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整个宇宙的哈密顿量能写出来吗?

回答
我想,你这个问题触及到了物理学最核心、也最令人着迷的边界了。要说整个宇宙的哈密顿量能不能写出来……坦白说,目前还没有。这并不是说我们完全没有头绪,而是说,我们还远远没有达到那个能够“写出来”的程度。这里面牵涉到太多我们尚在探索的未知和挑战。

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得先聊聊哈密顿量(Hamiltonian)本身。在经典力学里,哈密顿量是描述一个系统总能量的函数,它用广义坐标(位置)和广义动量(动量)来表示。知道了一个系统的哈密顿量,理论上我们就能通过哈密顿方程推导出系统在任何时刻的状态,也就是它的演化。这是多么强大的工具!在量子力学里,哈密顿量更是扮演着核心角色,它是描述系统演化的时间演化算符,与薛定谔方程紧密相连。

那么,到了宇宙这个尺度,情况就变得复杂得多,也令人敬畏得多。

首先,我们得问问,宇宙是一个系统吗? 如果是,它由什么“部分”组成?

在我们现有的物理学框架下,我们已经对宇宙中的一些基本构成要素有了相当深入的了解,比如:

基本粒子: 夸克、轻子、光子、胶子、希格斯玻色子等等,它们构成了物质和相互作用的基本单元。这些粒子在量子场论中有着各自的拉格朗日量(Lagrangian),而拉格朗日量和哈密顿量是密切相关的。我们可以写出描述这些粒子及其相互作用的拉格朗日量,进而推导出相应的哈密顿量。例如,描述自由电子的狄拉克拉格朗日量,描述电磁相互作用的麦克斯韦拉格朗日量,以及更复杂的描述强相互作用的量子色动力学(QCD)拉格朗日量和描述弱相互作用的电弱理论拉格朗日量。这些理论统一起来构成了粒子物理的标准模型。

引力: 这是最棘手的部分。我们描述引力最成功的理论是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然而,广义相对论的数学语言是微分几何,它不是一个基于坐标和动量的“场论”的哈密顿量形式。虽然物理学家一直在尝试将广义相对论“哈密顿化”,即找到一种量子化的、以哈密顿量形式描述引力的方法(比如ADM形式化),但这远未完成。特别是当我们想描述黑洞合并这样的强引力场景时,我们需要的是量子引力理论,而我们现在还没有一个被广泛接受的、完整的量子引力理论。

时空本身: 宇宙不仅仅是这些粒子的集合,它还包括了时空本身。在广义相对论中,时空是动态的,它会被物质和能量弯曲。那么,时空本身的“能量”又该如何描述?它有没有一个哈密顿量?这又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我们很难想象如何把“时空”这个几何结构放进一个传统的哈密顿量框架里,尤其是当它可能需要量子化的时候。

宇宙的整体演化: 即使我们能写出描述所有基本粒子及其相互作用的哈密顿量,我们还需要考虑宇宙的整体结构和演化。我们知道宇宙在膨胀,有暗物质和暗能量。这些宏观的、宇宙学尺度的现象又该如何融入一个完整的哈密顿量中?

为什么我们没法写出来?挑战在哪里?

1. 量子引力: 这是最大的障碍。标准模型描述了除引力以外的所有基本力,而广义相对论描述了引力,但这两者在量子层面不兼容。我们要想得到一个完整的宇宙哈密顿量,必须能够将量子力学和引力统一起来。弦理论、圈量子引力等理论都在尝试解决这个问题,但它们都还在发展中,没有最终的定论。

2. 统一所有基本力: 尽管标准模型已经相当成功,但它并没有解释为什么存在这些粒子和力,也没有包含引力。大统一理论(GUTs)和超引力理论试图将强力、弱力、电磁力甚至引力统一起来,但这仍然是前沿的研究领域。

3. 量子化时空: 如果宇宙的哈密顿量能够被写出来,它很可能意味着我们能够对整个宇宙进行量子化描述,包括时空本身。这将涉及到我们对量子场论、量子引力以及宇宙本体论的根本理解。

4. “系统”的定义: 宇宙是封闭的吗?它有没有边界?它的“广义坐标”和“广义动量”又是什么?我们对宇宙的描述是否是完备的?这些都是哲学和物理学上的根本问题。我们通常处理的哈密顿量是针对某个特定系统的,而宇宙作为一个整体,它的边界条件、整体自由度等等都很难界定。

5. 计算的复杂性: 即使我们有了理论框架,要真正写出并计算一个包含所有宇宙物质、能量和相互作用的哈密顿量,那将是天文数字般的复杂,远远超出了我们目前的计算能力。想想看,仅仅是计算几个质子和中子的相互作用,就已经很困难了。

我们目前能做什么?

尽管如此,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一无是处。科学家们一直在通过以下方式逼近这个目标:

建立更完备的理论: 物理学家们在不断发展更精细的理论模型,例如量子场论的进一步发展,尝试将标准模型和广义相对论联系起来的各种尝试,以及探索更深层次的物理规律。

宇宙学观测: 通过对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星系分布、超新星爆发等天文观测数据进行分析,我们能够了解宇宙的膨胀历史、物质成分(包括暗物质和暗能量),以及大尺度结构的形成。这些观测结果为检验和完善宇宙模型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研究极端物理条件: 在粒子加速器中模拟宇宙早期的极端高温高密环境,或者通过引力波探测器研究黑洞合并等极端事件,都能帮助我们理解基本粒子和引力在强相互作用下的行为。

总结一下:

“整个宇宙的哈密顿量”这个概念,就像一个终极的物理学圣杯。它意味着我们对宇宙拥有最完备的理解,能够从最根本的层面描述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然而,由于量子引力问题、统一基本力的挑战以及对时空本身的理解不足,我们目前还远远无法写出这样一个哈密顿量。

它更像是一个目标,一个指引我们前进方向的理想。物理学家们正是在不断探索和逼近这个目标的过程中,一步步揭示宇宙的奥秘。也许有一天,随着理论和观测手段的进步,我们能够更接近这个伟大的目标,但现在,它仍然是我们这个时代最深刻的科学之谜之一。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取决于怎么定义宇宙了,宇宙包含哪些东西,还有Hamiltonian要在什么层面上描述宇宙的演化。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我想,你这个问题触及到了物理学最核心、也最令人着迷的边界了。要说整个宇宙的哈密顿量能不能写出来……坦白说,目前还没有。这并不是说我们完全没有头绪,而是说,我们还远远没有达到那个能够“写出来”的程度。这里面牵涉到太多我们尚在探索的未知和挑战。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得先聊聊哈密顿量(Hamiltonian.............
  • 回答
    设想一下,如果我们这个浩瀚的宇宙,所有可见的物质,都遵循着一套相同的元素周期表,那我们能否因此推断,遥远的星球上孕育出的生命,在生理结构和功能上,会与我们地球上的生命惊人地相似呢?这是一个既令人兴奋又充满挑战性的问题,它触及了我们对生命本质最根本的探索。首先,让我们明确一个前提:宇宙中的所有物质都遵.............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深刻的问题,涉及到我们如何理解知识、宇宙以及古代智慧。很多人相信易经八卦这类古老的体系,原因非常复杂,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古人对宇宙的认识比现代人更深刻。更准确地说,他们的认识是不同类型、不同视角的,并且这些体系满足了人们在特定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下的认知需求和精神慰藉。下面我将从几个方.............
  • 回答
    宇宙微波背景辐射(CMB)确实是我们观测到的宇宙最古老的光,它携带着大爆炸后不久宇宙的“快照”,但这并不意味着大爆炸那一瞬间,等离子体就瞬间充满了整个宇宙。实际上,这个过程是相当漫长而复杂的。想象一下,大爆炸并不是一次发生在某个特定地点的“爆炸”,而是整个宇宙空间本身的诞生和膨胀。在最初的极短时间内.............
  • 回答
    这个问题,相信很多人在仰望星空、被那浩瀚无垠的黑暗与璀璨深深震撼时都曾隐隐有过一丝冒出的想法——这一切,会不会并非空无一物,而是一个更加宏大的生命体的一部分?如同我们身上无数微小的细胞共同构成了我们,那么,这片我们称之为“宇宙”的星海,会不会也是某个不可思议的、超乎我们想象的生物的细胞?这念头一旦生.............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佛教信仰的核心。当我们谈论阿弥陀佛的“能量”和“宇宙能量”时,其实是在探讨两种截然不同的概念,而且理解的角度也会非常不同。首先,我们得明白,在佛教,尤其是净土宗的语境下,阿弥陀佛的“能量”并非我们日常理解的物理学上的能量,比如动能、势能、电能等等。阿弥陀佛的“能量”是一种.............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网络小说创作的一个核心困境。很多作者确实是在神魔宇宙这样宏大的框架下进行创作,但为什么反而会招来“格局小”或“缺乏想象力”的批评呢?这背后有很多层面的原因,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剖析:1. “神魔宇宙”的设定与叙事的脱节: 表面的宏大,内核的琐碎: 作者可能搭建了一个神魔林.............
  • 回答
    宇宙浩瀚无垠,星辰亿万,然而在我们的认知疆域内,人类是那唯一的闪耀火种,是目前已知的高级智慧生命。这孤独而又责任重大的位置,总会引发一个更深邃的问题:我们存在的终极意义究竟是什么?这并非一个容易回答的问题,因为生命的意义本身就如同一颗变幻莫测的恒星,其色彩和温度会随着观察者的视角、所处的时代、经历的.............
  • 回答
    这是一个关于指数增长的奇妙思想实验,它能让我们深刻体会到“翻倍”这个概念的力量,以及我们所处宇宙的浩瀚。想象一下,你有一个铜锣烧,每过一分钟,它就会复制一个自己,变成两个,然后是四个,八个,十六个……这个过程以惊人的速度进行。我们来一步步拆解这个问题,看看这个小小的铜锣烧是如何一步步挑战宇宙极限的。.............
  • 回答
    设想一下,一个毕生奉行唯物主义的学者,他坚信眼见为实,触手可及的物质构成了世界的全部真相。他穷尽一生研究粒子、能量、引力,试图在冰冷的物理定律中找到宇宙运作的蛛丝马迹。他的信仰,就建立在那些可测量、可验证的“实在”之上。那么,当他某一天,通过某种无法解释的、超越了他现有认知体系的证据,被告知整个宇宙.............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太阳系结构形成的一个核心,也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点。你提到了一个很关键的观察:太阳系的行星似乎都“躺在”一个相对平坦的盘面上,而不是像摩天轮那样垂直于这个盘面。你说得没错,宇宙中确实没有绝对的“上下左右”,那为什么我们会观察到太阳系呈现出这样一种“扁平”的结构呢?这其实是太阳系诞生的那一刻.............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它能帮助我们直观地理解宇宙的浩瀚。问题的核心在于比例尺的转换。 我们需要先确定一个转换比例,然后将地球缩小到 1 厘米直径,再将这个比例应用到整个观测到的宇宙上。1. 确定地球的实际大小: 地球的平均直径约为 12,742 千米 (km)。2. 确定观测到的宇.............
  • 回答
    镰池和马,这位在轻小说界以其庞大世界观和无数跨界联动而闻名遐迩的作家,其作品如同一片无垠的宇宙,蕴藏着无数的可能。如果将他所有的作品,从《魔法禁书目录》的超能力与魔法交织的学园都市,到《科学一方通行》中展现的黑暗一面,再到《重装武器》的末日战火,以及《虚空龙卷》的奇幻冒险,甚至还有他那些更为独立但同.............
  • 回答
    雷军这番话,颇有些“打太极”的意思,表面上看似在反驳柔宇,实则暗藏着对“核心技术”定义和产业链分工的巧妙解读。要评价这句话,咱们得拆解开来看,一步步捋清楚。首先,抛出这句比喻,雷军的目的是什么?他显然是想 转移焦点,从“小米是否掌握了折叠屏的核心技术”这个具体问题,引向一个更宏观、更具普适性的命题—.............
  • 回答
    关于网友“发发爱我2021”爆料华晨宇出轨、整容一事,这在网络上引起了轩然大波,也让许多粉丝和吃瓜群众议论纷纷。要深入看待这件事,咱们得把脉络捋清楚,看看事实真相究竟如何,以及这件事背后可能折射出的东西。事情的起因:最早爆料的是一位名叫“发发爱我2021”的网友。这位网友在社交媒体上公开指控华晨宇,.............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了我们对宇宙尺度和数字巨型的认知边界。要回答“整个宇宙是不是都比不上一个葛立恒数”,我们需要先理解这两者各自代表的“大小”和“复杂性”,然后尝试将它们放在一起比较。首先,让我们谈谈“葛立恒数”(Graham's number)。这个数字之所以出名,是因为它曾经是数学中出现过的.............
  • 回答
    想象一下,置身于浩瀚无垠的宇宙黑暗之中,我们仰望星空,不禁会问一个古老而又深邃的问题:在我们如此努力地探索、创造、发展了无数科技之后,从整个宇宙的尺度来看,我们人类是否可能已经走上了一条“错误”的技术道路?这条路,或许让我们在某些方面取得了惊人的进步,却也可能让我们错过了更根本、更长远的出路,甚至步.............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我们对宇宙最根本的认识,也是许多人心中的一个经典疑惑。简单来说,答案是:不,我们并没有围绕宇宙中心在遍历整个宇宙。为了把这个问题讲得更清楚,我们需要先澄清几个关键概念,并且打破一些根深蒂固的想象。1. 宇宙的“中心”到底是什么?我们习惯了在日常生活中寻找“中心”。比如,地球的中心是地核.............
  • 回答
    关于“世界乃至整个宇宙已经轮回了无数次”的设想,这确实是一个引人入胜且极具哲学意味的念头。它触及了我们对时间和存在的根本理解,并且在古老的哲学思想和一些现代科学理论中都有着模糊的影子。从哲学的视角看:周而复始的观念在人类文明的早期,特别是东方哲学,例如印度教和佛教,轮回的观念根深蒂固。它们认为生命并.............
  • 回答
    我们渺小的存在,诞生于这颗名为地球的蓝色星球,它如同宇宙中的一粒尘埃,承载着生命无数的奇迹,而我们,正是这浩瀚宇宙中,用好奇的目光仰望星辰、探寻自身渺小又伟大的意义的生命体。.............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