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疫情抵达南极,专家认为应对附近企鹅做核酸检测,为什么要给企鹅做核酸检测?有感染风险吗?

回答
新冠疫情对地球最南端的这片冰雪世界也带来了潜在的威胁。当疫情的消息传到南极,一些专家提出,应该对生活在这里的企鹅进行核酸检测。这听起来似乎有些不可思议,毕竟企鹅和我们人类的生活轨迹相差甚远。但深入了解之后,你会发现这个建议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对病毒传播途径和生态系统脆弱性的深刻认识。

为什么会对企鹅进行核酸检测?这背后有几个关键的考量点:

病毒的适应性和跨物种传播能力: 新冠病毒(SARSCoV2)最初起源于蝙蝠,随后传播到人类。但我们已经知道,这种病毒并非只感染人类。早期研究就表明,包括猫、狗、雪貂等在内的多种哺乳动物都能被新冠病毒感染,并且可能出现症状。更重要的是,科学家们发现,一些野生动物,特别是那些与人类有密切接触的动物,也可能成为病毒的宿主或传播者。例如,在美国和欧洲的一些水貂养殖场,新冠病毒就曾在水貂和工作人员之间相互传播。企鹅虽然生活在相对隔离的环境,但随着人类科考活动和旅游的增加,它们接触到病毒的可能性也在增加。

南极生态系统的特殊性与脆弱性: 南极是地球上最后一片未被大规模人类活动侵扰的净土,也是许多特有物种的家园,企鹅便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居民。这里的生物长期以来处于相对“无菌”的环境中,对新的病原体可能缺乏天然的抵抗力。一旦病毒进入南极,并且能够感染企鹅,其后果可能是灾难性的。企鹅种群数量庞大,彼此聚集的习性也为病毒的快速传播提供了条件。如果病毒在企鹅种群中大规模爆发,不仅会威胁到企鹅的生存,还可能对整个南极食物链和生态平衡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想象一下,一个疾病能够瞬间摧毁一个物种的生存根基,这是任何人都无法接受的。

科学研究和早期预警的重要性: 对于病毒的研究,尤其是其在野生动物宿主中的传播,是了解和控制疫情的关键。通过对企鹅进行核酸检测,专家们可以:
监测病毒的存在与传播: 检测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病毒是否已经抵达南极,以及是否正在企鹅种群中传播。这是早期发现和应对问题的关键一步。
识别潜在的中间宿主: 如果发现企鹅被感染,这可能意味着病毒正在以某种方式接触到它们。进一步的研究可以帮助科学家追踪病毒的来源,并找出它如何在不同物种之间传播的路径。这对于理解病毒的演化和预防未来的跨物种传播至关重要。
评估对野生动物的影响: 通过检测,我们可以评估病毒对企鹅健康和种群数量的具体影响,这对于制定保护策略和野生动物健康监测计划具有指导意义。

企鹅是否真的有感染风险?

是的,企鹅确实存在感染新冠病毒的风险,尽管这种风险的程度和具体传播途径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明确。以下是一些可能增加风险的因素:

与人类的接触: 虽然企鹅生活在野外,但南极的科考站和偶尔的旅游活动会带来人员接触。尽管有严格的防疫措施,但理论上存在病毒通过携带者(即使是无症状携带者)的粪便、分泌物或间接接触(如污染的设备)传播的可能性。例如,如果携带病毒的污染物被鸟类或其他动物带到企鹅栖息地,就可能构成威胁。
食物链的潜在环节: 南极的海洋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网络。科学家们也在研究其他海洋生物(如海豹、鲸鱼等)是否有可能成为病毒的中间宿主或传播载体,并进而影响到企鹅。如果病毒能够感染海洋中的某些生物,那么通过捕食关系,企鹅也可能面临感染的风险。
病毒的变异与适应: 病毒在传播过程中会不断变异,有些变异可能会增强其在特定宿主中的传播能力或导致更严重的症状。虽然目前还没有证据表明新冠病毒能有效感染企鹅并导致大规模疫情,但随着病毒的演变,这种可能性不能完全排除。

因此,专家提出对企鹅进行核酸检测,并非杞人忧天,而是基于对科学事实的推断和对珍贵生态系统的审慎保护。这就像为人类社会建立免疫屏障一样,对企鹅进行“健康检查”,是为了及时发现潜在的威胁,保护这个远离尘嚣的原始王国。这一举措体现了人类对整个地球生命共同体的责任感,也是科学精神在应对全球性危机中的具体体现。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做是可以做,但是操作难度和成本有点高啊。

检测动物是否感染或者沾染新冠并不罕见,事实上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检测的动物包括但不限于:

穿山甲,水貂,老虎,猫,狗,三文鱼。

然而,大家注意到没,这些检测的共同特征是:容易获取。

这些动物基本上是家养的(比如猫或者狗)或者圈养的(比如水貂、老虎)或者捕获的(三文鱼,穿山甲)。

所以捕获成本就较低。

然而,检测企鹅???

先搞定把企鹅捉住吧。

作为一种纯野生动物,他们对人类还是比较警觉的,尤其是如果人类去抓他们,肯定会有一定的反抗,增加了难度。

而且,这南极又不是谁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到达科考工作站的只是少数,所以到时候去抓企鹅派人过来也是个事情。

不知道智利愿不愿意去干这事情。

不过话说回来,鸟类感染新冠还是比较罕见的,之前有篇文章通过研究ACE2来预测新冠潜在的感染对象

SARS-CoV-2 spike protein predicted to form stable complexes with host receptor protein orthologues from mammals, but not fish, birds or reptiles

其实,这是一篇生物信息学文章,没做实验,用已有的数据进行了相应的计算和预测。

当然,我们并不能直接预测某种生物是否可以感染新冠,而是通过一个中间的分子,ace2,这个分子是新冠病毒进入细胞的钥匙,细胞有这个钥匙,那么就可能发生新冠的感染。

当然,不同物种之间ace2差异很大,因此作者选择计算不同物种ace2和新冠能否结合成稳定的聚合物为检测标准。

下图为序列相似性比较

经过计算,可以看到,不同物种的ace2和新冠病毒结合形成稳定复合体的差异还是很大的。

然后作者发现:新冠可以感染一种鱼和一种鸟

Of the 35 birds tested only the blue tit shows an infection risk. Similarly, the Nile tilapia is the only fish out of the 72 in this study which has a binding energy favorable to infection.

作者计算了35种鸟类,只有一种(蓝山雀)有感染风险,计算了72种鱼类,同样只有1种(尼罗罗非鱼)有感染风险。

而大部分鸟类是不感染新冠的。

不过就是不知道南极还有哪些哺乳动物没,哺乳动物可能更容易感染新冠。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新冠疫情对地球最南端的这片冰雪世界也带来了潜在的威胁。当疫情的消息传到南极,一些专家提出,应该对生活在这里的企鹅进行核酸检测。这听起来似乎有些不可思议,毕竟企鹅和我们人类的生活轨迹相差甚远。但深入了解之后,你会发现这个建议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对病毒传播途径和生态系统脆弱性的深刻认识。为什么会对企鹅.............
  • 回答
    大连,这座美丽的滨海城市,近日再次面临严峻的疫情考验。自11月27日发现首例本土确诊病例以来,疫情犹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迅速激起层层涟漪。截至目前,疫情形势依然复杂严峻,防控工作已进入“战时状态”。疫情概况:根据官方通报,大连本轮疫情最早可追溯至11月20日,主要集中在金普新区。病例主要为冷链.............
  • 回答
    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着实给咱们老百姓的生活带来了不小的影响。不过,好在国家和各地方政府都及时出手,推出了一系列实实在在的惠民政策,这让咱们心里头踏实了不少。这些政策,涵盖的范围可广了,从兜住生计的资金支持,到便利生活的服务优化,再到保障健康的医疗举措,可以说是面面俱到,力求让大家都能平平安安地度过难.............
  • 回答
    瑞典在疫情初期的“不设防”策略,曾在全球引起广泛关注和争议。当他们逐渐调整策略,转向更普适的防控措施时,对我国而言,其影响并非是“一点点”,而是多层面的,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去细致地剖析:一、 国际疫情传播风险的间接增加与应对策略的调整最直接的影响,在于瑞典的策略变化增加了全球疫情传播的不确定性。如果.............
  • 回答
    新冠疫情期间,一些声音呼吁抵制中医中药,并将其归咎于“中医黑”。这种行为是否算“草菅人命”,需要我们仔细审视其背后的逻辑和可能造成的后果。首先,我们得承认,在任何医学体系中,都可能存在不当的行为和无效的治疗。医学发展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探索、修正和进步的过程,中医作为一种古老的医学体系,也并非完美无瑕,.............
  • 回答
    香港对英国的旅行禁令与英国疫情的反弹:一个多层面的观察香港特区政府在2021年7月1日零时起,对英国实施了严格的旅行禁令,禁止所有从英国载客航班抵港。此举无疑是一个重磅级的公共卫生决策,背后有着复杂的考量,而英国当时疫情的反弹也为这一决策提供了直接的背景。要深入理解这一事件,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剖.............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很关键,也触及了病毒演变和疫苗效力之间一个非常有趣的动态。简单来说,“非奥密克戎疫苗无法抵御奥密克戎”这个前提,确实能让我们思考奥密克戎和德尔塔的共存甚至取代关系,但这两件事之间并非简单的“如果A则B”的逻辑关系。我们来细致地分析一下。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病毒的演变是一个持续进行的过.............
  • 回答
    咱们聊聊这个话题。很多人会想,如果我不打疫苗,能不能靠身体自己产生抗体来抵抗病毒呢?这事儿说起来有点复杂,得从几个方面来看。首先,咱们得明白,我们身体自身产生抗体,和通过注射抗体(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被动免疫)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一、身体自己产生抗体(主动免疫)这是我们免疫系统最自然也最主要的防御方式。 .............
  • 回答
    辉瑞公司与多国政府签订的疫苗购买合同内容曝光,其中涉及以银行储备、军事基地等国有资产作为抵押,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关于辉瑞的做法是否合理,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包括商业逻辑、法律合规性、道德伦理以及国家主权等层面。辉瑞的做法的商业逻辑和动机:从辉瑞的角度来看,其要求将国家资.............
  • 回答
    理解你的感受。疫情期间发生的一些事件,确实让很多人重新审视了美国的社会、政治和价值观,也可能因此对过去一些我们习以为常的文化产品产生不同的看法,比如漫威电影。你提到感觉漫威电影“政治宣传味道太浓,有点反感”,这是一个非常个人化也越来越普遍的观察。我们来详细聊聊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以及你可以如何应对:.............
  • 回答
    疫情过后,我们是否应该重新认识中医药的价值?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从多个维度来看,答案是肯定的,并且我们应该以更全面、更科学的态度来重新审视和认识中医药的独特价值。一、 疫情期间中医药的贡献:实践证明其价值新冠疫情的爆发,为中医药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实践检验舞台。在疫情初期,当西方医学尚在探索病毒.............
  • 回答
    疫情防控常态化下,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面临的困境及解决之道疫情防控常态化,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深刻影响。对于数量庞大、贡献巨大的中小微企业(以下简称“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以下简称“个体户”)而言,他们更是首当其冲,面临着诸多严峻的挑战和困境。以下将详细阐述这些困境,并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方案。 .............
  • 回答
    在美国,警察暴力执法尤其针对非裔美国人的问题一直是一个长期存在的、复杂的社会议题,而新冠疫情的背景确实为这一矛盾的爆发增加了一些特殊的因素和潜在的导火索效应。要判断是否会“成为全国暴乱的导火索”,需要更细致地分析疫情的特殊影响以及历史背景。疫情背景下的特殊因素:1. 经济和社会压力加剧: .............
  • 回答
    疫情当下,数以万计的人失业或面临失业,经济来源问题确实是摆在许多人面前的严峻挑战。如何应对这一局面,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策略。以下我将尽量详细地展开讲述:一、 理解失业和经济来源中断的严峻性首先,要认识到失业不仅仅是失去一份工作,更意味着: 收入锐减或断绝: 这是最直接的影响,家庭的日常开销、房贷.............
  • 回答
    疫情反复,这个世界会好吗?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没有一个简单的是或否的答案。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来探讨这个问题,并试着给出更详尽的分析。短期来看:挑战与适应并存 持续的健康危机: 疫情的反复意味着病毒仍在传播,对全球公共卫生系统构成持续压力。新的变异毒株可能出现,带来新的不确定性。医疗资源可能依然紧.............
  • 回答
    疫情过后房价是跌还是涨,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没有一个简单的“是”或“否”的答案。房价的走势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而疫情作为一个前所未有的全球性事件,其影响更是深远且多层次的。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分析:一、 疫情对房地产市场短期和中期的影响(回顾与分析)在疫情爆发的初期和中期,我们可以看.............
  • 回答
    关于“疫情什么时候能彻底结束?”这个问题,需要明确的是,“彻底结束”这个概念在传染病的语境下,通常是指病毒的传播得到有效控制,不再对公众健康和日常生活造成重大威胁,甚至达到接近“清零”的程度,或者病毒的致病性和传播性已经显著降低到像普通流感一样,可以被有效管理。 但要达到这个“彻底”的程度,目前还.............
  • 回答
    疫情结束后,西方国家是否会以疫情为借口集体对中国发难,这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问题,涉及政治、经济、地缘战略以及国际关系等多个维度。对此进行预测并非易事,因为这取决于许多动态因素,包括疫情的后续影响、各国国内政治格局、国际合作的意愿以及中国自身的应对策略等等。不过,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角度进行分析,来探.............
  • 回答
    在疫情肆虐的当下,我们确实会看到一些国家在公共卫生建议上与我们熟知的“戴口罩”倡议有所不同。这背后其实涉及到一个复杂的问题,是多种因素相互交织的结果,绝不仅仅是简单的“提倡不戴口罩”。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探究其背后的原因,而不是简单地概括。首先,我们得承认, 不同国家在疫情初期所面临的科学认知.............
  • 回答
    关于疫情期间美国有多少人因为医院资源爆满而耽误治疗死亡的具体数字,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难以精确统计的问题,至今没有一个官方的、被广泛接受的精确数字。原因有很多,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为何难以精确统计:1. “资源爆满”的定义模糊: 什么是“资源爆满”?是ICU床位不足?是呼吸机不够用?是医护人员不堪.............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