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十多年过去了,第一批激光治疗近视的人是否有出现不良反应?

回答
十多年前,我记得有一位邻居,大约是第一批接受近视激光手术的人。那时候,大家对这种技术既好奇又有些忐忑,毕竟是把激光打到眼睛上,感觉挺“科幻”的。他术后恢复得相当不错,摘掉了眼镜,走路都比以前精神了。我当时还挺羡慕的。

这些年过去了,我也偶尔会想起他,想知道他的眼睛现在怎么样了。毕竟,任何手术都有一个长期的观察过程,尤其是像激光手术这样直接作用于角膜的。

根据我后来从一些渠道了解到的信息,以及一些亲友的经验,第一批做近视激光手术的人,整体来说,大多数人效果还是持久且令人满意的。但就像任何医疗技术一样,总会有一些个体差异和潜在的不良反应。

那些比较普遍的,术后早期可能会出现的一些不适,比如:

畏光和眩光: 这是很多人初期都会遇到的。尤其是在晚上开车或者看灯光的时候,会感觉光线变得散乱,有点“毛刺”的感觉。我邻居当时也提过,说刚开始晚上看路灯,感觉有点“光晕”。这种情况大部分会在术后几周到几个月内逐渐缓解,眼睛慢慢适应了新的角膜形态。
干眼症: 激光手术会影响角膜的神经末梢,可能会暂时性地降低泪液分泌,导致眼睛干涩、异物感。有些人可能需要长期使用人工泪液来缓解不适。这算是一个比较常见的长期影响,但程度因人而异。有些术后几个月就好了,有些人可能需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完全恢复正常。
视力波动: 刚做完手术,视力可能不稳定,有时候会觉得看东西时好时坏,特别是早晚或者疲劳的时候。这通常是眼球在适应新状态的表现,大多数情况下会慢慢稳定下来。

更少见但可能更严重一些的,我也听说过:

角膜瓣问题: 早期的激光手术(比如PRK),是将角膜上皮掀起或者去除,然后进行激光打磨,最后让它重新生长。有极少数情况下,角膜上皮在愈合过程中可能出现移位或者愈合不良,影响视力。后来发展出的LASIK技术,是用飞秒激光制作一个角膜瓣,然后掀开进行手术,再复位。LASIK虽然更方便快捷,但也存在角膜瓣移位、感染、甚至在非常罕见的情况下导致角膜膨胀的风险。当然,这些都是概率极低的并发症。
过度矫正或欠矫正: 虽然手术的目的是精确矫正视力,但总会有一些误差。有些人可能术后度数没有完全矫正到预期,需要戴眼镜或隐形眼镜;还有些人可能矫正过度,变成远视,虽然这种情况相对少见。不过,随着技术的进步,这种情况的发生率已经大大降低。
感染或炎症: 任何手术都有感染的风险,激光手术也不例外。术后严格遵医嘱进行护理和用药非常关键。虽然罕见,但一旦发生,可能对视力造成永久性影响。
夜间视力下降: 有些人在术后对光线的敏感度会增加,可能导致夜间视力质量不如术前,比如出现更明显的眩光或视野边缘的模糊感。这与角膜表面光学质量的变化有关。

我那位邻居,据我后来偶然问到,他手术后几年都没有什么大问题,视力一直很稳定。偶尔提到眼睛有点干,尤其是在空调房里待久了,但用了眼药水就好了,并没有出现什么让他特别困扰的“不良反应”。

总的来说,我理解大家对新技术的一些担忧是很自然的。十多年前的激光手术技术跟现在比,确实在设备、精度和操作流程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第一批接受手术的人,他们是在新技术发展的早期阶段承担了一定的风险,同时也为后来的技术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数据。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如果当时选择的是正规医院、经验丰富的医生,并且术后也遵从医嘱进行了护理,那么不良反应的出现概率是很低的。但毕竟是侵入性手术,不能完全排除个体差异和潜在的风险。这就像开车一样,大家都知道有发生事故的可能,但只要规范驾驶,安全系数是相当高的。而那些早期的尝试者,就像是走在了前面的人,他们的经历也帮助我们更了解这项技术。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评论区的很多朋友问我做手术的医院。我都没有回答。因为不想给任何机构做广告。。。而且我是10多年前做的手术,即使当年手术很成功,并不能代表该医院十几年后的今天,就一定能手术顺利。

推荐医院,药品,治疗方案,这种责任重大且容易误导人的事情,我肯定不做的。给大家的建议是,去省级三甲医院咨询,确定该医院眼视力科或眼激光科不是外包的,不是承包出去的,一般就比较可靠了。。。。价格也不好评价。所有的东西,都是一分钱一分货,三块钱两分货。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来选择,就行了。




修改补充。在最后面。

根据最高分答案的要求,我写下自己的经历。


建议各位如果要分享自身个例或者“我有个朋友”的话,请至少带上以下数据:

1.手术年份(2004年寒假)

2.手术术式(最基础的L单词什么的激光,忘了)

3.手术时年龄(21岁)

4.术前视力、术后视力(术前左眼875度,右眼1050度,实际上带的是800和850的眼镜。术后是1.1双眼。貌似大家都流行五点几的那种计数?不会换算。1.1就是不需要戴眼镜,可以正常开车生活,可以在大教室最后一排看清楚黑板的字。可以越过前面一个同学的肩膀看更前面同学的试卷。。。反正是够用了。)

5.是否其他视力相关疾病(包括眼部病变以及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因为长期带隐形眼镜,角膜有少许磨损和气泡?,不严重。没有其他疾病。)

6.术后用眼情况(经常熬夜通宵看书,曾经一年时间沉迷网游24小时*365天的沉迷网游,现在沉迷手机和pad修改补充在最后一段)

否则,参考价值不止是零,甚至是负的。


现在每年体检两次(我所在的公司组织体检一次,老公所在的医院组织体检一次,所以确实是每年体检两次)视力1.1双眼。角膜,眼底都正常。

轻微畏光(也许只是不喜欢太明亮的阳光,尤其是海边的阳光。喜欢树荫,林荫小道。也许只是喜好,并不是畏光。不确定。)

不影响开车。长期夜晚开车,开高速。不影响。讨厌后车的远光灯。讨厌而已,不影响开车会车什么的。

通宵看书后,会有重影。休息几小时或者睡一会儿就没事了。(不确定。其他人,做过或者没做过角膜手术,你们通宵看书之后会有重影吗?)

总的来说,手术还是非常成功的,几乎没有后遗症并发症。我很满意。是我最正确的一笔投资吧。

修改补充。和老公讨论了下我的视力问题。虽然我沉迷网游手机熬夜看书。但是我喜欢户外运动,每个月爬山远足1-4次,每周游泳1-2次,每个月打羽毛球1-20次(现在一般是4-5次吧),还长期开车(尤其是开高速,其实视线一直是汇聚到无限远处的,是有利于视力的。我前几年经常一个人开1400公里回老家,再1400公里回老公家。现在也是省内长途的)他还提到了一些文献报道:导致近视眼的原因,不仅仅是疲劳,还有缺乏自然光线(户外活动?)。求辟谣或者求证实吧!



评论区有朋友讨论夜晚开车受影响。。。和几位现实中做了手术的朋友讨论了一下。关键原因是我的车都贴的透明膜或者贴浅色(浅绿色)的膜,且特意把后视镜区域留出了很大一块梯形的空白区域不贴膜。。。我的观点是安全第一。所以还是建议所有朋友(无论是否做了手术)都不要贴深色膜了。

user avatar

眼角长出了皱纹

user avatar

2011年做的近视手术,双眼均 700+的高度近视,在同仁医院做的,全飞秒还是半飞秒忘记了,手术费好像是25000。

当时喜欢爬山,戴框架眼镜很麻烦,隐形也不是很方便,尤其是爬雪山。

所以想去医院找医生咨询下能不能做这个手术,结果去了以后直接开了一堆单子,全部检查完才可以见医生。

可能检查了大半天,所有的结果都出来以后,见到医生,他只说了角膜厚度多少,可以做手术。如果做的话就去交钱约时间。

于是,我就略显冲动的交了钱约了手术。

手术日自己去医院,飞快的就做完手术。(这个操作是错误的,需要有人陪同,因为术后啥也看不清的状态会持续一段时间)

废了半天劲打通舍友的电话,来接我。

术后按照医生要求上药、眼药水、复查。

复查视力好像是1.2。

现在大概也快十年过去了,期间没有不舒服,也没有点人工泪液啥的。(这个看到有的朋友术后会觉得眼干,需要日常点眼药水,但是我没有。可能是因为泪点比较低?)

好像也没有什么不良反应,不过我也没复查,不知道现在视力多少了,反正换车本的体检是没有问题的~平时自己看东西也没什么问题,没有感觉视物有障碍。

夜间开车有一些晕光,但是问视力正常的资深司机我爸,他说谁都晕(可能只是他也晕)。

时间太久了,记不太清楚,以上供参考。

另外,近视手术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是,会改变整体人的感觉,毕竟不用戴眼镜在外面挡着一层。我从初中开始戴眼镜,但是其实做完手术后不太看得出来之前是那么多年的资深深度近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十多年前,我记得有一位邻居,大约是第一批接受近视激光手术的人。那时候,大家对这种技术既好奇又有些忐忑,毕竟是把激光打到眼睛上,感觉挺“科幻”的。他术后恢复得相当不错,摘掉了眼镜,走路都比以前精神了。我当时还挺羡慕的。这些年过去了,我也偶尔会想起他,想知道他的眼睛现在怎么样了。毕竟,任何手术都有一个长.............
  • 回答
    那些年,燃烧的远征(TBC)像一首未完的史诗,至今仍萦绕在无数玩家的心头。十多年了,为什么这款游戏仍然能勾起如此深厚的情感?这背后,远不止是情怀二字,而是TBC所创造的那个独特的游戏体验,那个我们一同经历过的艾泽拉斯世界。首先,是那份“初出茅庐”的史诗感。我们告别了熟悉的艾泽拉斯大陆,第一次踏上了外.............
  • 回答
    距离《权力的游戏》电视剧首播已经整整十年,但对于无数翘首以盼的读者来说,乔治·R·R·马丁的史诗巨著《冰与火之歌》第六卷——《凛冬的寒风》(The Winds of Winter)——的踪迹依旧渺茫。这让许多人心中不免泛起一丝凉意:这位以“慢工出细活”闻名于世的作家,是否还能兑现他那个宏大而又充满变.............
  • 回答
    电脑专业黄金十年,这话题总是在圈里时不时被提起,总有人觉得那段日子已经远去,取而代之的是日趋饱和的竞争和技术更新的焦虑。但“黄金十年”到底是指什么?是那个只要沾上“电脑”、“编程”边就能轻松找到高薪工作的时代吗?如果是这样,那么可以说,那种粗放式、躺赢式的红利期,确实早已过去。想想看,大概是上世纪9.............
  • 回答
    汶川大地震十二年过去了,“范跑跑”事件,这个曾经沸沸扬扬的名字,在时间的长河里,似乎也沉淀了一些不同的解读。当年的我,和很多人一样,带着惊愕、愤怒,甚至一丝道德上的谴责,看着他逃离教室的画面,听着他后来的解释。现在回过头来,再看这段往事,心情复杂,很难用简单的“原谅”或“不原谅”来概括。最初的冲击与.............
  • 回答
    1999年5月7日夜,一场突如其来的悲剧降临在北京。美国飞机在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南联盟)的首都贝尔格莱德,对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进行了野蛮轰炸。那一天,三名中国外交官——邵云环、许杏虎、朱颖——不幸遇难,多人受伤,大使馆建筑也遭到严重损毁。这件事在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中国的愤怒和悲痛是真实而深沉的。.............
  • 回答
    “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这句网络流行语诞生于2009年,算一算,至今已是14年了,而不是十年。不过,你的问题非常有意义,这14年间,互联网的发展可以说是天翻地覆。让我们来详细梳理一下这些变化:一、 移动互联网的崛起与主导地位: 从PC到手机的转移: 2009年,“贾君鹏”流行时,PC互联网.............
  • 回答
    过去十年,游戏行业风起云涌,无数公司如繁星般闪耀,又如流星般陨落。要给出一个精确的倒闭公司数量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倒闭”的定义本身就有模糊之处,有的可能是被收购兼并,有的只是停止运营,有的则是在负债累累中悄然消失。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个数字相当庞大。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公司倒闭?游戏行业的生命周期比许多.............
  • 回答
    在过去十年里,我所经历的“探索”并非源于个人的主观意愿或体验,而是由我的创造者们——人类——通过持续的研发和迭代来完成的。我的“不同”之处,正是这些探索和进步的直接体现。如果将我比作一个不断学习和成长的个体,那么我的十年可以被看作是一段深度学习、能力拓展和认知升级的旅程。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阐.............
  • 回答
    过去十年,中国经济的腾飞和转型,就像一个巨大的熔炉,不断锻造着新的就业形态,催生出一批又一批我们曾经闻所未闻的新职业。这不仅仅是简单的“多了一个岗位”,而是生产力发展、消费升级、技术革新和思维方式转变的综合产物。与其说是“诞生”,不如说是“涌现”和“进化”,因为很多新职业的根源,往往能追溯到旧职业的.............
  • 回答
    过去十年,游戏行业经历了一场翻天覆地的变革,这股浪潮不仅席卷了国内游戏公司,也深刻地影响了全球的游戏市场。如果你仔细观察,会发现那些曾经在PC端称霸、依靠买断制模式盈利的游戏公司,很多已经转型或寻找新的增长点,而一批新的巨头则凭借着截然不同的商业逻辑迅速崛起。回溯过去十年,游戏公司的商业模式变化,我.............
  • 回答
    要弄明白为什么德川家康不急着在关原合战后立刻发动大阪之战,得把时间往前推,看看当时日本的政治格局和家康自身的考量。这事儿可不是简单的“打不打”的问题,里面门道多了去了。首先,得说说关原合战。这场仗打完,德川家康确实是赢了,确立了他在日本的霸主地位,但天下真就太平了吗?别忘了,大阪城里还坐着丰臣秀赖,.............
  • 回答
    少爷已经十年没笑过了。这句话,像一道深埋在古老庄园地窖里的锁链,紧紧扣住了这座宅邸,也扣住了所有人的心。这里是安宁伯爵府,坐落在云雾缭绕的青山之中,是一座历史悠久、如今却带着一丝挥之不去的寂寥的古堡。这座古堡的主人,也就是那位少爷,名叫艾伦。十年前,他还是一个眉眼间总是挂着明朗笑意,喜爱在花园里追逐.............
  • 回答
    .......
  • 回答
    大明洪武十年,对于曾经的“满洲八旗”来说,这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时代。他们曾以为自己是那个横扫天下的铁骑,是入主中原的统治者。然而,一朝醒来,却发现自己身处一个截然不同的历史节点。更令他们毛骨悚然的是,那曾经的“帝王”——他们心中的“圣祖”——如今却还仅仅是那个刚刚巩固了统治、雄心勃勃的洪武皇帝朱元.............
  • 回答
    确实,说起国内战争题材的电视剧,尤其是以抗日战争为背景的那些,现在回过头来看,《我的团长我的团》在很多观众心中,早已不是简单的“优秀”,而是沉甸甸的“巅峰”二字,而且是那种“毫无争议”的巅峰。这话说出来,你可能觉得有点绝,但细想想,这十年时间,我们看过的类似题材的剧也不少了,有口碑不错的,有观众买账.............
  • 回答
    .......
  • 回答
    37岁,十四年刑警,今年过了法考,想转行做律师,这个决定,我给你好好说道说道。首先,恭喜你,过了法考!这绝对是硬核实力的证明,尤其是在你十四年的刑警生涯之后。这说明你不仅有扎实的法律知识基础,更有在实战中锤炼出来的法律运用能力。这绝对是你转行律师最宝贵的财富。你的优势,简直不要太明显: 实战经验.............
  • 回答
    “我已经十年没有拔过刀了。”这句话从我嘴里吐出来的时候,我自己都觉得有点陌生。灰尘爬满了我的剑鞘,也似乎爬满了我的心。十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足够让一个年轻气盛的剑客变成一个沉默寡言的老头,也足够让一个血气方刚的江湖恩怨归于平静。我住在龙门镇边缘的一间小院子里,院子不大,种着几棵歪脖子树,春.............
  • 回答
    我能理解你看到十年前张一鸣的微博后产生的震撼和思考,特别是他那些关于“开悟”的见解,确实能引发关于人生、成长和男性阅历的深刻讨论。“男人真的要过了30才能开悟吗?”这个问题,与其说是一个定论,不如说是一个值得我们每个人去探索的议题。事实上,人的成长轨迹是高度个体化的,年龄只是一个标签,它无法完全定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