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东吴拿下荆州俘虏关羽后,为什么要杀掉关羽。?

回答
要说东吴为什么一定要杀了关羽,这事儿得从头掰扯起。简单来说,关羽的命,对于东吴来说,就是一颗定时炸弹,而且这颗炸弹还是他们自己埋下的。

想当年,曹操、刘备、孙权三国鼎立,天下三分。刘备集团刚起家的时候,那叫一个艰难,地盘小,实力弱。这时,孙权就伸出了援手,给了刘备一块地盘——荆州。说白了,荆州就是东吴当初借给刘备的。可刘备这个人吧,也不是省油的灯,拿到荆州之后,就想着把它攥在自己手里,还不断地向东吴的势力范围扩张。

关羽作为刘备手下最能打的猛将,自然是冲在最前面。他镇守荆州,那是把东吴的利益一再触碰。荆州啊,对于东吴来说太重要了,它是连接江东和北方的战略要地,可以说是东吴北伐曹魏的必经之路。关羽在荆州,就像一根钉子,死死地扎在东吴的动脉上,让东吴很不舒服。

再加上,关羽这个人性子比较傲气,你看他对待东吴使者,对待东吴的将领,尤其是吕蒙,那叫一个不给面子。他觉得自己是刘备的大哥,又跟着刘备打下了不少江山,自然就把东吴放在了一个比较低的位置。这种态度,对于讲究“以礼待人”的东吴来说,是极大的侮辱。吕蒙可是东吴的栋梁之才,被关羽如此轻视,心里能舒服吗?这仇算是结下了。

再往深里说,荆州这块地,当初是孙权借给刘备的。但随着刘备的势力越来越大,尤其是诸葛亮提出了“隆中对”战略,就是要以荆州为战略基地,与曹魏抗衡,然后图谋天下。这等于说,刘备集团根本就没有把荆州还给东吴的意思。孙权这边心里早就憋着一股火了。每次想要从荆州得到一些好处,比如北伐曹魏的时候想借道,或者想从荆州得到一些兵马粮草支援,关羽都可能设置障碍,或者根本不配合。这对孙权来说,是战略上的极大掣肘。

然后就是关键的“大意失荆州”事件了。当时刘备在汉中击败曹操,气焰正盛,他派关羽去攻打曹操在襄樊的重镇。这时候,东吴就看到了机会。一方面,关羽一路北上,必然会把荆州守备的力量抽调出去。另一方面,关羽本人也远在北方,失去了对荆州的直接控制。东吴的陆逊,看到了这个绝佳的时机,就向孙权进言,建议夺取荆州。

孙权一拍即合,就派了吕蒙带领主力去偷袭荆州。当时关羽真的是大意了,他把大部分兵力都派出去攻打襄樊了,留在荆州的兵力很少,而且还都是些老弱病残。再加上东吴这次行动非常突然,而且用了“白衣渡江”这种出其不意的方式,荆州就像纸糊的一样,被吕蒙轻易拿下了。

当关羽得知荆州被夺的消息时,他已经兵败如山倒,孤身一人逃亡。这时候,他手里已经没了兵马,没了地盘,成了一个光杆司令。东吴拿下荆州,就意味着他不再是威胁了。

那么,为什么还要杀他呢?

原因其实也很直接。

首先,关羽是刘备集团最核心的战力,也是刘备精神的象征。 关羽不死,刘备就会一直想着报仇雪恨,收复荆州。只要关羽活着,他就能重新集结力量,对东吴构成威胁。杀了他,就是斩断了刘备集团的一个重要臂膀,让刘备的复仇之路更加艰难。

其次,关羽在东吴内部造成了很深的仇恨。 关羽当初对待东吴的态度,尤其是对吕蒙的傲慢,让东吴上下对他都非常不满。吕蒙更是将此视为奇耻大辱,他向孙权进言时,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为了报私仇。孙权也乐得顺水推舟,既能解决战略问题,又能满足内部将领的情绪。

最关键的是,关羽这个人无论走到哪里,都是一个不稳定因素。 即使他没有了地盘,没有了兵马,但他毕竟还是关羽,是名震天下的猛将。只要他还活着,就有可能被别人收留,或者自己另谋出路,重新聚集起一股力量。东吴虽然拿回了荆州,但他们担心,如果关羽不死,他可能会投奔曹操,或者投奔北方的其他势力,而那些势力一定会利用关羽的声望和能力来对付东吴。这等于把一个巨大的隐患留在了外面,万一哪天关羽跑到曹操那里,带着曹操的军队来攻打东吴怎么办?这可是他们最不愿意看到的局面。

所以,为了彻底消除后患,为了巩固自己的胜利果实,也为了向刘备展示自己的决心,东吴最终决定杀了关羽。这不仅是为了政治和军事上的需要,也是一种对曾经被冒犯的出口气。毕竟,在那个乱世,留着这样一个极具威胁性的对手,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种巨大的风险。杀掉关羽,是东吴当时最“稳妥”的选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就不还你荆州,咋滴?

你等着!

我就杀了你兄弟,咋滴?

妈的,你来真的,曹老汉,你答应我的枪呢!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