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每个小区都有一套中介,不是一个,是链家、麦田、中原…一样一个,每家门店十好几个人。
一笔中介费10到30万,我不知道中介平均工资多少,算20万不能再多了吧。等于平均一个人忙活一年就卖一两套房,这劳动生产率也太低了,人力浪费程度不可思议。
为啥这么低呢?因为这行极端内卷,每天就想着跟同行抢单抢房源,高强度人盯人防守。其他行业内卷竞争的结果都是降价,只有中介内卷的成本最后都被购房者承担了。
中介越努力,买房越难,咄咄怪事,咄咄怪事。。。
你和我遇到的某家的中介一模一样,而我,就是你说得“不想付小几万中介费”的那种人!
当初,我先在他们网站上看到新挂上的一套房,直接拔了旁边留的顾问电话,被约到了店里。
先是实地看房,因为某家店就在小区外面,就直接刷卡进去——中介有小区的门禁,也有钥匙,所以不费吹灰之力就进了家里。
但先带我看的三套,都不是我网上中意的那套,但中介十分之热情,说那边朝向好呀,这里阳台大呀,反正就是有更多更好的选择。
还好先看的三套所谓的“优点”并不够明显,甚至有套感觉像是被当公厕用过一样让人触目惊心。
果断没有被套路,还是要看自己选的的那个,但千呼万唤却迟迟出不来:一会儿说业主电话打不通,一会儿说业主正在从广州往回赶。
反正整体思路就是,既然还要等个三十分钟到一个小时,那不如再“免费”带你看几套“性价比更高”的,还有旁边小区“带学位”的。
多年以后,我唯一庆幸的是,之前对那个片区做了一点点功课,我知道那所谓的“性价比”翻译过来就是“老破小”,学位,也只是一个噱头。
但因为我的确不是一个常年走在江湖的人,身上学生气太重,从进店就被分析透了,所以他们一个下午都是带着我转圈。
快到傍晚了,他们看我还是坚持要等中意的那个,终于说业主到时车库了,但有点事,让我跟女中介回他们门店喝茶,男中介去要钥匙。
然后就到了他们的狭小会议室里面,茶水上来,女中介对我女朋友一阵“羡慕”:真好,愿意给你买房的男孩子是宝啊。
我们俩都不知所措,她又笑着问了一些基本信息,诸如户口社保,是否领证之类,我们主动问了公积金贷款的事。
她对我们俩的基本信息十分满意:符合顺利签约的所有条件。不过她也透露,如果有些项目不符合政策要求,她也有“办法”解决,象征性收点手续费就好。
但对公积金贷款一事,她十分反对,认为我们必须要以两个人名义才能贷最高额度,而且申请过程和时间太复杂太漫长,对买房不利。
这是我们因为没有提前做功课,给自己挖下的一个大坑,直到一年后“填坑”被她们推荐的银行罚了高额利息时,时才回过神来。
过了一会儿,男中介看着兴高采烈地回来了,说终于拿到钥匙了。然后两个中介一起坐下来给我们讲“标准买房流程”。
先验了我们准备的的资料,全部合格。他们交换了一个眼神,都笑着说:“看来我们今晚就能签约成功了!”
然后很快就拿来了大概二十多页的三份合同——我们吓了一跳——业主不是才刚刚从广州赶回来吗?都不用谈了就直接签约了吗?
我们要去先看房,他们却又开始顾左右而言他,说业主还有其他事,现在又不在房子,要等会才行。
等待的时间里面,女中介就耐心地和我们聊天,问我工作的一些事情,表现出来对我们工作生活的极大热情,时不时再给我一些不错的建议。
中间他们再穿插讲最近深圳房价涨得多快多吓人,一会儿说还有几个人要看这套房,然后相互聊今天抢着签合同的有多少人,还有几个买家同时抢一套房子还死活不相让之类的事。
直到晚上十点,我们才进到房子里,唯一让人欣慰的是,房子内部情况和网上照片上是一样的。
然后就是在疲惫不堪的状态下谈合同,我们第一反应当然是砍价。
她们第一原则是一定不让业主现身,所有的沟通都是他们传达,女中介陪着我们,男中介看似风尘仆仆地跑进跑出传递消息,有时会说出去打电话确认之类。
业主好像晚上了还挺忙,一会在小区附近,一会儿又好像在另外一个地方,但并不耽误和中介的沟通。
同时,不管怎么沟通,结果都是一样,业主坚决不同意降价,一点都不会让。
因为另外一对夫妻正在旁边会议室等着,他们已经提出了加十五万买这套房,只是因为我们最先来看,有个先来后到,中介帮忙压住业主了,不然我们连签约机会都不会有。
最后我们实在太累了,就提出要不算了,没想好。
女中介大惊失色,说你们也真的是,都辛苦了大半天了,好不容易有自己看上的房子,现在不买,这辈子再也没有这样好的机会了。
并且,她提出保证,这次她亲自去找业主,一定帮忙给我们砍价。
又过了二十多分钟,她“气喘吁吁”地回来,喝了口茶,高兴地说“成了!”我们一阵惊喜,有种劫后余生的宽慰。
但消息却让人大失所望——业主只愿意降3万!我们本来也没敢奢想十万八万的,但希望能把零头那个“5”去了,结果只减了“3”,还有“2”。
但后面再怎么坚持也没有转机了,我们内心其实也是看上房子的,就无可奈何地妥协了,准备签合同交定金。
这时女中介告诉我们,他们的佣金是按总价3%收取,因为太累我第一下并没觉得3%这个数字有多大。等准备写名字时,猛地一算才反应过来,差点吓出尿来——妈的,十好几万啊!
网上说“六个钱包”才凑齐首付,对于来深圳刚几年的我,何止六个啊!从双亲到姑舅,从同事到同学,全被我掏了个遍,已经超过十六个钱包了!
而且我还办了四张信用卡,准备前半年慢慢套现过日子的!
她们就这“巴拉巴拉”几下,要的比我向我姑借得钱还多啊!短短五六个小时,十几万,他妈的!我当时的心情就是这样。
我坚决不同意了,我说我只能给两万。
那个男中介冷笑一声出去了,对他同事说:“姐,我让那一对夫妻直接去签吧。”
女中介显得怒不可遏,严厉批评我:“你都一个成年人了,开这种玩笑好玩吗?你以为小孩子做游戏吗?!”
批评了很多内容,还不时提及我之前和她聊的我的工作内容,但中心思想就一个:你一个五尺大男人,几百万的房子,这点中介费都出不起?!
我也也十分不耐烦,直接告诉她:我就是出不起!
她又开始“好言相劝”,然后三次出去向“高层申请”,最后“痛苦地”做出决定:减三分之一,不能再少了!
几轮争吵中,大家看着都失去了耐心,其实是我自己头越来越昏,喊了个五折,女中介说成交!
然而,一瞬间发生了诡异的事情——业主夫妇从街对面走了出来,出现在我们面前,已经带齐了所有签约资料。
原来业主早被叫到附近来了。
整个签约过程,不到二十分钟。在选择贷款银行时,中介一定要我选择工行,说大行放心,其他的都是杂牌小行,问题超多。
一周后,我们去他们总部过户,中介把我们带给她的一个姓陈的女同事,那个女同事和工行贷款经理坐在一起,煞有介事地看着我的资料半天,很早就被中介“审核通过”的资料,却突然被那个女的打回来——说工资流水不够,要重新做,交一千块钱!
“重做??”我问那个笑嘻嘻的贷款经理,“这东西还能重做?这不是明摆着让我……”经理摇摇头,示意有摄像,不让我把“造假”两个字说出来……
本来高额的中介费已经让我很愤怒了,没想到最后一刻还被这个面都没见过的女人临门一脚摆一道,我怒不可遏,打电话给女中介:“我要毁约,TM的!”
女中介风轻云淡:“唉呀,几百万都交了,还在乎一千块钱?小鬼难缠,别因小失大。”
我说我一分钱也不想交,女中介见我态度恶劣坚决,说她去处理。
几分钟后,她电话过来,说帮我砍价了,只要八百。最后见我还不搭理,她又说我只出四百就好,她帮忙出四百,并很快给我发了个转账截图。
在这几分钟里,我也冷静向同事咨询了毁约的一些情况,知道真的毁约,我除了损失定金和高额违约金外,中介的费用一样不会少,他们永远是有利可图。
忍着吃了苍蝇一样的恶心,转了四百过去……
最后交房那天,不小心听到业主在阳台上给她亲戚打电话:
“某家中介太黑了,我们当时急卖,报价比平均价低……中介先是要我们报平均价,后来又要求我们出卖房佣金。我们很生气要换成某房的中介,他们才作罢……”
“对,对啊,因为报价低,一挂出来就有买家来了。中介和他们公司却和我们商量我们的佣金让买方来出,最后在总价后面加了五万……听说买我们房子的小两口,被带着兜了一个下午……”
我一直是以为我辛辛苦苦砍下去了三万……
敢说我小几万的中介费都不愿出的人,已经没有人味了!
不得不说,你真是一个非常合格的房产中介。
眼光独到,只能看到钱。看待问题的角度也是非常的没有人情味儿。
没办法,是你所在的暴利行业,让你“蜕变”得如此之快之彻底。毕竟,耳濡目染的,都是几百万上千万的钱哗哗哗地流。
同样,也是这个暴利的行业,让你的心理彻底失衡了——买房的人不地道,大几百万的房钱往外流,小几万的中介费都不想流到我这里!
生活的不易,赚钱的艰难,已经入不了你的法眼了。
你甚至觉得,没有你,买房的人那几百万几千万根本都流不出去了,所以你的中介费收得理直气壮多多益善。
中介这个行当,最尴尬的地方就是:
它的确投入了很多成本,提供了重要服务,确实值得收费。
但是它价值最高的服务,却是免费提供的 —— 那就是房屋信息的网站。
这个你必须要承认。
比如链家,没有这么个网站,让我自己一套一套满上海去找二手房,这简直是天方夜谭。
要建立并维护这么一个房屋信息网站,成本是非常高昂的。
不信你自己创办一个免费浏览的二手房信息网站试试?哪怕有人帮你把服务器、技术开发费等全部出了。如果你不继续养一堆人去高频度的更新信息,维护信息,不出一个月,你的网站也会被无数中介、广告等垃圾信息塞满,真正有用的房源可能一条都找不到。
所以你说如果要我为这个网站付费,我是愿意的,因为它确实能解决我的问题,而且我自己搞不定。
但这个网站它不可能向我收费,不然它可能根本接不到后续的业务……
然后中介就试图把整个网站的成本平摊到后续的少量服务里。
平心而论,后续那点“带看”“撮合”“过户”之类的服务,真不值几个钱,没有你,我自己也能搞定。
头部大中介多少还能提供一点“增信”价值,按货值比例收取点数还有那么点道理。
如果换成一个小中介,你的信用可能还没我好呢,你能起到啥用啊?
所以说,中介现在这套盈利模式,就是非常尴尬的。
你既然提供了“信息”和“服务”两种产品。
那要么就在信息上下功夫收费,做成企查查那种,付费才能浏览详细信息。
要么就在专业服务上下功夫收费,真正成为房产方面的专家,给我专业的建议。
不要去试图用不专业的“服务”去收取“信息”的费用。
很多房产销售,专业水平都不一定有买过几套房的客户水平高,带我去看一套房子,对房子周边的规划了解还不如事先做过功课的我,那你凭什么去收服务费?
首先,请记住,房子值多少钱,这个和中介没有关系,哪怕楼市行情再好,这也不是中介的功劳。
六个钱包凑出来的首付,带着跑几趟看看房子就能拿个小十万块钱?
如果是大几百万的房子,那中介费得二十万左右了。
是买得起几百万的房子,但代价是全家人多年的积蓄,是未来几十年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这笔中介费对于购房者来说,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是不吃不喝半年多,甚至是一年的工资。
不是说不能有中介费,但中介费需要合理化,中介也需要专业化。
按照房子总价的百分比来收服务费,这就是最大的不合理。
难道同样入驻一家商场,因为LV的产品卖的比MK要贵,所以商场就得收更好的场租费吗?我想商场的收费应该是按照位置和大小来算的话,应该和产品价格本身没什么关系吧。
两千万的房子和两百万的房子,在服务流程上有什么区别吗?凭什么中介费要差十倍呢?
就因为房子总价贵?房子又不是你盖的,总价和你有什么关系?
中介的服务收费中,有70%以上是信息差,不到30%是跑腿看房办手续的费用。
信息差这块,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介行业人为制造的信息壁垒,本质上就是在垄断,别说什么一些网站上有个人房源了,如果有个类似于我们自己平时找餐厅会看“大众点评”一样的二手房交易平台,中介完全不参与这块,二手房的买房和卖房都能清晰可见,你看还有多少人会找你们。
还有跑腿看房和代办的费用,除了中介之外,你告诉我还有哪个行业能来钱这么快?论辛苦,工地搬砖比你跑腿辛苦吧;论服务,外卖小哥也天天各个小区跑,可没有按照外卖金额来收配送费啊。还有那些代办企业资质税费的公司,人家可没这么高的收费。
另外,说贵房子和便宜房的客群不一样,因为买两千万房子的是有钱人,就得多收点?别人有钱是自己辛苦挣来的,和你有什么关系?无论别人身价怎么样,付钱的标准应该是服务,而你的服务只是在做中介,并不是那一套真正实实在在的“房子”。
中介公司成本高,所以收费高?你告诉我中介公司的成本都在哪里?坦白讲,中介公司完全属于是轻资产的公司,主要成本就在营销、店面、人力这三块,说难听一点,一个什么样的公司能让营销费用占公司大头成本的?
还有,同样是做信息咨询行业,律所和会计事务所,别人也没有硬性的生产成本,属于轻资产公司,但没有人抱怨他们的收费高,这是因为他们属于人才密集型的公司,他们给客户产出的价值是值那么多钱的。
而二手中介公司,坦白说其实就是劳动密集型公司,特点就是店面多,人多,所以你们说的成本高,你们有没有真正想过,真的需要有那么多人吗?其中有多少人是不合格的,为什么要把这部分无谓的成本转移到消费者身上呢。
看到评论还有人说做二手中介要本科毕业,好像是个多么了不起的标准一样,现在找工作大部分都有学历要求吧。
这个行业有存在的必要,但不是像现在这样鱼龙混杂的。如果真的能做到像律师或者会计师那样,以一个专业的“房屋资产咨询管理师”的形象出现,那我觉得大家就不会这么诟病这个行业了。
在定价上,也可以标准化。
比如,按工时收费,一个小时收费多少钱,整个服务流程结束后,统一结算。
或者,按照单项来收费,带看一次房多少钱,办贷款多少钱,办手续多少钱…各项费用明明白白的。
又或是,在以上基础上,也可以有附加得福利,比如参照市场价格,如果能帮客户节省多少钱,就在这个节省费用中抽取一个百分比的奖金。
而不是像一些中介在卖方和买方两头坑,或者是勾结房主来坑买家的。
行业要规范,才能有进步。本来是个好事,买卖双方都高兴,中介也赚钱;但就是因为有些人心术不正,生生把好事给做成了坏事,也就有了想方设法“跳单”的情况,现在中介自己还得来问这个问题,为什么大家不愿意给中介费了。
不愿意给,就是因为你提供的服务不值这个价啊。
你们也可以说,自己找房源办手续就不用给中介钱了,我相信如果没有中介公司从中作梗的话,买卖双方确实是更容易接触上,自然是不用给你们钱了。
现在反而是耍了流氓后,还一脸疑惑来问,为什么别人不认可自己的行为,要多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我本来想看二手房,算了一下中介费之后,算了吧,我真不想为这带着看了几套房就付出我半年的工资。
刚买了本地学区房,不吐不快。
我问问你,一两百万的房子,你们收了我好几万的中介费,你们的服务真的这么值钱吗?你们提供什么超值服务了?
没有!不但没有,还挖了好几个坑给我跳!我把趟过的雷说出来,希望看到的买房的人能避开这些坑。
一、以前本地的市场各种费用各归各的,大概是这样:
1.买方负担:二手房过户登记费;二手房过户契税;二手房过户核档费。
2.卖方负担:二手房过户土地收益金;二手房过户营业税及附加;二手房过户个人所得税;评估费。
3.买卖双方均摊:二手房交易手续服务费;二手房过户印花税。
现在好了,卖方都是实收,实收!啥叫实收?就是挂出来多少钱,卖方最后就要收多少钱,其他费用都要买方出。这里面有两个坑。一个是很多人准备的时候没有算上卖方应出的部分,预留资金不够,后面比较被动。第二个是个巨坑!一些房源没满两年,要交房子成交价5.6%的营业税。本来要卖方出,现在变成买方出,不注意就被坑了。随便就是大几万,甚至几十万!中介只会告诉你没满二,如果不问清楚就惨了。
二、解押及其费用。一些卖方的房子还欠着银行的房贷,这时就需要解押。本来这是卖方自己的事,这几年本地也变成买方出了。这里面也有好几个雷。我已经做足了功课,很小心了,还是在这个地方被坑了!因为合同都签了,反悔也来不及了。
解押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用买方的首付款解押,这种费用少,但是风险巨大。注意风险巨大!风险一:解押过程中,有一段时间钱是在卖方手里,房东出于某种原因,没把你的钱拿去解押。风险二:房子因为某些原因无法解押,或者解押了,但是无法过户。你的首付款就打水漂了。起诉不但费时费力,而且这种情况下卖方基本是资金和诚信有很大问题,也就是说起诉赢了,你也拿不到钱。六个钱包,几十年的积蓄就这样灰飞烟灭,可怕吧。
所以我选择了第二种,担保公司出钱,我出担保的费用。这样费用高了一些,如果出问题,我的首付款至少是安全的。中介至始至终没有如实跟我说过担保费用怎么算,而是直接给一笔担保费用,一直误导我,让我误以为这是一笔固定费用。其实担保费用一个月内按一月算,超过部分按日算。通常银行都会在一个月内完成解押,但是我就碰到了一个无良银行,时间会超过一个月。所幸的是我在担保公司放款之前及时了解到这个情况,想了很多办法把损失降到最低。其实中介早就知道这种情况,这是这个银行的常规操作,但是之前都没跟我说,还故意引导我。后面我质问中介,他们只能打着哈哈陪笑。
总结一下:
雷1:买方平白出一笔解押费。
雷2:首付款有风险。
雷3:解押周期可能很长,如果急用房,不仅多花一笔钱,还可能误期。比如结婚,孩子读书等。
三、临近学校报名时,中介会联合卖方哄抬房价,让买方进一步失血。我也中招了,求安慰。。。
四、有的中介会找人扮演购房者,让你误以为这房子很抢手。有时也会误导不常住当地的卖方,让卖方以很低的价格卖掉。典型的坑了买方坑卖方,以提高成交率为第一要义,在这基础上,能多收一点中介费就多收一点。
五、如果双方心理价位差几万,中介会上下其手,一边对买方说卖方愿意降一些,一边对卖方说买方愿意加一些。其实买卖双方都被蒙在鼓里,双方兴冲冲出来,准备挥毫签字时,才发现怎么价位不是中介说的那个数。但是既然来了,那就没那么好走了,中介会叫上好几个人,轮番做思想工作,让你答应成交,让你签字。一些不够坚定的人就容易被中介忽悠签字了。
最后说一些心得:
如果没有很大的确定要成交,不要轻易参加中介安排的见面会,浪费时间不说,气氛还很难受。中介说的天花乱坠,让你怦然心动时,一定要冷静,好好考虑有什么没考虑到的。不管中介说的天花乱坠,只要没写在合同或协议上,什么都不算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