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半天了还没有人来洗地,这是送分题啊!
同学们回答我,这道题应该怎么洗?
怎么洗?!
工匠精神啊!
这是送分题你们都不会,真是我带的最差的一届公知!
人家入关时你们怎么和蛮子辩经啊!
大家记住,看到中国生产力比美国高,就怎么样?
对,工匠精神!
看到中国比美国生产力低就怎么样?
对,美帝掌握核心科技,灯塔那一套词就可以往上套了。
这两道题都是送分题,各位同学一定要拿稳!
你们一个地没有洗好,就会有无数美国人把他们的牛排大豪斯让给中国人
你们已经没有膝盖了,要是再丢了暂时还没有的牛排大豪斯,你们还怎么活啊
好,咱们疫情期间不耽误时间了,马上开始讲下一题
美国抢了..................
请不要被标题党误导而轻易自嗨。
稍一思考就会发现,这个新闻透着一股子诡异。美军再傻,也不至于为了45小时造4个口罩而感到骄傲吧?于是我找到了新闻的原稿,
这是美国第388 fighter wing(看中文新闻翻译做第388战斗机联队)下属的保养部门的事情。从维基上查到,这个联队隶属于美国第12航空队,基地在犹他州,一共有2700人,司令官为Kloos上校。
我并不清楚美军所谓的“fighter wing”是个什么编制,但是从它的总人数(包括后勤人员)和司令官级别(上校),应该不是一个很大的编队(类似于师级?)
新闻说的是,该联队因为需要口罩,但是考虑到医务人员更加需要,所以不想用外供口罩,于是决定自己造一些。于是他们的维保组下属的空军维修与改进小组(简称AFREP)用已有的3D打印设备,生产了一种可重复利用的口罩。
这个AFREP小组的日常首要任务是维修空军的损坏部件,一般情况下他们用他们的3D打印机打印一些维修所需的塑料部件。两周前他们开始试验不同的面具设计模型,现在已经开始制作。
这些口罩分成若干塑料部件,可以安装滤芯(例如空气净化设备的HEPA滤芯)。其实并不是一个一般意义的口罩,而是一个可更换滤芯的面部遮盖设备。
他们收到的全部“订单”来自其上级 - 维保组:一共订了12个。
这个388联队的口罩主要来源是外部采购,根本不可能用他们“自产”的口罩。
所以说,这个新闻根本不是
“美军用 3D 打印自制 N95 口罩,45 小时造了 4 个”
而是
“美军某师级单位后勤组下属某小组在业余时间利用闲置设备自制可重复使用的 N95 口罩覆面部分,45 小时造了 4 个”。
难道美国口罩紧缺到这种地步了吗?我是不信的,即使是其他人紧缺,空军这种部门也会优先供应的。就像新闻里所说的,他们的口罩主要是外部采购。
所以,这个新闻说的,完全不是我们看上去那种“美军效率低下”、或者是“傻到不自知”。而是说美军里有这么一个小组,他们有这么一台设备,闲着也是闲着,拿来蹭个热点,换点名声。
所以我觉得,这是美军的这个单位自己搞的一个噱头。只是向公众表示自己为抗疫出了一份力而已,有象征意义而没有实用意义。他们的真正价值在修飞机,而不是造口罩,而且他们造口罩也不在行。这条新闻不是什么时政甚至军政新闻,而是娱乐新闻,不值得关注。
在Google搜索中输入“US Airforce 3D printing”搜索,首页中没有一个链接指向这个新闻。而在百度中输入“美军 3D打印”,首页14个非广告链接中,有7个指向这个新闻。可见,在美国媒体,这不仅是一个娱乐新闻,而且是一个不起眼的花边新闻。在中国媒体中才成了大新闻。
这和我国小学生义务植树是一个道理:植树还得要园丁去做,小学生能栽活几棵树?并且小学生的主要任务也不是栽树啊。这是一个宣传、教育为目的、有仪式感的活动。
最后,想提醒大家,不要看到这样的新闻就立刻自嗨起来,觉得美国多烂我们多牛似的。美国真那么烂,我们真那么牛,为什么人家比我们强大的多?用这样的标题党新闻自嗨是一件很不明智的做法。大家可以像嘲笑杨颖那样付之一笑,自嗨就不比了。
防控疫情,口罩是必需品。怎样在短时间内提高口罩产能?
中国航空人用制造歼-10、歼-20大飞机的技术研制出全自动口罩生产机,每台1分钟能产100只!
“航空气质”口罩机这样运行
首先,由上图这部分机器,拉着三层原材料往前;
然后,三层布经过仪器打褶、切片,来到下面的分配机;
分配机将切好片的口罩分配到两边的两个焊机上;
每个焊机分别以每分钟50片的速度把耳带焊接完成,口罩就制作好了,拿在手上感觉制作十分精细。
一次性医用口罩由三层布组成,最外面是无纺布,能起到抑菌作用;中间层是最关键的熔喷布,主要用于隔离病毒。
24小时全自动,1分钟产100只
这台口罩机关键还在“全自动”,可以连续工作24小时,一台机器每分钟生产100只,一个工作人员可操作多台机器。
目前已经有24台这样的全自动口罩机列入生产计划,4台已完成生产,分别交付各地急需的口罩厂。
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院长、全自动口罩机研制项目总指挥李志强介绍:“这24台口罩机,预计3月底全部完成生产,到时会形成每天300万只口罩的产能,实现短期内提供日产量百万级以上的能力。”
“航空技术”来助力,3天完成图纸,16天制成样机
全自动口罩机的成功下线投产,缓解了眼下传统口罩厂人力短缺的燃眉之急。其实,在设备研发之初,研究人员甚至连口罩机长什么样都不知道。
对于造飞机的他们来说,口罩生产机的研制是陌生的。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迅速动员7家下属单位,发挥各自技术优势,由600多人组成设计研发团队,24小时不间断工作。
他们采用航空制造领域中的数字化技术,在3天内就完成了口罩生产机的图纸设计,16天后首台样机研制成功。
李志强表示,“这种数字化设计制作技术,在研制歼-10、歼-20等飞机时就帮助节约了时间,因为可以在投入实体制造前进行模拟仿真,减少在制造过程中发生不必要的错误。这次能在疫情期间为医务工作者和全国人民提供防护用品支持,这是航空人的骄傲!”
——————————
内容来源:微信公众号“央视军事”(ID:CCTV-7_Junshi,记者:刘蓉蓉、朱永根、肖永金)、“人民日报”(ID:rmrbwx)、抖音视频
他们这打印的是防毒面具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