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荣格八维se和si的区别是什么?

回答
荣格八维中,Si(内向感觉)和Se(外向感觉)虽然都属于“感觉”功能,但它们指向的方向和处理信息的方式截然不同。理解这两者的区别,就像理解向内观察自己内心的感受与向外捕捉周围世界的真实细节一样,是理解人格类型运作的关键。

让我们深入剖析一下:

内向感觉 (Si):沉浸于过往,维系内在稳定

Si,全称Introverted Sensing,是“沉淀于内的感觉”。它就像一个内化的图书馆,储存着过去所有感官经验的细节、感受和联想。Si的核心在于回顾、比较和归档,它关注的是:

过去的经验和细节的储存与回顾: Si的使用者倾向于回忆起过去的事件,特别是那些与现在情境相似的部分。他们脑海里像有一个详尽的档案库,能够准确地提取出“上次是怎么做的”、“当时是什么感觉”、“那件事的细节是什么”。这种回忆不是简单的记忆,而是带有当时情绪、环境氛围的整体回溯。
与内在已知标准的对比: Si将现在的体验与过去的经验进行对比,以此来判断事情的“正确性”、“可靠性”或“熟悉度”。如果某件事与他们过去的成功经验或熟悉模式相符,他们会感到安心和舒适。反之,如果出现偏差,他们可能会感到不安或警惕。
重视传统、秩序和稳定性: 由于Si依赖于过去的经验来建立对世界的理解,他们通常倾向于遵循既有的规则、传统和已被证明可行的方法。他们喜欢可预测性和稳定性,因为这代表着安全和可控。改变对他们来说可能意味着潜在的风险,需要经过审慎的评估。
关注身体感受和物质现实的细节(但以内在体验为主): Si也处理身体感受,比如饥饿、疲劳、舒适度等,但他们更关注的是这些感受与过去经验的关联。比如,“我现在饿了,这让我想起上次吃的那家餐厅的味道”。这种关注是内化的,是一种对自己身体内部状态的细致体会。
保守与谨慎: 在做决策时,Si使用者倾向于选择已经被验证过的方法,避免不必要的冒险。他们会反复权衡利弊,并参考过去的成功案例来做出判断。
典型的行为表现:
喜欢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或特定经历。
珍视老物件或具有历史意义的事物。
做事细致,注重细节,并且能够记住大量的细节。
喜欢有规律的生活和熟悉的环境。
在不熟悉的环境中可能感到不安,倾向于找到熟悉感。
在工作上,他们通常是勤恳、可靠的执行者,擅长遵循流程和规章制度。

Si的挑战: 过分依赖过去可能导致对新事物的抗拒,难以适应快速变化的环境,或者沉溺于过去的荣光或遗憾中难以自拔。

外向感觉 (Se):活在当下,拥抱世界的真实

Se,全称Extraverted Sensing,是“投射于外的感觉”。它就像一台高分辨率的摄像机,时刻捕捉着周围环境的动态、细节和感官刺激。Se的核心在于感知、体验和行动,它关注的是:

对当下环境的敏锐感知和即时反应: Se使用者能够迅速而准确地捕捉周围环境中发生的一切,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一切感官信息。他们对环境的“临场感”和“真实感”非常强。
直接的体验和行动: Se鼓励直接参与和体验,而不是通过思考或内省。他们喜欢动手去尝试,去感受,去“玩”。如果眼前有一个机会,他们会立刻抓住它,而不是等待完美的时机或进行过多的分析。
重视物质现实和即时满足: Se使用者活在当下,他们享受当下的感官体验,并且会积极追求能够带来即时愉悦和满足的活动。他们乐于享受美食、美酒、运动、刺激的活动等。
适应性和行动力: 由于Se能够敏锐地感知环境变化,他们通常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并且能够迅速地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自己的行动。他们是天生的行动派,善于在动态环境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硬碰硬”的解决问题方式: 当遇到问题时,Se使用者倾向于直接面对,用实际行动去解决,而不是纠结于理论或计划。他们可能更直接、更务实。
典型的行为表现:
对周围环境的细节观察入微,能注意到别人忽略的东西。
喜欢运动、冒险或参与需要体力的活动。
享受美食,对美好的物质享受有追求。
行动迅速,不拖泥带水。
在社交场合中,他们通常是活跃、有感染力的人。
在工作上,他们是出色的执行者,擅长处理突发事件和需要快速反应的任务。

Se的挑战: 过度沉迷于当下的感官享乐可能导致缺乏长远规划,忽视未来的潜在风险,或者在冲动之下做出一些欠考虑的决定。

核心区别总结:

| 特征 | 内向感觉 (Si) | 外向感觉 (Se) |
| : | : | : |
| 指向 | 内在经验、过去、熟悉感 | 外在环境、当下、新体验 |
| 处理方式 | 回顾、比较、归档、内化、维系内在标准 | 感知、体验、行动、即时反应、适应环境 |
| 关注点 | 传统、秩序、稳定性、可靠性、细节的内在联系 | 刺激、变化、真实感、即时满足、细节的外部展现 |
| 决策依据 | 过去的成功经验、熟悉模式、内在的已知标准 | 当下的环境信息、直接的感官输入、可行的行动 |
| 节奏 | 慢热、审慎、稳健 | 迅速、直接、灵活 |
| 对变化的反应 | 倾向于维持稳定,变化需要审慎评估 | 拥抱变化,善于适应和利用变化 |
| 风险偏好 | 规避风险,倾向于安全可控 | 愿意承担风险,追求刺激和挑战 |
| 核心需求 | 安全感、可预测性、熟悉感 | 活力、新鲜感、充实感 |

打个比方:

想象一下品尝一道新菜。

Si会先回忆起自己吃过的所有类似的菜肴,对比这次的口感、味道是否符合自己熟悉的“标准”,然后根据过去的经验来评价这道菜。他们会仔细体会“这个味道让我想起…”、“这个口感和上次那个有点不一样…”
Se则会立刻将注意力集中在这道菜的实际味道、口感和香气上,用最直接的方式去体验,并根据当下的感受来享受或评判它。他们会直接说“这个味道不错!”或者“这个口感很特别!”然后直接去享受下一口。

总而言之,Si是在经验的土壤中耕耘,通过内化和对比过去来理解现在,追求的是一种稳定的内在感受;而Se是在世界的舞台上起舞,通过直接的感官输入和即时行动来拥抱当下,追求的是一种鲜活的外部体验。这两种功能都是非常有价值的,只是它们的方式和重点不同。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一. 感觉功能是什么?[1]

感觉功能,顾名思义就是指具体的感觉,如我们上一篇简单提到的那样,感觉功能需要通过物/人的实在性表征:譬如说样貌、色彩、形状等等才能够进行感知。与Ne及Ni功能一样,Se与Si功能也属于非理性功能(即知觉功能),它们往往不能够对事物下判断,而只能是看到信息或信息的指向性。知觉功能让我们看到某种事物的样子,它的本质是一种感知、视野,是接收并处理外界信息的一类功能。在个体身上是个体所偏好且惯用的看待问题的角度与层面,是个体对客观事物外部特征的直接反映。

普通心理学对于感觉的定义[2]

1)感觉提供了内外环境信息,通过感觉,人能够认识外界物体的颜色、形状、气味等,从而了解事物的各种属性。通过感觉,人还能够认识到自己机体的各种状态,比如饥饿、寒冷等,从而有可能实现自我调节,比如饥则食。

2)感觉保证了机体与环境的信息平衡。人要正常生活,必须保持和环境平衡,其中包括信息的平衡。信息过载或不足都会破坏信息平衡。比如有人认为大城市由于信息过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也有研究发现由“感觉剥夺”造成的信息不足,也会使人产生无法忍受的不安和痛苦。

3)感觉是认识过程的开端,是一切较高级复杂的认识活动的基础,也是人的全部心理现象的基础。人的知觉、记忆、思维等复杂的认识活动必须借助于感觉提供的原始材料。人的情绪体验也必须依靠人对环境和身体内部状态的感觉。

而实际上,人们在运用感觉去认识的时候,会同时运用到内外倾感觉功能,譬如下面这个例子:

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从感觉开始的,它是最简单的认识形式。例如一个红苹果,我们用眼睛看,知道它的颜色是红色,形状是圆形;用嘴咬,知道它的味道是甜的。这里的红、圆、甜就是苹果这一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感觉是人的认识过程的初级阶段,是人认识客观世界的开端,是意识形成和发展的基本成分。感觉的特点主要有三点:

1. 反映的是当前直接接触到的客观事物;

2.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而不是整体;

3.感觉的内容和对象是客观的,感觉的形式和表现则是主观的。[3]

如果我们在感知事物时,没有外倾感觉功能的介入,我们就无法得知所感知的事物是什么样子,甚至可以说的是,如果连外倾感觉这一基本原始的功能都已不具备,这个人就很可能已经成了植物人;而如果在感知事物时,没有内倾感觉的介入,我们就难以辨别外界的信息是什么,更难以对外界的客观事物做出反应,以致于我们可能连此前内化的经验、印象、信息等都会逐步丢失,如果要举一个极端的内倾感觉功能丧失的例子,那便是如今我们所熟知的阿茨海默症(俗称老年痴呆症),这是相当危险的情况。

可以说的是,感觉功能是我们进行认知活动的基底,如果没有感觉功能的参与或是丧失了感觉功能,我们的认知力、判断力也都不复存在。

心理学上对感觉的刺激来源划分 [4]

内部感觉:是指由有机体内部刺激引起,反映内脏器官、身体平衡及自身状态的感觉。内部感觉主要有运动觉、平衡觉、机体觉(也称内脏感觉)。

外部感觉:是指由外部刺激引起,反映外部事物个别属性的感觉。外部感觉主要由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肤觉。

荣格八维中的内外倾感觉实际上与此定义相符,文章进行到此各位应该也能够明晓,荣格八维功能主要讨论的是同属性功能的主要受刺激来源,进行再分类。当我们说感觉功能时我们对此的定义只有模糊的感受,但如果将感觉功能分为内倾感觉/外倾感觉,我们便能够更好地理解感觉功能的运作及表现,这也方便我们将人个体的功能与原型进行分类描述,给出更精细的理解。

外倾感觉Se在感知事物的时候,往往带来是沉浸式的体验及印象。外倾感觉对当下的环境、氛围、变化往往有高度的感知力及注意力。Se主要针对于对外界、或是物体表征实实在在的感知,在Se主导的类型眼中,她们对事物的印象完全如照相机一般生动形象,也由于她们对事物的感知是如此实在,因此她们讲故事便能够给他人带来身如其境的体验。

但也正是因为Se主导的类型对当下的环境是如此敏感,她们对事物的注意力往往是转瞬即逝,这点与Ne主导的类型有些类似,只不过Se主导的类型更加容易受到外界的刺激,所有实感性的活动和体验在她们看来都是如此美妙,以致于她们完全印证了刻板印象中的外倾者——开朗活泼、注意力转移极快(有时会被误认为是多动症)、乐于参加聚会活动、人际关系广泛(但实际上Se主导往往有强迫性社交的情况),易于适应环境。

内倾感觉Si感知事物的方式与“触景生情”这个词汇很相像,它的注意力并非在对事物实际的样子、形状、味道上,而是在于被客体激发的内在感受上。譬如说Si主导的类型,可以通过吃番茄炒蛋回想到许多年前家中的年夜饭,看到路边的棉花糖会想到小时候的物质条件,看到一双拖鞋会想到以前常穿的人字拖上,仿佛如今就是过去的“此时此刻”。Si旨在对事物内部刺激的关注,往往Si功能的表现带有高度个人化的色彩,里面存储着大量独属于个体的印象、信息等等。

荣格曾在他的《心理类型》中举过一个Si功能的绝妙例子[5]

例如,当几个画家描绘同一处风景时,他们都试图忠实地再现它,但他们的描画却是彼此不同的,这并非仅仅因为能力的差异,而主要是因为其不同的观看方式;实际上,在某些绘画中还存在情调和色彩及形式处理方面的显著的心理上的差异。这些特性显露了主观因素的影响。主观因素在感觉中的情形与我们前面所讨论的其他功能中的情形基本上是一样的。它是一种无意识意向,从根源处改变了感性知觉(sense-perception),使其失去了纯粹客观影响的特征。在这种情况下,感觉主要与主体相关联,其次才联系到客体。主观因素之可能具有多么强大的影响力,这在艺术中显示得最为清楚。主观因素的优势状况有时会达到完全压抑客体影响的程度,然而,即使感觉变成了对主观因素的知觉,沉溺到了纯粹刺激的水平,但感觉毕竟仍然是感觉。内倾感觉因此而定向。真正的感官-知觉确实存在着,但看上去与其说是客体依其本色渗入主体,不如说是主体以极其不同的观点观看客体,或者说主体看到了与别人完全不同的东西。 事实上,主体像任何他人一样知觉到了同样的事物,只是他并不满足于纯粹的客体影响,而是关注于由客体刺激所激发出来的主观知觉。主观知觉明显地不同于客观知觉。他所知觉到的东西根本无法在客体中找到,客体至多不过做了某种暗示而已。即是说,虽然人人都有知觉,但它并非直接源于事物的客观行为,也并非作为纯粹的意识产物给人留下的印象——它太真切了,以至于不能这样说。

在此前的文章我们有讲到过,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例子正是Si内倾感觉功能的典型表现,当被蛇咬成为了一种强烈的主观知觉时,即使外倾感觉(客观知觉)看到的只是类似蛇形状的绳子,但由于主观知觉的印象刺激强过了客观知觉的刺激,Si便会本能地将对蛇的恐惧施加到了绳子上去。而我们也提到过情绪化往往基于感觉功能,尤其是内倾感觉功能,所以Si主导的类型在现实生活中可能会被他人误解为Fi主导的类型,因为她们对事物的感觉都是极其私人、易被他人误解/难被他人理解的,甚至易由自身的认知扭曲客观现实。Ti功能与之相比实际上有逻辑可循,而Ni功能与之相比实际上更能传递共同的无意识意象。

同样的大众对于Si功能优势的类型的认知也存在一定误解,即SJ就是经验主义、集体主义、随波逐流等等。其实并非是这样,他们实际上依赖的是被个人认同的内在知觉,这些特征其实更多是受国内环境意识形态的影响,如果在集体主义的氛围及场合中,能够让SJ感觉到舒适、安全,他们便会将个人的内在感觉的认同与此相绑定;但如果在集体主义的氛围及场合中,能够让SJ感觉到恐惧、不适等诸多体验,他们个人的内在感觉认同反而可能会与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相绑定。SJ的Si功能表现是易受长期环境,所给他们内化各种体验是否舒适影响的,假设一个SJ生活在欧美环境,他们所展现出的样子会和国内的SJ不同,相对而言他们可能会更强调个人自由、英雄主义,甚至普遍会比国内的SJ更外向。但无论怎样,SJ的共性是——无论如何,在行为认知甚至情感上他们高度依赖于自身内在感觉的刺激,所追求东西的都是与契合内在感觉高度契合,让内在感觉将它的内容尽情释放出来,以此感到内在的舒适和平衡

总的来说,Se重点在于外在的、当下的感觉,Si重点在于内在的、过去的感觉;Se重点在于活在当下,Si重点在于“触景生情”;Se追求当下感官上的刺激或舒适,Si注重内在感受上的刺激或舒适;Se注重事物的表征,客观看起来的具体模样,Si注重事物的内觉,所主观感知到的具体模样;Se要让自己的视角尽可能服从事物原本的样子,Si要让自己的视角尽可能服从内在对事物的感觉

二. 基本的感觉功能释义

来自荣格分析师John Beebe三步法定义,各位可视为功能的三个阶段,在优势功能位置的思维功能,往往可以完成一个功能三个阶段的步骤,而在劣势功能位置的情感功能,往往只能完成两个阶段、甚至一个阶段的步骤。

Si (内倾感觉):

实施→查对→录入

【实施】开始使用某方案、体系或经验

【查对】查对其真实性和正确性

【录入】(记录、算作)成为整体的一部分

(Implementing)→(Verifying)→(Accounting)

即:我实施某个经过检验的方案>>>查对这个方案的正确性>>>无论结果如何,都会做些总结,记录到自己的经验中

为了更方便各位理解,在此做出扩充说明:

Si功能所实施的检验,即指是否被主观知觉所认可,从而感到舒适。查对意指主观感觉与客观感觉的对象做感觉上的对比,而一般Si功能由主观知觉影响,因此无论哪种感觉或是现实情况是更可信的,Si功能都会把此次的经验内化成整体主观知觉的一部分,以便以后使用,并让主观感觉中的内容使自己更加舒适。

而往往Si前二功能的类型,会相当大程度地过度加工客观环境中的信息,有时几乎完全以自身的主观知觉替代更为实际的客观体验,这会让他们对于客观现实的感受有一定扭曲,甚至可能会出现“指鹿为马”的情况:披萨和大饼是一个东西,因为它们给我的感觉是一样的!

特别在外倾理性功能Te、Fe没有完全分化稳定时更易如此,Si前二位的类型需要借助符合客观现实的价值判断标准去帮助自己明辨哪些东西是真实存在并发生的,哪些不是,如果能够更多基于现实,这可以帮助他们领悟事物的更深层意义,而非完全局限在自身的主观知觉中。

而他们的主观知觉是如此强烈,为了更多契合它,SJ类型可能压抑外倾直觉Ne的使用,从而忽略了概念的更多延伸运用,从而导致对事物的认知及感知会过于地单一。当然,ISJ类型更符合我们所说的这种情况

但如果将他们安排在可以发挥内倾知觉优势的位置上,譬如说会计、财务审计、应试教育的学生等,便能够展现出他们对规则的高度掌握与严谨细致,执行任务时的高尽责性标准。无论规则、标准、经验是好是坏,只要Si优势的类型对其留心,他们对其或正面或负面的感觉都很强烈。

他们在这些岗位上可以更多调用工作已有的规范、经验和标准并很好地完成任务,而无需过多地去想象可能性以致于拖延或脱离任务原意,而他们也难以过度关注外界的变化以致于频频出错、注意力转移过快。

他们对事物的觉知,哪怕是细微的变化也是如此敏感,比如一个杯子的内壁上出现了裂痕,但Si功能优势的类型却能往往通过喝水或是其他细微的方式,感觉到杯子与以往不一样。这使他们在——对制定规则、debug亦或是数据统计分析等对处理信息具有高度细致且重复性的要求的职业,更具有优势及胜任力。 Si一二位的类型往往是标准尽责的好学生、好员工,他们对自身主观知觉所认同的上司、同事是相当忠诚的——只要这个人所做的事情大部分在Si的主观感觉中是好的,或至少是舒适的,符合事物内在的规则、经验的。 但如果一个人与他们交恶,他们也更容易去翻旧账,以至于过度反刍并积累对一个人各式各样的负面,如果情况一直没有得到好转,他们会不断强化这一负面感觉,直至老死不相往来——除非这个人在现实中,做了能够让Si优势的类型刮目相看的事情才会好转

补充:知觉功能与判断功能不同,判断功能代表的是价值取向,只要同种判断功能在前四功能位置,即使是不同类型,也依然有共性可言。而知觉功能代表的是看待问题的角度、层面,共性范畴相对判断功能更窄。不同类型之间,只有同种知觉功能在明显优势的位置(一二功能位置),看待事物的角度才有共性可言。

Si功能在一二功能位置的类型:

ISTJ ISFJ ESTJ ESFJ

Si功能在三四功能位置的类型:

INFP INTP ENFP ENTP

可以说的是,在荣格八维理论模型中,差异最大的依然是N和S。判断功能中的价值取向的差异我们可以理解、求同存异,因为那是属于我们理性认知范畴内的事物,而知觉功能中的看待事物时的角度与层面问题的差异,那就是一团不可名状、难以理解的事物了,因为知觉功能并不是属于理性认识范畴内的东西(非理性功能)

Se (外倾感觉):

参与→体验→享受

【参与】成为其进展的一部分

【体验】感受到其发生和经过

【享受】从其中得到乐趣

(Engaging)→(Experiencing)→(Enjoying)

即:在事情已经发生时,我参与到事情中>>>体验事情的发生和经过>>>并从中享受乐趣

外倾感觉所看到的是实实在在的客观环境、感觉。而实际上,Se所包含的内容远不止于享乐,譬如说蹦迪吸烟喝酒烫头,这样理解未免过于肤浅了。可以说的是,Se作为高度契合客观事实的、具象化的功能实际上也包含察言观色、临场发挥、如实相告的功能,它所看到的事物是实实在在的,甚至是最接近于“客观现实”的东西。

外倾感觉就如同一台拍立得一般,忠实地参与、体验并享受了客观环境所带来的内容,而其中既不带有主观加工,但时间一久,拍立得的“相片”(隐喻:体验)便会黯然失色,以致于外倾感觉必须时时刻刻地与外界互动,才能够保证自己的“相片”(体验)一直是多姿多彩的。那些“相片”一旦失色(某种体验再也不能够留住它的注意力),外倾感觉便会寻找新的体验,并毫不留情的抛弃它们。

对于SP类型而言,由于感觉都是那么的实在、具体且转瞬即逝,以致于很多时候他们容易压抑内倾直觉Ni功能的使用,他们难以领略到某种事物更深层、更具体的意义及隐喻,当然,ESP类型更符合我们所说的这种情况。

补充:见Si功能描述中的补充

Se功能在一二功能位置的类型:

ESTP ESFP ISFP ISTP

Se功能在三四功能位置的类型:

ENFJ ENTJ INFJ INTJ

Si和Se功能在本篇就不专门举例子了,此前穿插的例子应该能够让各位理解到其释义和表现。感觉功能毕竟是荣格八维功能中最易理解的功能,再更多举例子未免显得多余,反而可能把人绕晕了。

三.Si与Se功能在不同功能原型位置上的表现:

余下内容请付费查看

以下是知识星球的设置,另设置了付费社群(可自由谈论知识内容、社员之间互通有无),目前费用400/年,或499可在微信小程序内永久回看。报名还请联系知乎个签

课程小程序,扫码可购买24篇荣格八维文章,499r永久回看:

该如何分析自己的类型及类型形成原因?

更专业精准的ALP荣格八维测试:

测试者对ALP荣格八维测试的反馈:

确认荣格八维类型/MBTI类型最好以咨询为准,具体请见:

若化生荣格八维入门教学班,更加系统地学习荣格八维理论:

关于MBTI/荣格八维十六类型解读请见:

更多MBTI、荣格八维系列文章汇总:

付费文章节选:新解荣格八维理论系列






声明:本文来自涅九文化传播团队主理人若化生

本系列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以及任何形式的抄袭篡改行为,仅供学习用途,侵权必究

涅九文化传播团队专栏: 涅九文化传播

另欢迎各位加入荣格八维及九型交流群,目前此群雏形已基本完备,群文件有大量有关九型人格、荣格八维、精神分析、分析心理学的资料与书籍。同时也包括一系列社科、哲学、文学的内容分享。

荣格八维九型交流群群号:1077078956

欢迎各位进来日常SPA,也欢迎大佬进来带萌新。本着科学严谨的态度,我们拒绝易学人格学,八卦风水等迷信人士的加入与相关话题的过度讨论。更拒绝所谓的人脸识别——通过人脸判断人格型号,这不仅不尊重隐私,也不科学合理 ,但支持基于凯尔西十六气质理论对公众人物进行气质识别。

投食吗【探头】

参考

  1. ^若化生的知识星球文章 https://zhuanlan.zhihu.com/p/386116030/edit
  2. ^ 彭聃龄.普通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83-93
  3. ^ 梁宁建.心理学导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117-129
  4. ^ 彭聃龄.普通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83-93
  5. ^ 荣格《心理类型》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荣格八维中,Si(内向感觉)和Se(外向感觉)虽然都属于“感觉”功能,但它们指向的方向和处理信息的方式截然不同。理解这两者的区别,就像理解向内观察自己内心的感受与向外捕捉周围世界的真实细节一样,是理解人格类型运作的关键。让我们深入剖析一下: 内向感觉 (Si):沉浸于过往,维系内在稳定Si,全称In.............
  • 回答
    哎,遇到这种事儿,心里肯定有点不爽。你同事直接给你扣个“智商税”的帽子,这事儿确实有点过。咱们得有理有据地反驳,让他明白你的选择并不是盲目的。别急,我帮你捋一捋,怎么把这个道理说清楚。首先,咱们得理解他为什么这么说。八千块买手机,对很多人来说确实是一笔不小的开销。他可能觉得这个价位的手机性能过剩,或.............
  • 回答
    “辣笔小球”的案件,可以说是当前网络舆论环境下一个非常值得我们深思的案例。一个在网络上拥有相当影响力的人物,因为其言论触碰到了法律的底线,尤其是涉及到了英烈名誉的保护,最终被判处有期徒刑八个月。这不仅仅是针对一个人的惩罚,更是对整个社会价值观的一次重申和对网络行为的一次敲打。如何看待“辣笔小球”案件.............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荣格斯(Jungian)心理类型理论中,关于每个类型第三至第八功能的一些具体表现。这部分内容通常是理解一个人如何与世界互动、如何做决策、以及他们内在世界运作方式的关键。与其说是“功能”,不如想象成是驱动一个人心理活动的不同“模式”。咱们一个个类型来看,尽量贴近生活化的描述:一、 分析.............
  • 回答
    网易云音乐推出的荣格心理测试,因其趣味性、娱乐性以及与音乐结合的独特性,在用户中广受欢迎。然而,要评价这个测试,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审视,包括其理论基础、实际应用、用户体验、潜在的局限性以及整体价值。一、 理论基础:基于荣格原型理论的尝试网易云音乐的荣格心理测试,顾名思义,是借鉴了瑞士心理学家卡尔.............
  • 回答
    你想了解荣格的64型人格模型里,SeO和SeB这两种具体的组合,并且希望我能以一种更生动、更贴近生活的方式来解释,而不是那种条条框框的列表。没问题,我们来好好聊聊。想象一下,我们每个人就像一个舞台,而我们的人格就是在这个舞台上演绎的剧目。SeO和SeB,你可以把它们看作是同一个主演(Se,也就是感知.............
  • 回答
    荣耀 60 搭载骁龙 778 处理器,起售价为 2699 元,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定价。要评价其价值和定价策略,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 荣耀 60 的定价是否值得买?从“值不值”这个角度来看,答案并不是绝对的“是”或“否”,而是取决于你的个人需求和预算。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评估:1..............
  • 回答
    荣耀Magic4 系列确实有机会在高端市场与OPPO、vivo、小米等品牌展开激烈的竞争,并有可能打上“高端品牌”的标签。要实现这一点,荣耀需要抓住以下几个关键点,并将其贯彻到产品、品牌和市场策略中:一、 产品力是基石:Magic4 系列能否在硬件和软件上全面领先? 极致的屏幕体验: 高端手机的.............
  • 回答
    荣耀 Magic V 系列折叠屏手机是否会成为新一代“理财产品”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但需要更细致地分析和更长的观察期。 “理财产品”在这里可以理解为具有保值增值潜力的电子产品,也就是俗称的“不跳水”甚至“升值”的产品。首先,我们来定义一下什么样的电子产品有可能成为“理财产品”: 稀缺性: 限量.............
  • 回答
    这个问题,老实说,问到点子上了。荣耀现在归了新东家,很多朋友都关心:这品牌还跟以前一样吗?值不值得继续掏钱?这事儿得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得承认,荣耀已经不是那个“华为的荣耀”了。这个是最核心的一点,也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2020年底,华为将荣耀整体出售给了深圳市智信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这意味着荣.............
  • 回答
    最近,关于荣耀总裁赵明疑似借新型肺炎疫情宣传自家产品一事的讨论甚嚣尘上。此事之所以引起广泛关注,是因为它触及了在特殊时期企业营销行为的边界和道德考量。究竟这种做法是否妥当,我们不妨从几个层面来详细分析。首先,我们来看赵明总裁本人或荣耀方面可能的回应和意图。从营销的角度来看,在疫情蔓延的特殊时期,人们.............
  • 回答
    荣耀 Magic4 系列全球发布在即,2 月 28 日这个日期早已被许多科技爱好者们锁定。作为荣耀旗下的年度旗舰,Magic4 系列承载着太多的期待,毕竟在前代 Magic3 系列惊艳的表现之后,大家对新款旗舰的胃口早已被吊足。那么,在正式发布之前,我们能从各种爆料中拼凑出 Magic4 系列的哪些.............
  • 回答
    荣耀在深圳坪山自建工厂,并传出工人薪水比行业高出 50% 这个消息,确实让人眼前一亮。这背后透露出的信息,绝不仅仅是简单的“发钱多”这么简单,值得我们从多个角度去细细品味。首先,从荣耀自身战略角度来看,这是“实力”与“决心”的体现。 成本与控制: 手机制造是个高度精密的流程,对供应链、生产线、品.............
  • 回答
    荣耀未来能否升级鸿蒙系统?详解与解读关于“荣耀未来能换鸿蒙吗”这个问题,答案并非简单的“是”或“否”,而是需要深入理解荣耀品牌独立后的发展策略以及华为鸿蒙系统的授权模式。荣耀与华为的“分家”:技术传承与独立发展在2020年底,荣耀品牌从华为独立出来,这标志着荣耀在产品研发、供应链管理、市场销售等方面.............
  • 回答
    荣耀的产品质量,这事儿得掰开了揉碎了聊。毕竟,作为一个曾经华为的“嫡系”,现在独立出去自己闯荡,质量这根弦儿一直绷得挺紧。总的来说,荣耀的产品质量,在我看来,可以用“扎实可靠,性价比高”来概括。 并不是说它在某个方面能做到业界天花板,但综合来看,它的产品都给人一种“用得放心”的感觉。亮点方面,我觉得.............
  • 回答
    荣耀智慧屏X1和第一代Pro,这两款产品虽然都属于荣耀智慧屏家族,但在定位、功能和用户体验上,确实存在一些明显的差异。如果非要找出它们之间的区别,并且尽量说得细致一些,不带AI的生硬感,那我们得从几个关键点来聊聊。首先,从定位上看: 荣耀智慧屏X1 更偏向于主流市场,它追求的是一个性价比高、体验.............
  • 回答
    荣耀30S和红米K30 5G,在2399这个价位上,都是挺有竞争力的选手。要说哪个“更香”,还得从几个关键点细细掰扯掰扯。首先,看核心的“脸面”——屏幕。 荣耀30S: 用的是一块6.5英寸的LCD屏幕,分辨率是2400x1080,支持90Hz刷新率。LCD屏的好处是相对省电,而且在日常使用中,.............
  • 回答
    荣耀 60 系列,可以说是荣耀在2021年底交出的一份答卷,主打年轻、时尚、影像。当时发布了荣耀 60 和荣耀 60 Pro 两款机型,定位上各有侧重,但都围绕着“美”和“玩”这两个词展开。荣耀 60 系列整体的亮点 设计语言: 这是荣耀 60 系列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地方。尤其是荣耀 60 Pro.............
  • 回答
    荣耀CEO赵明“内卷论”:将苹果“卷”下来,究竟是口号还是野心?荣耀CEO赵明那句“把苹果卷下来才是本事”,在如今竞争白热化的中国手机市场,无疑是一记响亮的耳光,也是一个大胆的宣言。这句话掷地有声,不仅点出了行业“内卷”的残酷现实,更昭示了荣耀的勃勃野心。那么,荣耀能否真正做到这一点?国内手机厂商的.............
  • 回答
    荣耀V20 (6+128GB) 和小米8 (8+128GB) 都是当年非常不错的旗舰手机,但定位和侧重点有所不同。选择哪款更好,主要取决于你的个人需求和偏好。下面我将从多个维度详细对比这两款手机,希望能帮助你做出决定。一、 品牌和定位 荣耀V20: 荣耀是华为旗下的子品牌,主打年轻、科技、潮流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