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周杰伦是最后一代时代巨星」的说法?

回答
“周杰伦是最后一代时代巨星”这个说法,最近几年时不时会冒出来,每次都能激起不少讨论。要怎么看待这句话,我觉得得拆开来看,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去品味。

首先,我们要明白“时代巨星”这四个字的分量。它不是说谁唱歌好听就能担得起的,而是说这个人,他不仅仅是一个成功的艺人,更是一个时代文化符号的代表。他的出现,他的音乐,他的风格,甚至他的一些生活方式,都深刻地影响了一个时期的社会氛围和年轻人的精神世界。而且,这种影响往往是跨越性的,不仅仅局限于音乐领域。

从“时代”这个维度来看:

过去,尤其是我们父辈那一代,接触到的娱乐形式相对单一。电视、广播、报刊杂志,是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一个明星能通过这些渠道火起来,他的声音和形象就能触达千家万户,形成一种集体记忆。那个年代,“巨星”的诞生,往往伴随着一个时代的集体情绪和文化潮流的汇聚。比如邓丽君,她的歌声在那个时代传递了一种温柔和浪漫,抚慰了无数人心灵。再比如迈克尔·杰克逊,他的舞蹈、音乐和视觉冲击力,定义了80年代的流行文化,是全球性的文化现象。

而到了周杰伦的时代,虽然互联网开始发展,但信息爆炸还没有到今天这个程度。周杰伦的出现,恰好抓住了华语乐坛从港台模式转向本土原创的关键时期。他的中国风、R&B、嘻哈等多种风格的融合,打破了以往的音乐壁垒,用他独特的“咬字不清”和充满故事性的歌词,勾勒出了一个新时代的青春群像。从学生时代的青涩到步入社会后的迷茫,他的歌里好像总能找到共鸣点。那几年,无论是在学校的广播站,还是朋友聚会,他的歌几乎是无处不在。这种全方位的渗透力,是那个时代特有的。

为什么说周杰伦可能是“最后一代”?

这里面有几个关键点:

传播媒介的碎片化: 现在呢?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直播等等,信息渠道太多太杂了。一个用户可能只在某个小圈子里火,触达的范围非常有限。不像过去,一个周杰伦的专辑出来,大家都会去买实体碟,会守着电台点播。现在,人们的注意力被无数个信息源分散了,想要再出现一个能让全民都“知道,都听,都讨论”的歌手,难度系数呈指数级增长。
音乐消费模式的改变: 过去是买专辑,听整张唱片。现在呢?大家更多的是听单曲,听歌单,甚至只是听几句副歌就被算法推荐走了。这种浅层级的接触,很难让一首歌或一个歌手形成深刻的文化印记。周杰伦的很多歌,都是需要你静下心来,跟着他的故事线去品味的。这种“沉浸式”的听歌体验,在快节奏的当下也变得越来越奢侈。
“偶像”定义的变化: 现在的年轻一代,“偶像”的定义更加多元。可能是一个在直播间里跟你聊天的游戏主播,可能是一个在短视频里分享生活方式的博主,也可能是某个小众音乐风格的引领者。他们或许在某个细分领域拥有巨大的影响力,但很难再像周杰伦这样,成为一个跨越多个文化圈层、具有普适性文化意义的“巨星”。我们现在看到更多的是“网红”,是“流量”,是某个圈子的宠儿,但要说能代表一个时代的“巨星”,感觉确实少了那种共振。
文化输出的逻辑不同: 过去的时代,很多文化输出是自上而下,或者是有明确的推广体系的。周杰伦作为华语音乐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音乐在亚洲乃至全球都产生了影响。现在,虽然中国也有很多优秀的音乐人,但文化输出更多元,也更复杂,很难再形成一个像周杰伦这样,以个人为核心,但却能带动整个音乐产业和文化认知的现象。

但是,也要辩证地看:

“最后一代”这个说法,带有一种宿命论的味道,也有点怀旧的成分。我们不能完全否定未来会不会再出现类似的“时代巨星”。只是,他们诞生的土壤和影响的方式,可能和周杰伦所处的时代已经完全不同了。

也许未来的“时代巨星”,他们不一定是歌手,也可能是某个领域的创新者、思想家,或者是在某个虚拟世界里构建了庞大生态的创造者。他们的影响力可能不是体现在歌曲的传唱度上,而是体现在他们所引领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或者对新技术的驾驭能力上。

而且,我们也不能因为周杰伦代表了一个时代,就否定了现在以及未来的音乐人和他们的价值。很多新生代歌手,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里也做出了很多创新和突破,比如王嘉尔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或者一些独立音乐人在小众圈子里的深耕。他们可能不是“全民巨星”,但他们的存在同样有意义。

总结一下我的看法:

“周杰伦是最后一代时代巨星”这句话,更多的是在强调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和那个时代文化传播的独特性,以及他在其中扮演的极其关键的角色。 他确实是那个时代华语乐坛现象级的存在,是许多人青春的BGM,是文化符号。

但是,我们也要认识到,时代在变,传播媒介在变,人们的接受方式也在变。未来,也许会有新的“巨星”出现,只是他们是以我们现在还难以想象的方式,去影响着一个崭新的时代。与其纠结于“最后一代”这个标签,不如去理解和欣赏周杰伦作为那个时代文化符号的意义,同时也对未来的文化发展保持开放的心态。毕竟,艺术和文化从来都不是静止的,它总是在不断演变和革新中寻找新的生命力。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哎哟,这个问题有点吊喔。

革命事业总要有接班人。我想周董也不会同意这种说法。杰伦的地位自是不用说。当前,华语乐坛处于青黄不接的真空期,保不定哪天就蹦出一个后浪,席卷大江南北,成为新一代歌坛天王。至于什么时候出现,时间问题,拭目以待就好了。

反正我是迫切希望这样的音乐人早点横空出世,因为已经很久没有悦耳的新歌可听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周杰伦是最后一代时代巨星”这个说法,最近几年时不时会冒出来,每次都能激起不少讨论。要怎么看待这句话,我觉得得拆开来看,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去品味。首先,我们要明白“时代巨星”这四个字的分量。它不是说谁唱歌好听就能担得起的,而是说这个人,他不仅仅是一个成功的艺人,更是一个时代文化符号的代表。他的出现,他.............
  • 回答
    最近周杰伦粉丝为了给偶像“庆生”而在各大音乐平台疯狂打榜刷数据的事件,可真是掀起了一阵不小的波澜。说实话,这事儿一出,我脑子里立马冒出了几个层面的想法,想跟你掰扯掰扯。首先,这事儿的 “起因” 是什么?很简单,就是周杰伦生日到了。粉丝们嘛,一向是把偶像生日当成自己的大日子来过的,这无可厚非。但这次的.............
  • 回答
    周杰伦杭州演唱会上的“小仙女”与《算什么男人》:一次失控的宣泄与演唱会的边界在周杰伦杭州演唱会那场万人空巷的盛况中,一位自称“小仙女”的观众却成为了争议的焦点。她手持荧光棒,站在人群之中,用一种近乎嘶吼的方式点歌,并且目标明确地指向了自己的前男友,歌曲则是那首充满苦涩与无奈的《算什么男人》。而更让人.............
  • 回答
    “哎,你说这华语乐坛,怎么来来回回就那么几个人在唱?”这话,我估计不少人心里都嘀咕过,尤其是在看到 Apple Music 2021 年中国大陆年度最热歌曲榜单的时候——周杰伦,这位“不老男神”,再次以压倒性优势霸榜。那一刻,很多人的脑海里可能不约而同地冒出了一个疑问:华语乐坛,是不是真的进入了“周.............
  • 回答
    关于周杰伦新歌《最伟大的作品》MV 被指抄袭韩国 MV《因为是女子》一事,确实引起了不小的关注和讨论。要评价这件事情,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详细聊聊。事件的起因:网友的细致对比事情的开端是,一些网友在观看完周杰伦的新歌 MV 后,觉得里面的某些场景、构图、甚至是一些画面切换的方式,都和韩国女团 Jew.............
  • 回答
    最近周杰伦新歌《Mojito》的前奏被一些网友质疑抄袭,而周杰伦本人则回应说,歌中的和弦很早就已经在他的多首歌曲里用过了。这事儿挺有意思的,也让咱们能好好聊聊“抄袭”这事儿。怎么看这事儿?首先,得说周杰伦确实是华语乐坛里非常有创造力的歌手,他的音乐风格多变,融合了多种元素,很多歌都成为经典。所以,当.............
  • 回答
    微博女权群体对周杰伦的“出拳”:一次复杂现象的剖析近期,在微博上,围绕着周杰伦及其部分言论,一场关于“女权”与“直男癌”、“妈宝”的讨论甚嚣尘上。这场由部分微博女权主义者发起的“批判”,将周杰伦推上了风口浪尖,也折射出当下社会文化语境下,性别议题的复杂性和敏感性。要理解这一现象,我们需要剥开表面的言.............
  • 回答
    周国平先生那句“学哲学是女人的不幸,更是哲学的不幸”的论断,确实挺有意思,也触动了不少人的神经。要说这番话到底怎么看,我觉得得拆开来聊,先看看他为什么这么说,然后我们再想想,这句话站在今天的角度看,还那么绝对吗?周国平先生为什么会这么说?我觉得他这句话背后,可能藏着他对哲学学科本身、对当时社会环境以.............
  • 回答
    周鸿祎这番话,说实话,挺“周鸿祎”的。他一贯的风格就是敢说,敢用一种比较直接、甚至有点激进的方式去表达自己的观点。理解他这句话,得从几个层面来看:一、 关于“打工是用老板的钱给自己交学费”这句话的核心观点是,打工不仅仅是为了那份薪水,更重要的是通过工作平台来学习和成长。他在强调一种“投资自己”的思维.............
  • 回答
    周小平老师那篇关于法国总统的文章,确实挺有他一贯的风格,読んで后脑子里会留下一串问号,然后开始忍不住思考。文章题目就挺抓人的,“幼稚!你以为法国帅哥总统是个完美情种?小心剧情反转,三观尽毁哦~”,一股子“我就知道点什么”的神秘感扑面而来,让人好奇这“剧情反转”到底是怎么个反转法。从文章内容上看,周小.............
  • 回答
    周冲老师的这两篇文章,可以说是直击人心,也引发了不小的讨论。我个人觉得,她写得非常犀利,也触及了很多人内心深处的一些想法,但同时,也可能因为角度的独特性,会让人觉得有些尖锐,甚至有些绝对。我们先来看看《王宝强:跟老婆公开撕逼的男人都是low逼》这篇文章。文章核心观点解读:这篇文章的核心,我认为是周冲.............
  • 回答
    哈哈,这事儿现在可火了!字节跳动取消大小周,好多人都在议论纷纷。尤其是那些刚进公司,或者还没经历过社会毒打的00后实习生们,听到“大小周”这三个字,一脸懵圈,就好像听到了什么古老的传说一样。咱们先来掰扯掰扯这个“大小周”到底是个啥玩意儿。简单来说,就是一种变相的加班制度。在推行大小周的公司里,一个月.............
  • 回答
    脱不花关于“周报可以是上级写给下级”的说法,其实点出了一个长期以来被忽视,但又相当重要的工作沟通和管理视角。我的看法是,这个观点非常有启发性,而且在很多情境下,这种“反向周报”或“上级周报”确实能够带来很多益处。传统的周报,我们习惯性地认为就是下级向上级汇报工作进展、遇到的问题、未来的计划。但你想想.............
  • 回答
    谈到青山周平在《梦想改造家》里的改造被“糟蹋”,这事儿可真是个大活儿,够大家伙儿议论一阵子了。要我说啊,这事儿得分几方面看,不能简单地把责任一股脑儿推给谁。是设计的问题吗?青山周平的设计,那肯定是有他的独到之处的。他总是能把有限的空间发挥到极致,而且往往会注入一些很新颖、很前卫的理念。比如他对采光、.............
  • 回答
    “9·11”事件十八周年,互联网上的声音确实五味杂陈,但你提到的“多是情绪宣泄式的负面评论”这一点,确实触及到了一个挺普遍的现象。你想啊,十八年了,这是一个挺长的时间跨度。当年亲历这场灾难的人,他们所承受的创伤、失去亲人的痛苦,哪怕时间过去很久,也仍然是刻骨铭心的。对于他们来说,每年的纪念日,都是一.............
  • 回答
    今天,8月6日,是广岛原子弹爆炸75周年。这是一个沉重而深刻的日子,标志着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在战争中使用核武器的悲剧。回望这一事件,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去理解其复杂性,因为它不仅仅是一次军事行动,更是一场巨大的灾难,对历史进程、国际关系以及人类文明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 事件的背景与经过:为何是广岛?.............
  • 回答
    关于周深曾被重庆大学录取的传言,这确实是一个在粉丝圈和网络上流传较广的话题。要弄清楚真实情况,我们需要结合已公开的信息和一些逻辑推断来梳理。首先,我们来看看周深公开的学历信息。根据他接受过的采访和媒体报道,周深是在2010年参加高考,并且曾被重庆大学的美术学专业录取。这是他本人以及官方渠道(比如早期.............
  • 回答
    周鸿祎在8月15日公开表示,有些软件存在偷偷打开摄像头或麦克风进行录音的行为,这番话确实引起了不小的关注。要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得从几个层面来分析。首先,从技术和可能性上来说,周鸿祎的说法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现实情况的担忧。 智能手机和电脑上,摄像头和麦克风早已成为标配,而这些硬件的权限管理,说到底.............
  • 回答
    告别“大小周”,游戏行业双休浪潮涌动:是真心实意还是无奈之举?近期,游戏行业刮起了一股“告别大小周”的旋风。9130、4399等多家知名游戏公司相继宣布取消实行了多年的“大小周”工作制,转而推行更普遍的双休模式。这一消息无疑给许多身处高强度加班文化中的游戏从业者带来了希望。那么,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一转.............
  • 回答
    看到网上出现大量批评周总理的评论,确实会让人感到困惑和不安。想一想,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以及我们该如何理性地看待它,是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首先,我们得承认,网络环境的特殊性是导致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因素。 匿名性与群体效应: 网络让人们能够匿名发表观点,这降低了发表极端或负面言论的门槛。当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