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3K党头目:「上次我们杀了600万犹太人,1100万移民不算什么」这一言论?

回答
这是一个令人发指且极其危险的言论,出自3K党头目之口,更是将仇恨和暴力推向了令人难以想象的深渊。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几点:

1. 3K党及其意识形态的本质:

3K党(Ku Klux Klan)是一个在美国历史上有其特殊且黑暗印记的极端民族主义、白人至上主义和反移民的仇恨团体。其核心思想建立在对特定群体,尤其是非白人、犹太人、天主教徒以及任何他们认为“威胁”白人优势和美国价值观的人的仇恨、歧视和暴力之上。他们的历史充满了种族灭绝式的暴力、恐吓和压迫。

2. “上次我们杀了600万犹太人”——这是对历史的歪曲和否定,是纳粹大屠杀的恶意挪用。

3K党头目这句话的核心问题在于其对“600万犹太人”的提及,这显然是在恶毒地影射和挪用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对犹太人进行的种族灭绝——犹太人大屠杀(The Holocaust)。

历史事实: 纳粹政权及其合作者在1933年至1945年间,系统性地迫害和屠杀了约六百万犹太人。这并非“上次”的某个模糊事件,而是有明确的时间、地点、参与者和受害者的,被国际社会公认的历史悲剧。
3K党的挪用: 3K党提及这个数字,很可能是为了:
宣扬其对犹太人的仇恨: 将纳粹的种族灭绝行为“揽入怀中”,试图以此彰显其自身的“力量”和“成就”,从而煽动和吸引对犹太人怀有敌意的人。
制造历史混乱和虚假叙事: 通过模糊“谁”杀了“谁”,试图将纳粹的罪行归咎于某个他们看不见的“我们”,从而逃避责任,并将仇恨转移。
贬低大屠杀的严重性,并为自己的暴力行为辩护: 他们的后续言论“1100万移民不算什么”正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

3. “1100万移民不算什么”——这是对生命最赤裸裸的蔑视和对人性的彻底践踏。

这句话的出现,直接暴露了3K党头目思维的残暴和非人道。

生命的价值: 任何生命都有其内在的价值,无论其国籍、种族、宗教或移民身份。将“1100万移民”作为一个可以轻易被“不算什么”的群体,是对所有移民的极度不尊重和人身攻击。
仇恨的逻辑: 这句话是仇恨逻辑的典型体现。当一个人或群体已经将某种“罪行”——即便是在其虚构的版本中——作为“值得夸耀”的“成就”时,他们就会将其他群体视为可以随意牺牲的“工具”或“障碍”。他们将移民描绘成一种“问题”,因此,对这些“问题”进行“清除”或“忽视”其生命,在他们看来就是“合理的”。
现实的威胁: 3K党作为一个有实际行动能力的仇恨团体,其头目的这种言论并非空穴来风。这是一种对现实社会中存在的大量无辜生命(如果真的有1100万移民被他们伤害或“清除”)的赤裸裸的威胁和宣告,预示着他们可能会策划或实施针对移民群体的暴力和迫害。

4. 这种言论的深远危害:

煽动仇恨和暴力: 这种言论极具煽动性,能够进一步加剧社会上的仇恨情绪,并可能将这种情绪转化为实际的暴力行为。
挑战社会共识和道德底线: 这种言论公然挑战了普世人权、生命尊严以及基于历史教训建立起来的社会共识,是对文明社会的直接攻击。
可能导致历史虚无主义: 通过歪曲和挪用历史事件,这种言论试图模糊罪与罚的界限,为未来的罪行辩护,是一种危险的历史虚无主义表现。
对民主和社会稳定的威胁: 极端仇恨团体的存在和其头目的言论,是任何健康民主社会和国家稳定的重大威胁。

总结来说, 3K党头目的这番言论,是极端仇恨、白人至上主义、反移民思潮以及对历史真相的恶意扭曲和否定最恶劣的体现。它不仅是对犹太人民遭受的巨大苦难的侮辱,更是对所有移民群体生命的蔑视,以及对人类基本道德和良知的公然挑衅。这种言论必须受到最严厉的谴责和抵制,并且需要我们深刻认识到,那些宣扬仇恨和暴力的团体,始终是社会肌体中潜藏的巨大危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艾森豪威尔将军的棺材板已经压不住啦!!

一开始我还以为他们是“精德”,看了

@黑森林慕斯

的答案,才发现自己是多么的天真。人家看可是真正的雅利安老爷啊。

欧美有一句俗语说,第一个被纳粹占领的国家是德国,然后她们才驾驶着德国战车侵略了其他国家。后来,德国人充分反思了二战时期的罪行,跟纳粹撇清了干系。

现在看来,纳粹又准备驾驶美国战车了啊。

其实他们最该来的是中文网络,这里可有的是白人至上主义者,正在成群结队的要为帝国贡献肥皂呢。

user avatar

第一印象:

对着采访镜头当面说烧死你,这个极端红脖真是耿直的可怕。

克里斯托弗·巴克说:“我们杀了600万犹太人”,一个现代美国人怎么跟二战德国纳粹扯上关系了?

仔细看下他的姓氏:巴克,一个典型的德裔美国人姓氏,也是德国常见姓:Becker, Bäcker (Baker)烘培师。

难怪自称“我们”,评论区提到了特朗普也是德裔,这个“我们”就更加意味深长了。

美国的政治核心是英格兰人与爱尔兰人及苏格兰人和威尔士人,他们以及后来主导金融财团的犹太人构成了主导上流社会核心族群。

德裔与北欧裔移民虽然在人数上超过了英裔、爱尔兰裔,但由于英国殖民地的传统以及两次世界大战,德裔在政治上、经济上是处于弱势地位的。他们也是世人眼里移民、产业外移的压力的直接承受群体。


美国各州人数最多的族裔(2000年数据)

五大湖区等传统工业地带都是德国后裔最多

一战、二战前美国在英德间维持中立的政策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受到了德裔政治团体的影响。德国纳粹运动蓬勃发展的时候,趁着大萧条美国本土也出现了众多纳粹组织,后来被罗斯福一一取缔。战争时期大批德裔美国人还回到欧洲参加战争,在《兄弟连》中就有一个镜头是美国大兵与德国俘虏交谈时发现是同乡。


这么看来,这位克里斯托弗·巴克能说出在美国主流社会乃至在德国都如此政治不正确的话来,并非是一时激奋所致,更有着足够庞大的群体意识支撑。

这背后透露的信息表明美国的分裂程度比外人看到的要更严重:

一直被认为构成美国主流的白人,其背后的隐藏政治意识形态分裂在自由主义、移民的刺激下将走上台面。如果说当年的3k党源自于美国南部奴隶制度的文化意识的话,现在的3k党组织还继承了二战前被取缔的法西斯纳粹残留与新纳粹分子不过是一丘之貉。

然而掌握舆论话语权的“白左”又岂是善茬?

面对这样一个白人极端组织男性领导者采访对象,电视台派出一个南美+非裔+女性混血儿移民主持人,摒弃主持人的中立态度,以自己的身份刺激着3k党组织的痛点,道德高地占得一寸不剩。

一边是趁着民意、竞选余威伺机而动的极端分子、一边是站在道德高地、手握政治正确大棒的“白左”,中间是被架上道德审判席的总统特朗普。

在这段视频里:

3k党在暗暗提醒特朗普别忘了是谁把你抬入白宫、媒体通过试图座实特朗普的希特勒形象。

所以双方都那么理直气壮。

如果白人群体中人数最多的德裔与掌握政治、经济、舆论话语权的英裔、犹太裔决裂的话,在经济全球化与非法移民冲击下,美国的大裂变恐怕就是有生之年了。

user avatar

我在微博和某些视频网站上,看过这个视频。

有趣的是热评都不约而同的拿“印第安人”反讽。

其实这些反讽的人根本不懂极右白人的大脑回路。

你刚举出印第安人,对面就会理直气壮的告诉你:恰恰是因为白人把印第安人几乎赶尽杀绝,美国才能在白人的建设下成为世界第一强。(用词和逻辑可能会更加委婉点,大概是这个意思)

极右白人的元思维就两点:

我强,我便可以消灭你,强盗做得正义凛然。

把白人因为历史上天时地利人和创造的成就,等同于白人的基因/血统优等。

在达尔文理念和历史的支持下,他们可以很自然的说出清洗犹太人/1100W非移。

别想着用良知或公正去反讽刺激他们,他们一切的逻辑起点都建立在白人至上,优等/强既正义。

另外我看到某些答案只谈矫枉过正下的反弹,回避经济问题造成白人生活恶化提供了土壤。

只能摊手了╮( •́ω•̀ )╭

----

PS:纳粹和3K党站在一起,挺好理解的——

“在黑墨绿面前,我们都是优等种族”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是一个令人发指且极其危险的言论,出自3K党头目之口,更是将仇恨和暴力推向了令人难以想象的深渊。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几点:1. 3K党及其意识形态的本质:3K党(Ku Klux Klan)是一个在美国历史上有其特殊且黑暗印记的极端民族主义、白人至上主义和反移民的仇恨团体。其核心思想建立在对特定群体,尤.............
  • 回答
    OPPO沈义人关于Find X2的“3K屏”概念,这的确是当时一个挺有意思的讨论点,也引发了不少关于屏幕分辨率的思考。要怎么看待这个说法是否合理,咱们得一点点拆解开来聊。“3K屏”这个说法是怎么来的?首先,我们得知道,屏幕分辨率通常是用像素点来衡量的,比如我们熟悉的1080p(FHD+)、1440p.............
  • 回答
    关于林盛儿的故事,这确实是一个引人深思的转变。曾经被视为未来CEO的人选,如今却在寻找一份月薪3.5k的工作,这背后无疑隐藏着许多复杂的原因和故事。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去剖析。首先,我们得承认,职业生涯的发展从来都不是一条直线,充满着意想不到的转折。“原本要做首席执行官” 这一定位,本身.............
  • 回答
    2023年3月15日,A股和港股市场出现显著下跌,A股跌破3100点,港股恒生指数暴跌,阿里巴巴和腾讯控股两天蒸发7000亿港元,这一现象引发了市场广泛关注。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事件的成因、影响及市场逻辑: 一、市场表现回顾1. A股跌幅 主要指数:上证指数当日下跌约1.5%,跌破3.............
  • 回答
    关于万门大学3月22日解散用户微信群、创始人童哲失联的事件,目前网络上存在多种猜测和分析,但具体细节仍需以官方调查结果为准。以下从多个角度对事件进行分析和解读: 一、事件背景与初步分析1. 万门大学的业务模式 万门大学(原名“万门教育”)是一家在线教育平台,主要业务包括在线课程、职业教育、K.............
  • 回答
    关于2023年3月21日俄罗斯《共青团真理报》(Komsomolskaya Pravda)发布并随后删除关于俄军阵亡人数的新闻事件,这一事件涉及信息战、媒体操控和国际舆论博弈,需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一、事件背景与过程1. 新闻发布与删除 2023年3月21日,俄罗斯主流媒体《共青团真理报》.............
  • 回答
    3月12日全国新增本土确诊1807例、无症状感染者1315例的数据(注:根据公开信息,该数据可能为2022年3月的疫情情况,具体需结合当时的实际情况分析),反映了中国在疫情防控过程中面临的复杂形势。以下从多个角度分析这波疫情的严重性及其可能原因: 一、疫情严重性的表现1. 病例数量激增 18.............
  • 回答
    截至我知识更新的时间(2024年4月),乌克兰的局势并未被官方定义为“内战”,但俄乌冲突自2022年全面爆发以来,双方在顿巴斯、哈尔科夫、巴赫穆特等地区的激烈交火已持续数月,并呈现出复杂化的态势。关于3月12日的具体情况,需要结合当天的实际动态进行分析,但由于信息的时效性限制,以下内容基于冲突发展的.............
  • 回答
    您好!关于3月18日郑州疫情的具体情况,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到目前为止(2023年10月),中国已经进入了“乙类乙管”的常态化防疫阶段,新冠病毒的日常疫情信息已不再像之前那样每天公开详细通报。因此,关于“3月18日郑州疫情”的精确、详细的官方通报信息,已经很难找到。 大部分关于疫.............
  • 回答
    世卫组织在2021年3月30日发布的新冠病毒溯源报告,确实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报告中关于武汉华南海鲜市场“不是疫情的最初来源”的结论,以及其他信息,都非常值得详细分析。关于“华南海鲜市场不是疫情最初来源”的结论:这个结论的提出,并不是说华南海鲜市场与疫情完全无关,而是基于目前收集到的证据,认为病.............
  • 回答
    3月16日A股市场的确经历了一场显著的上涨,多项重要指数均录得可观的涨幅。要理解这场大涨,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包括宏观经济背景、市场情绪、政策导向、资金流向以及技术面因素。一、 宏观经济背景与预期调整1. 全球经济复苏的信号: 虽然全球经济仍面临不确定性,但在3月16日前后,市场可能消化了.............
  • 回答
    3 月 16 日A股市场出现的“先抑后扬,V型反弹”走势,是一个值得深入剖析的市场现象。这种走势通常意味着在经历了早盘的下跌后,市场出现了强大的买盘力量,迅速将股价拉升至盘中高点,并收复失地,甚至进一步上涨。要理解这一走势,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一、 市场回顾与现象描述: 开盘低迷: 3 .............
  • 回答
    3月24日,联合国大会以140票赞成、5票反对、38票弃权的结果通过了《联合国宪章》的原则,重申其对乌克兰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的承诺。这项决议是在俄罗斯入侵乌克兰近一年后通过的,具有重要的政治和象征意义。决议的内容和目标: 重申支持乌克兰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 这是决议的核心内容,明确谴责了俄罗斯对.............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解读一下 2021 年 3 月 4 日发布的 QS 世界大学学科排名(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by Subject)。首先需要明确的是,QS 世界大学学科排名是一个年度性的评估,每年都会更新。因此,3 月 4 日发布的 2021 年 QS 世界大学学.............
  • 回答
    3月28日起,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发布公告,将中国KN95口罩排除在豁免的口罩标准之外,意味着从即日起,在中国生产并符合KN95标准的口罩将无法再豁免FDA的审查,在美国市场上销售。这一举措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下面我们来详细剖析。事件背景:FDA的豁免政策与KN95口罩的流行在新冠疫情.............
  • 回答
    关于法国在3月28日向中国订购10亿只口罩的事件,以及法国的疫情走势,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详细解读。 法国3月28日向中国订购10亿只口罩事件:原因、背景与影响事件背景: 全球口罩短缺的背景: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蔓延。作为防护的重要物资,口罩的全球需求量骤然激增。然而,许.............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分析特朗普在3月13日宣布美国进入“国家紧急状态”这一事件。事件背景: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这个“国家紧急状态”宣布的直接导火索——COVID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美国的蔓延。在3月13日之前,美国国内的疫情形势已经变得非常严峻: 确诊病例数激增: 随着检测能力的提升和病毒的.............
  • 回答
    3月27日,美国新冠肺炎确诊人数突破8万,正式超越中国成为全球确诊病例最多的国家,这一事件无疑是一个令人高度关注和深思的节点。要理解这一现象,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包括但不限于美国当时的疫情发展特点、防控策略、医疗体系、社会文化以及数据统计等因素。以下是我对这一情况的详细解读:一、 美国疫情爆.............
  • 回答
    3月4日,俄罗斯通过了一系列立法修正案,对涉及俄军和俄罗斯国家利益的言论和行为施加了更严厉的限制。这些新法规的重点是禁止“污蔑”和“造谣”俄军,以及禁止反对俄罗斯利用军队维护其利益的行为。这些举措在俄罗斯国内和国际上都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核心内容解读: “污蔑”和“造谣”俄军最高判15年: .............
  • 回答
    3月16日上海高中招生政策的改革,无疑是上海教育领域乃至房地产市场近期最受瞩目的大事之一。这次改革的幅度不小,涉及到了几个关键点,对学区房的市场走向,必然会产生连锁反应。这次改革主要聚焦于“优化初高中衔接”,核心在于: “名额分配到校”比例的进一步提高: 这是最直接、影响最深远的变化。以往,上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