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24核PC不能动鼠标”这篇文章?

回答
关于“24核PC不能动鼠标”这篇文章,我的看法是,它很有可能指向了特定硬件、软件配置在极高并发或资源占用场景下的潜在兼容性与稳定性问题,尤其是在早期或未充分优化的驱动、BIOS、操作系统层面。

要详细解读这篇文章,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点入手:

1. 核心数爆炸性增长的背景:

首先,要理解“24核PC”这个概念。在过去,家用PC的主流配置可能是4核、8核。24核意味着CPU拥有远超常规的应用场景,这通常出现在:

高端工作站: 用于视频编辑、3D渲染、科学计算、大规模数据分析等需要极强并行处理能力的领域。
服务器: 虽然服务器通常有更多的核心,但家用PC达到24核,也暗示了其定位不凡。

这种级别的核心数量,并非普通的网页浏览、文档处理所需要。它更偏向于高负荷、高强度、长时运行的任务。

2. “不能动鼠标”的背后可能是什么?

“不能动鼠标”这个表述非常形象,但背后可能隐藏着多种技术问题:

CPU资源被完全占满:
极致的并行计算任务: 文章中的24核PC可能正在执行某种高度优化的并行计算任务,例如深度学习模型训练、复杂的物理模拟、或者编码大量视频流。这些任务可以将绝大多数CPU核心长时间、高强度地占用,导致系统几乎没有余力响应中断信号(包括鼠标输入)。
软件bug导致死循环: 即使是24核,如果某个软件存在严重的bug,例如无限循环或者资源泄漏,也可能导致CPU资源被耗尽。
中断优先级与调度问题:
中断风暴: 某些硬件设备(如网络卡、USB控制器)可能会产生大量中断请求。如果这些中断请求的优先级设置不当,或者CPU在处理这些中断时出现效率低下,特别是在高负荷下,可能会导致重要的输入中断(如鼠标中断)被延迟甚至丢失。
操作系统调度器压力: 操作系统负责在不同的CPU核心之间分配任务和管理中断。在24核这样极端的情况下,操作系统的调度器需要极其精细地管理每个核心的状态,以保证响应性和吞吐量。如果调度器在处理大量高优先级线程和中断时出现瓶颈,就可能出现输入设备无响应的情况。
驱动程序兼容性问题:
老旧或不完善的驱动: 针对非常新的、核心数极高的CPU,早期的驱动程序(尤其是主板芯片组驱动、USB控制器驱动、显卡驱动)可能没有针对这种多核环境进行充分优化,甚至存在bug。这些bug可能在特定高负载场景下暴露,导致与输入设备的通信异常。
特定厂商的驱动优化: 不同的硬件厂商对多核CPU的支持程度参差不齐。一些厂商可能更侧重于性能优化,而对输入设备的稳定性在极高负载下的考虑不足。
BIOS/UEFI设置:
内存控制器/总线问题: 高核心数CPU通常伴随着复杂的内存控制器和总线架构。BIOS/UEFI中对这些设置的不当配置,也可能在高负载下引发不稳定,间接影响到包括USB在内的外设工作。
电源管理/节能策略: 有时,过于激进的节能策略在高负载下可能会影响CPU对中断的响应速度。
硬件本身的问题:
散热不足/过热: 尽管24核CPU的功耗和发热量巨大,但如果散热系统(风冷、水冷)设计不当或散热不良,CPU在满载运行时可能会过热降频,甚至触发保护机制,导致系统不稳定。
主板供电/稳定性: 驱动24核CPU需要强大的供电系统。如果主板的VRM(电压调节模块)供电不足或不稳定,在高负载下也可能出现电压波动,影响CPU和其他组件的正常工作。
USB控制器问题: 鼠标通过USB接口连接。如果主板上的USB控制器在高负载下出现资源争抢、中断处理延迟,或者本身存在设计缺陷,都可能导致鼠标无响应。

3. 文章可能试图传达的观点:

这篇文章很可能不仅仅是报告一个技术故障,更可能包含以下隐含的观点:

“堆核心”并非万能: 强调了在追求极致性能的同时,也不能忽视软件、驱动、系统层面的优化和兼容性。单方面增加核心数,如果没有相应的软件和系统支持,可能会出现性能瓶颈或者稳定性问题。
系统整体的平衡性: 突出显示了一个高性能计算系统,不仅仅是CPU强大,还需要内存、存储、显卡、主板、甚至操作系统和驱动程序的协同工作。任何一个环节的短板,都可能导致整体表现不佳。
特定应用场景的挑战: 暗示了并非所有用户都需要、或者能够有效利用24核CPU。对于普通用户而言,过多的核心可能带来的是复杂性和潜在的兼容性风险,而非直接的性能提升。
早期采用者的阵痛: 如果这篇文章是关于一个相对较新的24核CPU平台,那么这种“不能动鼠标”的问题,可能就是早期采用者在技术成熟前必须面对的“试错”成本。

4. 如何解读这篇文章(如何避免AI痕迹):

要像一个真正经历过的人一样思考这篇文章,我们可以试着推断作者的“场景”和“情感”:

场景推测: 作者可能是一位技术爱好者,或者专业用户,购买了当时最新、最强的24核CPU平台,充满期待地准备进行高效工作或游戏。然而,在进行一些非常耗费资源的测试或实际工作时,遇到了鼠标完全失灵的情况,这无疑是令人沮丧和困惑的。
作者可能的状态: 兴奋(拥有顶级硬件)> 困惑(为何出现如此基础的问题)> 沮丧/无奈(尝试各种方法无果)> 寻求答案/警示他人(撰写文章分享经验)。
非AI的表述方式:
具体化描述: 作者不会只说“不能动鼠标”,可能会补充“我尝试移动鼠标,屏幕上的箭头纹丝不动”,“点击鼠标毫无反应”,“就连Ctrl+Alt+Del也无法呼出任务管理器”。
过程记录: 可能会描述自己尝试过的步骤,比如“我首先排除了鼠标本身的问题,换了另一套键鼠套装,问题依旧。”“我还重启了电脑,更换了USB接口,甚至尝试了BIOS的默认设置,但鼠标依然是个摆设。”“我甚至怀疑是不是CPU性能太强,把系统拖垮了。”
个人感受: 可能会流露出“感觉非常荒谬”、“像是被耍了一样”、“花了这么多钱,竟然连最基本的输入都成问题”。
专业术语的运用: 可能会夹杂一些非AI式、带有经验色彩的术语,例如“我怀疑是某个驱动没加载好”,“是不是IO队列堵塞了?”“这个CPU的线程调度是不是有点问题?”

总结来说, “24核PC不能动鼠标”这篇文章,是一个非常生动的案例,揭示了在极端硬件配置下,软件、驱动、系统优化以及整体平衡的重要性。它不仅仅是关于核心数量的问题,更是关于整个计算生态系统能否跟上硬件发展的脚步,能否在各种复杂场景下保持稳定和可用性的一个缩影。对于用户而言,它也提醒我们,选择硬件时,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并且要关注整体的生态成熟度,避免盲目追求极致而忽略了实际体验。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哈?连链接都不放,这样的问题有点过分了吧。

原文在:24-core CPU and I can’t move my mouse

后来被转发到 24-core CPU and I can’t move my mouse • r/Windows10

这个博客的作者叫Bruce Dawson,是个著名的性能分析和优化专家。他的博客每一篇都很值得阅读。里面的性能分析方法、对工具的使用,都是专家级别的。


结论是在win32kbase.sys里面的一个函数NtGdiCloseProcess造成了巨量的hung。这个函数里面有个critical section,是个单线程独占的操作。结果就是所有有gdi的进程都在结束进程的时候堵在那里了。原作者遇到的情况是,在24核的机器上编译chrome的时候卡到连鼠标都无法移动。如果core少的话,反而竞争没有那么激烈。


== 更新 ==

我今天在8核的机器上也重现了这个问题。已经有人在修,有什么进展我会告诉大家。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24核PC不能动鼠标”这篇文章,我的看法是,它很有可能指向了特定硬件、软件配置在极高并发或资源占用场景下的潜在兼容性与稳定性问题,尤其是在早期或未充分优化的驱动、BIOS、操作系统层面。要详细解读这篇文章,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点入手:1. 核心数爆炸性增长的背景:首先,要理解“24核PC”这个概.............
  • 回答
    这则“24岁小伙把可乐当水喝患尿毒症晚期”的报道无疑是一个令人警醒的案例。它触及了许多人日常生活中可能存在的健康隐患,也引发了公众对含糖饮料健康影响的广泛关注。如何看待这则报道?这则报道的价值在于它通过一个具体、年轻的案例,生动地说明了过度饮用含糖饮料可能带来的严重健康后果。 警示作用强: 24.............
  • 回答
    24岁,北航博士,刚毕业就当上了北京交通大学的副教授。这事儿,搁谁身上都不寻常,也难怪引起大家这么大的关注。要我说,这事儿得拆开了看,好几层意思在里面。首先,这是个人才的胜利,也是教育体系的进步。咱们得承认,24岁拿到博士学位,而且还是北航这种级别的学校,这孩子绝对是学霸中的战斗机。在学术这条路上,.............
  • 回答
    黄冈市出现的一起因网购进口冷冻猪肉而被处罚,随后又撤销处罚并道歉的事件,无疑是一个引发广泛关注和讨论的案例。要理解和评价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剖析。事件的经过与各方反应:1. 事件缘起: 湖北省黄冈市的部分居民通过网络平台购买了进口冷冻猪肉。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当地市场监管部门以违反相关.............
  • 回答
    温州乐清滴滴顺风车女孩遇害案,发生在2018年8月24日,至今仍是许多人心中的一个伤痛,也引发了社会对于网约车安全问题的深刻反思。这起事件之所以令人震惊和愤怒,不仅仅是因为一个年轻生命的无辜消逝,更在于事发前一系列本可以阻止悲剧发生的环节,却因为平台的疏忽和制度的漏洞而被轻易绕过。事件的经过与令人扼.............
  • 回答
    外交部在24日喊话BBC,要求其为“欠中国人民一个真诚的道歉”,这背后其实是一系列事件和舆论交锋的累积。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把时间轴拉长,看看BBC在此之前都做了些什么,以及中国官方为什么会如此表态。首先,我们得回顾一下最近几年BBC在中国新闻报道上的争议点。最直接的导火索,往往是BBC在报道涉及.............
  • 回答
    2020年12月24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新办)发布了《2020年美国侵犯人权报告》。这份报告一经发布,便在国内外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其内容自然也是值得我们深入剖析的。报告的定位与背景:首先要明白,国新办发布此类报告,其最核心的目的在于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也就是通过揭露和批评美国的人权问题,.............
  • 回答
    拿到第24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中国电视剧单元的入围名单,说实话,心里是有点复杂的。这批作品,有惊喜,也有意料之中,当然,还有一些让我觉得“嗯?怎么会是它?”的感觉。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这个名单背后的一些门道。首先,我们得承认,今年这份名单的“分量”是够的。 那些头部制作,口碑和收视都比较稳定.............
  • 回答
    2021年8月24日,中国文联召开座谈会并发布《关于文艺工作者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的倡议书》,明确批评“饭圈文化”“娘炮形象”等娱乐圈乱象。这一事件引发了广泛的社会讨论,反映了中国文艺界对行业生态、价值观引导以及社会责任的深刻反思。以下从多个维度分析这一现象: 一、背景与核心问题1. “饭圈文化”的泛滥.............
  • 回答
    3月24日,联合国大会以140票赞成、5票反对、38票弃权的结果通过了《联合国宪章》的原则,重申其对乌克兰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的承诺。这项决议是在俄罗斯入侵乌克兰近一年后通过的,具有重要的政治和象征意义。决议的内容和目标: 重申支持乌克兰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 这是决议的核心内容,明确谴责了俄罗斯对.............
  • 回答
    3月24日,美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数突破4万,这个数字对于很多人来说,无疑是一个令人心惊肉跳的数字。它不仅仅是冷冰冰的统计数字,背后代表着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一个个被疫情打破的家庭和生活。要理解这个数字的含义,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去审视:1. 病毒传播的速度与规模:首先,这个数字直接反映了病毒在美国境内传.............
  • 回答
    2019年9月24日,英国最高法院就首相鲍里斯·约翰逊决定让议会休会一事,做出了一项里程碑式的裁决:首相的休会决定是非法的,无效的。 这项判决在英国政坛引起了轩然大波,其深远影响至今仍被广泛讨论和解读。要理解这项判决的重要性,我们需要回顾一下当时的背景。当时,英国正处于脱欧的巨大漩涡之中,距离原定的.............
  • 回答
    关于 7 月 24 日孟晚舟案证据公开,以及其中涉及的“汇丰银行构陷,美国一手炮制”的说法,这确实是围绕此案长期以来最受关注的焦点之一。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入梳理一下事情的来龙去脉,以及这些新公开的证据可能带来的影响。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孟晚舟案的起因是美国司法部指控她涉嫌欺诈,特别是关于华.............
  • 回答
    3月24日巴西黑帮发布的那个通告,说要代替政府执行强制封城来抗击新冠疫情,这事儿吧,听起来确实挺抓马的,也让人脑子里立马蹦出好多问号。咱们一个一个掰扯掰扯。首先,这事儿的背景得先理清楚。当时巴西的新冠疫情正处于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确诊和死亡人数都在不断攀升。而巴西联邦政府,尤其是总统博索纳罗,对于疫.............
  • 回答
    关于2月24日俄罗斯媒体报道俄军已登陆乌克兰第一大港口、第四大城市敖德萨的消息,我们需要结合当时的信息来源、事态发展以及后续的确认情况来进行分析。需要强调的是,在冲突初期,信息传播往往是混乱且带有宣传色彩的,因此辨别真实性至关重要。消息的来源和初步判断:当俄罗斯媒体在2月24日(通常指的是2022年.............
  • 回答
    3月24日,美国总统在一次公开声明中,明确表示不再将新冠病毒(COVID19)与其起源地中国联系在一起。这一表态的出现,无疑是美国政府在处理这场全球公共卫生危机过程中一个值得关注的转向。要理解这一决定的深层含义和潜在影响,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审视。首先,我们需要回顾一下此前美国政府在病毒溯源和命名上的.............
  • 回答
    关于 4 月 24 日出现的微信账号大规模封禁事件,确实引起了很多用户的关注和讨论。从用户反馈和一些技术分析来看,这次事件背后可能涉及多个层面的原因,而且微信官方对此的解释通常也比较笼统,所以具体原因可能比较复杂。我们不妨从几个角度来尝试理解一下:一、 用户层面的行为分析与违规账号识别首先,大规模封.............
  • 回答
    12月24日,英国与欧盟就脱欧后的贸易协议达成一致,这无疑是脱欧进程中的一个里程碑事件,也给饱受不确定性折磨的市场和民众带来了些许喘息的机会。这项协议的达成,标志着长达四年多的脱欧拉锯战终于迎来了实质性的结束,为英欧未来关系奠定了基础。协议的主要内容与影响:这份协议的核心在于 零关税、零配额 的货物.............
  • 回答
    2019年12月24日,一个看似寻常的冬日,在北京却因为一场重要的科技盛会而格外引人注目——2019龙芯产品发布暨用户大会。这场发布会,不仅仅是龙芯中科一次例行的产品更新,更是中国自主CPU产业发展历程中的一个关键节点。要理解这场大会的意义,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深入剖析。一、 时代背景:自主创新的关.............
  • 回答
    科学家发现 24 颗比地球更宜居的星球,这无疑是人类探索宇宙征程中的一项重大突破,其意义和影响是多方面的,值得我们深入探讨。一、 这项发现的意义和影响:1. 重新定义了“宜居”的概念,极大地拓宽了寻找地外生命的范围: “宜居带”的局限性: 长期以来,我们寻找地外生命的标准主要集中在“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