?

环保少女:我管气候的,不管水。能不能别提核污水?

中国网民:你觉得核污水对环境有害吗?

环保少女:没有。我相信日本工匠精神。

中国网民:你敢喝核污水吗?

环保少女:我为什么要喝?

中国网民:既然核污水无害,为什么不喝?

环保少女:那你为什么不喝?

中国网民:我觉得有害啊。

环保少女:日本都说没问题了,你比日本更懂?

中国网民:既然日本说没问题,那你为什么不喝?

环保少女:我管气候的,不管水。

中国网民:你知道喝了会怎么样吗?

环保少女:会怎么样?

中国网民:喝了就会变肥,然后喜欢瞪着眼睛说how dare you!

环保少女:how dare you!

中国网民:对对对,就是这个!


关于伪环保

其实我们日常中也有一些行为看似环保实际上没什么卵用的。比如竹炭吸附甲醛,看起来很厉害,实际上空气湿度达到一定程度时,甲醛会重新挥发,因此最好是开窗。还有纸袋包装的食品,看起来环保,表面有一层防油涂层,也让纸袋难以分解,因此环保方式是少打包。了解更多,请看下面视频↓

伪环保行为你做过吗? https://www.zhihu.com/video/1374629483773747200

视频搬运自抖音科普博主飞碟说(ID:feidieshuo),这个博主有很多的各种各样的小知识,心理现象,社会现象,自然现象。

user avatar

这话不奇怪。

西方人就没把中国人当成人去看待。

明明中国平均低于世界水平,明明中国已经尽力制定了非常合理的计划。连个计划都没可能遵守的国家还要求这要求那,说白了就是恨不得中国退回原始森林,好满足它们的所谓环保计划,凭什么你自己不退回原始社会?

既然中国的环保那么重要,西方也享受环保后的成果,那么尊贵的西方国家不该辅助一下发展中的中国吗?给钱给技术呢?

这又不给,那也不给,凭什么我们要牺牲自己造福你们呢?

莫名其妙。

user avatar

挺没有意思的

在日本核废水排放上唯唯诺诺,在中国环保上重拳出击。

我上次就说,这人是西方环保组织的傀儡,还有人争说这那的,现在看到了吧。

人家就是傀儡,就是传声筒,就是推到台前的圣母。

点明了要打环保牌

兄弟们,放弃幻想好么?


谈保护环境-中国是怎么做的

西方连个计划都没有。。。。做人不能太双标

我给前面楼上补充点资料

拓展阅读-国内实施碳达峰碳中和的一些战略规划跟计划

2020年9月,我国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2020年1月,生态环境部下发《关于统筹和加强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工作的指导意见》

2021年2月,《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正式施行

2021年4月,《关于2021年风电,光伏发电开发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正式发布

意见稿指出2021年:全国风电,光伏发电发电量站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占11%,2025年达16.5%

2021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拓展阅读2

中国是石油进口大国,中国每年进口的石油。以18年为例,进口石油4.62亿吨,约合人民币1.59万亿,进口依存度70%。
此外中国还大量进口煤炭,大量进口天然气等化石能源。
从这些来看,中国的能源结构极其不健康,而且存在巨大危险。
去年2020年,新能源好像一下子就火了,无论从特斯拉还是到宁德时代还是光伏发电。每个相关的产业在市场上都有不俗的表现。
这一方面是市场上流动性大的结果,毕竟新能源是个不错的赛道。
但是接下来中国政府层面表现出了更强烈的决心,要力争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
一瞬间,市场上各种声音都有。
而我却想到了另一个,这又或者是抵御下一波输入性通胀而主动启动一个战略。
趁着资金还在海外市场,还没波动到大宗,还没有出现150美刀石油的故事之前。
我们先主动调整能源结构,用可再生能源电替换掉一部分使用化石能源的部分。
虽然石油现在看起来便宜,但是在70%的海外依存度面前,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150美元的石油,也不是中国人可以肆意消费的,上涨的每一分钱都会成为我们的居民通胀然后加在民生身上。
我们用电替代油,光伏的平价上网已经成为可能,电动消费可以平抑油价带来的波动,减少外来通胀带来的副作用。
我们在减少石油,煤炭,天然气的进口的同时,更可以大量出口新能源设备。
当下我们已经与欧洲,东南亚,签署了贸易协定。同样没有能源安全的他们,也会选择能源替代战略。
新能源提倡跟发展,也是我们新的增长点,我们有了新需求,所以也会有新发展。
当然碳中和也很重要,毕竟全球变暖,但是三五年判断来看,目前还早。
作为疫情期间唯一正增长的国家,眼下最重要的事,是能源安全,能源替代。
所以我们坚定的开启了碳排放市场,用碳排放市场引导社会企业的转向。
当然还有一个作用,就是卡后发国家实现工业化的问题。
犹记得当年柴静采访丁院士的问题,现在我们也可以用碳排放那一套去抑制后发国家了。
后发国家还有机会么?
在中国面前我认为是没有了,没有人可以同14亿人,全工业体系完整的国家竞争。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user avatar

厨房是整个社会产生厨余垃圾最多的地方,所以彻底改变一下厨房的用途。这样问题就解决了。

user avatar

你以为西方是真关心环保?说到底就是丁仲礼院士说的发展权的问题

西方已经基本完成工业化和基础设施建设,现在自然可以将排放降下来;而发展中国家正在经历西方几十上百年走过的路,现在好了,排放给你设限,发展中国家想要工业化?对不起您破坏环保了!

那么西方你的历史总排放怎么说?南极洲上空的臭氧空洞不是这几年才出现的好吗?

而发展中国家就应该以环保的名义,像牲畜一样被圈养起来,仅仅提供基础资源,永远别想产业升级,永远被西方割韭菜?

另外,你要说这个瑞典小屁孩小木偶,背后没有提线人的指使我是不信的

user avatar

想对通贝里说一句:孩子,减排都是虚拟的,这里面水很深,妳把握不住。

user avatar

工信部压制钢铁产量和玻璃产能的力度已经大到导致价格暴涨,行业内怨声载道了。

user avatar

你不能要求西方人都把中国人当成人看待,这是不现实的。

1643年的秦淮河畔,建州人毫无疑问是化外蛮夷,但是到了1645年,就是新朝雅政了。

user avatar

对于水洗煤爱好者,你别老去盯着看,看多了容易让他产生真能靠水洗煤把火箭打上天的错觉。

气候变化和碳排放交易这东西,已经是欧洲为数不多的货币扩张手段了。欧洲这些年来高强度念气候变化经无非是看美国人收铸币税,眼馋,但是又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好不容易在03年于石油结算领域获得突破,但是又被小布什给暴力打了回去,犹记得当年希拉克和施罗德反战口号吼的山响,费加罗报和图片报三天一个漫画讽刺小布什的中东政策,还串联俄国人。

但是美国真正开始动手之后又不敢站出来和美国硬碰硬,白白浪费了苏联解体和科索沃战争之后欧洲获得的行动自主权,把好不容易打开的局面又拱手相送,实在是丢人现眼。

奥巴马上台后拿着欧洲债务危机做文章,要整垮欧元,本来这时候是以大局为重,团结一致打退美国的关键时刻,德国这时候又开始作妖,不想着团结欧洲击退美国,尽想着趁机侵吞欧陆诸国的财政主权,搞账本政变的鬼把戏,把欧洲搞的离心离德。

最后白白便宜了中国。

本来中国是很难在欧洲腹地找到立足点的,奈何德国人硬把希腊往中国手里推,这真的怨不得我们。

知道这像啥吗?就像当年二战德军刚刚进入乌克兰的时候,本来乌克兰人吃够了苏联的亏,欢天喜地喜迎王师,结果德国太君不思利用这种有利局面广施德政,哪怕只是做做样子来巩固在当地的统治,反而把德式搜刮的奇思妙想发挥到了极致,结果一年不到,搞的乌克兰遍地烽烟,家家户户都有人参加游击队,好好的大粮仓搞成了失血点。

说实在话,欧洲不是没有手段,手段是有的,论手段其实比中国厉害,但是欧洲人总是把他们的手段用在一些稀奇古怪的地方,怎么膈应人怎么来,而且极其短视,结果成效没多少,还极其招人嫌,方向错误,越能干越反动的典型。

就拿气候这事来说,中国实际上是愿意配合欧洲的,也做了很多努力,因为在美元治世下,能有其他货币对美元发起进攻不是一件坏事,把水搅混总好过美元一家独大,欧洲现在手里也拿着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交易体系,两相配合一下,让世界结算货币和储备货币多元化,对所有人都有好处。

需要指出的是,和地缘上的消极被动不同,中国在币缘上对美国的挑战和进攻是极其凶猛,甚至可以说是极其激进的,而且不畏惧失败,不怕付出代价,勇于反复尝试。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欧洲人有此强援,再加上美国人滥施淫威,本来是一手好牌,结果老是纠缠于一些细枝末节,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白白浪费了大把机会。

现在又开始盯着中国搞虚空输出了。

现在的欧洲就是个劣化版孙十万,北伐打下合肥的本事没有,但是白衣渡江的胆子不仅有,而且很大。

user avatar

我想起了一个行业。

2011年我进券商研究所,光伏研究员每天一点也不兴奋,他们认为这个行业就是靠补贴、就是欧美牵头做需求、做核心,中国一窝蜂上配套。

一旦遇到反倾销或者欧美企业减少订单,中国企业会成片死亡。

好像那几年还真遇到了,当时德国的光伏龙头Solar World连续带领一些发达国家企业对中国企业发起反倾销。

不光是一众跟风的企业,龙头也是业绩断崖式滑坡。

光伏“茅”们也不例外,轻者现金流吃紧、重者游走在破产边缘。

跟着海外产业政策走的时候就是这样,用到你的时候撺掇你们上产能、内卷。

用不到的时候,你就是倾销

所以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2012年光伏被纳入到“十二五规划”。

光伏研究员老哥跟我在楼道里抽烟聊天,大概的意思是:

能源肯定是要探索新技术,最后成什么样子不知道。也许最后还是一堆过剩产能,但是执行绝对是板上钉钉的,死不了了。

事实也证明了,新产业发展是残酷的。

从硅产业、到专用设备、到基础设施、电池,行业的企业起起伏伏,没有眼光的企业和投资人铩羽而归。

但是在长期的产业政策扶持下,目前光伏的很多环节,中国已经成为技术和产能的绝对领先者。

之所以提这个以前的故事,因为我们在巨型产业上就是这样的:规划出台,政策、产业、资金、配套坚决执行。

  • 有曲折么?有;
  • 有炮灰么?少不了;
  • 有猫儿腻么?不可能没有;

但是在长期规划面前,在未知行业面前,做起来、慢慢调。

功成不必在我

所以对什么环保少女,对什么NGO,对什么国际舆论,根本不用在乎。

资本可以扶持舆论,说什么都可以,反正不骂自己就成;面对IRR、ROI不佳的时候,则显得过分诚实。

Greta根本不知道什么路线,嘴上说“路线”也是别人教给她的。

而从去年9月22日开始,我们进行了以下的准备:

啥是“路线”?这就是“路线”。


今年的碳中和值得持续关注,反复做。

作为比较早期的概念,虽然我们知道行业整体会发展,但是具体到公司谁能胜出,很难说。

所以别“单押”,实在不行ETF,别一下子all-in。

说到公司,Solar World这个曾经的龙头,带着一众兄弟向中国光伏发起反倾销的大哥,2017年破产了。

预算就那么多,支持资本将更多研发支出分出来,扶持“嘴炮”。

user avatar

改走取消碳中和路线?

user avatar

环保少女的发言,就算从字面意思来说,都是一种言之无物的逻辑混乱:

我认为,中国是唯一一个明确提出了碳中和目标和时间表,并且有能力真正付诸实践的国家,

让中国彻底改变路线,

请问,改变到什么路线?改变到不提出碳中和的路线吗?

这就是典型的为了否定而否定

如同《第二十二条军规》:

“疯子可以免于飞行,但同时又规定必须由本人提出申请,而如果本人一旦提出申请,便证明其并未变疯,因为‘对自身安全表示关注,乃是头脑理性活动的结果‘。“


西方疯了吗?

没有,只是穷途末路罢了。


环保,碳排放额度和交易本来是西方用来打击中国的一种制度设计。

没想到我们提出了碳中和目标,并且切实的在为之进行整体规划和设计。

那么西方就慌了。

因为,显然西方是没法达到碳中和的。


西方的意思是,你怎么可以真的去解决环境问题?

你解决了环境问题,还比我发展得快,我怎么活?

这是一种被戳穿画皮后的神经错乱一样的神智不清。

如同这个所谓的环保少女的发言一样。


可以预见,

自中国提出碳排放之后,

西方就会逐步的放弃使用环保和碳排放议题打压中国,

因为他们打不赢。

甚至,现在他们大肆炒作的全球变暖议题,也会被逐渐淡化。


事实上,

从西方支持日本排放核废水开始,

就意味着西方正式放弃了环保和碳排放这张牌。


至于下一张牌是什么,

那就看他们的本事了。

但是有一件事可以确定,

那就是他们的底线只会越来越低。

user avatar

爱思后!

记住主席的话,牢记在心:敌人反对的我们要支持,敌人支持的我们要反对!

不要在上西方的当,上次我们信了他们人口爆炸的鬼,损失了3.7亿人,面临人口极度老龄化的危机。现在他们又要用子虚乌有的碳税来搞垮我们的工业。

user avatar

建议先管管印度的温室气体和二氧化硫排放问题


user avatar

我们应当清醒的认识到,环保少女发言的背后,是在整个西方范围内,为难中国的绝对政治正确已然成型。

事实上而言,对于这个发言,我们不应当孤立的去看待,我们应该明白,在这背后,是什么样的舆论氛围催生了这种言论的诞生,作为一个未来必然在欧美政坛上发挥色彩的人,这个时候的发言,毫无疑问是再给自己奠定政治资本,而既然说这种话能奠定政治资本,就意味着在欧美的政治范围内,批评中国,只会带来正面效果,因此她才会毫不顾忌的,无视现实的肆意批判。

而更进一步来说:

西方对于我国舆论环境的收紧本身,也意味着,自冷战后的大瓜分时代的已经成为过去时,面对不仅仅没有成为砧板上肉,反而愈发国力强大的中国,西方也不可能在保持理智。

事实上而言——

冷战的美国胜利和苏联的倒台,对于苏联等东欧国家的利益瓜分,造成了欧美自冷战后一定时间的繁荣,因此西方在冷战结束后很长一段时间,都能保持相对的理智,再加上冷战时期,西方精英相对的确保持了一定的理性,因此冷战后的岁月中,西方对于中国的确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虚伪面具。

但是当瓜分所产生的利益消失,西方发现本来应该成为砧板上肉的中国不仅仅没有成为肉,反而还不断的抢夺市场,让他们本来的肉也逐渐变少的时候,再加上08年次贷危机造成的经济大停滞,西方理所应当的,会放弃曾经虚伪的面具,转向更加直白的围堵中国。

因此,我们应当清晰的认识到,曾经我们韬光养晦的政策,在面对西方撕下虚伪的绅士面具后,已经不起作用了,相反的,世界再一次的进入了你死我活的境地,只有一方倒下,这场你死我活才会终止。

对于我们来说,我们既然不能选择战争的开始,那么至少我们可以选择战争如何进行,以及战争该如何结束。

总而言之——

既然她说我们要彻底改变路线,那么我们就彻底改变路线,我们要彻彻底底的改变过去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的状态,反而应该主动出击,应当努力的,赢下当下的这场由西方国家挑起的新冷战。

唯有这样,我们才有生存下去的权力。

否则,等待我们的下场,将会比解体后的俄罗斯,更加悲惨。

user avatar

你养我?

你要是有本事说服世界各国养着我们,永世不反悔,我们不介意改变路线。

没有谁天生愿意搬砖。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