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天津这个城市市民的基本特点是在性格保守、道德水准一般(精致利己)的同时,文化素质却很高。贩夫走卒大妈大爷开车的开小吃的,你和他们沟通,会发现,他们对事物的理解能力很强,无论你说什么,都能倾听并慢条斯理逻辑清晰的发表自己的观点,显示这个城市基础教育很好。下火车站打到了黑车,司机多要了我十块钱,一路上从宏观微观充分论述他开黑车的合理性,然后一顿教育我应该如何观察社会,重点在于他是以理服人,一切现象到了天津人这里都能给你做出充分的严谨的解释,那口气完全不像开黑车的,倒像是你的老师。天津人生气骂人我十有八九听不出来,因为连骂人的声音都那么低沉那么慢条斯理的。很多人觉得天津直接的印象就是安静,骨子里的安静,其实要说街上人少也不少,但就是很安静的感觉,和这个城市低沉的性格有关。
有一次买街摊小吃,做小吃的两个大爷竟然在探讨康藏和西藏生活习俗的区别这种话题。他们具有很强的传统文化意识。澡堂子里某个大爷随便吼两声,都能迅速有人跟着对戏,所谓戏曲之乡,普通人说话都有一股戏曲的抑扬顿挫。
天津人爱管闲事,喜欢遵守秩序,这其实是公民意识的很重要的特点。很多其他城市则表面是市民,骨子里还是小农。天津人的生活其实很有现代意识,自行车主导的城市,很多人买自行车花上万块,却很少开车,或者买个破的代步车。很多中老年妇女大爷去电玩城玩,或者去咖啡厅聚会聊天,老年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养猫养狗的比例超高,年轻人大都有自己的小爱好。民间自发组织保护本市的特色建筑等等。这真的是个骨子里很现代的城市,市民活的很现实,注重当下生活本身的舒适性。
天津的人设是工业和投资拉动,貌似是个粗放的城市,但实际上,天津的真实特点是喜欢秩序,喜欢自然而精致的生活和文化气重,最早受到西方文明的全面影响和满清遗老遗弃少带来的讲究文化的生活,其实是这个城市的底色。如果说北京深圳像美国,奉行丛林法则和做梦打鸡血文化,天津就像德国北欧,奉行平衡有序充实朴素的小确幸生活和价值观。天津的乐呵乐呵得了文化,虽然这几年有很大变化,但基调还是如此。中国人大都能够理解美国,但不理解德国的理念和生活方式,同时也不太能发现天津的好处,因为中国社会还没发展到那个阶段。
上个图。
一枝独秀的天津。
GDP增速都倒数第一了啊,牛逼牛逼。
不知道的光看图以为天津是个北欧城市。
天津的文化和知乎精英是格格不入的。
知乎精英们认为,人生下来就得奋斗,就要努立过上更好的生活。
天津人认为,人生下来就得享受。
他们不能理解图安逸的天津,不能理解不上进的天津。
因为天津的安逸并没有让天津的人民很穷,没有让天津消失,没有让天津淘汰,相反发展的还可以。
这种安逸文化都能存活,他们的奋斗算什么?
这种事情他们接受不了。怎么可以有人这样的活着。
凭什么一个没有奋斗文化,没有理想的城市可以享受高考倾斜,大量医疗资源,大量的教育资源。
天津资源多,没有顶尖资源,那又如何,没有清华北大浙大上交复旦,那还有有个天大,南大,差一点的河工大,财大,工大,师大,理工,民航,你想学什么专业天津都能满足你,哪怕是殡葬。天津每年高考的学生,就算全部留在天津,都能有很多都富裕名额。医疗资源,市内六区不论你住哪里,方圆五公里之内必有三甲医院,顶尖的没有,但是不担心有病没地方治。
我没有理想,我不想要特么牛逼的东西,一般般的东西就好了。我放弃了很多,这是应有的奖赏,我放弃了理想,换一个稳定安逸的生活。
就像好多公务员,电网等等在编的人一样,一辈子给国家打工,一辈子呆在电网,不再去追求自己曾经的理想,换一个铁饭碗,其实还是挺划算的。理想,其实人人都有的,只不过有些人觉得还是算了吧,这样也挺好的。
我去过很多很多地方,见过很多很多的人,挑优点有的是优点,挑缺点也到处都是。
但是为什么偏偏就这么针对天津呢。真的是因为天津有很多值得吐槽的缺点么?
缺点?黑出租,服务不好,城市规划有问题,堵车,城市环境?
我去过武汉,深夜到的天河机场,半夜下大雨,我要去黄陂,没有人拉,好不容易有一个,要我300多,往返钱,黑么。
我去过南昌,还是深夜到的机场,从机场去华东交大,要了150,司机不打票,问我要多少票,掏出一个打票机就给我打,一边开车一边看毛片,黑么。
我去过北京,夏天,我打车从大屯奔北京南,堵在三环上,北京是我为数不多能在马路上闻见尾气味的城市,司机怕冷怕费油,不给开空调,我一面在三环上堵着,一面闻着窗外的尾气味,顶着下午两点的太阳暴晒。
我去过杭州,从三墩去教工路,花了我将近两个小时,那时候地铁还没修好,堵在莫干山路上,堵在文三路,文二路,堵在上塘路的高架,寸步难行的那种堵,见过天目山路的车道,不明这车道是怎么设计的。
这些都很重要么,值得大呼小叫么?有人的地方就有这种事。
被针对,还不是因为,天津的文化,与很多人格格不入,怎么人就可以这样活着,怎么城市就能这样发展。
但是这个城市的文化就是这样的,小富即安,老婆孩子热炕头,嘻嘻哈哈,80分足以,要什么90分。
从前看过一个观点,东亚地少人多,资源稀缺,产生的文化是奋斗的文化,人不奋斗,人没有理想简直不可理喻。
这种观点在知乎,在当下深入人心,可能天津是为数不多拥有,我就不想奋斗,我就想安逸的城市文化。天津有句土话叫借钱吃海货不算不会过。
为什么有这样的文化,天津作为首都的卫城,有理想就像是造反,北京可以和平解放不放一枪,天津就得30小时之内会师解放桥,作为一个卫城,应该的,城市定位就是这样,首都的附属品,永远不能好过首都,你不能有自己的理想,不能有北京没有的东西,如果有了,放在古代,那叫僭越。作为回报,首都自然会分你点汤喝,奖励你的忠诚,奖励你的没有理想。
这样就足够了,可以了,挺好的。
天津不很算排外了,毕竟祖上也不是富人。有的时候说天津不适合他们,是真的知道他们的想法在天津会活得很憋屈,嘴上再多一些碎碎念,我也不爱听,怼上两句大家又都没面子,都憋屈。要么你同化,接受差不多得了,乐呵乐呵算了,要么换个城市继续奋斗,这里真的没什么奋斗的土壤,有追求的天津人早就去其他城市了,该出国的出国,该北漂的北漂。剩下的这些人,乐呵乐呵得了。
天津人的排外,最多就是有一些优越感而已,仅此而已。要是和其他的大城市比,如何排外都算zzmg。这点优越感都不叫个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