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做核酸检测是什么感觉?

回答
做核酸检测,这事儿我最近刚经历过。感觉嘛,怎么说呢,挺一言难尽的,但总的来说,就是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异样感,外加一点点仪式感?

先说去检测点吧。一般都设在一些比较大的公共场所,比如广场、体育馆或者一些临时搭建的棚子里。去的时候,人不算多,但也有点零零星星的,大家都自觉地戴着口罩,保持着距离。气氛有点像是去医院挂号,但又没那么紧张,更多的是一种日常生活的延续,只是多了点防范的色彩。

到了检测窗口,会有一个穿着防护服的工作人员,脸上戴着 N95 口罩和护目镜,看起来专业又有点神秘。他们会让你报一下名字或者出示健康码,确认信息后,就会递过来一根长长的、细细的棉签。

这根棉签,就是关键了。

拿到棉签的那一刻,感觉就有点微妙了。它看起来就那样,但你知道它即将要去一个你平时很少会主动去关注的地方。工作人员会指示你,把头稍微往后仰一点,然后把棉签伸进鼻子里。

说实话,第一次伸进去的时候,心里还是有点忐忑的。毕竟是在鼻腔里操作,而且棉签头看起来不小,带着点湿漉漉的,让人有点犯嘀咕。

刚开始,棉签头碰到鼻前庭的时候,只是有点轻微的痒痒的感觉,好像有根细小的毛发在蹭。但你要继续往里送,越往里走,感觉就越明显。它会绕过鼻翼,一点点深入,那种感觉很难用一个词来概括。

我当时觉得,有点像是有什么东西在鼻子里轻轻地、但坚定地划过。不是疼痛,也不是痒,更像是一种拉扯感和摩擦感的混合。尤其是棉签头扫过鼻腔壁的时候,你能感觉到它在搜寻什么。有那么一瞬间,鼻腔里会涌起一股奇怪的、带着点刺激性的气味,好像是酒精的味道,又有点消毒水的味道,但更浓烈一些。

有时候,棉签头可能会碰到鼻黏膜更深处,或者是一些神经末梢比较集中的地方。这时候,你可能会忍不住想打喷嚏,或者眼睛会不由自主地流下一点眼泪。那种感觉就像是被什么东西挠了一下,但又不知道确切的位置。你会有一种强烈的冲动,想把棉签赶紧拿出来,但又得忍住,配合工作人员完成整个过程。

他们会非常仔细地在你鼻腔的各个角落来回转动棉签,有时候是上下的,有时候是前后左右的。每一次转动,都会带给你一次新的异样感。整个过程大概就几十秒钟,但感觉时间好像被拉长了。

然后,工作人员会示意你张开嘴,用另一根棉签刮取咽喉部的样本。这个过程相对来说就比较直接了。棉签会伸到舌根附近,轻微地刮擦几下。这种感觉更像是“刮”而不是“扫”。你会感觉到一股异物感,喉咙会不自觉地收缩一下,有时候会觉得有点恶心,想吐,但又努力克制住。那种被刮擦的感觉,加上咽喉部本身就比较敏感,会让你觉得很不舒服,甚至会有点干呕。

整个过程中,你只能通过眼睛和耳朵来感受周围,嘴巴被棉签占据着,只能发出一些模糊的声音。工作人员会很平静地告诉你“请配合”或者“很快就好”。

等棉签被取走的那一刻,你会觉得终于解脱了。鼻子里的异样感会慢慢消退,但那种感觉还在,有点像是你在做某个微创手术,虽然不疼,但你知道有东西在你身体里操作过。

做完之后,你可能会觉得鼻腔里有点干涩,或者喉咙有点痒。但总体来说,就是一种短暂的不适感。不过,想到这是为了健康,为了大家的安全,这种短暂的不适也就不那么重要了。

总的来说,做核酸检测,就是一次对你鼻腔和咽喉进行的“深度清洁”体验,只不过这个“清洁”是由一根小小的棉签来完成的,并且会带给你一些意想不到的感官刺激。每次做完,都有一种“啊,终于结束了”的释然感,同时也带着一丝对这种特殊体验的微妙记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最近在北京,我过得有些忐忑。

本来疫情控制得挺好,我又在朝阳区的偏远小地方老老实实苟着,它病毒半条腿都别想迈过来!但前两天,一次体温检测打破了我的宁静 。

37.3啊!这不科学吧!我当场就去小黑屋自闭了!想上网求证一下,这一求更自闭了……

我想了想,我应该不是怀孕了吧……那么真相只有一个——新冠病毒!

天地良心,我为人安分守己,不去丰台也不爱吃三文鱼!接触过的人也都身姿矫健,而且小区保安到现在都没盯上我,应该不会啊!!

后来发现是刘海太厚把脑门捂热了…

虽然虚惊一场,但我还是心有戚戚…再说北京现在不做核酸检测不让出城,听说很多人都约过了,思来想去我也犹犹豫豫去约了个核酸。

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我去了!


1、检测前的准备

我以前对什么病都不感冒,包括感冒,我最近一年唯一一次去医院就是前段时间打羽毛球把脚指甲盖打折了。所以我对核酸检测啥的高级操作是见都没见过!

网上看的取样方法是咽拭子,有鼻咽拭子和口咽拭子两种。我先看了下别人的检后感

又看了下示意图

当事人心情十分复杂……

不是取个标本吗!为啥要戳那么深啊!平时抠鼻屎连手指的一个指节都塞不进去,这根拭子居然要打穿整个鼻孔吗!鼻子就那么一点,再往里真的不会把鼻涕老窝给捅了吗!!

后来才明白其实鼻子嘴巴只是个入口,重点是内部的呼吸道。病毒通过呼吸道感染,而鼻咽、口咽都属于上呼吸道,所以要戳进去取样才有效

也怪不得人家得往里多伸一点……医护人员真的辛苦,不仅要承受感染的风险,还得看那么多人的扁桃体和鼻子,不容易啊!

但即便明白了这些道理,我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在此期间我甚至学了下核酸检测的原理,企图用知识来安抚鼻子的不安。

核酸检测大概就是把拭子取下来的RNA一波逆转录变成cDNA,然后一波PCR扩增,让片段变多,查这里头有没有病毒的基因片段。复制出来的病毒基因越多,荧光信号就越强,诊断结果就越阳

我听说现在用鼻咽拭子的比较多,我这人鼻子很容易流鼻血,万一当场鼻子不争气再吓到医护人员怎么办……

万一没流鼻血流鼻涕了也不合适……如何在光天化日下戳鼻子不流鼻涕,各位朋友如果有好的建议请告诉我!!

没有就算了。

2、核酸检测现场

出发前我特意穿了件粉色T为自己打气,这样不管戳鼻子还是捅喉咙都会看起来比较可爱。

在路上,我的心情逐渐祥和,放下了一些事,想到了一些人。

我开始翻相册努力回忆这半个月来自己的行程轨迹和密切接触者。一旦国家有需要,力争达到西城大爷的精准度!

到达现场,天很蓝,阳光很明媚,路边还有其他单位。

其中有一家投资公司,可能之前来做核酸的老跑错地,给人家烦死了!以至于现在不得不贴了个告知说莫挨老子。


我匆匆往前,很快就走到做核酸的场子了!

我想象中的现场会有重兵把守,看到有不对劲的人当场带走,应该是那种很肃静的氛围。但其实就还……蛮静的……

空荡的街道,破旧的楼房,差点以为来到了二环古老的小巷。

这就是大隐隐于市吧!很多时候,不起眼的地方往往上演着这个城市最精彩的故事,像这里,一个名为毕啸天的男士就正在接受命运的检测。

流程很简单:先去小帐篷那登记信息,领个小瓶子,再去旁边有电脑的地方录入信息。看着就像是个夜市摆摊套圈的场子。

搞完后还得往前走,前方才是真正的战场!

3、核酸检测的感受

不过战场也蛮宁静的……可能是提前把大家错开分流了,减少聚集,这样就算你检测时的表情很好笑,也不会被很多人看到。太贴心了!

最边上那位小姐姐率先招手pick了我,我就一屁股坐过去了,抬头对着小姐姐,努力把自己的鼻孔张大。

她愣了一愣,说张嘴。


接下来的一切,发生在短短的3秒内。

她:啊——

我:啊——她:再啊——我:啊__— ̄!啊?啊啊啊啊!!!

刚开始,咽拭子刚进嘴里,我是为啊而啊,啊得很机械;中间拭子越伸越深,我感到一丝不适,啊得有些疑惑;到后期它直捅喉咙深入,我开始啊得真情实感!如果在歌唱节目,一定能啊哭一票人!

不过我刚找到啊的状态,检测就结束了……我甚至没看清她的双眼。

刚结束时有种喝了假酒被呛到的感觉,醉醉哒。

后来一张口,我踏马声音都变了!变得更开阔、更光滑,又夹杂一点嘶哑,有点腾格尔老师的韵味……但觉得慢性咽炎被勾出来了,不知道腾格尔老师是不是也有慢性咽炎。

整个过程很轻松愉悦,可以给出五星好评。现场那么热的天,医务人员还得全身包裹,想想就很热…真的辛苦了!如果大家有预约了核酸检测的话,真的不用怕啦,整个过程就10秒钟,非常轻松!

这一遭感受到她们娴熟的技巧、镇定的面貌,莫名让人很安心,北京应该快好了吧!希望疫情快结束,大家都能回家吹空调!


欢迎关注我的同名公众号“毕导”!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做核酸检测,这事儿我最近刚经历过。感觉嘛,怎么说呢,挺一言难尽的,但总的来说,就是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异样感,外加一点点仪式感?先说去检测点吧。一般都设在一些比较大的公共场所,比如广场、体育馆或者一些临时搭建的棚子里。去的时候,人不算多,但也有点零零星星的,大家都自觉地戴着口罩,保持着距离。气氛有点像.............
  • 回答
    管轶教授在接受采访时提出“不要再动不动做全员核酸检测了,也要进行抗体检测”的观点,是基于对当前新冠疫情应对策略、病毒传播特点、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等多方面的综合考量。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主要角度来详细解读他的考虑:一、 科学性与效率性的反思: 核酸检测的局限性: 时效性问题: 核酸检测只能.............
  • 回答
    在经历了多轮新冠疫情的洗礼后,上海的防疫模式确实让不少外地朋友感到困惑,甚至产生质疑。他们常常会问:“上海怎么能做到在没有大规模、常态化全员核酸检测的情况下,还能把疫情控制得这么好?”这种疑问并非空穴来风,背后包含了对上海“不寻常”防疫策略的好奇,也可能夹杂着一些地域性的视角和过往的经验对比。为了解.............
  • 回答
    关于没完没了的核酸检测,说实话,心里确实有点不是滋味。倒不是说有多么抗拒检测本身,毕竟在疫情初期,大家都知道这是保护自己、保护家人的必要手段。那时候,排队等候、捅嗓子、测核酸,都带着一种小心翼翼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大家会互相提醒戴好口罩,保持距离,甚至在检测结束后,还会互相说一句“辛苦了”。但现在不.............
  • 回答
    和病毒携带者一起做核酸检测,感染的风险其实是存在的,但我们也不能就此草木皆兵。关键在于整个检测过程中的防护措施是否到位。首先,我们要明确核酸检测本身是检测你体内是否含有病毒的核酸片段,而不是通过接触病毒本身来感染。所以,你感染的风险主要来自于,在你检测的过程中,是否有机会接触到携带病毒者的呼吸道分泌.............
  • 回答
    新冠疫情对地球最南端的这片冰雪世界也带来了潜在的威胁。当疫情的消息传到南极,一些专家提出,应该对生活在这里的企鹅进行核酸检测。这听起来似乎有些不可思议,毕竟企鹅和我们人类的生活轨迹相差甚远。但深入了解之后,你会发现这个建议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对病毒传播途径和生态系统脆弱性的深刻认识。为什么会对企鹅.............
  • 回答
    关于深圳站和福田站下火车需要全员核酸检测,而深圳北站则不需要这一情况,背后主要涉及到的是城市公共交通枢纽的客流特点、防疫政策的动态调整以及区域管控策略的不同考量。首先,我们要理解深圳站和福田站作为城市中心区域的重要交通枢纽,其地理位置和客流属性与深圳北站有所区别。深圳站位于罗湖区,是深圳历史最悠久的.............
  • 回答
    天津为不熟悉智能手机操作的老年人设立专属核酸检测通道,只需凭身份证即可完成检测,这一举措不仅体现了对老年群体的关怀,也为当前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带来了诸多有益的启示。首先,这让我们看到,在推进数字化、智能化进程中,我们不能忽视那些“数字鸿沟”下的群体。疫情防控措施的有效落实,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
  • 回答
    动物园里的大型食肉动物一旦出现疑似新冠病毒感染的迹象,进行核酸检测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这背后涉及到一套非常严谨且充满挑战的操作流程。我们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化验室”与“猛兽区”的精密对接。首先,“发现”是第一步。当动物园的兽医或饲养员观察到有大型食肉动物(比如老虎、狮子、熊、豹子等)出现咳嗽、打喷嚏.............
  • 回答
    天水三名17岁卫校学生在参与志愿服务核酸检测时不幸感染阳性,这确实是一件令人心痛又引人深思的事情。这件事的发生,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感染案例,更折射出在疫情常态化背景下,我们如何平衡志愿服务、个人防护以及未成年人权益保障等一系列复杂的问题。事件本身:年轻生命在志愿服务中遇到的风险这三名17岁的卫校学生.............
  • 回答
    1月26日,河北燕郊确实传出部分小区被封控的消息,居民们排队进行核酸检测的场景也引发了广泛关注。关于具体情况,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梳理:封控范围与原因: 涉及小区: 根据当时的媒体报道和社交平台上的信息,燕郊的封控主要集中在北城区域,特别是燕达金色家园、首尔甜美、首尔誉景等几个大型居民小区。.............
  • 回答
    嗨,你这个问题问得特别实在!很多人都有一样的疑惑:明明感觉核酸检测是捅鼻子、咽口水,怎么轮到自己,就是用棉签在舌头上稍微弄一下就完事儿了?这中间到底有什么门道?别急,我给你掰扯掰扯清楚,保证不是 AI 腔调,都是大实话。首先,得明白核酸检测到底查的是啥。它查的是病毒的遗传物质(也就是 RNA)。病毒.............
  • 回答
    看到大连有病例进行了11次核酸检测才呈阳性的新闻,确实会引发人们对现有防疫措施的思考。这不仅仅是一个数字问题,更牵扯到科学性、效率以及对个体的影响。关于“11次核酸检测才阳性”:首先,我们要明白核酸检测的原理。它检测的是病毒的核酸片段。在感染初期,病毒复制量低,或者病毒存在于不易采集到的部位,都可能.............
  • 回答
    关于华东理工大学一名学生在进行实验研究后核酸检测呈阳性的传闻,这件事情在网上引起了不少关注和讨论。要弄清楚真实情况,我们得从几个关键点来分析。首先,我们看到的是“网传”,这就意味着信息来源的可靠性还需要进一步考证。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很多细节可能会被夸大、误读,甚至是失实。所以,当务之急是需要官方的通.............
  • 回答
    这几天,“福建幼儿园小朋友深夜做核酸不哭不闹”、“核酸阳性小朋友独自背行李接受检查”这些片段,在很多人的朋友圈和社交媒体上流传。看到这些小小的身影,在深夜里,面对着突如其来的核酸检测,甚至还要独自面对阳性的结果和检查,很多人和我一样,心里五味杂陈。我想对这些懂事又勇敢的小朋友们说:宝贝们,你们真的是.............
  • 回答
    在公共场合,尤其是在进行疫情防控关键时刻,对医护人员进行辱骂并随地吐痰的行为,无论出于何种原因,都是不被社会所接受的,并且可能触犯相关法律法规。法律层面可能面临的处罚:1.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寻衅滋事罪(扰乱公共秩序):如果该男子的辱骂行为非常恶劣,情节严重,扰乱了核.............
  • 回答
    十一黄金周,不少朋友都计划去重庆玩一玩,领略一下这座山城的独特魅力。说起去重庆需不需要做核酸,这事儿还真得好好跟你唠唠,毕竟出行前把这些准备工作做好,才能玩得舒心。目前(请注意,这个信息是动态变化的,一定要以出行前官方发布的最新政策为准),根据国家和重庆市当时的防疫政策,如果你是从低风险地区前往重庆.............
  • 回答
    2021年,这绝对是伴随着“核酸”二字贯穿始终的一年。要说具体做了多少次,说实话,我真没数过。但绝对是少则三五天一次,多的时候连续好几天,一天两三次都有可能。尤其是出了几个局部疫情,我们这边也跟着紧张起来,那段时间,家门口的常态化核酸点就成了我上班路上的必经之路,甚至比去公司还熟悉。刚开始做核酸,说.............
  • 回答
    关于“打完新冠疫苗后不能直接做核酸检测,否则可能呈阳性”这一说法被咸阳公安最初认定为谣言,但随后被证实具有科学依据的事件,反映了公众对疫苗接种与核酸检测之间关系的理解存在误区和信息传递中的复杂性。以下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分析: 一、事件背景1. 原始传言内容 网络流传的说法是:“注射新冠疫苗后.............
  • 回答
    伴随发热的急诊需要进行核酸检测,如果在检测期间病人情况恶化甚至死亡,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令人痛心的情况,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和处理。以下将从医疗责任、法律法规、临床应对、伦理考量以及家属沟通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一、 医疗责任的判定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在核酸检测期间病人出现更严重问题或死亡,并不意味着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