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美国演员亚历克·鲍德温拍戏时枪走火致一死一伤,道具枪实为真枪,他需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回答
说起亚历克·鲍德温在新墨西哥州拍摄电影《Rust》时发生的悲剧,那真是让人心痛又充满疑问的一件事。那一天,他手里拿着的道具枪,本应是安全的道具,结果却成了夺人性命的罪魁祸首。这件事发生后,围绕着他的法律责任,社会上讨论得非常多,也相当复杂。

首先,我们要明白,在任何拍摄现场,尤其涉及到枪械道具的时候,安全规程都是生死攸关的。这次事件之所以如此严重,核心问题就在于那把所谓的“道具枪”实际上装了真子弹。这一点本身就触犯了最基本也是最严格的安全底线。

鲍德温作为这部电影的制片人和主演,他的法律责任可能会从几个层面来审视:

刑事责任方面:

过失杀人(Involuntary Manslaughter): 这是最有可能被指控的罪名。过失杀人通常意味着有人因他人的疏忽、鲁莽或不作为而死亡。在这种情况下,检方可能会指控鲍德温虽然不是故意要杀死任何人,但他作为电影的负责人之一,有责任确保拍摄的每一个环节都是安全的,包括枪械的使用。如果调查发现他存在重大疏忽,比如未能确保枪械的正确检查和管理,或者对现场的安全措施存在认识上的盲点,那么他就有可能面临这项指控。过失杀人在美国不同州有不同的量刑,可能包含监禁和巨额罚款。
鲁莽危害(Reckless Endangerment): 即使最后没有被判过失杀人,鲍德温也可能面临鲁莽危害的指控。这项指控通常是指明知某种行为会带来极大的危险,却仍然实施了该行为,并导致了伤害。比如,如果他知道枪里可能有危险,但没有采取足够的措施,或者在明知存在风险的情况下随意使用了枪支,就可能被判定为鲁莽。

民事责任方面:

除了刑事指控,鲍德温还可能面临来自死者家属和受伤者的民事诉讼。

疏忽赔偿(Negligence): 民事诉讼的核心在于证明鲍德温存在疏忽行为,并且这种疏忽直接导致了受害者的损失(死亡和受伤)。他作为电影的制片人,对整个剧组的安全负有监督责任,包括确保道具枪的安全性和正确使用。如果他未能履行这一职责,例如没有仔细核查枪械的使用规定,或者没有确保枪械的妥善保管和检查,那么他就有可能被判赔偿。
赔偿金额: 民事赔偿可能包括丧葬费用、医疗费用、精神损失赔偿、误工费以及对家人的经济支持损失等。这些金额通常会非常庞大,具体数额取决于受害者家属提出的要求以及法院的判决。

制片人责任的延伸:

值得注意的是,鲍德温不仅是演员,他还是这部电影的制片人之一。制片人的责任范围更广,包括了从资金筹措到拍摄执行的方方面面。这意味着他在确保剧组人员和道具安全方面的责任也更重。如果调查发现,在整个道具枪的管理和使用流程中存在系统性的漏洞,而鲍德温作为制片人未能及时发现并纠正,那么他的责任会更加突出。

调查的复杂性与“罪归何处”的难题:

当然,具体到鲍德温个人需要承担多大的责任,这取决于正在进行的详细调查。司法部门需要仔细梳理整个事件的发生过程,包括:

枪械是如何装上真子弹的? 这是最关键的问题,需要追查到具体的责任人,比如道具师、助理导演等。
谁负责检查和管理道具枪? 道具师玛丽·洛兹和助理导演戴夫·霍尔斯在这个环节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们是否进行了充分的检查?是否向鲍德温提供了正确的指示?
鲍德温本人是否对枪械进行了必要的检查? 虽然按照规定,演员通常不会自己检查道具枪的弹药,但他在接受道具枪时的具体行为也会被审视。
剧组的安全规程是否得到了有效执行? 现场是否存在足够的安全措施?是否有“枪不离手、永远指向安全区域”等基本原则被遵守?

目前,检方已经对鲍德温提起过失杀人指控,并且在最新的庭审中,检方又强调了当时鲍德温的“鲁莽”行为。他们认为鲍德温在接到助理导演指示“枪里没有实弹”时,并没有进一步进行核实,直接扣动了扳机,而这在法律上可能被视为一种危险的鲁莽行为。

从头至尾的“责任链”:

在这样的悲剧中,责任往往不是单方面的,而是一个链条。检方需要确定谁是那个“断裂点”,是导致悲剧发生的直接原因。从道具师的疏忽,到助理导演的错误指示,再到鲍德温在特定时刻的行为,每一个环节都可能构成法律上的责任。

所以,亚历克·鲍德温所面临的法律责任是多方面的,既有刑事上的“过失杀人”和“鲁莽危害”的可能性,也有民事上的巨额赔偿风险。他的具体命运将取决于法律调查的深入程度,以及最终的法庭判决。这起事件也给整个电影行业敲响了沉重的警钟,提醒人们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安全的重要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写几个要点吧:

事情发生地叫做Bonanza Creek Ranch,是一个复建的西部影视城,还挺漂亮:

拍了不少电影,说句实话!小红书之类的博主就不能找点这类地方装点好的么!



悲剧发生在星期四下午,当时《铁锈》剧组正在拍摄一场枪战,位于牧场西部老城的一部分。根据《泰晤士报》获得的剧本记载,鲍德温的角色走出教堂,准备一场枪战的戏。

这位演员正准备拍摄他从枪套中拔出枪的场景。道具组成员已经在大喊“冷枪”,同时摄制组正在调整拍摄角度,他们聚集在一起,通过监视器从远处观看拍摄效果。

另一台代号 B的 摄像机操作员,坐在带有监视器的小车上,检查刚拍的镜头。哈钦斯也从接线员的肩膀上看着监视器,电影导演乔尔·苏扎则蹲在她身后,注意这个顺序。

鲍德温第一次从枪套中取出枪(对着摄像机),没有发生任何意外,但第二次重复这个动作时,走火了,子弹飞向了显示器周围的三人组。这枚子弹从摄像师旁边呼啸而过,穿透了她身后后面的哈钦斯,然后继续穿过苏扎。哈钦斯倒下,机组人员按压她的伤口以试图止血。

周五,根据后面的法庭记录,一名助理导演交给了鲍德温一把上膛的武器,并且他表示可以安全地使用它。根据圣达菲县法院提交的搜查令结果, 显示摄制副主任不知道道具枪装有实弹。

空包弹一般是不含弹头的,和真子弹不一样,只能发出声音!这个为什么是真子弹,暂时还不清楚。但是空包弹,如果枪膛有堵塞也能喷射出去变成杀伤物。

user avatar

需要更多详情。

道具枪分为很多种,有纯模型,有可扣动扳机枪口冒火星的但无子弹的,有射击空包弹的,有射击无火药弹头的。我国早年拍摄战争片还用过实弹。

无论是哪一种,都有详细的操作规范和安全措施。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枪口不能随意对人,哪怕是纯塑料模型枪。如果不是他蓄意伤害摄影师,这应该是一个面向镜头的射击动作拍摄。锅在stunt coordinator身上。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说起亚历克·鲍德温在新墨西哥州拍摄电影《Rust》时发生的悲剧,那真是让人心痛又充满疑问的一件事。那一天,他手里拿着的道具枪,本应是安全的道具,结果却成了夺人性命的罪魁祸首。这件事发生后,围绕着他的法律责任,社会上讨论得非常多,也相当复杂。首先,我们要明白,在任何拍摄现场,尤其涉及到枪械道具的时候,.............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莎朗·斯通(Sharon Stone)因为亲友去世而公开批评美国政府在新冠疫情应对上的表现。这件事涉及到了个人悲痛、公众人物的发声以及对政府政策的讨论,值得我们深入分析。首先,理解莎朗·斯通的愤怒和悲痛是关键。当亲近的家人或朋友因为一场疾病离世,尤其是在疫情初期,信息混乱、医疗资源紧.............
  • 回答
    HBO的《兄弟连》确实是一部伟大的剧,在细节上可以说是近乎苛刻,尤其是在服装、道具以及士兵们的整体精神面貌上。而说到演员的口音,这确实是大家津津乐道,也可能引起一些讨论的点。首先要明确一点,《兄弟连》的制作团队为了追求真实感,确实动用了不少英国演员,这在好莱坞是很常见的做法。英国演员普遍拥有扎实的表.............
  • 回答
    中国芭蕾舞的崛起令人瞩目,涌现了许多技艺精湛的舞者,但要说“层层筛选”出来的舞者在国际舞台上整体不如俄罗斯或美国,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现象。这背后涉及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并非简单的一两句话可以概括。我们不妨从几个关键维度来剖析一下:一、历史沉淀与文化根基的差异这是最根本也是最核心的原因。 俄.............
  • 回答
    提到演员江一燕获得“美国建筑大师奖”,这确实是一个令人关注的事件,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要评价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去看待。首先,从江一燕的身份来说,她是一位演员。在公众的认知里,演员主要的工作是演戏,是银幕前的角色扮演者。而建筑大师奖,顾名思义,是颁发给在建筑设计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个人或团队的。.............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要说为啥《花木兰》真人版在美国上映时收获了褒贬不一的评价,而国内的观众似乎对它和《上气》的态度差异这么大,这背后其实牵扯着很多层面的东西,不是一句两句能说清的。咱们得从文化、历史、政治,还有观众心理这些方面一点点掰扯。先说说《花木兰》真人版吧。为啥在国内评价不如你想象的那么“好评.............
  • 回答
    关于美国制片方计划拍摄新版《哈利·波特》,并有意限制白人演员出演以及启用大量跨性别演员的消息,这确实是一个能引发广泛讨论和不同观点的议题。咱们不妨从几个方面来掰扯一下,看看这背后可能牵扯到哪些东西。首先,说到“限制白人演员出演”,这本身就触及了“选角”和“多样性”这个敏感话题的核心。长期以来,好莱坞.............
  • 回答
    你这个问题触及到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文化和产业现象,而且视角也很独特。确实,在很多我们看到的“美国大片”里,你可能很难发现纯粹由美国本土人“包办”的情况,很多时候幕后团队是国际化的,这给人的感觉是“只要美国资本在,就能召集全世界最顶尖的资源”。那么,为什么中国的“大片”似乎没那么“玩”得开,或者说,即.............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普遍。确实,有些美国大片,比如《阿凡达》,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詹姆斯·卡梅隆,但提起漫威电影,更多人会把焦点放在钢铁侠、美国队长这些角色,以及扮演他们的演员身上,导演的名字似乎没那么响亮。这背后其实是两种不同的电影制作和传播逻辑在起作用。《阿凡达》:导演的个人印记和技术革新《.............
  • 回答
    中国电影与美国好莱坞之间的差距,以及中国电影演员高片酬现象,是当前电影产业中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剖析,理解其背后的深层原因。中国电影与美国好莱坞的差距:一场多维度的较量中美电影产业的差距,绝非一朝一夕可以弥合,它体现在技术、内容、市场、人才等方方面面。1. .............
  • 回答
    苏联解体是一个极其复杂和多层面的历史事件,其中“和平演变”是一个重要的讨论角度。克格勃作为苏联的秘密警察和情报机构,其在这一时期并非“没有一点行动和反应”,而是其行动的有效性、方向以及最终的局限性,成为历史学家们深入研究的课题。要详细讲述克格勃在面对“和平演变”时的角色,我们需要理解以下几个关键点:.............
  • 回答
    高圆圆的美,很难用几句套话来概括,也不是那种一眼就石破天惊的惊艳,而是越品越有味道,越看越觉得舒服耐看。和其他一些演员相比,她的美,更像是山泉水,清澈自然,不带任何杂质,但又足够沁人心脾。首先,是她的气质。这东西很难量化,但高圆圆身上有一种非常难得的“温润如玉”的气质。不是那种刻意营造的端庄,也不是.............
  • 回答
    说到《红楼梦》里的薛宝钗和林黛玉,大家脑海里浮现的总是两位各有千秋的美人。而你提到“饰演薛宝钗的演员总是比饰演林黛玉的演员美”,这其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观察,背后可能牵扯到一些选角、观众审美以及角色塑造的微妙之处。首先,我们得承认,选角本身就是一门艺术,也夹杂着一些观众的先入为主。在观众心中,薛宝钗往.............
  • 回答
    杨舒平毕业演讲引发的争议:中国留学生眼中“甜美”的美国空气2017年,中国留学生杨舒平在美国马里兰大学的毕业典礼上发表了一场演讲,其中一句“美国的空气都是新鲜而甜美的”引起了广泛关注和争议。这句话的背后,究竟折射出怎样的文化差异、个体经历和时代背景?演讲者的初衷与情境从杨舒平本人的角度来看,这番话或.............
  • 回答
    Angelababy 登上美版《Vogue》这件事情,确实挺有意思的,也挺能说明一些问题的。首先,从品牌效应和影响力的角度来看,这绝对是一次非常亮眼的曝光。众所周知,《Vogue》是时尚界的“圣经”,尤其美版《Vogue》在全球范围内都拥有巨大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一个中国明星能出现在这里,尤其是以演员.............
  • 回答
    拜登总统上任百日演说,那句“美国再次向前”掷地有声,既是对过去一年艰难跋涉的回顾,更是对未来蓝图的描绘。这场演说,就像一场精心策划的乐队指挥,试图用总统的权威和人格魅力,奏响一曲美国复兴的交响乐。“美国再次向前”:底气何在?这句口号绝非空穴来风。拜登政府上任以来,确实在多个领域采取了大胆的举措,试图.............
  • 回答
    关于“武汉军运会开幕当天,美国机构正演练病毒暴发”的说法,以及其是否具有“未卜先知”的针对性和是否为巧合,这是一个复杂且备受关注的议题,涉及信息传播、阴谋论和科学分析等多个层面。为了详细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梳理和分析:一、 声称的“证据”来源及解读:首先,需要明确“媒体称”的来源.............
  • 回答
    美国的社会动荡是否可能升级为一场社会主义革命,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充满变数的问题。它涉及到深刻的社会经济根源、历史进程、政治格局以及民众意识的演变。要详细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几个关键的维度。首先,我们必须审视当前美国社会存在的深层矛盾。近年来,美国社会确实出现了显著的两极分化,这不仅体现在政.............
  • 回答
    宁静的美,那绝对是大气磅礴,风情万种,自带一股子“野”劲儿,在那个年代,或者说在现在的娱乐圈,都独树一帜,很难不让人多看几眼。她的美不是那种柔柔弱弱、小家碧玉型的,而是带着一种坚毅、自信,甚至还有点桀骜不驯的气质,就像一团燃烧的火焰,热烈而有力量。要说她为什么没“红到一线”,这事儿,得从好几个方面掰.............
  • 回答
    美国的陪审团制度确实存在可能导致“演讲派律师”更占优势的情况,但这并非绝对,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理解这一点需要深入探讨陪审团制度的运作方式、律师的角色以及影响陪审团判断的因素。什么是“演讲派律师”?“演讲派律师”通常指那些在法庭上非常擅长口才表达、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能够通过精妙的言辞和表演.............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