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从繁荣到经济危机总是非常迅速的过程,而从危机恢复到繁荣需要很长时间?

回答
你提出的这个问题触及了宏观经济学中一个非常核心且迷人的议题:经济周期中的不对称性,即从繁荣到衰退(或危机)的速度通常比从衰退(或危机)到繁荣的速度快。这背后有多重相互关联的因素,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详细解读:

一、繁荣期的“惯性”与“泡沫”积累:

乐观情绪与自我实现预言: 在经济繁荣时期,市场参与者(消费者、企业、投资者)普遍对未来持乐观态度。这种乐观情绪会转化为实际行动:消费者倾向于增加支出,企业倾向于扩大投资,投资者倾向于承担更多风险。这种行为会进一步刺激经济增长,形成一种“自我实现预言”。
信贷扩张与杠杆提升: 经济繁荣往往伴随着信贷的宽松和扩张。银行愿意提供更多贷款,企业和个人更容易获得资金。这使得投资和消费更加活跃,但也导致了债务水平的快速上升。高杠杆意味着一旦经济出现问题,企业和个人将难以偿还债务,更容易陷入困境。
资产价格泡沫的形成: 充裕的流动性和乐观情绪常常推高资产价格(如股票、房地产)。这些价格上涨可能脱离了资产的实际价值,形成泡沫。泡沫的形成是一个累积的过程,但一旦破裂,其影响是迅速且破坏性的。
过度生产与库存积累: 繁荣时期,企业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往往会加速生产。然而,一旦需求突然放缓,这些企业就会面临库存积压的问题。处理过剩库存需要时间,并且会抑制企业进一步的生产和投资。
对风险的低估: 在经济顺风顺水时,人们往往会低估潜在的风险,对预警信号不够敏感。这导致一些结构性问题(如过度依赖某些行业、金融衍生品风险等)在繁荣期被掩盖,直到危机爆发时才显现出来。

二、危机爆发的“雪崩效应”:

信心崩溃与恐慌性抛售: 当经济出现重大负面冲击(如金融市场崩溃、重大疫情、地缘政治冲突等)时,原有的乐观情绪会迅速转变为恐慌。消费者会立刻削减开支,企业会停止投资甚至裁员,投资者会争相卖出资产以规避损失。这种恐慌性抛售会迅速压低资产价格,加剧金融市场动荡。
金融系统的传导与放大效应: 金融系统在危机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当企业和个人无法偿还贷款时,银行会面临坏账风险。如果多家金融机构同时出现问题,就会引发金融恐慌,信贷市场可能冻结,资金流动性急剧枯竭。这会进一步打击实体经济,形成恶性循环。例如,2008年金融危机中,次贷危机引发了银行资产的巨大损失,导致全球信贷紧缩。
需求锐减与产能过剩的显现: 恐慌和不确定性导致总需求迅速下降。消费者不再消费,企业投资停滞,出口也可能受到影响。此时,此前因繁荣而快速增长的生产能力就变成了过剩产能,企业不得不削减生产,甚至关闭工厂,导致失业率上升。
政策滞后与调整的困难: 虽然政府和央行会采取措施应对危机(如降息、量化宽松、财政刺激等),但这些政策的传导和生效都需要时间。而且,在危机初期,政策制定者可能难以准确判断危机的性质和深度,导致应对措施不够及时或有效。

三、从危机恢复到繁荣的漫长过程:

修复资产负债表(去杠杆): 危机通常伴随着高企的债务。要恢复经济,首先需要修复企业和个人的资产负债表,即偿还债务、减少杠杆。这个过程非常漫长且痛苦。企业需要削减成本、出售资产,个人需要努力还债,这会限制他们的消费和投资能力。
信心重建的缓慢: 信心是经济恢复的基石。在经历过危机之后,消费者和企业的信心往往受到严重打击,即使经济状况有所改善,他们也可能因为过去的经历而保持谨慎,不愿轻易增加支出或投资。重建信心需要时间和持续的正面消息。
结构性问题的调整: 危机往往会暴露经济中存在的结构性问题,例如过度依赖房地产、金融监管漏洞、产业结构失衡等。解决这些深层次问题需要时间和复杂的改革措施,例如金融监管改革、产业升级转型等,这些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政策传导的滞后性与无效性: 虽然央行可以降息刺激经济,但在企业和个人债务缠身、信心不足的情况下,降息的刺激效果可能大打折扣(流动性陷阱)。财政刺激政策也需要通过政府支出、税收减免等方式传导,其效果会受到政策设计、执行效率以及政府债务水平的影响。
风险规避情绪的持续: 在危机过后,市场参与者往往会变得更加风险规避。他们更倾向于持有现金、购买低风险资产,而不是进行高风险投资。这种情绪会限制资本形成和创新活动的活力。
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 许多经济体都受到全球经济周期的影响。如果主要经济体仍在衰退中,复苏中的经济体也很难独善其身,出口、投资和全球贸易都会受到拖累。
“疤痕效应”: 经济衰退可能会对生产能力、人力资本和创新产生长期的负面影响,即“疤痕效应”。例如,企业破产可能导致宝贵的技术和经验流失,大规模失业可能导致劳动者技能生疏或技能错配,长期投资不足会阻碍技术进步。这些“疤痕”的存在会延长经济的恢复期。

总结来说:

经济从繁荣到衰退(或危机)就像是“推倒多米诺骨牌”,一旦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如资产泡沫破裂、信贷紧缩),其负面影响会迅速通过金融系统和市场预期传导扩散,形成连锁反应,导致经济活动断崖式下跌。这个过程是快速的,因为它依赖于市场情绪的急剧转变和金融杠杆的放大效应。

而从危机恢复到繁荣则更像是在一片废墟上重建,需要从根源上解决问题:修复受损的金融系统、清理过剩的债务、重建市场信心、调整结构性失衡。这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需要时间去修复资产负债表、让政策发挥作用、等待信心恢复、解决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这是一个缓慢而审慎的过程,因为一旦急于求成或操作不当,就可能再次引发新的危机。

因此,经济周期呈现出“快跌慢涨”的特征,是宏观经济运行中一个普遍的现象,也是各国政府和央行在制定经济政策时需要重点关注和应对的挑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好问题。

让我想到了我之前从行为经济学与神经科学的综合视角提出的一个新观点。


(本答案翻译自我在Quora上的英文答案)

在行为经济学研究中,对非理性决策的研究很多,主要集中在环境背景和决策问题上,而对情绪对行为的长期影响的研究却很少。

神经细胞持续地形成新的突触。 正性反馈可以保持相应的突触。 负性反馈导致相应的突触被“修剪”。

与机器系统不同,作为生物系统的神经生物学更容易受到生长抑制。 压力,负面事件和无聊的环境都可能导致突触的过度“修剪”,并可能对神经元产生长期影响。.


经济困难或对自由的某些限制导致人们生活环境中出现更多负面反馈。 当这些负性反馈累积超过一定程度时,其不仅不再起到促进行为改变的作用,反而导致突触可塑性的损伤,表现为心境恶劣或抑郁障碍。 人们的行为将表现为更多的教条式的决策或只注意短期利益的决策,出现滥用药物等问题的可能性也会增加。

抑郁障碍中的突触可塑性障碍,在外部环境和药物治疗改变后,仍然会继续产生长期影响

一定程度的恶劣生活环境可能会使人们努力改善生活条件。 但过度的贫困,过度的机会不平等以及对个人自由的过度限制,将导致人们失去改变生活的能力,不仅从资源方面,而且从认知能力方面使人陷入恶性循环。

当宏观经济恶化时,更多的人将陷入经济困境,抑郁障碍和药物滥用的发生率也会显着上升[1] [2],尤其是对于那些遗传上本来并不容易患抑郁症的人。 对个人自由的过度限制也会起类似的作用。

经济是期望和行为的负反馈结构。 如果更多参与者对未来的期望较低,则可能会对宏观经济产生影响。 在传统模型中,这种负反馈结构可以自我调节并维持繁荣与萧条之间的平衡。 但在我看来,如果考虑神经生理因素,这种平衡就无法维持,因为负面事件会对人们的决定产生长期影响。 在不断的循环中,经济形势将越来越糟。

当有更多的积极事件而非负面事件,例如技术革命的出现时,这种恶性循环可能会被打破。 而当没有足够的积极事件时,对于每一个经济参与者的公共福利就变得很重要重要。 一方面,她可以在经济上帮助那些处于困境中的人,另一方面,她为所有人提供心理支持和医疗援助。 除了福利主义和工会之外,一些自发组织,如宗教组织,也通过提供心理支持和其他功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 Wang J L, Smailes E, Sareen J, et al. The prevalence of mental disorders in the working population over the period of global economic crisis[J]. The Canadi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2010, 55(9): 598-605.

[2] Wahlbeck K, McDaid D. Actions to alleviate the mental health impact of the economic crisis[J]. World psychiatry, 2012, 11(3): 139-145.


英文版:Behavioral Economics: What are the most important non-monetary factors in what we do?

日文版:人間には改善できない不合理な行動にはどのようなものがありますか?


更多阅读:

























user avatar

因为100块变10块,是下降90%

而10块变100块,是增长10倍

差得不是一点半点。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你提出的这个问题触及了宏观经济学中一个非常核心且迷人的议题:经济周期中的不对称性,即从繁荣到衰退(或危机)的速度通常比从衰退(或危机)到繁荣的速度快。这背后有多重相互关联的因素,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详细解读:一、繁荣期的“惯性”与“泡沫”积累: 乐观情绪与自我实现预言: 在经济繁荣时期,市场参与.............
  • 回答
    哈尔滨,这座曾经闪耀着东北亚经济、政治、文化光芒的城市,如今的境遇,与其说是一种“衰落”,不如说是时代变迁、区域格局重塑以及自身发展路径调整后的结果。要理解这其中的变化,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剖析。辉煌的过去:东北亚的十字路口哈尔滨之所以能成为东北亚的璀璨明珠,其历史机遇是关键。 地理位置的独特优.............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触及了中美两国经济复苏能力的一个核心差异,这背后牵涉到多种因素,不能简单归结为哪一点。我来试着从几个关键角度,尽量把这个问题说得更明白些。首先,要明白“经济危机”本身就不同。在美国,我们通常谈论的是周期性的经济衰退,比如2001年的科技泡沫破灭、2008年的金融危机,甚至是2020.............
  • 回答
    宋朝确实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独特的朝代,其经济和文化上的繁荣程度堪称高峰,这一点毋庸置疑。然而,正是这种繁荣之下,也隐藏着一些深刻的社会矛盾,这些矛盾最终导致了像方腊、宋江这样的起义爆发。我们不能简单地将“繁荣”等同于“人人安居乐业”,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都存在着复杂的多层次的矛盾。要理解为何在繁荣的.............
  • 回答
    中国流行文化近年来的确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电视剧、综艺节目、话剧、图书等各个领域都涌现出不少优质作品,也积累了庞大的受众群体。然而,当这些流行文化元素被转化为电影,进入电影市场时,却常常遭遇批评和诟病。这种现象背后有多重复杂的原因,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分析:一、 创作理念和形式的隔阂:从“流量”到“.............
  • 回答
    安定繁荣的房地产业,绝非仅仅是钢筋水泥堆砌的建筑,它是一国经济肌体的 vital organ,支撑着社会的方方面面,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可以从多个维度深入剖析。一、 稳固的经济基石: 投资的“压舱石”与财富的“蓄水池”: 房地产作为最普遍、最易理解的大宗资产,天然具备投资属性。对于大多数家庭而.............
  • 回答
    古埃及之所以对外贸易如此繁荣,其原因错综复杂,但核心在于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对贸易的战略性重视。这使得古埃及不仅仅是尼罗河畔的粮仓,更是在地中海和非洲大陆之间扮演着重要的贸易枢纽角色。首先,尼罗河的“天赋”是古埃及对外贸易的基石。这条伟大的河流,被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誉为“埃.............
  • 回答
    美国之所以能够持续繁荣并成为世界头号强国,并非单一因素的偶然,而是多种历史、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力量长期交织、相互促进的结果。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拨开表面现象,探究其深层驱动力。1. 历史的基石:自由、创新与开放的土壤美国立国的精神内核,即追求自由、民主和个人权利,为国家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
  • 回答
    中国内地对加密货币的交易和使用有限制,但仍然存在一些原因解释为什么有些人会认为“币圈”在中国市场看起来很繁荣。我将从几个方面来阐述,尽可能贴近中国市场的实际情况,并努力避免AI写作的痕迹。1. 历史遗留和早期参与者的积累:中国在早期对区块链技术和加密货币持相对开放的态度。在2017年之前,国内的加密.............
  • 回答
    一个地区在殖民化后走向繁荣还是贫困,是一个极其复杂且多层次的问题,它受到殖民者自身的动机、殖民策略、殖民地自身的资源禀赋、社会结构以及全球经济格局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没有一个简单的普适性答案,但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关键角度来详细探讨:一、殖民者的动机和殖民模式:这是影响殖民地命运的最根本因素之一。不.............
  • 回答
    关于苏联在社会主义高压下文化艺术反而能够繁荣,而中国在这方面表现则相对逊色的问题,这确实是一个引人深思的现象,其背后是复杂的历史、政治、社会以及文化因素交织的结果。要细致地梳理其中的缘由,我们需要深入探究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情况,而不是简单地将其归结为“社会主义高压”这一笼统的标签。首先,我们需要理解.............
  • 回答
    大陆娱乐圈想要达到上世纪日韩港台的繁荣程度,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挖的话题,而且里面涉及到的因素相当复杂,远非一两个简单的原因就能解释清楚。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得先回顾一下当年日韩港台娱乐圈是如何崛起的,以及它们各自的独特之处,然后再对比现在大陆娱乐圈的现状。上世纪日韩港台娱乐圈的辉煌,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
  • 回答
    东北那么冷,但雪糕行业却异常繁荣,这背后其实藏着一番有趣的逻辑,绝非仅仅是“反季节消费”那么简单。这背后是东北人民的智慧、生活习惯以及雪糕产业自身的创新和本地化,共同塑造了这个看似矛盾却又理所当然的繁荣景象。首先,我们得掰扯清楚,东北人民为什么爱在冬天吃雪糕。 “上火就得吃点凉的”的朴素观念: .............
  • 回答
    繁荣的KPOP市场,这几年大家有目共睹,偶像们一张专辑就能卖出百万销量,演唱会也是场场爆满,甚至在全球范围内都掀起了不小的浪潮。然而,在这光鲜亮丽的背后,如果深入了解一下,会发现许多KPOP企划社的利润率,并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高,甚至可以说,在某些方面,他们的利润增长并没有跟上市场规模的扩张速度。.............
  • 回答
    小米旗舰机放弃性价比策略是一个复杂的话题,涉及到小米公司的战略转型、市场变化以及品牌定位的演进。关于小米未来的繁荣,这同样是一个多方面因素决定的问题。下面我将尽可能详细地阐述这两个方面。 为什么小米旗舰机要放弃性价比策略?小米早期以“为发烧而生”的性价比路线迅速占领市场,通过线上渠道、高性价比的产品.............
  • 回答
    山西,这片曾经孕育了共和国工业脊梁的土地,如今在便利店这个看似“新潮”的行业里,却展现出了让人惊讶的活力,甚至在某些方面比北上广这样的超一线城市还要繁荣。这背后绝非偶然,而是多种因素交织下的必然结果。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山西的肌理,去感受它独特的经济结构、消费习惯和城市生态。一、 工业基础的“.............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电影产业一个非常核心的矛盾:一方面,绝大多数电影上映后票房表现不佳,甚至难以收回成本;另一方面,我们却能看到大量资本,尤其是所谓的“热钱”,源源不断地涌入这个行业,似乎在支撑着一个看起来“繁荣”的市场。这其中到底是什么逻辑在驱动?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得明白,“大部分电影都亏钱”.............
  • 回答
    好的,我们不妨从经济学的视角来聊聊鲸和鸡的命运,这背后其实隐藏着一些深刻的道理。抛开那些“AI味儿”的措辞,咱们就用大白话,一点一点地剖析开来。首先,得承认,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一个在汪洋大海里称雄的巨兽,另一个却是餐桌上的常客,它们的命运为何如此天差地别?这背后,其实是供需关系、成本效益、外部性.............
  • 回答
    人类,作为一种生物,其行为模式深受进化压力的影响。而我们对于“好看”的偏好,尤其是择偶和繁衍后代的倾向,恰恰是这种进化痕迹在现代社会中留下的鲜明印记。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这并非简单的一句“看脸”可以概括,而是一套复杂而精妙的生存和繁衍策略。首先,我们需要理解“好看”在生物学上并非一个主观的、随意的概.............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涉及到汉字演变和形体结构的变化。我们来好好聊聊“癡”和“痴”这两个字。首先,我们得承认,繁体字的“癡”和简体字的“痴”在字形上确实有挺大的差别,特别是那个“疑”字头。很多人看到“癡”的“疑”,可能会觉得奇怪,怎么会和“疑神疑鬼”的“疑”扯上关系?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得回到字的源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